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爸爸所乐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jiang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爸爸邵洵美,走了四十年了。我和他最后的一面是在病室里,陪伴他和死神搏斗通宵之后的第二天黄昏,我来向他告别。他急促的呼吸趋平和了些,脸瘦得变陌生了,眼梢挤出一丝熟悉的笑,勉强欠起身来伸出手,与我轻轻地一握,轻得只有我听得见地说了声:“谢谢你。”
  手是冰凉的,但他的手心里有股暖流涌入我的心间。他那瘦得只剩下皮遮着筋和骨的手背,前一夜我曾轻轻抚摸,想以此缓解他喘不过气来的苦痛。1956年,玉姊突然窒息亡故,妈妈号哭通宵。第二天我走进爸爸的房间,他呆坐窗前凝望天空,左手放在译稿上。我伸手轻轻抚摸他的手背。厚实的手背上青筋微露,那是我第一次触摸。不记得从小到大他握过我的手。过马路是妈妈的手牵着的,烧得滚烫的额头是妈妈的手轻轻拂过。然而,爸爸的手我却再熟悉不过了。
  多少次,我端详过他的手:研墨时的韵味,执笔时的力度,在空中写字时笔画的顿挫,谈笑间比划的夸张。剪玻璃纸包邮票的精确。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食指中指夹着书页翻动时透出的领悟和意会。自我有记忆,我们已住在上海霞飞路那两层的带花园的小楼,放学回来总见他手捧着书报杂志。他喜欢躺在床上看书,也难怪,屋小人多,没有间书房,床就是他的活动场所。靠在枕头上边抽烟边看书是他的一大乐事。有一次,他看书看得忘乎所以,烟灰落在棉被上,差点酿成火灾。他一边看书会一边沉思。时常眯着眼笑。墨西哥漫画家珂佛罗皮斯为他作的画像就捉到了他瞬间的神情。他的四周总是堆着看不完的书,就像《我的书斋生活》里描述的那样:“书架上放不下,便放在桌子上,桌子上放不下,便放在椅子里,椅子里放不下,便叠在地上……”在我的感性认识里,爸爸是一个沉湎于书的读书人,恰如他在《晒书的感想》一文里所说的那第六种人“看书而做书的人”。
  
  一
  
  近一二十年来,我读了他几百篇诗歌、文章,回顾他的一生,对他有了理性的、较全面的认识:他原来是个理想主义的读书人,执着地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春风得意时,艰难困苦时,他都是洒脱、达观、幽默的,立定自己的主意。上世纪30年代时代图书公司的兴旺时期,他并不是兴之所至地盲目办刊物。他是为推动文化艺术的进步,为组织“文化的班底”而大力办出版,他是有步骤的。“第一便是要设法去养成一般人的读书习惯,要引起他们的注意”,因为“图画能走到文字走不到的地方”。于是,他用足心思办画报,从《时代画报》、《时代漫画》到《万象》,当时为时代作画的漫画家有一百多位。接着,他再办通俗、幽默之类的刊物。日军的侵略打乱了他的计划,他便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办了份《人言周刊》,一连发表近五十多篇评论,促人警觉,呼吁抗日救国。“孤岛”时期,他也没有气馁,经济上捉襟见肘,就争取外国友人的帮助,办抗日杂志《自由谭》和英文的《直言评论》。
  他能在热闹中冷静思考,认真做学问。抗战前十年,他写文章办出版,为的是发展新文学。他用史家的观点看问题,提出“新文学的出路是一方面深入民间去发现活辞句及新字汇;一方面又得去研究旧文学以欣赏他们的技巧,神趣及工具。我们要补足新文学运动者所跳越过的一段工作:我们要造一个‘文学的过渡时代’”。战争摧毁了他的理想之花,“当中国从北到南不再和平,所有的杂志都停刊了,现在更多的是战争文学。”他提出:“在抗战中,发生宣传效用的诗便是好诗。”《自由谭》上那首《游击歌》完全没有了他过去的诗的唯美。1941年上海沦陷后,他不能再挥毫抒发心头的愤怒,只能在方寸之中释放自己的压抑。看儿子集邮,品出邮票里的艺术,从而滋生集邮的兴味;从集邮复习中国的历史,他钻进了邮学,写出的集邮文章近七十篇。
  抗战胜利了,一有机会接触报刊。他就发表了《赶快写定我们的战史》。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得出他已经为如何撰写抗日战争史翻阅过不少参考资料。战前他主编的幽默杂志《论语》半月刊复刊了。内战、物价沸涨、民不聊生……他万分不满。然而,在国民党当局钳制新闻自由的恶劣环境下,刊物还要生存,他不得不动足脑筋大做“论语文章”,鼓励作者运用“春秋笔法”,利用幽默的手法,抨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假借幽默写时评,也是他钻研的一门学问。何为幽默?他写了不少文章,再三阐述如何“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谑而不虐”。
  
  二
  
  爸爸说:“我是一个天生的诗人。”他是从写新诗开始自己的文学行程的。亦师亦友的徐志摩空难的打击,使他难有心思再写诗,加上忙,后来他就没发表多少诗。他太热情了,热衷于忙各种事:不时得为朋友的刊物写几篇捧场;帮忙举行木版画展览会;迎接冼星海归国;张罗“笔会”的工作;参与“人权保障同盟”、“文艺救国会”的活动;抗议特务绑架丁玲、潘梓年等等——当然时不时得为资金周转去筹措。他在《一个人的谈话》里说自己“是一个从没有一忽疏远过诗的人。……爱忙也是我的天性,……忙尽忙,可是我的记忆里早积上了几千百行,我相信我随时可以写下来。”遗憾的是,这“千百行”诗一直留在了他的心田而未见诸报刊!1968年,离世前一个多月,他在给我小弟弟小罗的信里写道:“最近寻到许多以前写的诗句,每首记录一个时期的历史,句子有的很新鲜,又反映出当时的思想情况。抄给你和妈妈看看,不知有何意见?”可惜那些诗稿,在妈妈仙逝后,我们遍寻不得!所幸他用心撰写的新诗理论研究的著作留存于世。
  我惊讶地发现,八一三后最艰难的两年里他居然能定下心来写诗论,继英文写作《孔子论诗》之后,他在《中美日报》的“集纳”一连发表三十一篇之多,涉及什么是新诗、新诗怎么写、新诗与旧诗、诗与散文、抗战时期的诗与诗人、新诗的病根,以及中国的诗派与美国的诗坛等等。记得1957年臧克家就拿着新的《诗刊》第一期来找过爸爸;《上海文艺》月刊的编辑还特地登门请爸爸写一篇专稿谈谈新诗与旧诗的问题。
  上世纪50年代初,爸爸转而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他翻译从不草率从事。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运用两国文字的文学工作,缺一不可。第一个条件是对于原作的文字要有彻底了解的修养;其次,对于译文的文字也要有充分运用的才能。译者必须知道原作的每一句话或每一个字的正确解释,以及神韵;还必须知道怎样用另一种文字去表现。翻译出来的作品要能和原著一样,神韵是互相吻合的;像是把原文重生在另一种文字里。爸爸的翻译是再创作。我们可以从他翻译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看出他如何用功。
  在决定翻译时,他发现翻译这部诗剧有个极大的困难,即缺乏参考材料。他认为,外国的古典巨著,尤其是年代久远的作品,在字义方面和句法方面,现在都可能已经起了相当的变化;当时流行的口头语很多已经失传;还有当时的风俗、习惯、服装、建筑等,在普通的辞书上不一定能找到解释,必须依靠各种专门的著作;甚至连标点也不能放过。雪莱自己的标点诗句又素来不依常规。他的标点符号,与其说是服从文法的规定或是阐明词句的意义,不如说是供给诵读的参考。或是当作韵节和语气的标志。
  众多疑难面前,他只有求助于老友、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全增嘏。在爸爸的“案头随笔”里有他的工作记录。
  1955年5月12日写道:“今日收到人文(按:人民文学出版社)信,将翻译计划寄去——”
  1955年5月20日写道:“我已决定译《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数日前曾专致信增嘏兄,乞伊将复旦藏书抄示。今日得回信,十分欣慰,增嘏诚老友也!目录如下——(按:共八本书)。”
  得到了全伯伯的帮助,爸爸方才敢动手。他在“译者序”里写道:“多亏各方面的同志的帮助,为我借得了好几种不同的版本,和几部重要的传记,使我总算得到了一些摸索的门径。可是有不少地方,依旧只得穿凿附会,这个也许不能专怪参考资料的缺乏,而应当承认是自己能力的薄弱了。”
  后来,他又译了雪莱的《麦布女王》、拜伦的《青铜时代》、泰戈尔的《家庭与世界》等。邵洵美的译作不多。1953年后译过再版三次的《汤姆·沙耶侦探案》和后列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玛丽·巴顿》。秦瘦鸥评说:“——邵洵美写过大量新诗,然而比较起来,他在翻译方面的贡献更大。翻译诗歌难度更高,但他译的拜伦,雪莱。泰戈尔诸人的诗作,都能符合‘信,达,雅’三项要求。”赵毅衡提到邵洵美说:“雪莱的几部长诗,难读,更难译,但他译笔华美而熨贴,才气纵横。与专事翻译的诗人查良铮(穆旦)并世无三,‘南邵北查’。笔者少年时最喜读这二人的译文,后来读原文,反没那种美的战栗。”
  回顾爸爸动荡的一生,他终究是一个认真做学问的人、一个诗人、一个读书人。我如今到了古稀之年,居然也日日埋首文字堆。这是爸爸无声的影响,是爸爸在我幼年时的训诫。1947年,我十五岁时,爸爸在我的纪念册上题词:“蹉跎莫嫌朝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至今,我仍乐爸爸之所乐。
其他文献
作为一篇经典散文,《紫藤萝瀑布》深受教师们的喜爱,在各类杂志上發表过非常多的课例。但细思之下,笔者认为,这些课例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多有值得商榷之处。下面笔者结合各类杂志上公开发表的课例,谈谈自己的看法,同时对原文中的感情进行分析,并试图以文本体式为依据,确定这篇经典散文的教学内容。   一、见花不见情——《紫藤萝瀑布》教学内容综述   王荣生教授曾指出:“教学内容是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即‘实际上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收入了汪曾祺先生《昆明的雨》一文。自《昆明的雨》入选统编版教材以来,一线教师开始对本文有了一些讨论,文章淡而有味的语言和文中蕴含的深情是主要焦点。随着文本解读的深入,开始有老师注意到文章开头的那一幅画可能是解读本文的关键。张永梅老师《从“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说开去》[1]课堂实录(以下简称“张文”)和何宁老师《画意之外趣味生》[2]一文(以下简称“何文”)都试图从这幅画入
《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郝时远、罗贤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版,168.00元。    我曾写过《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一文,发表在《随笔》(1992年第1期)上,其中有这么一段:  我还记起了那时的一个传闻:清华、北大、南开是联合招生,梁再冰填的第一志愿当然是清华,却被分数线略低于清华的北大录取了。林徽因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爱女的考分竟够不
如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之于庐山瀑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也成为八百里洞庭湖袭貌传神的文字写真。当然,诗文以山水传情、山水借诗文传诵也是传统的审美所在、风雅所系,故而在众多山水诗中,山水以诗文名传、诗文以山水情生,在物与人的相互观照中,人与物各获其所需,各得其所是。于是透过古今传诵的“气蒸”与“波撼”,我们看到洞庭湖景色的壮阔雄奇拍空而至,与诗人勃发感
吾乡山西老前辈谷景生晚年有篇题为《史说的,说史的》的短札,看了十分感慨。他说:  “给历史穿衣戴帽是有些人的一大偏好。孩子们可怜,自己不知道的事,只有听爷爷们去说。过来人也可怜,果真到了老骥之年,伏枥无奈,唯志在‘名垂千古’可为。事隔久远,人面全非,言论自由,亲历者是权威,旁观者也是权威,年长者是权威,权威者更是权威。历史学家更可怜,他们身上挑起的‘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担子太重。一星史事,‘知情人’
荆轲刺秦之事传开后,当时有名的剑客鲁句践万般感慨道:“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鲁句践将荆轲刺秦的失败归结于“剑术”,即,荆轲不认真修习剑术,剑术平庸。东晋诗人陶潜在《咏荆轲》中也有“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的慨叹。时代不同,但两人的看法惊人相似。不排除后者是“抄袭”前者的看法。当然,鲁句践之说也值得抄袭。毕竟,对剑术的评价鲁句践具有权威性,何况他与荆轲处在同一时代。然而,我要说的是,荆轲
时下,如何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业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话题。中国神话学会会长、文化人类学家叶舒宪先生近年来多次在论文、演讲中提倡从“符号经济”和“文化资本”的角度审视这一问题,在知识界颇具影响。3月13日,本刊特约编辑黄湘就相关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采访了叶先生。  黄湘:叶先生,您好,我注意到您近年来多次在论文、演讲中提倡“文化资本”的概念。为什么说在当今时代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资本?  叶
悠悠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数不胜数。按题材内容分,古典诗歌可分为登高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等。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分类鉴赏古诗,有意识地积累不同题材的诗歌,明确它们的鉴赏侧重点,学会不同题材的诗歌的鉴赏方法,相信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以登高诗为例,谈谈同类诗歌的鉴赏。  在中国,“登高”既是九九重阳的既定风俗、也是亲友郊游行乐的方式
一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兄弟俩,兄名刘忆苦,弟叫刘思甜。这既合乎逻辑,又符合国情。“忆苦”和“思甜”一奶同胞,但一定要苦在前,甜在后。这个前后又有一个铁打的规矩——以1949年为界,如果把这个规矩颠倒过来,就要吃苦头。某老工人老贫农上台忆苦思甜,诉了半天苦,竟说的是那界线之后的事。会议的主持者恼羞成怒,诉苦者即成现行。这种故事在今日是饭后茶余的笑谈,在当年可一点也不好玩。人们以为1952年
雷天:王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1999年初版时,李慎之先生根据该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中国大传统(士大夫、知识精英们的文化传统)和以关王爷为代表的小传统(游民文化传统),究竟哪个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多一些?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孔夫子和关王爷是两种完全不同、并且正相对立的文化还是彼此有很深的交织?中国历史上的游民文化和生活准则对理解如今的中国社会是否仍有帮助?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