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此我想谈点看法。
  一、在审题立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立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种形式,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在立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本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法,即让学生从角度的多方面进行思考,从而选取最佳立意。在此谈谈有关议论文的审题立意中应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问题。
  【文题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谢求飞返,终身不敢言归。
  在引导学生根据这则材料进行审题立意时,我们首先应指导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便可以确立①学习忌自满。②有错就改值得提倡。③“终不言归”不利于进步等几种观点。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这则材料中,我们至少可以分析出三种不同的观点。在指导写作某些议论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然后再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写作的角度进行写作,从而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指导学生逆向思维,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基本方法。逆向思维是学生创新思维中比较特殊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与采用常人相反的思维形式进行思维。学生在作文中有时也会运用到这种思维形式。
  【文题2】仔细分析下面的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里之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者见之,挈妻子而走。(《庄子》)
  对于这则材料的立意,一般人都认为:“东施机械模仿不足取”,她的机械模仿是比原来更丑了,但她的愿望是好的,大胆模仿,不怕嘲笑的精神在我们从事一些活动时是值得提倡的。如果我们从东施大胆模仿,大胆实施的精神这一角度来分析,就会推陈出新,得出新的结论。
  二、引导学生在选材中创新。
  作文时在选材中进行创新,也是应该要求学生做到的。在94年的高考作文中,就有学生选材比较新颖,有的同学写第一次修钟表,第一次学电脑,第一次当小老师等。但也有的学生选材缺乏新意,有的同学写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等内容,就显得比较枯燥。为了让学生在作文时有内容可写,可以让学生坚持写练笔、日记,注意搜集写作材料,这样学生在写作时,选材的余地就会越来越大。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材料,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这种积累分三种,一是积累书面材料,让学生把写作时可能用到的材料随时记录下来,一是购买内有议论文论据材料的书籍,再一种就是识记一部分典型材料,这样就可以在考试时准确地运用材料。学生只有手头的材料多了,写作时才会有选择的余地。学生有了比较多的材料之后,要想创造性地选择材料,还必须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学生能够多角度地深入挖掘材料的内蕴意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挖掘出一些材料的新意。
  三、感受生活,实践作文
  所谓实践作文,就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学习等实践,写自己有亲身体验、有深刻感受的事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但是,不同学生对同一实践内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某一活动有的学生感到有说不完的感想,而有的学生却感到无话可写。这是因为他们的观察、思考的能力存在差异。所以这时教师必须发挥点拨、指导的作用,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快乐,并采用适当地评价方式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促使其不断进步。这样,我们就会经常在作文中发现学生灵动的思想,天马行空的想像,丰富有趣的语言。学生的作文也就会不断地改头换面,不断地产生创新的火花。
  四、展开联想,写作创新
  联想是多角度创新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自古以来联想让许多善于思考的人成为那个时代的精英。发明家布伦特因看到蜘蛛吊丝做网,巧妙地构思出了现在的吊桥;牛顿在苹果树下惊异于一个苹果落地,从而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由此可见由一事物到另一事情的联想效应是何等重要。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联想效应使学生的作文更富有新意呢?我通过实践得出以下几种方式:
  1.假设中创新。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根据作者为读者留下的思维空间,推测课文中没有写出的事物,想像可能发生的事情,并大胆写出自己的设想。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会通过联想,写出颇有新意的佳作。
  2.变形中思考。变形思考是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某一形象加以润色,使之成为贴近学生生活或者符合文章情境的新形象。方法主要有:扩大或缩小,增加或减少等。如对文章进行改写、扩写的练习,变换文章人称,结尾续编或习作扩充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写出更富新意的文章来。
  3.音乐中引思。一曲优美动听的乐曲,是一首流动的诗歌,也是一幅美好的图画。通过听音乐让学生写下听到的世界,会使他们在联想中完成情感上的飞跃、创造上的升华,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写作文时,同学们最头疼的就是字数不够;在这里,笔者给大家支几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反复中心(词)句  是指把能体现中心论点的词语或句子在文中连续或间隔出现。此法能起到少创新词、多凑字数的作用。  二、独立段点题  即将总结段意且点题的句子从主体段中抽出来,单独成行,独立成段,不仅能凑字数,且更为突出、醒目。  另外,对于一些文采斐然或情感浓郁或富含哲理的句子,也可独立成段以突出之。  
期刊
我们的网络总是繁忙,隔三差五的就会为我们捧出一个网络红人来,像范跑跑呀,郭美美呀,芙蓉姐呀什么的。最近清华的校长院长也红了起来。不过却不是因为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也不是因为做另类的毕业典礼演讲《记忆》,而是缘于一篇醉醺醺的微博。  事情是这样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于2012年1月在微博上炮轰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称其涉嫌贪贿,与“波士顿设计院”的机构有不正当
期刊
现代语文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重视理解分析而轻视背诵积累。而几十年来的实践却证明,前者的效果很不理想。我们不难发现,当今许多中学生乃至大学生的语文功底还远不如旧社会读四、五年私塾的学生。究其原因,我以为是当今的学生背诵积累的东西太少的缘故。因此,我认为,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重拾传统的“背功”。  “背功”,即背诵的功夫。可能许多人一谈到背诵就认为那是死记硬背,毫无益处,
期刊
语文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繁杂的学科,它在每个人的身边,要学好语文绝非一日之功。要长期积累,养成积累的习惯。  积累是学生语文材料的储藏库,它分为语言积累、生活积累以及思想积累等。  首先,语言积累,就是让学生从字、词、句中入手,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积累,积累越多,语言就越丰富。当然,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日积月累,滴水成河的。  其次,生活积累,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大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然而目前
期刊
语文课堂,本应是趣味无穷,精彩不错的,但随着课业负担的不断增强,学生激情的慢慢消退,在众多学生的眼里,它已渐渐“沦落”为单调乏味、死气沉沉的课堂。致使我们的国语失去了它应有的光泽。那么,如何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呢?  我认为,身为课堂引领者的老师应尽情地展示个人魅力,带领学生尽情地发挥个人优势,让他们在大展拳脚之时,既觉得自己学有所值、学有所用,又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只要师生齐上阵,语文课堂才会重放昔
期刊
2012年5月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准备尝试一个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讲解课文。这也是受到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必修4)的启发,书的第二单元《单元说明》中的教学建议这样写道: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赏析文章,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审美眼光。因为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宋词,内容较短,比较容易把握,所以这种先让学生阅读优秀的赏析文章,再让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期刊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命题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但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过分地强调学生的感性经验,过分地强调诗化的审美价值的熏陶,从而造成了在实际教学中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诱导和规训。于是乎在一些好作文中我们“只看到一个诗人站在江畔坚定地纵身一跃,只看到一个诗人在月光之下醉酒吟诗,只看到一个思想家滔滔着自己的意境,却不见作者本人的共鸣,不见作者本人的思考”
期刊
从历次诗歌鉴赏题答卷批改中,我发现这一题得分普遍不高。学生也时常反映诗歌鉴赏题答起来吃力,存在望而生畏的情绪。当然,这与平时学生对诗歌鉴赏方面的积累不够有关,缺乏科学的解题方法也是问题的关键。在现有条件下,要想切实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我认为在诗歌鉴赏题训练中一定要突出三种意识:读懂意识、审题意识、规范意识。  一、读懂意识。  诗词鉴赏的基本前提是读懂,但是,事实上很大一部分学生走马观花匆忙读
期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枝粉笔、一本课本、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语文教学手段已无法跟上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而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课堂教学的利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步深入教育,走入课堂。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课改的需要。多媒体的具体运用,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虎添冀。实践证明:选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最佳结合点驾轻就熟的运用于教学之中,乃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途
期刊
中华诗词是中国文学长廊上最眩目、最独特、最具有魅力的瑰宝。江泽民指出:“中国的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点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更是把他的诗词作为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和教育人民的主要工具。我国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一贯重视中华诗词的诗教作用。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诗词文化的氛围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