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培养目标中强调“科学和人文素养的教育”。他们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而对确立人生目标关键时期的职教生群体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班级是学校贯彻全面教育发展方针,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主阵地。人文素养思想的渗透,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都有赖于班级配合学校实施新教育实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日常过程中,有目的、有重点地在班级管理中把有利于学生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人文因素发掘出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在沟通上进行人文交流
班级作为—个社会体系,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产生作用。理想的班集体是能让班级的每—个成员认同班级制度的相同目标,有着相同的情绪联系和理性信仰,使成员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接受班级的情绪影响。班级具有对其成员潜在的规范性,以其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价值观,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所以,班主任要营造优良的班级氛围,通过宽松、愉悦、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增强了,班主任常感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难度加大,班主任要在师生之间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平台。在班级管理中完善师生之间人文交流的评价主要有:内容上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充分体现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价值判断的取向、人生规则的遵守情况:方式上注重个性化奖励,注重学生自评互评、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人文素养评价的目的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主人,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发展自己,让学生有意识地控制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正确地评价自我。
二、在管理中注重情感教育
1.班主任教育学生,付出的爱心越多,得到的回报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将爱心当做自来水随意泼洒。爱,也要讲究原则,既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正确看待和理解评价学生,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是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所以老师对待学生一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位置、环境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评价要以鼓励为主,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鼓励和热情的期待。教育学生要情真意切,以情感人。
3.班主任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的一种教育力量。情感教育是多渠道的、多层次的,每当我班取得好成绩时,我总是想着回报学生的方式之一是保证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取得好的成绩。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言传身教,以目传情,以手传情。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用情去感染,以理去指导,用爱去温暖,用心灵去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情感达到相互和谐、水乳交融的境界。
三、在生活中注重关心呵护
关心与呵护是教师爱护学生的本质。在工作中,教师的微笑、鼓励、倾听、问候都会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从而增强自信。从学生心理角度看,他们对自己的进步缺乏信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做好思想准备。在教育学生时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以身示范,使他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用行动提升学生信心的品质。分析学生的家庭情况,部分家长忙于挣钱,疏忽了对孩子的关注,使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面对学生的坏习惯,教师只有从内心偏爱学生,才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要告诉学生:我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帮助你们进步,我会为你们每一次的成功而自豪。学生很聪明,他们发现老师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将会加倍努力。
四、在学习上做到赏识教育
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更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们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老师不能一味地教训学生,进行比较严厉的批评。因为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对抗。此时我们要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对闯祸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对他们放弃,不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中有了不良的影响或失去了信心。应与学生及时沟通,消除学生的惶恐心理,让学生感到自己依旧充满希望。我们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帮助他们发展,从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职教生大多处于16~20岁,在这一发展时期的学生心理更加敏感,内心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尤其是班级的后进生。教师的管理方式稍有偏差,就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近年来,我在班级管理中大力宣扬人人平等的理念,从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区别对待的依据,所有学生在我的眼中都是一样的。这样学生就感到自己被平等对待,得到了人格的尊重。学生是活生生的有鲜明个性与特点的人,在职教生这个年龄阶段出现不理智不冷静的行为在所难免。教育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升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人,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有能力面对今后生活中的困难,承担他们的责任。
五、结语
在班级管理及教学中要注意以人为本,尽可能宽容学生、感化学生、与学生座谈交流。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疏导学生心理的症结,对学生的过错晓以利害。告诫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不仅让学生成才,更让学生成人。唯有做到以人为本、刚柔相济,方能营造和谐融洽的育人氛围,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质效。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又是创造性的。因为面对的是逐渐长大的青少年,他们有思想、有个性,要纠正他们的偏见,改变他们的行为,除了付出勤奋外,更要付出智慧。只有教师坚定地相信学生,学生的信心才会坚定。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已经给我们撑起了一片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天空。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文素养精神,丰富了班级管理的内涵,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去发现去探究。
一、在沟通上进行人文交流
班级作为—个社会体系,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产生作用。理想的班集体是能让班级的每—个成员认同班级制度的相同目标,有着相同的情绪联系和理性信仰,使成员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接受班级的情绪影响。班级具有对其成员潜在的规范性,以其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价值观,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所以,班主任要营造优良的班级氛围,通过宽松、愉悦、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增强了,班主任常感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难度加大,班主任要在师生之间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平台。在班级管理中完善师生之间人文交流的评价主要有:内容上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充分体现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价值判断的取向、人生规则的遵守情况:方式上注重个性化奖励,注重学生自评互评、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人文素养评价的目的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主人,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发展自己,让学生有意识地控制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正确地评价自我。
二、在管理中注重情感教育
1.班主任教育学生,付出的爱心越多,得到的回报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将爱心当做自来水随意泼洒。爱,也要讲究原则,既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正确看待和理解评价学生,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是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所以老师对待学生一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位置、环境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评价要以鼓励为主,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鼓励和热情的期待。教育学生要情真意切,以情感人。
3.班主任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的一种教育力量。情感教育是多渠道的、多层次的,每当我班取得好成绩时,我总是想着回报学生的方式之一是保证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取得好的成绩。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言传身教,以目传情,以手传情。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用情去感染,以理去指导,用爱去温暖,用心灵去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情感达到相互和谐、水乳交融的境界。
三、在生活中注重关心呵护
关心与呵护是教师爱护学生的本质。在工作中,教师的微笑、鼓励、倾听、问候都会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从而增强自信。从学生心理角度看,他们对自己的进步缺乏信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做好思想准备。在教育学生时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以身示范,使他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用行动提升学生信心的品质。分析学生的家庭情况,部分家长忙于挣钱,疏忽了对孩子的关注,使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面对学生的坏习惯,教师只有从内心偏爱学生,才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要告诉学生:我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帮助你们进步,我会为你们每一次的成功而自豪。学生很聪明,他们发现老师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将会加倍努力。
四、在学习上做到赏识教育
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更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们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老师不能一味地教训学生,进行比较严厉的批评。因为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对抗。此时我们要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对闯祸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对他们放弃,不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中有了不良的影响或失去了信心。应与学生及时沟通,消除学生的惶恐心理,让学生感到自己依旧充满希望。我们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帮助他们发展,从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职教生大多处于16~20岁,在这一发展时期的学生心理更加敏感,内心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尤其是班级的后进生。教师的管理方式稍有偏差,就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近年来,我在班级管理中大力宣扬人人平等的理念,从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区别对待的依据,所有学生在我的眼中都是一样的。这样学生就感到自己被平等对待,得到了人格的尊重。学生是活生生的有鲜明个性与特点的人,在职教生这个年龄阶段出现不理智不冷静的行为在所难免。教育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升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人,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有能力面对今后生活中的困难,承担他们的责任。
五、结语
在班级管理及教学中要注意以人为本,尽可能宽容学生、感化学生、与学生座谈交流。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疏导学生心理的症结,对学生的过错晓以利害。告诫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不仅让学生成才,更让学生成人。唯有做到以人为本、刚柔相济,方能营造和谐融洽的育人氛围,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质效。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又是创造性的。因为面对的是逐渐长大的青少年,他们有思想、有个性,要纠正他们的偏见,改变他们的行为,除了付出勤奋外,更要付出智慧。只有教师坚定地相信学生,学生的信心才会坚定。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已经给我们撑起了一片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天空。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文素养精神,丰富了班级管理的内涵,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去发现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