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尚全
1929年9月出生,上海嘉定人,汉族。教授小高级研究员。1952年毕业于土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会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NBA顾问,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殊津贴奖励,1994年获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学人奖励。
在过去的2006年里,在中国的经济学家中,对改革的捍卫和推进最力、反响最大,同时受到的非议和攻击也最多的,非高尚全莫属。这位风度儒雅、性格稳重、学识渊博、思维敏锐的78岁老人,一生与中国的改革和社会进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高尚全就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呼吁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半个世纪以来,高尚全在他事业的征途上一直执著地前行。他说他这一辈子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却只做了一件事:改革。
同辈经济学家
生于1929年的高尚全,今年78岁。这个年龄在中国主流经济学家里面,不算小,也不算大。他上面那一代的老经济学家杜润生、于光远如今都超过90岁了,虽是鲐背之年,但也都老骥伏枥,做着他人无法替代的还原历史的工作。
与高尚全同辈的经济学家中仍在世的,童大林今年88岁,马洪87岁,这两位因长期患病,行动不便,都已淡出社会活动和学术活动。比高尚全稍小一点儿的刘国光83岁,黄达82岁,王珏81岁,杨启先80岁,吴敬琏、厉以宁同庚,都是77岁。
高尚全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是中国过去有名的大学之一,荣毅仁、邹韬奋、宋子文、刘鸿生、周诒春、顾维钧、林语堂、丁光训、范敬宜、董乐山等都曾在这里求学。系统的西方经济学训练为高尚全日后从事经济工作打下了学理基础。
大学毕业后,高尚全一直在一机部等部委机关从事政策研究。政策研究事关全局,必须务实,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中,高尚全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呼吁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僵硬的计划经济。
改革反思之争
“改革的动力在减少,杂音在增多。”2005年12月18日,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在“2005改革攻坚评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形势分析会”上说出这句话时,立即有在座的专家纠正:“应该是争议在增多。”
不过,高尚全,这位曾经担任过8年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学者,在后面的讲话中依然使用“杂音”一词。
改革,必然从理论界开始,激烈的争论在所难免。
2005年以来,刘国光发表了一系列质疑市场化改革的文章。他在《中国青年报》撰文称,市场解决不了经济总量平衡问题。这个观点不仅与理论界有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共识截然相反,而且也与刘国光本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贯主张自相矛盾。恰好就在2005年,刘国光获得“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这个奖项实际是奖励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当时,高尚全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自然,刘国光的言论令高尚全大出意外。
此后,高尚全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2005年8月,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专访时,高尚全说:“不改革中国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
进入10月,争论更为激烈。高尚全发表《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中国改革》一文,几乎成了网络世界的众矢之的。近80岁的高龄,在网络上背负那么多骂名,高尚全当初做梦也想不到。
10月23日,第三届中国改革论坛在北京开幕。300名学者、官员、体改系统元老汇聚一堂,“改革”二字不绝于耳。
11月21日,刘国光接受《商务周刊》专访。他认为,如果改革造成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有人认为,现在已经尘埃落定,市场占了上风,计划不再时兴了。我不完全这样看。”
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化核心精神,与中国一直执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碰撞,曾经让神州大地经历过一番痛苦;然而2005年出现的这场争论,似乎已经不是在改革细节上的争论了,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关于经济理论的意识形态领域,这不能不让人有惊弓之鸟的感觉。
无论双方的观点如何,普遍的看法是:改革中的一些负面效应值得注意,现在的争论不宜夹杂过多意识形态的色彩,不能借反思改革来否定改革。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所言:“回头看不能把身子转过去。”
“西山会议”噩梦
高尚全担任着官方研究机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他是接任童大林、安志文之后的第三任,已连任两届。同时他还是国内最大的民间智囊机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这两个职务应当极具挑战性;作为一位老人,他已经是超龄、超负荷工作了。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正式发表前的1991年,北京的一些理论家给主张市场化改革的人士送了一顶“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派”的帽子,在最近发生的所谓“第三次大争论”中,又有人把这顶帽子送给了高尚全。有人统计,“资改派”代表人物除了高尚全,还有吴敬琏、厉以宁、茅于轼、张维迎等。但了解高尚全的人知道,这顶帽子戴在他头上并不恰当。
在理论界,高尚全算是温和而稳健的改革派,无论左、右,他都反对走极端。在他所主持的研究会上,他最反对发牢骚、说怪话,搞一些政治上不成熟的举动,甚至反对用俏皮的新闻语言说改革的事。他历来主张稳健和理性。他身边的人说,高尚全对改革进程中的每一个方面都有高超的政治把握。他被一些人称为“政府经济学家”,因为他担任过8年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陪过3任总理,6次参与全国党代会文件起草。要说“主流经济学家”的话,他可算是“超级主流”,但他绝对算不上“资改派”。
2006年中国理论界有一个被诬称为“新西山会议”的事件。事件的原委是这样的:体改研究会每年的初春时节都在西山杏林山庄召开一次内部会议,讨论宏观形势和今后改革思路。正如高尚全后来在《炎黄春秋》的一篇长文所讲述,大多数与会者认为,改革成就有目共睹,公开质疑改革开放的观点,特别是基于意识形态对改革的指责,基本上没有说服力。但是,也必须直面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形成改革的共识。
由于组织工作疏忽,某杂志社记者拿到了2006年3月5日体改研究会内部会议速记稿,并将原稿传给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第二位记者是“乌有之乡”网站的拥趸,他很快把速记稿发到这家网站,速记稿随后又被转贴在海外华人某网上论坛。一时,海外媒体议论纷纷,国内的告状信接踵而至。 最离奇的是乌有之乡网站黎阳的署名文章《“改革攻坚”,还是颠覆政权?——看“精英”西山会议发言》,该文将杏林山庄会议与国民党西山会议联系在一起,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说“改革精英”的“西山会议”原始记录是一套完整的政治纲领,完整的“党纲”、“党章”,以“改革”的名义分裂党,名为“改革攻坚”,实为颠覆政权。
从会议组织方来说,未加修订、未加发言人同意就将会议记录公开发表是工作中的严重疏漏。所以,高尚全立即被推到风口浪尖。作为会议召集人,他深深自责,几个晚上通宵不眠。
凑巧的是,隔了一天,3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两会”上海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胡锦涛总书记的这句话,可以称得上2006年中国改革的最强音。高尚全如释重任。
不遗余力研究改革
高尚全这两年一直致力于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工作。他有一个理想,在十七大或稍后的中央全会上,能把自己近年来的某些观点吸收进大会报告或决议中。
其实,要说到对改革重大决策的影响和理论创新,高尚全有过辉煌历史: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有了重大突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高尚全与刘国光、吴敬琏、杨启先等人是这次“突破”的参与者、亲历者;
1986年,高尚全提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被吸收进党的十三大报告;
1993年,参加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起草工作,负责市场体系部分,高尚全提出将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写进《决定》,并最终获得通过;
1997年,高尚全参加中共十五大报告起草工作,对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人权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2004年,高尚全和研究会同仁提出“政府转型是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心”,这个观点被吸收在《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并被2005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通过;
在经济学家中,高尚全是个不善演说的人。但他非常讲究表达的准确和深入浅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城市,古代中国有,西方也有,市场+城堡,就出现了城市。我们不承认市场,但总不能把城市叫“城计”(城堡+计划)吧!
——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采取这样的措施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大量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订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高尚全的这些“改革语言”,简明易懂,鞭辟入里,有的已编入中学课本。而这位老人所经历、所见证的中国改革史,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直观、最经典的教材。(编辑:赵玮)
1929年9月出生,上海嘉定人,汉族。教授小高级研究员。1952年毕业于土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会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NBA顾问,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殊津贴奖励,1994年获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学人奖励。
在过去的2006年里,在中国的经济学家中,对改革的捍卫和推进最力、反响最大,同时受到的非议和攻击也最多的,非高尚全莫属。这位风度儒雅、性格稳重、学识渊博、思维敏锐的78岁老人,一生与中国的改革和社会进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高尚全就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呼吁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半个世纪以来,高尚全在他事业的征途上一直执著地前行。他说他这一辈子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却只做了一件事:改革。
同辈经济学家
生于1929年的高尚全,今年78岁。这个年龄在中国主流经济学家里面,不算小,也不算大。他上面那一代的老经济学家杜润生、于光远如今都超过90岁了,虽是鲐背之年,但也都老骥伏枥,做着他人无法替代的还原历史的工作。
与高尚全同辈的经济学家中仍在世的,童大林今年88岁,马洪87岁,这两位因长期患病,行动不便,都已淡出社会活动和学术活动。比高尚全稍小一点儿的刘国光83岁,黄达82岁,王珏81岁,杨启先80岁,吴敬琏、厉以宁同庚,都是77岁。
高尚全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是中国过去有名的大学之一,荣毅仁、邹韬奋、宋子文、刘鸿生、周诒春、顾维钧、林语堂、丁光训、范敬宜、董乐山等都曾在这里求学。系统的西方经济学训练为高尚全日后从事经济工作打下了学理基础。
大学毕业后,高尚全一直在一机部等部委机关从事政策研究。政策研究事关全局,必须务实,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中,高尚全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呼吁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僵硬的计划经济。
改革反思之争
“改革的动力在减少,杂音在增多。”2005年12月18日,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在“2005改革攻坚评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形势分析会”上说出这句话时,立即有在座的专家纠正:“应该是争议在增多。”
不过,高尚全,这位曾经担任过8年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学者,在后面的讲话中依然使用“杂音”一词。
改革,必然从理论界开始,激烈的争论在所难免。
2005年以来,刘国光发表了一系列质疑市场化改革的文章。他在《中国青年报》撰文称,市场解决不了经济总量平衡问题。这个观点不仅与理论界有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共识截然相反,而且也与刘国光本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贯主张自相矛盾。恰好就在2005年,刘国光获得“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这个奖项实际是奖励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当时,高尚全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自然,刘国光的言论令高尚全大出意外。
此后,高尚全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2005年8月,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专访时,高尚全说:“不改革中国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
进入10月,争论更为激烈。高尚全发表《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中国改革》一文,几乎成了网络世界的众矢之的。近80岁的高龄,在网络上背负那么多骂名,高尚全当初做梦也想不到。
10月23日,第三届中国改革论坛在北京开幕。300名学者、官员、体改系统元老汇聚一堂,“改革”二字不绝于耳。
11月21日,刘国光接受《商务周刊》专访。他认为,如果改革造成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有人认为,现在已经尘埃落定,市场占了上风,计划不再时兴了。我不完全这样看。”
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化核心精神,与中国一直执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碰撞,曾经让神州大地经历过一番痛苦;然而2005年出现的这场争论,似乎已经不是在改革细节上的争论了,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关于经济理论的意识形态领域,这不能不让人有惊弓之鸟的感觉。
无论双方的观点如何,普遍的看法是:改革中的一些负面效应值得注意,现在的争论不宜夹杂过多意识形态的色彩,不能借反思改革来否定改革。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所言:“回头看不能把身子转过去。”
“西山会议”噩梦
高尚全担任着官方研究机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他是接任童大林、安志文之后的第三任,已连任两届。同时他还是国内最大的民间智囊机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这两个职务应当极具挑战性;作为一位老人,他已经是超龄、超负荷工作了。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正式发表前的1991年,北京的一些理论家给主张市场化改革的人士送了一顶“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派”的帽子,在最近发生的所谓“第三次大争论”中,又有人把这顶帽子送给了高尚全。有人统计,“资改派”代表人物除了高尚全,还有吴敬琏、厉以宁、茅于轼、张维迎等。但了解高尚全的人知道,这顶帽子戴在他头上并不恰当。
在理论界,高尚全算是温和而稳健的改革派,无论左、右,他都反对走极端。在他所主持的研究会上,他最反对发牢骚、说怪话,搞一些政治上不成熟的举动,甚至反对用俏皮的新闻语言说改革的事。他历来主张稳健和理性。他身边的人说,高尚全对改革进程中的每一个方面都有高超的政治把握。他被一些人称为“政府经济学家”,因为他担任过8年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陪过3任总理,6次参与全国党代会文件起草。要说“主流经济学家”的话,他可算是“超级主流”,但他绝对算不上“资改派”。
2006年中国理论界有一个被诬称为“新西山会议”的事件。事件的原委是这样的:体改研究会每年的初春时节都在西山杏林山庄召开一次内部会议,讨论宏观形势和今后改革思路。正如高尚全后来在《炎黄春秋》的一篇长文所讲述,大多数与会者认为,改革成就有目共睹,公开质疑改革开放的观点,特别是基于意识形态对改革的指责,基本上没有说服力。但是,也必须直面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形成改革的共识。
由于组织工作疏忽,某杂志社记者拿到了2006年3月5日体改研究会内部会议速记稿,并将原稿传给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第二位记者是“乌有之乡”网站的拥趸,他很快把速记稿发到这家网站,速记稿随后又被转贴在海外华人某网上论坛。一时,海外媒体议论纷纷,国内的告状信接踵而至。 最离奇的是乌有之乡网站黎阳的署名文章《“改革攻坚”,还是颠覆政权?——看“精英”西山会议发言》,该文将杏林山庄会议与国民党西山会议联系在一起,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说“改革精英”的“西山会议”原始记录是一套完整的政治纲领,完整的“党纲”、“党章”,以“改革”的名义分裂党,名为“改革攻坚”,实为颠覆政权。
从会议组织方来说,未加修订、未加发言人同意就将会议记录公开发表是工作中的严重疏漏。所以,高尚全立即被推到风口浪尖。作为会议召集人,他深深自责,几个晚上通宵不眠。
凑巧的是,隔了一天,3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两会”上海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胡锦涛总书记的这句话,可以称得上2006年中国改革的最强音。高尚全如释重任。
不遗余力研究改革
高尚全这两年一直致力于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工作。他有一个理想,在十七大或稍后的中央全会上,能把自己近年来的某些观点吸收进大会报告或决议中。
其实,要说到对改革重大决策的影响和理论创新,高尚全有过辉煌历史: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有了重大突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高尚全与刘国光、吴敬琏、杨启先等人是这次“突破”的参与者、亲历者;
1986年,高尚全提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被吸收进党的十三大报告;
1993年,参加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起草工作,负责市场体系部分,高尚全提出将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写进《决定》,并最终获得通过;
1997年,高尚全参加中共十五大报告起草工作,对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人权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2004年,高尚全和研究会同仁提出“政府转型是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心”,这个观点被吸收在《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并被2005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通过;
在经济学家中,高尚全是个不善演说的人。但他非常讲究表达的准确和深入浅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城市,古代中国有,西方也有,市场+城堡,就出现了城市。我们不承认市场,但总不能把城市叫“城计”(城堡+计划)吧!
——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采取这样的措施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大量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订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高尚全的这些“改革语言”,简明易懂,鞭辟入里,有的已编入中学课本。而这位老人所经历、所见证的中国改革史,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直观、最经典的教材。(编辑:赵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