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和同事们闲聊,话题是:为什么农村的学生在写作时会愁眉紧锁,搜索枯肠,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或是凭空捏造,讲套话,编文章?这是我们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有一些人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身在农村,所在的生活环境中缺少写作的素材。但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认为我们虽生活在农村可是并不缺少供我们写作的素材,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挖掘素材。
所谓习作素材,是指在生活实践或调查研究中搜集,积累起来的原始生活材料,它是未经加工改造的原料,是形成习作的基础,宋代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所指的意思就是写作之前必先下功夫体验生活,积累材料。只有掌握丰富的素材,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来。那我们该如何从我们生活的环境当中去挖掘素材呢?总结近年来习作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
一、广泛参与、具体了解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过的事物勉强拉下来,那是必定失败的勾当。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是习作素材的主要源泉。学习生活越充实,体会越深刻,写作的基础也越扎实。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挖掘和充实生活,使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农村的孩子要去参与你身边生活,更要去了解你所参与的生活,要把它弄清、弄懂。这样你一定会有所认识、有所感悟。
农村的生活也一样多姿多彩,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你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二、走进田间地头,去体会自然之美
春天里小河开化了,小草吐出了新绿,辛苦的爸爸、妈妈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夏天里的狂风暴雨,空中那些欢快的小鸟,稻田里“呱呱”叫的青蛙,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秋天里水果、粮食获得大丰收,爸爸、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冬天里有鹅毛般的大雪,覆盖了整个村庄,一片银妆素裹,雪地中可爱的孩子们嬉戏着,小脸冻得通红……农村的四季各具风韵,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那些熟视无睹的情境中,去发掘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三、观察周围的人与事物,留心自己的生活
每个学生都被各色的人物与现象,以及自然事物、社会环境包围着。我们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要求他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和事物。通过细致、有序的观察,了解事物的特点,认识事物发展的始末,熟悉人物的言行举止,将周围的环境视为素材的海洋,不断观察、撷取。这样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亲朋好友,无论是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是风雨雷电、山川田野,无论是平凡小事,还是社会新风,这些素材都会在作文里具体而生动地体现。
然而,片面地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有一位作家这样说过:“写文章最要紧的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离开亲身实践,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材料’,获得‘感同身受’的东西,是观察生活的第一要义。”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多接触,多了解,亲自去做一做,试一试,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同时引导学生留意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进而把自己参与创造生活的喜怒哀乐作为习作的主要反映对象。
四、引导学生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写出乡土情结,提高审美体验。
相对于城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言,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所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特质,寻找自己的优势所在。我们生长和生活的黔东南这一方水土,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有着无与伦比的民族遗存。城市的孩子知晓“因特网”、“芭比娃娃”、“的士高”、“足球”、“麦当劳”、“流行音乐”及“偶像崇拜”,可这比起我们农村正月里“跳芦笙”、“舞龙灯”、端午节是“包粽子”、“赛龙舟”等难以尽数的民风民俗显得就不那么炫目耀眼了。
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如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丧嫁娶,起居造屋庆贺,开业规矩,祭祖踏青、龙灯庙会等等,这些都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在素材方面的情浓、趣浓的题材。它们有的表现了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如赶农时、互帮抢收、修桥筑路、出资出力等等。让学生观察、采访、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写些农家事,歌颂农家人,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如:《说说我家的好邻居》、《苗乡侗寨欢迎你》、《打糍粑》……农家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正月初一吃年羹,正月十五闹元宵,舞龙灯,端午节划龙舟,这些场面既喜庆又沿袭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更是农村孩子喜闻乐见而城区孩子不能体验到的。如果将之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因地制宜,結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写一些有风俗气息的文章。如黄晓琴同学在《讨花带情趣》中写我们黔东南苗族在吃鼓脏或过年时吹芦笙跳舞中的讨花带活动:“……每当节日最后一天的早晨,苗族姑娘们洗好脸,梳好头,便忙准备跳芦笙的盛装——银角、银花、银耳环、银项圈、银项链、银压领、银衣、银手圈、裙子、花裙巾花袜子、绣花鞋等,全身的穿戴犹如天仙。她们还将自己亲手织绣的美丽花带,剪出几十条放在花篮里带到芦笙场,当小伙子们吹起《讨花带》的芦笙曲,边向跳芦笙舞的姑娘讨花带时,才有足够的花带给捆在芦笙上,以示家里富有和本人勤劳、手巧。……”
民间的也是世界的,独特的才是魅力永存的。这是我们从民间文化中打拼出的一条出路。写我们自己的,写孩子们熟悉的,耐写的题目才会让作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宽。
五、引导学生交流和收集地方民间俗话农谚、俚语方言,感受语言气息 城市孩子热衷于“网络文化”,好象在这个时代不谈“因特网”,不懂“QQ”和“BBS”就落后了一百年。固然,“互联网”让生活添色彩,但不懂“QQ聊天语”照样能别开生面、别具特色。刘绍棠、赵树理的语言风格不同样让人为之倾倒吗?劳动人民的语言是一座琳琅满目的宝库,只要我们的学生能够弯下腰来认真倾听我们身边长幼叔伯姑婶大娘的语言,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语言的幽默、风趣、诙谐同样精彩。
特别是一些土生土长的俚语方言、歇后语、生活谚语言简意赅。“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农作物采摘所特有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还有像“山里紅包粽子,不像种(枣儿)”、“熬稀饭点灯,犯(饭)不着”等地方风味独具的歇后语,以及“芒种两边麦”、“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凉凉地吃一夏,瘪瘪地饿一冬”等谚语,这些有益的生活语言为农村孩子写作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分,是点亮作文的火花。语言是一个人有声的名片,我们要想写活一个人首先要熟悉他(她)的语言,这样下笔才能精准,人物形象才会呼之欲出。
学生通过于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六、广见博识,勤写多记
习作素材的获得,要靠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要靠广泛的观察与体验,因而要指导学生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五彩缤纷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奇妙优美的具体景色可能只剩下一句“真美啊”的空洞感叹,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将从学生的记忆力遁走。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多记的习惯,随手写下自己发现的感兴趣的事物,哪怕是三言两语。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一些新颖、生动的材料,待要写作时,便可信手拈来。还有一些人和事物当时也许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可是隔一段时间以后再看看,却能从中悟出它的“不平凡”之处,为某篇习作提供不可多得的材料。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及读书笔记,将生活、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是一条既能丰富知识,又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对素材的认识,我本人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我经常组织学生去田间地头,欣赏怡人的田园风光,感受劳动人民的质朴与淳厚,田野里绿草如茵,油菜花芬芳扑鼻;池塘边,初绽新绿;山林中,杜鹃花绚烂多姿。学生目睹这些美丽景色,心旷神怡,一路欢歌笑语,追逐嬉闹。他们摘野花,采蘑菇,喝清泉,捉迷藏,陶醉在大自然美丽的怀抱之中。踏青归来,他们见到的那些优美的景象,感受到的那些欢快的情形,很想告诉更多的人。于是,我指导他们完成了一篇篇内容丰富而具体的习作。如《美丽的河滩》、《勤劳的农民伯伯》……这些都是我们平时非常熟悉的东西,可在以前我们却不知道怎么去写它。
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有益的劳动,并特意布置一些劳动任务,如回家做饭、喂猪、收割等,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去劳动而是让他们留意劳动过程,体验自己劳动时的感受,再将他们描述出来。我还在学校里开辟了一块菜地,和学生们一起播种、栽苗到收获,这样,《我学会了做饭》、《我和妈妈学铲地》……等一篇篇以劳动生活素材的文章脱颖而出,充满了儿童天真的情趣。
总之,乡土文化资源应该成为写作训练的重要素材。打开我们的心灵,扩大我们的视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宝贵写作资源——一处遗迹、一种习俗、一句农谚、一种特产、一段古老的传说……只是有时我们太熟视无睹了,以至忽略了它们存在的价值。所以说,我们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的。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孩子同样能写出乡土气息浓郁的华美篇章,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这应当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成功之匙、出路所在。
所谓习作素材,是指在生活实践或调查研究中搜集,积累起来的原始生活材料,它是未经加工改造的原料,是形成习作的基础,宋代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所指的意思就是写作之前必先下功夫体验生活,积累材料。只有掌握丰富的素材,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来。那我们该如何从我们生活的环境当中去挖掘素材呢?总结近年来习作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
一、广泛参与、具体了解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过的事物勉强拉下来,那是必定失败的勾当。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是习作素材的主要源泉。学习生活越充实,体会越深刻,写作的基础也越扎实。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挖掘和充实生活,使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农村的孩子要去参与你身边生活,更要去了解你所参与的生活,要把它弄清、弄懂。这样你一定会有所认识、有所感悟。
农村的生活也一样多姿多彩,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你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二、走进田间地头,去体会自然之美
春天里小河开化了,小草吐出了新绿,辛苦的爸爸、妈妈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夏天里的狂风暴雨,空中那些欢快的小鸟,稻田里“呱呱”叫的青蛙,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秋天里水果、粮食获得大丰收,爸爸、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冬天里有鹅毛般的大雪,覆盖了整个村庄,一片银妆素裹,雪地中可爱的孩子们嬉戏着,小脸冻得通红……农村的四季各具风韵,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那些熟视无睹的情境中,去发掘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三、观察周围的人与事物,留心自己的生活
每个学生都被各色的人物与现象,以及自然事物、社会环境包围着。我们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要求他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和事物。通过细致、有序的观察,了解事物的特点,认识事物发展的始末,熟悉人物的言行举止,将周围的环境视为素材的海洋,不断观察、撷取。这样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亲朋好友,无论是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是风雨雷电、山川田野,无论是平凡小事,还是社会新风,这些素材都会在作文里具体而生动地体现。
然而,片面地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有一位作家这样说过:“写文章最要紧的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离开亲身实践,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材料’,获得‘感同身受’的东西,是观察生活的第一要义。”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多接触,多了解,亲自去做一做,试一试,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同时引导学生留意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进而把自己参与创造生活的喜怒哀乐作为习作的主要反映对象。
四、引导学生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写出乡土情结,提高审美体验。
相对于城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言,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所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特质,寻找自己的优势所在。我们生长和生活的黔东南这一方水土,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有着无与伦比的民族遗存。城市的孩子知晓“因特网”、“芭比娃娃”、“的士高”、“足球”、“麦当劳”、“流行音乐”及“偶像崇拜”,可这比起我们农村正月里“跳芦笙”、“舞龙灯”、端午节是“包粽子”、“赛龙舟”等难以尽数的民风民俗显得就不那么炫目耀眼了。
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如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丧嫁娶,起居造屋庆贺,开业规矩,祭祖踏青、龙灯庙会等等,这些都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在素材方面的情浓、趣浓的题材。它们有的表现了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如赶农时、互帮抢收、修桥筑路、出资出力等等。让学生观察、采访、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写些农家事,歌颂农家人,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如:《说说我家的好邻居》、《苗乡侗寨欢迎你》、《打糍粑》……农家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正月初一吃年羹,正月十五闹元宵,舞龙灯,端午节划龙舟,这些场面既喜庆又沿袭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更是农村孩子喜闻乐见而城区孩子不能体验到的。如果将之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因地制宜,結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写一些有风俗气息的文章。如黄晓琴同学在《讨花带情趣》中写我们黔东南苗族在吃鼓脏或过年时吹芦笙跳舞中的讨花带活动:“……每当节日最后一天的早晨,苗族姑娘们洗好脸,梳好头,便忙准备跳芦笙的盛装——银角、银花、银耳环、银项圈、银项链、银压领、银衣、银手圈、裙子、花裙巾花袜子、绣花鞋等,全身的穿戴犹如天仙。她们还将自己亲手织绣的美丽花带,剪出几十条放在花篮里带到芦笙场,当小伙子们吹起《讨花带》的芦笙曲,边向跳芦笙舞的姑娘讨花带时,才有足够的花带给捆在芦笙上,以示家里富有和本人勤劳、手巧。……”
民间的也是世界的,独特的才是魅力永存的。这是我们从民间文化中打拼出的一条出路。写我们自己的,写孩子们熟悉的,耐写的题目才会让作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宽。
五、引导学生交流和收集地方民间俗话农谚、俚语方言,感受语言气息 城市孩子热衷于“网络文化”,好象在这个时代不谈“因特网”,不懂“QQ”和“BBS”就落后了一百年。固然,“互联网”让生活添色彩,但不懂“QQ聊天语”照样能别开生面、别具特色。刘绍棠、赵树理的语言风格不同样让人为之倾倒吗?劳动人民的语言是一座琳琅满目的宝库,只要我们的学生能够弯下腰来认真倾听我们身边长幼叔伯姑婶大娘的语言,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语言的幽默、风趣、诙谐同样精彩。
特别是一些土生土长的俚语方言、歇后语、生活谚语言简意赅。“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农作物采摘所特有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还有像“山里紅包粽子,不像种(枣儿)”、“熬稀饭点灯,犯(饭)不着”等地方风味独具的歇后语,以及“芒种两边麦”、“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凉凉地吃一夏,瘪瘪地饿一冬”等谚语,这些有益的生活语言为农村孩子写作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分,是点亮作文的火花。语言是一个人有声的名片,我们要想写活一个人首先要熟悉他(她)的语言,这样下笔才能精准,人物形象才会呼之欲出。
学生通过于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六、广见博识,勤写多记
习作素材的获得,要靠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要靠广泛的观察与体验,因而要指导学生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五彩缤纷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奇妙优美的具体景色可能只剩下一句“真美啊”的空洞感叹,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将从学生的记忆力遁走。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多记的习惯,随手写下自己发现的感兴趣的事物,哪怕是三言两语。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一些新颖、生动的材料,待要写作时,便可信手拈来。还有一些人和事物当时也许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可是隔一段时间以后再看看,却能从中悟出它的“不平凡”之处,为某篇习作提供不可多得的材料。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及读书笔记,将生活、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是一条既能丰富知识,又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对素材的认识,我本人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我经常组织学生去田间地头,欣赏怡人的田园风光,感受劳动人民的质朴与淳厚,田野里绿草如茵,油菜花芬芳扑鼻;池塘边,初绽新绿;山林中,杜鹃花绚烂多姿。学生目睹这些美丽景色,心旷神怡,一路欢歌笑语,追逐嬉闹。他们摘野花,采蘑菇,喝清泉,捉迷藏,陶醉在大自然美丽的怀抱之中。踏青归来,他们见到的那些优美的景象,感受到的那些欢快的情形,很想告诉更多的人。于是,我指导他们完成了一篇篇内容丰富而具体的习作。如《美丽的河滩》、《勤劳的农民伯伯》……这些都是我们平时非常熟悉的东西,可在以前我们却不知道怎么去写它。
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有益的劳动,并特意布置一些劳动任务,如回家做饭、喂猪、收割等,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去劳动而是让他们留意劳动过程,体验自己劳动时的感受,再将他们描述出来。我还在学校里开辟了一块菜地,和学生们一起播种、栽苗到收获,这样,《我学会了做饭》、《我和妈妈学铲地》……等一篇篇以劳动生活素材的文章脱颖而出,充满了儿童天真的情趣。
总之,乡土文化资源应该成为写作训练的重要素材。打开我们的心灵,扩大我们的视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宝贵写作资源——一处遗迹、一种习俗、一句农谚、一种特产、一段古老的传说……只是有时我们太熟视无睹了,以至忽略了它们存在的价值。所以说,我们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的。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孩子同样能写出乡土气息浓郁的华美篇章,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这应当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成功之匙、出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