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ou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内容。因此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课堂之外,我是这样做的:
  1.从初一开始就让学生订阅《语文报》、《散文》、《读者》等优秀报刊。这些报刊杂志每一期都有优美的文章、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除让学生广泛阅读外,每星期还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报刊杂志,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因为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名著泛读是不切实际的。到初三时,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老师只启发和点拨即可。
  2.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地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因为“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黎锦熙)。
  3.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科学拓展,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教材既要讲的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燃烧。
  4.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训练。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初一开始到初三坚持每天写日记,每周写美文点评。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工作抓得越早越好。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通过三年实践,效果会很明显的。
其他文献
张爱玲与王安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位重要的女作家,提到王安忆似乎总不大可能绕过张爱玲,更何况王安忆的文字意向和写作姿态的确显露着张爱玲对她的影响。虽然王安忆一再否认她与张爱玲的某种联系,并且说过:“我和她(张爱玲)有许多不一样,事实上我和她世界观不一样,张爱玲是非常虚无的人,所以她必须抓住生活当中的细节,老房子、亲人、日常生活的触动,她知道只有抓住这些才不会使自己堕入虚无,才不会孤独。在生活和虚
期刊
李白的一生是矛盾的。李白从小抱有“辅弼天下”的志向,但一直不得志,他把时代投射的假相当作真实的感觉,并以为可在这种环境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李白一生又是浪漫的,他张扬自我,豪放不羁,洒脱乐观,如一位飘逸不群的仙子出于浊世而不染。无论有几多矛盾几度挫折,他仍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豁达,等待着“大鹏飞兮振八裔”。享受长安城的锦乡繁华要以摧眉折腰为代价,这不是诗人想要的快乐老家,人生在世不如意,索性归去
期刊
留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新课程的指引让语文课堂逐渐活跃丰富了起来。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当堂练习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有的学校为了强力推进新课程,还规定了一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或半截课,或10分钟不等,多了,则不被允许,这些措施,在课堂改革推行之初也是有一定成效的。然而,随之也出现了一个十分突出也很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从心理学理论中,我们知道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 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
期刊
一、对“情境——问题”教学法的理解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或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学生透彻理解教材、心理机能得到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即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情境是由人的主观心理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所造成的情与境的有机结合,是“情”与“境”的相互影响、相
期刊
阅读是我们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吸取精神养料,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感悟及体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使高中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人结合自己的有关阅读的教学实践,对高中阶段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人们
期刊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文章语言平淡无味,不会具有感染力,读来只会让人如同嚼腊。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文章文采斐然?如果我们能够自然而然地把历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诗文名句引入我们的作文中,定会增加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的文采,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  一、以诗词为妙题  题目是文章之“眉目”,眉目最能传情。一个好的题目能一下吸引人关注的目光,令人称赏。  2003年高考题有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是文学的骄子,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在诗歌教学史上,虽然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过去语文教材对诗歌注释过多、过细、过分追求统一答案,旧大纲下的诗歌教学,存在着对“主题思想”分析的教条化、图解化的倾向。学生习惯以“接受性”的方式学习诗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人对诗歌的独特感受,失去了在阅读中“发现意蕴的机会”,因此,新
期刊
每一篇优秀诗文都是一把照耀千古的精神火把,烧灼着我们的感知、想象和思考,使我们释放出感情、意志、智慧、道德的力量;每一篇优秀诗文都是一部力量强大的引擎,推动我们不停地进入生活,让学生的心灵一日日地丰盈起来,开阔起来。因此,在语文课堂内外,通过阅读我努力点燃学语文的激情,用那些优秀诗文所蕴藏的思想情感来点燃学生心头的火焰,让阅读之花怒放于心,体悟到阅读的内涵美,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激发
期刊
“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它除了指作文语言方面的“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外,还要求语言“文句有意蕴”,即文章的语言不仅富有历史知识、文化气息,而且妙语连珠,富有哲理。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经营语言:  一、展示丰厚的文化知识  作文中,如果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中外历史文化知识,不仅会让人觉得作者文化历史知识丰富,而且会使文章论证充分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