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我国造山技艺的三大流派、山石的石性与选型,重点讨论了园林工程中假山造景与应用。
关键词:园林工程;设计工作
在城市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要运用地貌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运用美学理论,尤其是绘画和文学创作理论。在规划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需要考虑它们在地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涉及城市规划、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从工程技术方面总结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花木布置的经验,逐步形成传统园林学科。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景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等。园林工程主要研究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喷泉工程,园林的给水排水工程,园路工程,种植工程等。园林工程的特点是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塑造园林艺术的形象。在园林工程中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1 山石的石性与选型
山石的石性包含“知石之形”和“识石之态”两层意思。“知石之形”就是了解和掌握山石材料外在的形象及其所表现出的物理属性,如山石材料的品种、质地、纹理、色泽等自然属性的具体形状和变化规律。“识石之态”即通过山石外在的具体形态和色泽所表现出的内在美学效应,如灵秀、雄劲、古拙、飘逸等等。“知石之形”和“识石之态”是砌石造山选石的基本功。湖石素有瘦、皱、漏、透、奇之美称。湖石的瘦是指山石树立起来能孤持、无倚,成独立状;皱是指山石的表面纹理高低不平,脉络显著;透是指山石多洞眼;漏指石上的洞眼能贯通上下;奇是山石的外形变化大,奇形怪状。石形是石的外在形象,石态是石的内在精神。审美相石,传统上是以“丑”为标准的。湖石山以奇而求平,而黄石山则以平求变。砌石与造山是两大不同类的形态特征。砌石所表现的石类造型有抽象与具象之分;造山所表现的山类造型则有假山型与真山型之分。造山中以真山型造型为本,真山型中又有假山型。石类造型的抽象与具象,亦假亦真。山有石性,石在山中,既有山的形态气势,又有石的形态属性。石助山势,山藏石趣,雅俗共赏,有景、有境、有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假山置石造型的技艺。假山体量可大可小,小者如同山石盆景,大者可高达数丈。
2 相地设计的常用技法
2.1 避。选择园址应尽量避开现代高层建筑物和避开噪音、污染等。可将园中主山主景的大面朝向高层建筑物,这样,就保证了游人在园中见到主山主景大面的观赏效果。还可利用游览线路的安排引导游人近距离观山,再利用茂密的树木或围墙、楼阁、山体等来遮挡园外的高层建筑。四周都是高层建筑的空间环境,则适宜运用假山型或石型的造形。
2.2 留。尽可能地保留原始地貌中的高低、凸凹之势。高处易堆成山,低处可挖成水,并在其山顺势布置山石,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水源和树木。保留当地的建筑造型特色,还要力求造山的风格和周围建筑的风格的协调统一。
2.3 适。指园中的山石布局适合自然之理。建造山水园林,应由见石到见山,再见主山主景。既要注意在建筑布局上让游人有一个从喧闹的城市向幽静的山林过渡的空间,又要让游人由石到山逐渐到主山主景中。
2.4 定。根据园址地形地貌和建筑空间环境的风格特征,选择相应的石种,确定主体山或主景所要表示的形态的大体造型以体现出某种境界,既要定位置、定面向、定主景主形,还要定层次、定观赏点观赏线和配景山水。
2.5 估。估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主体山、配景山的占地范围与造型等,对用材料、造价、工期進行估测和预算。
3 拼砌技法
拼和砌是砌石造山的操作基本功,假山造型讲究大开小合、大呼小应、顾盼生情、石断意连,它使其中的气势在山体拼砌的各种造型形态中或上或下,或阴或阳,若即若离,贯穿一气。常用的拼砌技法有:拼,将石料立起来组合为拼,拼时应注意高低错落;接,将石料横向成条状组合为接,运用时应注意弯曲变化自然;垒,堆叠时应注意石纹和石缝之间的交叉,并防止如砌墙一般的刻板生硬和规律状;叠,层层山铺为叠,须注意在错落有致中掌握好重心;盖,下竖上横、下窄上宽为盖,运用时注意横纹和竖纹过渡变化的自然,切忌生硬拼凑;竖,直式站立为竖,多强调其成为独立状的形态,用于表现峰石造型,由于其石味较重,所以在造山时要谨慎使用,过多则易破坏山势;埋,下段在土中,上部露出土外为埋,此法多用于山脚或点石,用于山脚的埋石必须下重上轻,有下沉之势,犹如从土中生长出来的一般,这样的埋石,山意极浓,用于点石造型的埋石,可以上重下轻,点缀平衡,增加趣味;挑,堆叠时,将横长形石伸出山体之外为挑;挑头,在挑石上再用山石,如呈横长纹理形状变化的为飘;压,为保持挑石的平衡,须在挑石的尾部压上一块山石,此为压;卡,两块石之间夹一较小的石为卡,多用于两石拼叠搭头相接之间;斗,二石并立而内成空洞或弯势,其势相对,称之为斗;挂,卡石时下悬者为挂,多用于表现如垂挂钟乳石的造型;收,叠石逐渐向内形成凹势为收;出,叠石逐渐向外形成凸势为出;环,斗势相接为环,多用于表现山体的石洞形态,以显示空透;如做拱桥那样,将山石拼成拱形,此手法多用于山洞的封顶,也可用于桥的造型;架,两石之间用一长石相搭头为架;帖,用较薄的石料作贴补之用者为帖,如用于墙面表层,能创造出山石如同从墙内伸出墙外,却又未能隔断墙外山体,此法大多用于高处悬空处;撑,起支撑作用的较小石料,多为配合创造险势而用;刹,主要起稳定山石作用;连勾,主要起连接山体作用;留头,山石拼叠至一定高度后抽出一头,以备以后须连接山体进行造型之用,可避免后接山体之间形成明显相接的人工痕迹;做缝,将山石拼叠时的缝隙用水泥沙浆进行焊接,使之与所拼叠的山石成为一体即为做缝,它要求山石吃重处沙浆饱满,刹石内口处尤需填充,且缝口水泥暴露越少越好,如果缝口水泥缝太宽则需用石皮补贴,水泥之中常添加色素以求与石的色彩一致。
4 假山与其他园林景观的组合
4.1 山石与水的组合,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无园不山,无山不水,可见处理好山石与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假石瀑布和护岸景石就是石与水组合最为常见的手法。假石瀑布是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石掇山,引水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护岸景石是常用黄石、湖石、花岗岩,沿水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低错落,前后变化,起驳岸及挡土墙的作用。
4.2 山石与绿化的组合,山石必须以绿化为伴,否则贫山秃岭就会没有生气。处理山石绿化关系时,须注意两个方面:协调,与山石相配合造景的绿化树木应亲近自然,重树木之自然姿态;另外还要充分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
5 结束语
园林工程设计是一门在考虑整体布局合理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黄艳.初探中国市政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9,(03).
[2]孙英,高光林.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0,(04).
[3]罗蒙.深圳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J].中国园林,2011,(08).
[4]邹勇.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01).
[5]苏桂芳.中小城市园林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05).
[6]王亮,冯德亮.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及铺装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7]徐永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学原则[J].广东园林,2009,(12).
关键词:园林工程;设计工作
在城市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要运用地貌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运用美学理论,尤其是绘画和文学创作理论。在规划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需要考虑它们在地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涉及城市规划、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从工程技术方面总结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花木布置的经验,逐步形成传统园林学科。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景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等。园林工程主要研究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喷泉工程,园林的给水排水工程,园路工程,种植工程等。园林工程的特点是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塑造园林艺术的形象。在园林工程中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1 山石的石性与选型
山石的石性包含“知石之形”和“识石之态”两层意思。“知石之形”就是了解和掌握山石材料外在的形象及其所表现出的物理属性,如山石材料的品种、质地、纹理、色泽等自然属性的具体形状和变化规律。“识石之态”即通过山石外在的具体形态和色泽所表现出的内在美学效应,如灵秀、雄劲、古拙、飘逸等等。“知石之形”和“识石之态”是砌石造山选石的基本功。湖石素有瘦、皱、漏、透、奇之美称。湖石的瘦是指山石树立起来能孤持、无倚,成独立状;皱是指山石的表面纹理高低不平,脉络显著;透是指山石多洞眼;漏指石上的洞眼能贯通上下;奇是山石的外形变化大,奇形怪状。石形是石的外在形象,石态是石的内在精神。审美相石,传统上是以“丑”为标准的。湖石山以奇而求平,而黄石山则以平求变。砌石与造山是两大不同类的形态特征。砌石所表现的石类造型有抽象与具象之分;造山所表现的山类造型则有假山型与真山型之分。造山中以真山型造型为本,真山型中又有假山型。石类造型的抽象与具象,亦假亦真。山有石性,石在山中,既有山的形态气势,又有石的形态属性。石助山势,山藏石趣,雅俗共赏,有景、有境、有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假山置石造型的技艺。假山体量可大可小,小者如同山石盆景,大者可高达数丈。
2 相地设计的常用技法
2.1 避。选择园址应尽量避开现代高层建筑物和避开噪音、污染等。可将园中主山主景的大面朝向高层建筑物,这样,就保证了游人在园中见到主山主景大面的观赏效果。还可利用游览线路的安排引导游人近距离观山,再利用茂密的树木或围墙、楼阁、山体等来遮挡园外的高层建筑。四周都是高层建筑的空间环境,则适宜运用假山型或石型的造形。
2.2 留。尽可能地保留原始地貌中的高低、凸凹之势。高处易堆成山,低处可挖成水,并在其山顺势布置山石,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水源和树木。保留当地的建筑造型特色,还要力求造山的风格和周围建筑的风格的协调统一。
2.3 适。指园中的山石布局适合自然之理。建造山水园林,应由见石到见山,再见主山主景。既要注意在建筑布局上让游人有一个从喧闹的城市向幽静的山林过渡的空间,又要让游人由石到山逐渐到主山主景中。
2.4 定。根据园址地形地貌和建筑空间环境的风格特征,选择相应的石种,确定主体山或主景所要表示的形态的大体造型以体现出某种境界,既要定位置、定面向、定主景主形,还要定层次、定观赏点观赏线和配景山水。
2.5 估。估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主体山、配景山的占地范围与造型等,对用材料、造价、工期進行估测和预算。
3 拼砌技法
拼和砌是砌石造山的操作基本功,假山造型讲究大开小合、大呼小应、顾盼生情、石断意连,它使其中的气势在山体拼砌的各种造型形态中或上或下,或阴或阳,若即若离,贯穿一气。常用的拼砌技法有:拼,将石料立起来组合为拼,拼时应注意高低错落;接,将石料横向成条状组合为接,运用时应注意弯曲变化自然;垒,堆叠时应注意石纹和石缝之间的交叉,并防止如砌墙一般的刻板生硬和规律状;叠,层层山铺为叠,须注意在错落有致中掌握好重心;盖,下竖上横、下窄上宽为盖,运用时注意横纹和竖纹过渡变化的自然,切忌生硬拼凑;竖,直式站立为竖,多强调其成为独立状的形态,用于表现峰石造型,由于其石味较重,所以在造山时要谨慎使用,过多则易破坏山势;埋,下段在土中,上部露出土外为埋,此法多用于山脚或点石,用于山脚的埋石必须下重上轻,有下沉之势,犹如从土中生长出来的一般,这样的埋石,山意极浓,用于点石造型的埋石,可以上重下轻,点缀平衡,增加趣味;挑,堆叠时,将横长形石伸出山体之外为挑;挑头,在挑石上再用山石,如呈横长纹理形状变化的为飘;压,为保持挑石的平衡,须在挑石的尾部压上一块山石,此为压;卡,两块石之间夹一较小的石为卡,多用于两石拼叠搭头相接之间;斗,二石并立而内成空洞或弯势,其势相对,称之为斗;挂,卡石时下悬者为挂,多用于表现如垂挂钟乳石的造型;收,叠石逐渐向内形成凹势为收;出,叠石逐渐向外形成凸势为出;环,斗势相接为环,多用于表现山体的石洞形态,以显示空透;如做拱桥那样,将山石拼成拱形,此手法多用于山洞的封顶,也可用于桥的造型;架,两石之间用一长石相搭头为架;帖,用较薄的石料作贴补之用者为帖,如用于墙面表层,能创造出山石如同从墙内伸出墙外,却又未能隔断墙外山体,此法大多用于高处悬空处;撑,起支撑作用的较小石料,多为配合创造险势而用;刹,主要起稳定山石作用;连勾,主要起连接山体作用;留头,山石拼叠至一定高度后抽出一头,以备以后须连接山体进行造型之用,可避免后接山体之间形成明显相接的人工痕迹;做缝,将山石拼叠时的缝隙用水泥沙浆进行焊接,使之与所拼叠的山石成为一体即为做缝,它要求山石吃重处沙浆饱满,刹石内口处尤需填充,且缝口水泥暴露越少越好,如果缝口水泥缝太宽则需用石皮补贴,水泥之中常添加色素以求与石的色彩一致。
4 假山与其他园林景观的组合
4.1 山石与水的组合,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无园不山,无山不水,可见处理好山石与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假石瀑布和护岸景石就是石与水组合最为常见的手法。假石瀑布是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石掇山,引水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护岸景石是常用黄石、湖石、花岗岩,沿水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低错落,前后变化,起驳岸及挡土墙的作用。
4.2 山石与绿化的组合,山石必须以绿化为伴,否则贫山秃岭就会没有生气。处理山石绿化关系时,须注意两个方面:协调,与山石相配合造景的绿化树木应亲近自然,重树木之自然姿态;另外还要充分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
5 结束语
园林工程设计是一门在考虑整体布局合理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黄艳.初探中国市政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9,(03).
[2]孙英,高光林.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0,(04).
[3]罗蒙.深圳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J].中国园林,2011,(08).
[4]邹勇.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01).
[5]苏桂芳.中小城市园林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05).
[6]王亮,冯德亮.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及铺装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7]徐永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学原则[J].广东园林,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