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途径.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紧紧抓住课改的精神要义、有效教学的内在本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组织教学环节和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推动学生主体的“学”与教师指导的“教”二者之间的活动互惠共赢,共同发展.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改教学要求,抓住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质”.从四个方面就做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这一课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实践;探讨
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当前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途径.衡量课堂教学的标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而与时俱进地发生了深刻、显著的变化,但通过对新旧课堂衡量标准的对比与分析,笔者发现,最为显著的本质差别在于,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更为强调学生能力培养,更为重视学生情操陶冶.这就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明晰的目标要求,必须紧紧抓住课改的精神要义,有效教学的内在本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组织教学环节和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推动学生主体的“学”与教师指导的“教”二者之间的活动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因此,作为新课改的坚定执行者,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准确认清课改精神的本质,将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到底,科学施教,实现教学活动的行稳致远.鉴于此,本人现简单谈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认知和体悟.
一、强化互动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讲解的忠实参与者
教育学认为,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主体特性呈现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学生群体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和推动教学进程的重要力量.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单边作战讲解活动,而是融合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探知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等多种形式,是双向双边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教师在新课改要求下,必须对课堂互动教学的特性进行有效强化,在充分做实学生良好学习情感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具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协作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个体,围绕既定的目标要求、设置的教学任务以及设定的探知要求,深入讨论、积极协作、有效交流,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始终担负学习探知、交流讨论的活动任务,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感同身受中切身获得数学知识,提升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如,“整式的加减运算”知识点的讲解环节,教师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设计出包含师与生互动、生与生合作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进入教师教学进程中,成为重要探究元素.其内容如下:
二、注重探究实践,让学生成为动手探析的直接践行者
笔者认为,教师要贯彻落实好新课改要求,保证不走样,不做形式主义,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学生主体充分“活动”起来,真正探究起来.把学生主体所具有的好奇心、能动探究特性等,引入到对数学知识点、数学案例的求知和探索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和亲自的“思”,从而生动展现出主体特性,达到新课改提出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抓住新课改的能力培养要义,将数学课堂变为学生动手探究、合作探析的阵地,围绕学和教的任务目标,组织学生探究、分析、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听讲者,变为直接实践者、探究者,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探究技能,实践于知识点、数学案例等探究对象之中,承担起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案例探知、解答的重任,彰显出新课改技能培养的核心内涵.
问题:如图所示,AB∥CD,EF交AB于点G,交CD与点F,FH交AB于点H,∠AGE=70°,∠BHF=125°,FH平分∠EFD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探析:这是关于平行线的性质方面的问题,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找出相等和互补的角,根据角的计算找出∠EFD=2∠DFH=110°,从而得出FH平分∠EFD的结论.
教师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EFD=2∠DFH.
师生共同归纳: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EFD=2∠DFH.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类型题目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相等或互补的角是关键.
三、重视发散创新,让学生成为创新思维的努力实践者
教育发展学认为,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推理性等特性,决定了学生主体在数学学科探索获取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开展数学思维活动,必须实施逻辑推理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特征、发散性特点,将判断、推理、归纳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作为重要培养内容.笔者认为,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质”,归根结底,还是学习对象能力素养的锤炼和培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进程中,要将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培养内容,借助数学案例的多样性、发散性等特点,组织开展感知、研习、解析等思维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换角度,综合多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努力探寻有效解答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從而实现在多样有效研析中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如图所示,AB=AC,AD⊥BC于点D,AD=AE,AB平分∠DAE交DE于点F,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的案例基础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等内容,设计了“如图所示,DC∥AB,且DC=AE,E为AB的中点.(1)求证△AED≌△EBC;(2)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等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逐步锻炼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案例的解题灵活性和准确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巧借评讲手段,让学生成为自我反思的有效评判者
对学生主体课堂学习的表现以及实践过程的评定和讲解,是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所必须实施的教学手段.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评判活动的开展,不能由教师一个人全部承担和完成,而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评判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有效交流沟通的又一重要载体,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程以及解题表现进行自我反思和深入剖析,并能够借助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把评判的过程变为巩固升华的过程.学生主体始终是课堂的核心、教学的重要因素,要推动学生在教师指点和自身反思活动中掌握更为全面和正确的知识和方法.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围绕新课改能力培养这一要义,并作为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抓手”,实施课堂教学,提升主体技能,推动师生进步.
【参考文献】
[1]雷丽青.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0(18):6-11.
[2]戴江涛.如何创设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情境[J].考试周刊,2010(13):66-67.
[3]王丽芸.基于元认知理论提高数学复习效率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实践;探讨
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当前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途径.衡量课堂教学的标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而与时俱进地发生了深刻、显著的变化,但通过对新旧课堂衡量标准的对比与分析,笔者发现,最为显著的本质差别在于,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更为强调学生能力培养,更为重视学生情操陶冶.这就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明晰的目标要求,必须紧紧抓住课改的精神要义,有效教学的内在本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组织教学环节和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推动学生主体的“学”与教师指导的“教”二者之间的活动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因此,作为新课改的坚定执行者,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准确认清课改精神的本质,将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到底,科学施教,实现教学活动的行稳致远.鉴于此,本人现简单谈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认知和体悟.
一、强化互动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讲解的忠实参与者
教育学认为,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主体特性呈现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学生群体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和推动教学进程的重要力量.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单边作战讲解活动,而是融合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探知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等多种形式,是双向双边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教师在新课改要求下,必须对课堂互动教学的特性进行有效强化,在充分做实学生良好学习情感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具有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协作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个体,围绕既定的目标要求、设置的教学任务以及设定的探知要求,深入讨论、积极协作、有效交流,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始终担负学习探知、交流讨论的活动任务,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感同身受中切身获得数学知识,提升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如,“整式的加减运算”知识点的讲解环节,教师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设计出包含师与生互动、生与生合作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进入教师教学进程中,成为重要探究元素.其内容如下:
二、注重探究实践,让学生成为动手探析的直接践行者
笔者认为,教师要贯彻落实好新课改要求,保证不走样,不做形式主义,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学生主体充分“活动”起来,真正探究起来.把学生主体所具有的好奇心、能动探究特性等,引入到对数学知识点、数学案例的求知和探索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和亲自的“思”,从而生动展现出主体特性,达到新课改提出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抓住新课改的能力培养要义,将数学课堂变为学生动手探究、合作探析的阵地,围绕学和教的任务目标,组织学生探究、分析、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听讲者,变为直接实践者、探究者,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探究技能,实践于知识点、数学案例等探究对象之中,承担起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案例探知、解答的重任,彰显出新课改技能培养的核心内涵.
问题:如图所示,AB∥CD,EF交AB于点G,交CD与点F,FH交AB于点H,∠AGE=70°,∠BHF=125°,FH平分∠EFD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探析:这是关于平行线的性质方面的问题,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找出相等和互补的角,根据角的计算找出∠EFD=2∠DFH=110°,从而得出FH平分∠EFD的结论.
教师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EFD=2∠DFH.
师生共同归纳: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EFD=2∠DFH.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类型题目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相等或互补的角是关键.
三、重视发散创新,让学生成为创新思维的努力实践者
教育发展学认为,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推理性等特性,决定了学生主体在数学学科探索获取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开展数学思维活动,必须实施逻辑推理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特征、发散性特点,将判断、推理、归纳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作为重要培养内容.笔者认为,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质”,归根结底,还是学习对象能力素养的锤炼和培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进程中,要将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培养内容,借助数学案例的多样性、发散性等特点,组织开展感知、研习、解析等思维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换角度,综合多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努力探寻有效解答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從而实现在多样有效研析中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如图所示,AB=AC,AD⊥BC于点D,AD=AE,AB平分∠DAE交DE于点F,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的案例基础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等内容,设计了“如图所示,DC∥AB,且DC=AE,E为AB的中点.(1)求证△AED≌△EBC;(2)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等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逐步锻炼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案例的解题灵活性和准确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巧借评讲手段,让学生成为自我反思的有效评判者
对学生主体课堂学习的表现以及实践过程的评定和讲解,是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所必须实施的教学手段.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评判活动的开展,不能由教师一个人全部承担和完成,而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评判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有效交流沟通的又一重要载体,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程以及解题表现进行自我反思和深入剖析,并能够借助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把评判的过程变为巩固升华的过程.学生主体始终是课堂的核心、教学的重要因素,要推动学生在教师指点和自身反思活动中掌握更为全面和正确的知识和方法.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围绕新课改能力培养这一要义,并作为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抓手”,实施课堂教学,提升主体技能,推动师生进步.
【参考文献】
[1]雷丽青.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0(18):6-11.
[2]戴江涛.如何创设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情境[J].考试周刊,2010(13):66-67.
[3]王丽芸.基于元认知理论提高数学复习效率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