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数学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若能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取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应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效益观
课堂教学效益观,将直接影响到教育长远目标的实现。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只是教师教得有多么精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要从多元化的角度,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评判。我们的教师应该认识到:一堂好课,除了知识的传授与被掌握的程度、多少外,还应包括学生有没有得到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有没有比以前增强,包括学生由此获得的在生活中的启示以及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包括学生在这堂课中心理健康发展的习惯培养与问题的纠正,以及其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参与意识、思想教育等各方面都有所体现。教师应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效益观,努力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在备课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备普通的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围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只考虑教师应该怎样做,学生应该怎样学,把学生看成配角。而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什么为中心来设计教案,同时联系学生现在的水平和学习能力,挖掘出各种知识的传授方法,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实现这一点,就等于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打下了坚实可行的基础。那么如何挖掘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呢?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因此,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带着新的眼光和思路认真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出现的心理问题,便可从数学教学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我们在教学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关系时,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懒惰问题,可选用学生自己每天做作业的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实例,可加入对不同人一天工作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改变做事拖拉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氛围主要决定于人际关系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善于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有些教师善于进行学生之间的比较,并认为此举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竞争和压力,促进学生的进步。相反,这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竞争压力,学生被这种压力层层包围,压得喘不过气来,以致恋上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甚至厌学、逃学。其次,同时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应与学生平等相待,做学生的朋友,而不应该高高在上,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愿意学、喜欢学。此外,教师还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因为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紧张,将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同时也将影响到学生看待教师的眼光。
(二)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增加提问和板演的次数。许多学生自卑、胆小、耐挫力差、害怕回答问题。教师应让此类学生多回答问题,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同时,逐步训练他们的自信心、耐挫力,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1.多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没有恐惧心理,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克服了自我封闭的心理毛病。
2.让学生自主充分地活动。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提问。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作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不仅节约了讲授的时间,同时也充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针对待进生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待进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自卑,教师应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步训练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基础好,但存在自满、骄傲的情绪,教师则应适当增加他们所答问题的难度,使他们暂时受挫,认识到自己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从而使他们逐步纠正自满、骄傲的不良倾向,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在课外辅导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渗透到课外辅导中去。如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信心不够,学习兴趣不强,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焦虑、抑郁等心理行为问题。教师应通过课外辅导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纠正他们不良的心理倾向。又如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不爱做课外作業,教师应采取教师监督和同学结对帮助相结合的方法,多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同时训练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五)在教学评价方法上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厌学、逃学的孩子,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
一、教师应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效益观
课堂教学效益观,将直接影响到教育长远目标的实现。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只是教师教得有多么精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要从多元化的角度,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评判。我们的教师应该认识到:一堂好课,除了知识的传授与被掌握的程度、多少外,还应包括学生有没有得到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有没有比以前增强,包括学生由此获得的在生活中的启示以及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包括学生在这堂课中心理健康发展的习惯培养与问题的纠正,以及其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参与意识、思想教育等各方面都有所体现。教师应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效益观,努力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在备课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备普通的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围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只考虑教师应该怎样做,学生应该怎样学,把学生看成配角。而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什么为中心来设计教案,同时联系学生现在的水平和学习能力,挖掘出各种知识的传授方法,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实现这一点,就等于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打下了坚实可行的基础。那么如何挖掘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呢?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因此,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带着新的眼光和思路认真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出现的心理问题,便可从数学教学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我们在教学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关系时,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懒惰问题,可选用学生自己每天做作业的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实例,可加入对不同人一天工作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改变做事拖拉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氛围主要决定于人际关系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善于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有些教师善于进行学生之间的比较,并认为此举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竞争和压力,促进学生的进步。相反,这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竞争压力,学生被这种压力层层包围,压得喘不过气来,以致恋上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甚至厌学、逃学。其次,同时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应与学生平等相待,做学生的朋友,而不应该高高在上,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愿意学、喜欢学。此外,教师还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因为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紧张,将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同时也将影响到学生看待教师的眼光。
(二)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增加提问和板演的次数。许多学生自卑、胆小、耐挫力差、害怕回答问题。教师应让此类学生多回答问题,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同时,逐步训练他们的自信心、耐挫力,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1.多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没有恐惧心理,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克服了自我封闭的心理毛病。
2.让学生自主充分地活动。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提问。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作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不仅节约了讲授的时间,同时也充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针对待进生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待进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自卑,教师应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步训练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基础好,但存在自满、骄傲的情绪,教师则应适当增加他们所答问题的难度,使他们暂时受挫,认识到自己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从而使他们逐步纠正自满、骄傲的不良倾向,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在课外辅导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渗透到课外辅导中去。如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信心不够,学习兴趣不强,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焦虑、抑郁等心理行为问题。教师应通过课外辅导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纠正他们不良的心理倾向。又如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不爱做课外作業,教师应采取教师监督和同学结对帮助相结合的方法,多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同时训练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五)在教学评价方法上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厌学、逃学的孩子,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