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泥螺复合生物保鲜剂优化及对其品质变化影响

来源 :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溶菌酶、壳聚糖、茶多酚3种生物保鲜剂联合处理对腌制生食泥螺抑菌效果和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在(4±1)℃冷藏条件下,以抑菌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3种生物保鲜剂联合处理的配方组合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之上,考察该配方组合对泥螺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pH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等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物保鲜剂联合处理泥螺的最优组合为:0.012%溶菌酶+0.022%壳聚糖+0.003%茶多酚,在冷藏条件下,贮藏7d,泥螺的最高抑菌率达89.06%,贮藏21d,可有效抑制泥螺TVB-N和TBA值的上升,维持相对稳定的pH值和感官品质,其效果优于对照组和保鲜剂单独处理组.由此可知,采用以上3种天然保鲜剂组合复配后添加于泥螺中,能有效提高腌制生食泥螺的品质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以牡丹籽油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迷迭香提取物对牡丹籽油储存和油炸2个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影响,以牡丹籽油各种理化指标(极性组分、过氧化值、酸价、色度)及脂肪酸成分变化为评级指标,实验以合成抗氧化剂TBHQ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迷迭香提取物和TBHQ均能有效延缓牡丹籽油的氧化速率,迷迭香组抗氧化能力稍逊于TBHQ组,迷迭香实验组在20℃时可以将货架期从原来的48 d延长至122.7 d.油炸过程中,迷迭香提取物对牡丹籽油各种理化指标的降解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对于不饱和脂肪酸的裂解和氧化及反式脂肪酸的生成也具
以结球红菊苣地上部分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水解浸提菊苣多糖,再经Sevag法脱蛋白、大孔树脂脱色、DEAE纤维素柱层析等过程获得高纯度菊苣多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及核磁等技术对多糖组分进行分析表征;最后通过测定多糖组分清除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得到多糖组分CCP-1、CCP-2.CCP-1由果糖、葡萄糖组成,其单糖摩尔百分比(%)约为82.13∶17.87,CCP-2含有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其单糖摩尔百分比(%)约为93.19∶2.57∶4
为探究粒径对蛹虫草活性的影响,采用不同的药典筛对蛹虫草粉末筛分出不同粒径的蛹虫草粉末,并测定蛹虫草的多糖、腺苷、虫草素、N6-2-羟乙基腺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对蛹虫草多糖、腺苷、虫草素、N6-2-羟乙基腺苷溶出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150目筛分的蛹虫草粉末的多糖含量高达22.99 mg/g,显著高于其他粒径的蛹虫草粉末.100目筛分的蛹虫草粉末的腺苷含量高达2220.165 μg/g,显著高于其他粒径的蛹虫草粉末.而120目筛分的蛹虫草粉末的N6-2-羟乙基腺苷含量高达2202.01
以青海地皮菜为原料,确定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地皮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地皮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液料比45mL/g、提取温度75℃、超声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地皮菜实际总黄酮得率为(1.49±0.02)%,与模型预测值1.5135%基本相符,说明了响应面模型可较好地优化地皮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地皮菜总黄酮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总
为提高槐米芦丁在人体内的肠道吸收率,以槐米芦丁为芯材,明胶、羧甲基淀粉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槐米芦丁微胶囊.以成囊效果为参考,结合壁材的带电性质和体系浊度分析,考察壁材浓度和壁材质量比(明胶∶羧甲基淀粉)工艺参数对复凝聚反应的影响.以包埋率和产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分析复凝聚反应的芯壁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转谷氦酰胺酶添加量因素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反应的芯壁质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因素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槐米芦丁微胶囊最佳工艺为:壁材浓度为1.50%、壁材质量比
植物蛋白作为天然食品乳化剂,其优势不言而喻.但蛋白质易与食品中的酚类物质结合而影响其乳化特性,并与环境因素有关.已有诸多文献报道了多酚极易与植物蛋白结合形成微粒吸附在油/水界面,但是并无系统论述多酚和植物蛋白形成复合物对稳定乳液的作用方式及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进而影响其界面特性.基于此,文章综述了多酚与植物蛋白质的结合方式、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结构及界面特性的影响,以及影响多酚/植物蛋白复合物稳定界面的环境因素,为复杂植物性食品多相体系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以辣木籽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提取辣木籽中的苷类物质,并探究辣木籽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提取方法为乙醇热回流提取法,以辣木籽总苷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并测定优化后辣木籽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9%,料液比1∶31 g/mL,提取温度81℃.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顺序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由此表明,采用热回流法提取辣木籽中的苷类物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的方法可行,可为进一
糖蛋白是一种由糖链和多肽链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结合蛋白质.糖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胆固醇、抗肿瘤等多种功能特性,在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新型药物的研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针对食源性糖蛋白的来源、提取纯化、结构和功能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食源性糖蛋白的深入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蔬菜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是与蔬菜货架期和防御反应相关的关键酶,PPO及POD酶活性通常被用来评价蔬菜样品的质量.研究发现,邻苯二胺(OPD)可同时作为蔬菜多酚氧化酶底物和过氧化物酶底物,蔬菜多酚氧化酶可氧化OPD产生具有荧光的2,3-二氦基吩嗪(DAP);在H2O2存在下,由于·OH的产生,蔬菜过氧化物酶可快速催化产生DAP.研究与经典的使用邻苯二酚氧化酶底物或愈创木酚过氧化酶底物相对比,酶活测定结果一致.基于此,文章建立了菠菜、生菜、油麦菜及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同时测定的
为选取最佳的三叶青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分别采用热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制备三叶青提取物,用DPPH法、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法、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TEAC)法和羟自由基清除法综合评价各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再用福林酚(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将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筛选提取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该提取方法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回流提取方法所得三叶青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其清除羟自由基、ABTS+·、D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