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伪”是“证实”的对立面。一个命题,如果能证明它是正确的,就是“证实”,反之,如果能证明它是错误的,就是“证伪”。或者,一个事物或现象,看到它正确一面的同时,还能看到相反一面,一分为二,也是“证伪”。通过“证伪”让思维换个角度,排除错误,以得到正确认识,所以,“证伪”与“证实”是辩证统一的,共同服务于对真理的追求。
一、“证伪”的策略
“证伪”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锻炼、提高。最重要的是夯实知识基础、提高科学素养。除此之外,掌握一些基本策略,对提高证伪能力也有裨益。
1.单刀直入、直接推理
运用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原理和生活中的常识、常理,利用演绎法,直截了当地指出错误。
例1:(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1第1题)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辨析:正确答案为C。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美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季南北温差大,前者气温明显高于后者,适宜玫瑰生长,而后者气温较低,成为此时限制玫瑰生长的主导因素。对其它选项也可以证伪:美国地域辽阔,平原面积广大,有许多地方土壤很肥沃(可让学生回忆必修2中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的很多地方冬季降水很丰沛(可让学生回忆必修3中冬末春初降水较多的田纳西河流域),故地形、水源、土壤不应成为美国冬季种植玫瑰花的限制条件。
2.举出反例、釜底抽薪
若要“证伪”一个自己认为是错误的命题,能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例2: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就是暖流吗?
辨析:洋流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举例一般都是著名而典型的洋流,以致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作为判断暖流的金科玉律。这其实是错误的,一个反例是2014年上海卷第35题中出现的7月份索马里洋流。显然,索马里洋流属于寒流(如图1)。因为它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高于24℃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假设命题正确,由此出发推出一个荒谬的结论,说明假设错误,原命题不正确,这就是反证法。反证法在“证伪”中能大显身手。
例3:影响喜马拉雅山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还是热量?
辨析:假设是热量,南坡是阳坡,雪线应高于北坡;假设是水分,南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雪线应低于北坡。事实上是南坡雪线低于北坡,故主导因素是水分。
反证法的说服力很强,具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雄辩特色,在分析问题时,将分类讨论法与反证法结合,既证实又证伪。
例4:(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0题)图2示意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落差为72米。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辨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中河流一侧的等高线数值判断另一侧的等高线d的海拔高度。a、b、c分别为500米、400米、300米。c、d相邻,故d可能是200米,300米,或400米。假设d为200米,c、d之间河谷的高程应小于c和d,故河谷海拔小于200米,这样河流与c的高差大于一个等高距,其间应再出现一条等高线,实则没有,故假设错误。同理,d也不可能为400米。所以d只能是300米。从而e为400米,Q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正确答案为D。
4.区域比较、相互参证
地域性是地理学的一大特色。联系和比较区域的异同,由此及彼,相互参照和佐证,是地理学常用的思想方法,当然也是解答地理题时“证伪”的好方法。
例5:有人建议中国借鉴美国的经验,以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是否可行?
辨析:中美国情不同,美国的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总产量大、人均产量也大,以此生产乙醇,可谓因地制宜、合情合理,但是中国不能照搬照套。一方面,中国人口总量大,粮食需求量大,宝贵的粮食必须首先满足食用。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对耕地的侵占及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正在下降,用大量粮食生产乙醇,势必增大对进口粮食的依赖,造成粮食安全隐患,故不应效仿。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以人为镜,反思自我,可实现对这一错误建议的证伪。
二、“证伪”的教育意义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证伪”,便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因为“证伪”是“一种科学的精神气质”,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它所体现出来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恰恰是科学的根本性质。
1.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掌握原理
例6:(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2第4题)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3)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辨析:可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得出A正确,即证实了A。在考试中,如果断定A正确,可以不去看其它选项。平时,为了全面理解原理,有必要对错误选项证伪。通过对B、C、D的证伪,学生可以学会在已知太阳直射点纬度的情况下判断不同纬度地区昼长、正午物影长度及朝向、日出日落方位角。可谓小题大做、获益匪浅,从而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
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证伪就是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科学在批判中进步,在批判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在批判中树立自己的观点。批判精神正是科学进步的巨大动力”。地理教学想对某个原理有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就可将“证实”其自身的正确性与“证伪”其对立面的错误性结合,这才是辩证法。
2.有助于提升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证伪需要有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有利于培养科学素养。有时,“证伪”的难度可能很大,但恰恰是在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师生认真思考、参阅文献、设计实验、讨论交流,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上升了一个台阶。例如,对前文例4的“证实”与“证伪”,体现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证主义思想,并运用“反证法”对干扰项加以“证伪”,不仅可学习等高线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思维的系统性、严密性、辩证性和批判性。
3.有益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各种类型的地理试题是检测和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很多题目,尤其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高考选择题,错误选项的干扰性非常大。学生感觉某个选项有道理,就草率地选择,不对其它选项证伪,思维有惰性;有的学生往往在两个选项间摇摆不定,既无法证实这一个,又无法证伪另一个,最后误选。可见,“证伪”既可培养求真、务实、严谨、勤奋、细致的治学精神,也可锻炼理性、深刻、全面、辩证、批判的思维品质,在解题中的作用和效果不容置疑。通过“证伪”养成的“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实践、不固守传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地理科学精神也会令学生终身受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需要“证伪”。
一、“证伪”的策略
“证伪”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锻炼、提高。最重要的是夯实知识基础、提高科学素养。除此之外,掌握一些基本策略,对提高证伪能力也有裨益。
1.单刀直入、直接推理
运用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原理和生活中的常识、常理,利用演绎法,直截了当地指出错误。
例1:(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1第1题)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辨析:正确答案为C。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美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季南北温差大,前者气温明显高于后者,适宜玫瑰生长,而后者气温较低,成为此时限制玫瑰生长的主导因素。对其它选项也可以证伪:美国地域辽阔,平原面积广大,有许多地方土壤很肥沃(可让学生回忆必修2中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的很多地方冬季降水很丰沛(可让学生回忆必修3中冬末春初降水较多的田纳西河流域),故地形、水源、土壤不应成为美国冬季种植玫瑰花的限制条件。
2.举出反例、釜底抽薪
若要“证伪”一个自己认为是错误的命题,能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例2: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就是暖流吗?
辨析:洋流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举例一般都是著名而典型的洋流,以致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作为判断暖流的金科玉律。这其实是错误的,一个反例是2014年上海卷第35题中出现的7月份索马里洋流。显然,索马里洋流属于寒流(如图1)。因为它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高于24℃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假设命题正确,由此出发推出一个荒谬的结论,说明假设错误,原命题不正确,这就是反证法。反证法在“证伪”中能大显身手。
例3:影响喜马拉雅山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还是热量?
辨析:假设是热量,南坡是阳坡,雪线应高于北坡;假设是水分,南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雪线应低于北坡。事实上是南坡雪线低于北坡,故主导因素是水分。
反证法的说服力很强,具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雄辩特色,在分析问题时,将分类讨论法与反证法结合,既证实又证伪。
例4:(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0题)图2示意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落差为72米。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辨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中河流一侧的等高线数值判断另一侧的等高线d的海拔高度。a、b、c分别为500米、400米、300米。c、d相邻,故d可能是200米,300米,或400米。假设d为200米,c、d之间河谷的高程应小于c和d,故河谷海拔小于200米,这样河流与c的高差大于一个等高距,其间应再出现一条等高线,实则没有,故假设错误。同理,d也不可能为400米。所以d只能是300米。从而e为400米,Q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正确答案为D。
4.区域比较、相互参证
地域性是地理学的一大特色。联系和比较区域的异同,由此及彼,相互参照和佐证,是地理学常用的思想方法,当然也是解答地理题时“证伪”的好方法。
例5:有人建议中国借鉴美国的经验,以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是否可行?
辨析:中美国情不同,美国的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总产量大、人均产量也大,以此生产乙醇,可谓因地制宜、合情合理,但是中国不能照搬照套。一方面,中国人口总量大,粮食需求量大,宝贵的粮食必须首先满足食用。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对耕地的侵占及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正在下降,用大量粮食生产乙醇,势必增大对进口粮食的依赖,造成粮食安全隐患,故不应效仿。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以人为镜,反思自我,可实现对这一错误建议的证伪。
二、“证伪”的教育意义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证伪”,便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因为“证伪”是“一种科学的精神气质”,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它所体现出来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恰恰是科学的根本性质。
1.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掌握原理
例6:(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2第4题)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3)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辨析:可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得出A正确,即证实了A。在考试中,如果断定A正确,可以不去看其它选项。平时,为了全面理解原理,有必要对错误选项证伪。通过对B、C、D的证伪,学生可以学会在已知太阳直射点纬度的情况下判断不同纬度地区昼长、正午物影长度及朝向、日出日落方位角。可谓小题大做、获益匪浅,从而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
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证伪就是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科学在批判中进步,在批判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在批判中树立自己的观点。批判精神正是科学进步的巨大动力”。地理教学想对某个原理有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就可将“证实”其自身的正确性与“证伪”其对立面的错误性结合,这才是辩证法。
2.有助于提升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证伪需要有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有利于培养科学素养。有时,“证伪”的难度可能很大,但恰恰是在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师生认真思考、参阅文献、设计实验、讨论交流,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上升了一个台阶。例如,对前文例4的“证实”与“证伪”,体现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证主义思想,并运用“反证法”对干扰项加以“证伪”,不仅可学习等高线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思维的系统性、严密性、辩证性和批判性。
3.有益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各种类型的地理试题是检测和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很多题目,尤其是经过千锤百炼的高考选择题,错误选项的干扰性非常大。学生感觉某个选项有道理,就草率地选择,不对其它选项证伪,思维有惰性;有的学生往往在两个选项间摇摆不定,既无法证实这一个,又无法证伪另一个,最后误选。可见,“证伪”既可培养求真、务实、严谨、勤奋、细致的治学精神,也可锻炼理性、深刻、全面、辩证、批判的思维品质,在解题中的作用和效果不容置疑。通过“证伪”养成的“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实践、不固守传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地理科学精神也会令学生终身受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需要“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