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读课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讲读课相辅相成,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现行教材编排大量的自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把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只有重视自读课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把讲读课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读课中。可以说,自读课是“教”和“不需要教”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设计自读课型的教学时,应以讲读课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在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诸方面真正获得进步。因此,语文自读课课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实践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自读课课型 。
1、课型的分类:语文课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型也比较复杂。何为课型?课堂教学的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结构是课型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分类的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课型划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型,根据教学任务划分,可分为阅读课、作文课、听话课、说话课、练习课、复习课和考试课等。阅读课又分为精讲课、略读课、导读课、速读课和自读课等。作文课又分为指导课、评讲课和修改课等。不同内容的课文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内容逻辑,因而又有课型的不同结构。
2、自读课课型的特点:语文自读课从教学内容讲是指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从授课形式讲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操作为主的一种课型,它是与教读课、作文课、复习课、活动课、口语课、多媒体辅导教学课等课型并列的一种课型 。目的在于印证和实践“教读课”上所学习到的方法。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质疑问难。讨论形式是自读课课型的一种做法。
3、自读课的任务和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是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自读课是一种培养人才,因材施教的好形式,它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敏捷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和思辨能力。自读课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设计教学,允许不受阅读提纲限制,自由独立提问题,教师选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也可鼓励学生自选课外类似文章进行自学讨论研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对学生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表述,教师要鼓励表扬。
4、自读课和教读课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自读课的教学,用系统论和实践论的观点处理好教读课和自读课的关系,教读是为了自读,自读是教读的目的,是“会读”、“不需要教”的实践,从教读到自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读课的教学目标要注意和相关单元的教读课要求一致
5、自读课的评价:对于自读课的评价也要有新的观念,把教读课的听课变为自读课的看课。传统的评课基础是听课,而自读课的特征是高度体现学生主体论,要求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的一种课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这种课型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是学生的活动,如看书、读书、动笔圈、点、画、批注,运用工具书,查字典、词典,做摘抄、笔记,写心得体会,续写、仿写,质疑,交流,讨论等,这一系列的学生活动,靠传统的听课是听不出来的,要改听课为看课。
二、自读课课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何为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介,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起桥梁作用。其核心是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教学过程的结果和功能,包括已有的或创新的各种操作范例,从而形成一种系统的、复杂化的教学模式体系。教学理论观念通过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教学评价来调控和检验。教学模式从形式上看,应具有直观的、简约的、完整的特征;从功能上看应具有优效的、可操作的、开放的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审美情操和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健康人格。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其学习的积极性、自主的意识、自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受到充分的尊重和开发。强调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多形式、多维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教学过程要体现主导与主体的辩证统一。
三、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种自读课课型的教学模式——“自读导学六步式”,即在自读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下,进行自读、自学、自练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六步程序是:导学——自读——思辨——点拨——互动——实践。
下面从“自读导学六步式”构建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师生角色三方面谈谈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自学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吕叔湘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中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已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自读课的根本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自读课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来实施。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互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思路,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教”的目标。
“自读导学六步式”一般分为六个程序。
(1)导学。自读课开始,教师运用2-3分钟的时间巧妙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激发自学的兴趣。
(2)自读。学生根据老师或自己设置的学习目标独立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过程。
(3)思辨。这是学生充分感知教材之后对阅读材料生疑、质疑,提出自己独立思考的问题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钻研课文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比教师的主观提问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点拨。这是学生在自读学习中,探索问题时思路贫乏或进入“死胡同”的时候,教师予以启发、诱导、疏通思路,排除疑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5)互动。这是指在课堂自读过程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使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之间互动起来的过程。它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教材之间、学生和教材之间,教师和媒体之间以及学生和媒体之间形成的多元互动关系。
(6)实践。学生通过自读,掌握了方法和规律,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过程。
(三)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自读导学六步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承担着“指导者”、“辅导者”的角色,学生是自读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体。这种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参与课堂的意识。自读课课堂成为教师导演,学生主演的小舞台。自读课是独立探究式的,是互动交流式的。自读课教学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采取不断激励的手段,培养学习语言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自读课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的教学策略:
1)启发点拨
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采用点拨、精讲、追究、讲评、总结等形式针对重点难点适当点拨,使知识形成系统,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掌握阅读的方法。
2)讨论交流
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读课中“读读、议议、思思、讲讲、练练”,自己读书,互相议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逐步理解教材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当堂理解,消化,吸收,巩固知识,课堂应成为学生的“学堂”,而不是教师的“讲堂”。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引导、启发、点拨、解惑的角色。
“自读导学六步式”教学模式是笔者在自读课课型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初步探索,虽经实践试验,感觉适合所教学生的实际,但还须不断完善、修正。无模式的语文教学,很可能还处于教学的幼稚阶段,而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的语文教学,也可能是在呆板地演练一套机械的程序。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吸收本学科教改前沿的科研成果,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历练、改进。“变”式就是开放发展,一种教学模式无论怎样独特、优效,总有其局限性。要经常吸收其他模式,优化模式,与学生交流模式,师生共同创建富有班级特色的教学模式,“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关于自读课课型 。
1、课型的分类:语文课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型也比较复杂。何为课型?课堂教学的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结构是课型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分类的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课型划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型,根据教学任务划分,可分为阅读课、作文课、听话课、说话课、练习课、复习课和考试课等。阅读课又分为精讲课、略读课、导读课、速读课和自读课等。作文课又分为指导课、评讲课和修改课等。不同内容的课文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内容逻辑,因而又有课型的不同结构。
2、自读课课型的特点:语文自读课从教学内容讲是指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从授课形式讲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操作为主的一种课型,它是与教读课、作文课、复习课、活动课、口语课、多媒体辅导教学课等课型并列的一种课型 。目的在于印证和实践“教读课”上所学习到的方法。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质疑问难。讨论形式是自读课课型的一种做法。
3、自读课的任务和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是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自读课是一种培养人才,因材施教的好形式,它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敏捷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和思辨能力。自读课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设计教学,允许不受阅读提纲限制,自由独立提问题,教师选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也可鼓励学生自选课外类似文章进行自学讨论研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对学生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表述,教师要鼓励表扬。
4、自读课和教读课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自读课的教学,用系统论和实践论的观点处理好教读课和自读课的关系,教读是为了自读,自读是教读的目的,是“会读”、“不需要教”的实践,从教读到自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读课的教学目标要注意和相关单元的教读课要求一致
5、自读课的评价:对于自读课的评价也要有新的观念,把教读课的听课变为自读课的看课。传统的评课基础是听课,而自读课的特征是高度体现学生主体论,要求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的一种课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这种课型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是学生的活动,如看书、读书、动笔圈、点、画、批注,运用工具书,查字典、词典,做摘抄、笔记,写心得体会,续写、仿写,质疑,交流,讨论等,这一系列的学生活动,靠传统的听课是听不出来的,要改听课为看课。
二、自读课课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何为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介,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起桥梁作用。其核心是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教学过程的结果和功能,包括已有的或创新的各种操作范例,从而形成一种系统的、复杂化的教学模式体系。教学理论观念通过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教学评价来调控和检验。教学模式从形式上看,应具有直观的、简约的、完整的特征;从功能上看应具有优效的、可操作的、开放的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审美情操和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健康人格。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其学习的积极性、自主的意识、自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受到充分的尊重和开发。强调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多形式、多维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教学过程要体现主导与主体的辩证统一。
三、自读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种自读课课型的教学模式——“自读导学六步式”,即在自读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下,进行自读、自学、自练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六步程序是:导学——自读——思辨——点拨——互动——实践。
下面从“自读导学六步式”构建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师生角色三方面谈谈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自学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吕叔湘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中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已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自读课的根本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自读课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来实施。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互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思路,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教”的目标。
“自读导学六步式”一般分为六个程序。
(1)导学。自读课开始,教师运用2-3分钟的时间巧妙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激发自学的兴趣。
(2)自读。学生根据老师或自己设置的学习目标独立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过程。
(3)思辨。这是学生充分感知教材之后对阅读材料生疑、质疑,提出自己独立思考的问题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钻研课文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比教师的主观提问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点拨。这是学生在自读学习中,探索问题时思路贫乏或进入“死胡同”的时候,教师予以启发、诱导、疏通思路,排除疑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5)互动。这是指在课堂自读过程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使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之间互动起来的过程。它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教材之间、学生和教材之间,教师和媒体之间以及学生和媒体之间形成的多元互动关系。
(6)实践。学生通过自读,掌握了方法和规律,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过程。
(三)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自读导学六步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承担着“指导者”、“辅导者”的角色,学生是自读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体。这种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参与课堂的意识。自读课课堂成为教师导演,学生主演的小舞台。自读课是独立探究式的,是互动交流式的。自读课教学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采取不断激励的手段,培养学习语言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自读课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的教学策略:
1)启发点拨
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采用点拨、精讲、追究、讲评、总结等形式针对重点难点适当点拨,使知识形成系统,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掌握阅读的方法。
2)讨论交流
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自读课中“读读、议议、思思、讲讲、练练”,自己读书,互相议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逐步理解教材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当堂理解,消化,吸收,巩固知识,课堂应成为学生的“学堂”,而不是教师的“讲堂”。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引导、启发、点拨、解惑的角色。
“自读导学六步式”教学模式是笔者在自读课课型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初步探索,虽经实践试验,感觉适合所教学生的实际,但还须不断完善、修正。无模式的语文教学,很可能还处于教学的幼稚阶段,而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的语文教学,也可能是在呆板地演练一套机械的程序。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吸收本学科教改前沿的科研成果,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历练、改进。“变”式就是开放发展,一种教学模式无论怎样独特、优效,总有其局限性。要经常吸收其他模式,优化模式,与学生交流模式,师生共同创建富有班级特色的教学模式,“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