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早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社会上大部分是民办早教机构,服务对象是中心内的孩子,覆盖面较小;且机构的收费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家长对此保持观望的态度,这都让许多0-3岁婴幼儿错过了一些关键期的早期教育。基于这样的情况下,公益性早教的服务指导思路得以提出。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公益早教服务指导的新思路进行相关探讨,从政府的投入,幼儿园的改造、师资培训及社区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公益性早教服务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的参考。
【关键词】公益性 早教指导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113-01
早期教育是人类终生教育的起点,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如今,早期教育已被纳入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中,自2014年起思明区“公益早教进社区”的活动作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我园作为早期教育指导的基地园,深刻地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这项工作的落实中,充分发挥幼儿园、社区的优势,除了方便居民就近就接收科学育儿信息外,我们也在探索开展早期教育服务的方法及对家长的有效指导策略,以推进早期教育公益之路的发展。
一、政府支持,改建早教活动室
在思明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每年下拨给幼儿园专项经费,用作早教活动室的建设。幼儿园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从0-3岁婴幼儿的需求出发,对功能室进行改造,如:室内的半墙软包,铺设木地板或根据需要铺设地毯;订做适合宝宝身高的桌椅、玩具柜;根据宝宝的月龄特点对于活动设备和教玩具进行科学的筛选。
经过多方考察,我们借鉴了国内外的一些好经验,为宝宝们创设了温暖、舒适的环境,婴幼儿可以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开放自主地接触身边的人和物,接纳我们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材料,在操作中得到自然的发展。
二、师资培养,打造专业早教团队
在幼儿园里办早教的另一大优势即是师资,由于有稳定的教师队伍,且都具有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这为培养出一支专业亲子师团队奠定了基础。早期教育的内容涵盖面大,所以在培训的形式上就要多样化,如:专家讲座、实操观摩、外出考察等。
幼儿园可以集中持育婴师资格证的教师,以自愿报名的形式,成立早期教育团队,分工合作,扎实到位地做好早教工作。当然,教师也要在实践中积极思考,慢慢摸索出观察婴幼儿及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以保证给家长科学化、专业化的早教指导。
三、专家引领,转变家长早教理念
社区中,家长们的养育态度和方式虽不尽相同,但年轻父母都有接受先进理念的需求,且家长们对幼儿园组织的教育讲座信任度较高,因此,幼儿园针对社区家长的早期教育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尝试的做法有:
1.搭建信息平台,普及早期教育知识
幼儿园应多渠道收集、听取家长的意见,了解社区中0=3岁婴幼儿家庭的养育习惯和做法,根据家长的需求,借助社区、宣传栏、早教小报等平台,及时将早期教育信息传达给社区家长,让更多的社区家长了解幼儿园在0-3婴幼儿活动的新动态,从而提高家长对早教活动的重要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2.开设家长讲堂,引领早期教育指导
针对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邀请专家为家长开展内容丰富的公益讲座,包括生长发育、营养保健、养育妙招、心理培养等等,家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报名参加专题讲座、家长沙龙、现场观摩等,借助专业的力量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家长也可以与专家交流,接受到面对面的早期教育理念的指导。
四、协商教育,用科学理念指导早教亲子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家长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开展的是面向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与面向家长的早期教育服务指导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即是在亲子游戏中与家长充分协商、有效互动。
比如:《19-24个月 喂娃娃》,老师在矿泉水瓶身上挖了个“洞”,给宝宝提供勺子,红枣,与家长就围绕“宝宝怎样使用汤勺?”这一观察点请家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观察,家长们可以了解宝宝手指动作分化的不同阶段。
过程中,老师也观察家长和宝宝的自然互动,了解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请家长一起思考:为什么同一月龄段的宝宝,舀的动作发展却如此多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包办的、强势的教养环境对宝宝的成长都是不適宜的。在观察后老师会适时地介入,结合实例传递给家长科学的养育理念。
活动后,老师会给带养者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汤勺的合理选择;喂养建议:给宝宝准备一个小碗和一把合适的勺子,让宝宝自己“掌勺”,享受“自己吃”的快乐。
通过我们的活动,家长获得一些基本的育儿知识和技能,让家庭养育更加科学、更加有效;让早期教育从幼儿园顺利地向家庭延伸,家长的教育观念得以转变或提升,就能在家“天天做早教”。
五、多方联动,共同推进公益早教
在践行公益早教期间,幼儿园也发现存在的问题,比如:街道的宣传力度不足,社区居民不了解这项惠民服务,以至于早教服务指导的辐射面有局限;计生部门提供的摸底材料不清晰,范围不全面,导致早教信息的传达不及时,不到位;由于每户家庭只能享受到一次宣传指导和两次亲子活动的机会,大部分家庭走进幼儿园,亲身体验过后感觉十分受益,但受“早教服务包”次数的限制,不能满足家长和婴幼儿接受持久服务指导的需求。
建议由政府牵头教育、计生、妇联、街道社区共同参与,设立专职岗位,专人负责,部门间相互协商,如:计生部门做好婴幼儿信息的收集整理、妇联给予婴幼儿保健方面的支持、街道社区则可以负责公益早教的前期宣传推广工作、教育部门则完成早教进社区的理念宣传和教育服务指导等。这样,各司其责,共同推进公益早教事业的发展。
另外,由于公益早教需求量很大,家长的反响也很好,他们愿意在教育上有一定的投入,以获得持续的教育指导,希望幼儿园里的公益早教能从全免费向普惠性收费发展。因此,建议在收费方面物价局也能出台一定的标准,这样既能减轻政府的负担、也能满足公益早教的持续性发展、扩大影响范围、满足更多社区家长的需求。
早教日益受到社会、家庭的重视,家长需要更规范、更科学的养育指导,而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借助幼儿园的平台和婴幼儿家长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智慧启蒙提供最真诚、最有力的支持。幼儿园早期教育的公益之路很长,还需要政府主导,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努力,携手推进早期教育工作,使广大家长和婴幼儿接受到切实、有效的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左志宏,冀彩虹.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幼儿教育,2010(Z3)
[2]王海英.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新政策背景下的幼儿园新文化建设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7)
[3]王颖蕙,曹桂莲.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文献综述[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1)
【关键词】公益性 早教指导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113-01
早期教育是人类终生教育的起点,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如今,早期教育已被纳入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中,自2014年起思明区“公益早教进社区”的活动作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我园作为早期教育指导的基地园,深刻地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这项工作的落实中,充分发挥幼儿园、社区的优势,除了方便居民就近就接收科学育儿信息外,我们也在探索开展早期教育服务的方法及对家长的有效指导策略,以推进早期教育公益之路的发展。
一、政府支持,改建早教活动室
在思明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每年下拨给幼儿园专项经费,用作早教活动室的建设。幼儿园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从0-3岁婴幼儿的需求出发,对功能室进行改造,如:室内的半墙软包,铺设木地板或根据需要铺设地毯;订做适合宝宝身高的桌椅、玩具柜;根据宝宝的月龄特点对于活动设备和教玩具进行科学的筛选。
经过多方考察,我们借鉴了国内外的一些好经验,为宝宝们创设了温暖、舒适的环境,婴幼儿可以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开放自主地接触身边的人和物,接纳我们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材料,在操作中得到自然的发展。
二、师资培养,打造专业早教团队
在幼儿园里办早教的另一大优势即是师资,由于有稳定的教师队伍,且都具有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这为培养出一支专业亲子师团队奠定了基础。早期教育的内容涵盖面大,所以在培训的形式上就要多样化,如:专家讲座、实操观摩、外出考察等。
幼儿园可以集中持育婴师资格证的教师,以自愿报名的形式,成立早期教育团队,分工合作,扎实到位地做好早教工作。当然,教师也要在实践中积极思考,慢慢摸索出观察婴幼儿及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以保证给家长科学化、专业化的早教指导。
三、专家引领,转变家长早教理念
社区中,家长们的养育态度和方式虽不尽相同,但年轻父母都有接受先进理念的需求,且家长们对幼儿园组织的教育讲座信任度较高,因此,幼儿园针对社区家长的早期教育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尝试的做法有:
1.搭建信息平台,普及早期教育知识
幼儿园应多渠道收集、听取家长的意见,了解社区中0=3岁婴幼儿家庭的养育习惯和做法,根据家长的需求,借助社区、宣传栏、早教小报等平台,及时将早期教育信息传达给社区家长,让更多的社区家长了解幼儿园在0-3婴幼儿活动的新动态,从而提高家长对早教活动的重要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2.开设家长讲堂,引领早期教育指导
针对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邀请专家为家长开展内容丰富的公益讲座,包括生长发育、营养保健、养育妙招、心理培养等等,家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报名参加专题讲座、家长沙龙、现场观摩等,借助专业的力量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家长也可以与专家交流,接受到面对面的早期教育理念的指导。
四、协商教育,用科学理念指导早教亲子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家长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开展的是面向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与面向家长的早期教育服务指导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即是在亲子游戏中与家长充分协商、有效互动。
比如:《19-24个月 喂娃娃》,老师在矿泉水瓶身上挖了个“洞”,给宝宝提供勺子,红枣,与家长就围绕“宝宝怎样使用汤勺?”这一观察点请家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观察,家长们可以了解宝宝手指动作分化的不同阶段。
过程中,老师也观察家长和宝宝的自然互动,了解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请家长一起思考:为什么同一月龄段的宝宝,舀的动作发展却如此多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包办的、强势的教养环境对宝宝的成长都是不適宜的。在观察后老师会适时地介入,结合实例传递给家长科学的养育理念。
活动后,老师会给带养者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汤勺的合理选择;喂养建议:给宝宝准备一个小碗和一把合适的勺子,让宝宝自己“掌勺”,享受“自己吃”的快乐。
通过我们的活动,家长获得一些基本的育儿知识和技能,让家庭养育更加科学、更加有效;让早期教育从幼儿园顺利地向家庭延伸,家长的教育观念得以转变或提升,就能在家“天天做早教”。
五、多方联动,共同推进公益早教
在践行公益早教期间,幼儿园也发现存在的问题,比如:街道的宣传力度不足,社区居民不了解这项惠民服务,以至于早教服务指导的辐射面有局限;计生部门提供的摸底材料不清晰,范围不全面,导致早教信息的传达不及时,不到位;由于每户家庭只能享受到一次宣传指导和两次亲子活动的机会,大部分家庭走进幼儿园,亲身体验过后感觉十分受益,但受“早教服务包”次数的限制,不能满足家长和婴幼儿接受持久服务指导的需求。
建议由政府牵头教育、计生、妇联、街道社区共同参与,设立专职岗位,专人负责,部门间相互协商,如:计生部门做好婴幼儿信息的收集整理、妇联给予婴幼儿保健方面的支持、街道社区则可以负责公益早教的前期宣传推广工作、教育部门则完成早教进社区的理念宣传和教育服务指导等。这样,各司其责,共同推进公益早教事业的发展。
另外,由于公益早教需求量很大,家长的反响也很好,他们愿意在教育上有一定的投入,以获得持续的教育指导,希望幼儿园里的公益早教能从全免费向普惠性收费发展。因此,建议在收费方面物价局也能出台一定的标准,这样既能减轻政府的负担、也能满足公益早教的持续性发展、扩大影响范围、满足更多社区家长的需求。
早教日益受到社会、家庭的重视,家长需要更规范、更科学的养育指导,而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借助幼儿园的平台和婴幼儿家长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智慧启蒙提供最真诚、最有力的支持。幼儿园早期教育的公益之路很长,还需要政府主导,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努力,携手推进早期教育工作,使广大家长和婴幼儿接受到切实、有效的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左志宏,冀彩虹.上海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幼儿教育,2010(Z3)
[2]王海英.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新政策背景下的幼儿园新文化建设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7)
[3]王颖蕙,曹桂莲.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文献综述[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