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所能与之相处的人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农民。可与农民对我的影响相比的,是文怀沙先生。
写下上面这段话后,发现自己第一次面对思维与言辞可能为情所蔽的问题,我为自己遇到的“情况”感到奇异。我不能不把我意识到的问题有如大石搬到文章的开端,也借以磨砺撞击。不然,要想发出声音,更困难了。
我得识文怀沙先生,初始是文学院请他来讲课。后来他对我说,我所以敢去,是因为你们这些号称作家的人有两缺:一缺知识,这我可以给你们补;二缺德,这我跟你们一样。
我不把他这话看作玩笑。有德不是容易的事,比有知识要难得多。知识通过传授学习,尚属可操作的东西。德,纵然有人谆谆教导,仍须自己用生命去体悟去熔炼,始能望见其项背。
当今之世,真是五色五音五味都缤纷驰骋,涌来磨砺我们的耳目身心。重知识、重本事,一般来说,也是当代很多人的一种生活需要。文怀沙先生的魅力不在于他拥有许多“天下少有人知但他知”的知识,甚至常常也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还有一种驾驭思想的东西。
这东西是什么呢?早先,我注意到他在课堂上说过的这段话:用土地去欺负人,是可耻的;用金钱去欺负人,是可耻的;一个知识分子,用知识去欺负人,也是可耻的。先生因此认为,还有一种东西,应该凌驾于所有知识之上,那是制止知识跋扈的东西。那东西,先生认为是突破个人局限的良心。
那么,支持良心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我听到了先生从《离骚》讲到了屈原留给我们的“骚韵”。何谓“骚韵”,先生认为,简单说就是“爱心”。
爱,也是个司空见惯的字眼。要真正拥有,并不容易。就像屈原之爱国,楚怀王却不给他爱的机会。但是,楚怀王没能消灭屈原的爱心。用先生的话说,“以亡楚的代价换来了一个屈原”,骚韵的爱,“不是你爱我,我才爱你。”先生由此确认:“爱,只讲给予,不讲索取;只讲一往情深,不讲等价交换。”
在这里,文怀沙先生传递的已不只是关于楚辞的知识。就认识世界与人生而言,每一种看世界和看人生的方法,都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这里,文怀沙先生强化的是透过斑斑血痕去认识生命激情,而不只是认识社会优劣的方法。我相信,只有充分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人,才会充分认识:人世间有那么多苦难那么多丑恶,为什么世界还是生机盎然?从而比较完整地认识以人作为“主体”的世界。
爱,不只是爱国。这是人生多大的课题!似乎给人带来幸福,也带来痛苦。倘害怕痛苦而逃避,便要堕入无聊。痛苦还可能引人同情,无聊连同情都不可得。文怀沙先生关于“爱”的内蕴的界定,在我看来,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眼界。
君不见人间有许多似乎由爱引起的复杂故事吗,不幸发生的时候,人们喟叹世间哪有真正的爱?那不过是相互利用,或单凭一己的需要去占有去掠夺。古今中外,也都有人通过艺术或论述的方式,去揭示“爱”的外衣包藏着的虚伪、卑鄙、丑恶、残酷等等。然而,若以文怀沙先生关于“爱”的定义去审视,这些并不表现为爱的复杂性,只说明人性的复杂性。那么,先生关于爱的真义的认取,正是努力着要把——被人性的复杂性埋葬着的——爱,拯救出来,还其真面目。
不能想象,人间怎能没有爱,人怎能失却生命激情。人生如果没有了激情,理智也会陷于瘫痪,生命就会剩下躯壳。因而,倘说文怀沙先生的这一“学说”是关于生活的学问,我以为还该称之为:是“催生”的学问。
先生曾如此坦诚地说自己:“我是一个在生活中充满尘垢的人。”就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不少名人包装自己惟恐不够的世界,有谁肯这样说?
就这句话,真是如雷贯耳,惊世骇俗啊!
先生又说:“我不怎么相信世界上有不存在阴影的东西,我只相信有不断战胜阴影的愿望。”还说,“在许多秽语下常常埋葬着一个庄严的灵魂。”这大约是由自身曾经的痛苦和屈辱,体察到天下很多人也有的痛苦和屈辱了。
对先生这些话,我怀着至大的敬意,深信先生的“学问”并不只是通过发掘深奥的典籍所得,是用极大的真实去正视自身的“存在”,并用自己一生的坎坷去作生生灭灭的搏斗,是至诚探求,才收获、升华了“骚”的真韵。
关于“骚”,他认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个性;“风”,则代表共性。这像是从楚辞上溯到诗经,又不仅仅是。
他曾是民国的“政治犯”,共和国的“反革命”。后一回是在“文革”中“幽于圜墙”十年,得个“无罪释放”。
有这经历,他似乎有资格相当“深刻”或者“冷竣”,但我感受到的常常不是这些。是我愚钝,还是他太会遗忘?
作为中外闻名的楚辞研究专家,他知道屈原因何“虽九死其犹未悔”,用生命去敲出汨罗江中的千古绝响;也懂司马迁为什么“就极刑而无愠色”,能够活着受辱。
他是在拨乱反正年月,因得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解放而获新生。后来,胡耀邦还亲笔书赠《致文怀沙先生》诗一首。诗中有“久仰先生名”、“始悟神交深”之句。这评价不低了,但了不起的还是首句“骚作开新面”,一开声就直捣实质。这是说文怀沙对楚辞的研究,已不是在解释离骚,是开了新面。
胡耀邦这开篇之句,是否简单了点?不。我以为从前王安石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也可以用来评价他这诗的。“文革”前夜,文怀沙属于先期遭遇冲击的人。那时他留有两行诗:“莫嗟身世如一叶,摇落能先天下秋。”意思说,我这一片树叶能被摇落,因为秋天就要来临,我是先来报秋的。在我的后面,就将有万叶飘零,这哪里是个人的不幸呢,不要叹惜。
胡耀邦必是读过此诗,于是在赠文怀沙的诗中写道:“闭户惊叶落,心悲秋早临。”他描绘出被幽禁的文怀沙,惊也罢,悲也罢,都不是为一己。秋天过早地来临,意味着从前辛苦耕种的果实还没有到成熟的季节呢,恐怕要毁在田园了。终全诗,无不表达了对文怀沙所开“新面”的理解,足以映照诗中的“神交深”之句不是虚妄。此诗之珍贵,已不在于对文怀沙的赞扬,在于本身是一篇本质光彩照人的骚作。
曾得胡耀邦解放,并受胡耀邦所尊敬,这该是很难得了。但他从出狱之日起就未加利用。换言之,我也没有发现他——因曾经被无辜剥夺——试图“加倍偿还”的迹象。
他的随遇而安,用他的话说叫“法自然”,却也使他时有显出不大自然。比如出狱后的许多年里,每遇国外汉学家来访,他就得急急忙忙找宾馆——以宾馆为“家”去作接待,因为他这个著名教授的两间住屋没有浴室,没有抽水马桶。这似乎有违真实。但这里面实在有一种很真实的东西。在这里,我也不是要张扬一种寒伧。我以为,这仍然是不可囚禁也不可移易的爱造就的生命景观。或者说,这景观确实在很高的真实上达到了“法自然”的自然状态。
世界各民族都知道,寻求解脱痛苦的方法很重要。产生了宗教,也产生了要杀死上帝的尼采,还有摇滚乐……我相信,一个民族优秀的资质,是以其先人所承受的痛苦和驾驭痛苦的能力界定的。因为缺了它便不知领受幸福。
文老在为《禅林意趣诗》作的序中曾这样说:“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苦难中的知识分子,自古至今都需要学会征服或超脱苦难的精神世界,都需要开拓自己的胸怀,胸怀宽广了,苦难也就相应地缩小了。”
我相信文老对佛教的研究所达到的境界,是很使自己受益的。我也相信他用以“超脱”的方法,不表现为尘世所说的“苦行僧”,他的“开拓胸怀”,同样是让爱极大地占据胸怀,从而使生命呈现出令人惊异的景象。
这样说,很可能令人误以为他只有爱而无憎。其实,他的“尖刻”也是著名的。他称自己是从“暗门中飞出来的猫头鹰,腹中不免埋了一些死老鼠的残骸”。他说自己“厌恶伪善有甚于恶魔,特别是对待政治上的‘贞节牌坊’,总抑制不住一种发自五内的挑逗情绪”。他解剖自己,也携带着让那些“正人君子”难堪的锋芒,还常常爱以“己过”与“人恶”相互攀扯。他也说自己,“不讳人恶”,特别是不懂得“为尊者讳”的奥妙,“几乎害了我一辈子”。
他不认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只是光明,认为是光明与黑暗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引用杜甫的诗句“阴阳割昏晓”来表达他的“光明与黑暗观”,在我看来,那也许是一个能用一部大书去阐述的哲学命题。我相信,至大的爱心,是可以笼罩天地万物的。
我不止一次暗想,不能说是在文老“面前”,该说是在“跟前”。但这样描述,又可能歪曲了先生。因为先生对年轻人的平易,很多人都感到是异乎寻常的。在他所钦佩的人中,他说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走群众路线;屈原讲“年岁虽少可师长兮”,是向年轻人学习,这就更了不起了。当耄耋之龄的文怀沙用自行车载着我,在京都大道上白须飘飘地违章逆行,你说我是正被一个伟人带着还是被一个凡人载着?
他对年轻人不是通常意义的长者的关怀和爱护,是参与,朝气蓬勃的参与。用他的话说:“可以埋葬过去,无权埋葬未来。蔑视年轻人无异于埋葬自己的未来。”所以,“中年以后就学会了爱比自己年轻的人。”
我肯定我是遇见了一个不凡的人。这个人常常在我心里引起的一种东西,甚至有如一个令人动情的少女
在人心中引起的波澜。这除了说明他迄今依然澎湃的青春令人羡慕,没有别的解释。
不论“幽于圜墙”,还是“清贫时节”,文怀沙先生所运动着的生命奇境也不是“匹夫不可夺志”,是“志”内部的生命冲动,是发动生命的东西。外部的异己力量和自身不可逆转的年华岁月,都没能改变他。
先生所给予我的爱护和教诲,是我难以表达的。比如说先生教诲我,是事实,又不足以概括。在我看来,比我所得到的知识更珍贵的,是他自由如云鲜活鲜活的生命,让我看到了什么叫青春,看到了生命中的美丽。
这个忘了自己年岁的人,使很多年轻人感到自己的苍老,使老年人看到人生什么时候都可以尝试着让时光倒流。
人生坎坷路漫漫,要留住激情留住爱,使之依然鲜如朝阳,很不容易。这需要扔掉很多东西。
文怀沙先生曾这样说自己:“几十年中也是够荒唐的,记不真的浅酌低唱,数不清的悲欢离合……”这里,不含有对他人的“苛刻”,而有如他的一位前辈朋友留给他的两句新诗:“雨后的黄昏,像泪洗过的良心。”细细品味,就会为之深深感动。
我确认:美,不是完美无缺。正确,也不是没有错误。没有错误就不会有正确。看不到这些,心里就会被太多“堆积沉重”的东西堵塞,也看不见美。反之,世界会呈现另一种景象。面对人间许多失落、罪错、斑斑血痕,也会犹如面对断臂维纳斯。
文怀沙先生曾被误报道“已故”,电台并因此发表过对他的悼念文章。这颇具某种象征意味。文老也确像下过地狱死而复活的人,深知人被不当成人时是什么滋味。能活着看到有人悼念他,就是他的殊荣了。他同时也受到戎马生涯的将军和政界高级人士的敬重。还可以说,他是为学者敬佩的学者,为名人仰慕的名人。
我们也可从俄罗斯当代著名汉学家、意大利艺术研究院终身院士尼•费德林博士的著作中听听他对文怀沙的评价。他说:“文怀沙学识渊博、胸怀开阔、待人歉恭,这都使我最为倾倒。”但文怀沙对我说:“费氏与我几十年的交往,为情所蔽,不可信也。”可是一些仅仅听他一席谈的法国、德国、英国的学者们,却称之为“东方微笑的智者”。
应该说,文怀沙先生的学识与名望,在国内外都不小了。然而普通百姓知之者不算很多,起码不及歌星。我总以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误会”,因为先生的“学问”本不像是为“学者”而作,虽深邃却非深不可悟。足以传世之精华,不在高深在平凡;不在只有少数人能欣赏,在许许多多人都能藉以去问雌雄。那是对众生都有裨益的生活智慧。
他说自己是“土地恋”,“黄昏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它的根。”喜称自己为“北京市民”,在市场与商民讨价还价,充分领受“买卖”的乐趣;在“面的”里听司机讲个当代悲惨故事,感伤得夜不能眠;在陕西的酒巴里看衣著不多的西部女郎跳营业性的“迪斯科”,对当地官员说:这些18岁的少女对封建陋习所带来的冲击力,比我用毕生的学问去讲课要有力得多……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日子构成了他生机勃勃的世界。
一个夏夜,我与文怀沙先生同去参加一个座谈会,归程中同坐在一辆出租车里,先生掏出他的怀表看了看时间,然后把表链扣别在我衬衫的一个扣眼上,把怀表放进我胸前的衣袋。起初,我以为先生又在开一个什么玩笑。但先生没有看我,眼睛只望前方,望夜色中迎面奔来的京都大道。当感觉到我不无疑惑地把表掏了出来,他才说:“你留着吧,你用得着。”
那时刻,我什么也没说,把先生的怀表重新装进口袋,感觉到秒针就在我的心脏上与心同行。我想到了先生从年轻时开始,一生的职业也是很平凡的,教师也罢,教授也罢,都在教书。一生的学问,大都是用粉笔写在黑板上,写了擦掉,擦了又写……离休居家,非不能写,却依然信奉“述而不作”。
这似乎不是谦虚。近年偶有为后生著作作序,把自己的思想写进他人的著作里,也使纸面澎湃……我深信,先生的学识与智慧,是早已写进很多学子心里化入血液,那是擦不掉也不会变成纸浆的。
先生所给予我的,一定比他告诉我的要多得多。
因为我是如此地善于理解,善于吸收。
因为我深为所动的是从他那儿感悟到的一种生命形态。
因为他那魅力——如同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在前方召唤,未来要靠自己去真诚探求。换言之,我深知,先生所拥有的,是他一生痛苦和幸福分娩的不朽儿子。我羡慕不已,也只能自己去爱,自己去生。
(作者系著名作家,著有《无极之路》、《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贫穷致富与执政》等)
写下上面这段话后,发现自己第一次面对思维与言辞可能为情所蔽的问题,我为自己遇到的“情况”感到奇异。我不能不把我意识到的问题有如大石搬到文章的开端,也借以磨砺撞击。不然,要想发出声音,更困难了。
我得识文怀沙先生,初始是文学院请他来讲课。后来他对我说,我所以敢去,是因为你们这些号称作家的人有两缺:一缺知识,这我可以给你们补;二缺德,这我跟你们一样。
我不把他这话看作玩笑。有德不是容易的事,比有知识要难得多。知识通过传授学习,尚属可操作的东西。德,纵然有人谆谆教导,仍须自己用生命去体悟去熔炼,始能望见其项背。
当今之世,真是五色五音五味都缤纷驰骋,涌来磨砺我们的耳目身心。重知识、重本事,一般来说,也是当代很多人的一种生活需要。文怀沙先生的魅力不在于他拥有许多“天下少有人知但他知”的知识,甚至常常也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还有一种驾驭思想的东西。
这东西是什么呢?早先,我注意到他在课堂上说过的这段话:用土地去欺负人,是可耻的;用金钱去欺负人,是可耻的;一个知识分子,用知识去欺负人,也是可耻的。先生因此认为,还有一种东西,应该凌驾于所有知识之上,那是制止知识跋扈的东西。那东西,先生认为是突破个人局限的良心。
那么,支持良心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我听到了先生从《离骚》讲到了屈原留给我们的“骚韵”。何谓“骚韵”,先生认为,简单说就是“爱心”。
爱,也是个司空见惯的字眼。要真正拥有,并不容易。就像屈原之爱国,楚怀王却不给他爱的机会。但是,楚怀王没能消灭屈原的爱心。用先生的话说,“以亡楚的代价换来了一个屈原”,骚韵的爱,“不是你爱我,我才爱你。”先生由此确认:“爱,只讲给予,不讲索取;只讲一往情深,不讲等价交换。”
在这里,文怀沙先生传递的已不只是关于楚辞的知识。就认识世界与人生而言,每一种看世界和看人生的方法,都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这里,文怀沙先生强化的是透过斑斑血痕去认识生命激情,而不只是认识社会优劣的方法。我相信,只有充分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人,才会充分认识:人世间有那么多苦难那么多丑恶,为什么世界还是生机盎然?从而比较完整地认识以人作为“主体”的世界。
爱,不只是爱国。这是人生多大的课题!似乎给人带来幸福,也带来痛苦。倘害怕痛苦而逃避,便要堕入无聊。痛苦还可能引人同情,无聊连同情都不可得。文怀沙先生关于“爱”的内蕴的界定,在我看来,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眼界。
君不见人间有许多似乎由爱引起的复杂故事吗,不幸发生的时候,人们喟叹世间哪有真正的爱?那不过是相互利用,或单凭一己的需要去占有去掠夺。古今中外,也都有人通过艺术或论述的方式,去揭示“爱”的外衣包藏着的虚伪、卑鄙、丑恶、残酷等等。然而,若以文怀沙先生关于“爱”的定义去审视,这些并不表现为爱的复杂性,只说明人性的复杂性。那么,先生关于爱的真义的认取,正是努力着要把——被人性的复杂性埋葬着的——爱,拯救出来,还其真面目。
不能想象,人间怎能没有爱,人怎能失却生命激情。人生如果没有了激情,理智也会陷于瘫痪,生命就会剩下躯壳。因而,倘说文怀沙先生的这一“学说”是关于生活的学问,我以为还该称之为:是“催生”的学问。
先生曾如此坦诚地说自己:“我是一个在生活中充满尘垢的人。”就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不少名人包装自己惟恐不够的世界,有谁肯这样说?
就这句话,真是如雷贯耳,惊世骇俗啊!
先生又说:“我不怎么相信世界上有不存在阴影的东西,我只相信有不断战胜阴影的愿望。”还说,“在许多秽语下常常埋葬着一个庄严的灵魂。”这大约是由自身曾经的痛苦和屈辱,体察到天下很多人也有的痛苦和屈辱了。
对先生这些话,我怀着至大的敬意,深信先生的“学问”并不只是通过发掘深奥的典籍所得,是用极大的真实去正视自身的“存在”,并用自己一生的坎坷去作生生灭灭的搏斗,是至诚探求,才收获、升华了“骚”的真韵。
关于“骚”,他认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个性;“风”,则代表共性。这像是从楚辞上溯到诗经,又不仅仅是。
他曾是民国的“政治犯”,共和国的“反革命”。后一回是在“文革”中“幽于圜墙”十年,得个“无罪释放”。
有这经历,他似乎有资格相当“深刻”或者“冷竣”,但我感受到的常常不是这些。是我愚钝,还是他太会遗忘?
作为中外闻名的楚辞研究专家,他知道屈原因何“虽九死其犹未悔”,用生命去敲出汨罗江中的千古绝响;也懂司马迁为什么“就极刑而无愠色”,能够活着受辱。
他是在拨乱反正年月,因得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解放而获新生。后来,胡耀邦还亲笔书赠《致文怀沙先生》诗一首。诗中有“久仰先生名”、“始悟神交深”之句。这评价不低了,但了不起的还是首句“骚作开新面”,一开声就直捣实质。这是说文怀沙对楚辞的研究,已不是在解释离骚,是开了新面。
胡耀邦这开篇之句,是否简单了点?不。我以为从前王安石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也可以用来评价他这诗的。“文革”前夜,文怀沙属于先期遭遇冲击的人。那时他留有两行诗:“莫嗟身世如一叶,摇落能先天下秋。”意思说,我这一片树叶能被摇落,因为秋天就要来临,我是先来报秋的。在我的后面,就将有万叶飘零,这哪里是个人的不幸呢,不要叹惜。
胡耀邦必是读过此诗,于是在赠文怀沙的诗中写道:“闭户惊叶落,心悲秋早临。”他描绘出被幽禁的文怀沙,惊也罢,悲也罢,都不是为一己。秋天过早地来临,意味着从前辛苦耕种的果实还没有到成熟的季节呢,恐怕要毁在田园了。终全诗,无不表达了对文怀沙所开“新面”的理解,足以映照诗中的“神交深”之句不是虚妄。此诗之珍贵,已不在于对文怀沙的赞扬,在于本身是一篇本质光彩照人的骚作。
曾得胡耀邦解放,并受胡耀邦所尊敬,这该是很难得了。但他从出狱之日起就未加利用。换言之,我也没有发现他——因曾经被无辜剥夺——试图“加倍偿还”的迹象。
他的随遇而安,用他的话说叫“法自然”,却也使他时有显出不大自然。比如出狱后的许多年里,每遇国外汉学家来访,他就得急急忙忙找宾馆——以宾馆为“家”去作接待,因为他这个著名教授的两间住屋没有浴室,没有抽水马桶。这似乎有违真实。但这里面实在有一种很真实的东西。在这里,我也不是要张扬一种寒伧。我以为,这仍然是不可囚禁也不可移易的爱造就的生命景观。或者说,这景观确实在很高的真实上达到了“法自然”的自然状态。
世界各民族都知道,寻求解脱痛苦的方法很重要。产生了宗教,也产生了要杀死上帝的尼采,还有摇滚乐……我相信,一个民族优秀的资质,是以其先人所承受的痛苦和驾驭痛苦的能力界定的。因为缺了它便不知领受幸福。
文老在为《禅林意趣诗》作的序中曾这样说:“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苦难中的知识分子,自古至今都需要学会征服或超脱苦难的精神世界,都需要开拓自己的胸怀,胸怀宽广了,苦难也就相应地缩小了。”
我相信文老对佛教的研究所达到的境界,是很使自己受益的。我也相信他用以“超脱”的方法,不表现为尘世所说的“苦行僧”,他的“开拓胸怀”,同样是让爱极大地占据胸怀,从而使生命呈现出令人惊异的景象。
这样说,很可能令人误以为他只有爱而无憎。其实,他的“尖刻”也是著名的。他称自己是从“暗门中飞出来的猫头鹰,腹中不免埋了一些死老鼠的残骸”。他说自己“厌恶伪善有甚于恶魔,特别是对待政治上的‘贞节牌坊’,总抑制不住一种发自五内的挑逗情绪”。他解剖自己,也携带着让那些“正人君子”难堪的锋芒,还常常爱以“己过”与“人恶”相互攀扯。他也说自己,“不讳人恶”,特别是不懂得“为尊者讳”的奥妙,“几乎害了我一辈子”。
他不认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只是光明,认为是光明与黑暗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引用杜甫的诗句“阴阳割昏晓”来表达他的“光明与黑暗观”,在我看来,那也许是一个能用一部大书去阐述的哲学命题。我相信,至大的爱心,是可以笼罩天地万物的。
我不止一次暗想,不能说是在文老“面前”,该说是在“跟前”。但这样描述,又可能歪曲了先生。因为先生对年轻人的平易,很多人都感到是异乎寻常的。在他所钦佩的人中,他说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走群众路线;屈原讲“年岁虽少可师长兮”,是向年轻人学习,这就更了不起了。当耄耋之龄的文怀沙用自行车载着我,在京都大道上白须飘飘地违章逆行,你说我是正被一个伟人带着还是被一个凡人载着?
他对年轻人不是通常意义的长者的关怀和爱护,是参与,朝气蓬勃的参与。用他的话说:“可以埋葬过去,无权埋葬未来。蔑视年轻人无异于埋葬自己的未来。”所以,“中年以后就学会了爱比自己年轻的人。”
我肯定我是遇见了一个不凡的人。这个人常常在我心里引起的一种东西,甚至有如一个令人动情的少女
在人心中引起的波澜。这除了说明他迄今依然澎湃的青春令人羡慕,没有别的解释。
不论“幽于圜墙”,还是“清贫时节”,文怀沙先生所运动着的生命奇境也不是“匹夫不可夺志”,是“志”内部的生命冲动,是发动生命的东西。外部的异己力量和自身不可逆转的年华岁月,都没能改变他。
先生所给予我的爱护和教诲,是我难以表达的。比如说先生教诲我,是事实,又不足以概括。在我看来,比我所得到的知识更珍贵的,是他自由如云鲜活鲜活的生命,让我看到了什么叫青春,看到了生命中的美丽。
这个忘了自己年岁的人,使很多年轻人感到自己的苍老,使老年人看到人生什么时候都可以尝试着让时光倒流。
人生坎坷路漫漫,要留住激情留住爱,使之依然鲜如朝阳,很不容易。这需要扔掉很多东西。
文怀沙先生曾这样说自己:“几十年中也是够荒唐的,记不真的浅酌低唱,数不清的悲欢离合……”这里,不含有对他人的“苛刻”,而有如他的一位前辈朋友留给他的两句新诗:“雨后的黄昏,像泪洗过的良心。”细细品味,就会为之深深感动。
我确认:美,不是完美无缺。正确,也不是没有错误。没有错误就不会有正确。看不到这些,心里就会被太多“堆积沉重”的东西堵塞,也看不见美。反之,世界会呈现另一种景象。面对人间许多失落、罪错、斑斑血痕,也会犹如面对断臂维纳斯。
文怀沙先生曾被误报道“已故”,电台并因此发表过对他的悼念文章。这颇具某种象征意味。文老也确像下过地狱死而复活的人,深知人被不当成人时是什么滋味。能活着看到有人悼念他,就是他的殊荣了。他同时也受到戎马生涯的将军和政界高级人士的敬重。还可以说,他是为学者敬佩的学者,为名人仰慕的名人。
我们也可从俄罗斯当代著名汉学家、意大利艺术研究院终身院士尼•费德林博士的著作中听听他对文怀沙的评价。他说:“文怀沙学识渊博、胸怀开阔、待人歉恭,这都使我最为倾倒。”但文怀沙对我说:“费氏与我几十年的交往,为情所蔽,不可信也。”可是一些仅仅听他一席谈的法国、德国、英国的学者们,却称之为“东方微笑的智者”。
应该说,文怀沙先生的学识与名望,在国内外都不小了。然而普通百姓知之者不算很多,起码不及歌星。我总以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误会”,因为先生的“学问”本不像是为“学者”而作,虽深邃却非深不可悟。足以传世之精华,不在高深在平凡;不在只有少数人能欣赏,在许许多多人都能藉以去问雌雄。那是对众生都有裨益的生活智慧。
他说自己是“土地恋”,“黄昏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它的根。”喜称自己为“北京市民”,在市场与商民讨价还价,充分领受“买卖”的乐趣;在“面的”里听司机讲个当代悲惨故事,感伤得夜不能眠;在陕西的酒巴里看衣著不多的西部女郎跳营业性的“迪斯科”,对当地官员说:这些18岁的少女对封建陋习所带来的冲击力,比我用毕生的学问去讲课要有力得多……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日子构成了他生机勃勃的世界。
一个夏夜,我与文怀沙先生同去参加一个座谈会,归程中同坐在一辆出租车里,先生掏出他的怀表看了看时间,然后把表链扣别在我衬衫的一个扣眼上,把怀表放进我胸前的衣袋。起初,我以为先生又在开一个什么玩笑。但先生没有看我,眼睛只望前方,望夜色中迎面奔来的京都大道。当感觉到我不无疑惑地把表掏了出来,他才说:“你留着吧,你用得着。”
那时刻,我什么也没说,把先生的怀表重新装进口袋,感觉到秒针就在我的心脏上与心同行。我想到了先生从年轻时开始,一生的职业也是很平凡的,教师也罢,教授也罢,都在教书。一生的学问,大都是用粉笔写在黑板上,写了擦掉,擦了又写……离休居家,非不能写,却依然信奉“述而不作”。
这似乎不是谦虚。近年偶有为后生著作作序,把自己的思想写进他人的著作里,也使纸面澎湃……我深信,先生的学识与智慧,是早已写进很多学子心里化入血液,那是擦不掉也不会变成纸浆的。
先生所给予我的,一定比他告诉我的要多得多。
因为我是如此地善于理解,善于吸收。
因为我深为所动的是从他那儿感悟到的一种生命形态。
因为他那魅力——如同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在前方召唤,未来要靠自己去真诚探求。换言之,我深知,先生所拥有的,是他一生痛苦和幸福分娩的不朽儿子。我羡慕不已,也只能自己去爱,自己去生。
(作者系著名作家,著有《无极之路》、《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贫穷致富与执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