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冷冻存储脂肪颗粒在隆乳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lovey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肪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脂肪组织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无免疫性等优点,近十余年来脂肪颗粒移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自体脂肪的组织相容性优于人工组织替代品,没有免疫排斥现象,是理想的填充材料。而冷冻脂肪是指将抽出的多余脂肪储藏起来,以备按预定计划重复注射时避免再次抽取。近年来国内外对脂肪体外冷冻储存及再移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通过对冷冻脂肪组织学观察发现,其细胞能维持完整的形态,与正常细胞无明显差异。冷冻脂肪复温移植后能维持一定体积,组织学证实移植物内有完整的脂肪细胞。我科自2009年以来,共收治48例自体脂肪隆乳术患者,重复注射时采用冷冻脂肪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年龄20~50岁,均为平坦及松弛型乳房。松弛12例,平坦36例。采用吸脂机吸取脂肪,通过纯化脂肪后注射移植。随后又重复注射冷冻脂肪,其中35例注射1次,13例注射2次(如图1~2)。
  2.1 取脂部位:一般主张抽取深层脂肪,因深层脂肪为代谢不活跃的脂肪细胞,一旦形成难以消失[1]。深层脂肪存在的部位,是局部脂肪容易发生堆积的部位,也是隆乳所获取较多量脂肪的最佳部位。如:腹部、腰部、臀部。
  2.2 采集脂肪方法:肿胀麻醉液2%利多卡因40ml+0.1%肾上腺素1ml+5%NaHco50ml+0.9%生理盐水1000ml比例配置,用电动吸脂机由深至浅往返抽吸,将脂肪颗粒于20ml注射器中抽出静置15分钟,排出液体,用生理盐水冲洗纯化备用,重复注射者,需将纯化脂肪颗粒组织装入无菌试管或无菌广口瓶封闭,一同放入-196℃的液氮中冷冻。
  2.3 脂肪颗粒移植:选择乳房下皱襞或腋前线皮肤皱褶处为进针点,冷冻脂肪移植,应在常温下自然解冻2~3h即可使用,用直径2mm或16号针头,一手将乳房腺体组织握住提起,另一只手以直径2mm钝头移植针自进针点刺入,将脂肪颗粒分散分别注射于胸大肌下间隙、胸大肌内、乳腺后间隙和皮下组织。注射时一手均匀用力将颗粒脂肪缓缓注入,边推边退针,直退至乳房外上象限,另一手跟随针尖移动以防止出现包块。
  3 结果
  本组患者48例术后随访半年,脂肪移植部位无不良反应,采用冷冻脂肪重复注射患者乳房明显较第一次丰满,患者均满意。
  4 讨论
  2011年,ZuK等在抽脂术获得的脂肪组织中发现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被称为脂肪来源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样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活力持久及多向分化潜能干细胞特征,并且具有稳定生长和增值、促进组织修复能力。近几年来脂肪来源干细胞获得容易、患者痛苦小、细胞增值快、无排斥性等优点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脂肪的坏死吸收,多数学者认为脂肪移植后其体积最终只能维持在50%左右,因此移植常需要少量多次进行。脂肪组织多在以下几种条件下得以储存[2]:①普通冰箱冷冻室(-20℃~-16℃),保存方便,任何单位可开展,但仅能在较短的时间组织内维持一定的活力;②深低温冰箱(-70℃~-80℃),可以相对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组织活力;③液氮储存(-196℃)在-196℃环境中组织和细胞内各种酶的活力及代谢几乎接近于零。1990年,Fournier介绍了冷冻保存脂肪组织的可能性,认为冷冻脂肪组织和新鲜脂肪组织移植取得的效果无明显差异。随后众多学者在脂肪冷冻保存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一般的文献报道中脂肪组织储存只是将脂肪和生理盐水混合物直接冻存,肖斌等[3]研究认为在液氮(-196℃)以15%的二甲基亚砜,6%的丙二醇为低温保护剂时脂肪的活性最高,达到保存前的76%。深低温(-80℃)以15%的而二甲基亚砜为保护的活力最高,达66%。而普通(-16℃)最高为46%。肖斌等[4]将脂肪颗粒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冻存后活力分析及移植成活率的测定研究中认为-196℃和-80℃冻存8周移植成活率与新鲜脂肪移植成活率相比无明显差异,适应于临床需求。
  我科室应用液氮(-196℃)冻存自体脂肪颗粒进行隆乳术,一次抽取较多的脂肪而分次移植,不仅减少了患者多次抽取脂肪的痛苦也减少了医疗风险和费用同时对避免重复取材,减低费用,减少劳动量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戚可名,王佳琦,刘珍君等.女性美容整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73-678.
  [2]朱兆明,柴家科,贾晓明.皮肤储存和基础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5-121.
  [3]肖斌,刘毅,于晟,等.脂肪颗粒组织在不同冻存条件下低温保护剂的筛选[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4):397-399.
  [4]肖斌,刘毅.脂肪颗粒组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冻存后活力分析及移植成活率测定[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7,13(2):97-100.
  [收稿日期]2012-08-05 [修回日期]2012-10-19
  编辑/张惠娟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面部Er:YAG激光治疗中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Er:YAG激光面部治疗的患者270例,治疗前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涂封包面部治疗部位60~90min,然后采用Er:YAG激光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270例患者,外涂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封包后,采用Er:YAG激光治疗,按痛觉评价标准统计疼痛反应:I级164例,占60.74%;Ⅱ
期刊
病理性瘢痕(Pathological scar)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是人体对创伤产生过度愈合反应的结果。目前,病理性瘢痕的联合治疗是将其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结合在一起应用,是病理性瘢痕治疗的常用方法。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VSS)不需要借助特殊的设备,仅依靠测试者的肉眼观察和徒手触诊对增生性瘢痕从瘢痕色泽、厚度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成骨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OM-BMSCs)对同种异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比格犬BMSCs,成骨诱导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进行成骨诱导,建立BMSCs、OM-BMSCs与同种异体PBMCs的共培养体系,分三种实验条件,共9组。A组:5×104受体PBMCs 加入5×104供体PB
期刊
鼻部在人体颜面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美学地位,鼻部浅表性肿物直接影响面部美观,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切除肿物直接缝合,对不能直接缝合的部位则需要行局部皮瓣转移或植皮术进行美学修复。1994年2月~2010年12月,笔者科室选择性地采用超脉冲CO2激光切除鼻部浅表性皮肤良性肿瘤299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99例患者,其中男123例,女176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IL-32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12例,正常皮肤24 例,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L-32在它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IL-32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皮肤中表达较强,
期刊
先天性副鼻畸形发病率极低,属于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不多[1],关于其合并有其他先天性畸形的报道更是屈指可数[2-3],我科2012年7月收治了一例副鼻畸形合并有先天性重度神经性耳聋及动脉导管未闭及上颌乳中切牙融合的患儿,现对其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性,4岁,出生后即发现鼻孔异常,外观呈三鼻孔样畸形(图1、2),随年龄增长发现患有双耳重度感应神经性耳聋及动
期刊
[摘要]目的:观测临床创面愈合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因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表达,探讨EGF和EGFr基因表达变化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对临床患者断层供皮区创面愈合中EGF、EGFr基因表达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临床创面愈合过
期刊
[摘要]目的:收集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对不同年龄段小耳畸形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收集2009.03~2010.03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外耳整形中心就诊的小耳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按出生年代分为3组,不同年龄段之间患侧分布、性别分布及病情分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临床特征相似,提示不同因素导致的先天性小耳畸形可能存在相同的致病
期刊
近年来随着注射美容的日益兴起,作为面部五官之首的鼻子便成为注射美容的首要目标,而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使鼻子尤其是鼻尖部成为注射美容的重灾之地。问题的产生:鼻尖部皮肤软组织坏死。后果的严重性:无论用何种方式进行修复,损伤都是不可逆的,容貌的毁损将是施行注射者难以逃避的,也是接受注射者难以面对的。笔者对鼻尖部注射填充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技巧,报道如下。  1 皮肤软组织坏死的可能原因  1
期刊
[摘要]目的:介绍滑车上血管蒂前额岛状皮瓣在鼻部皮肤肿瘤修复中的应用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切除病损设计滑车上血管蒂前额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穿出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鼻外形轮廓、组织色泽、质地均良好,随访1~24个月,局部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滑车上血管蒂前额岛状皮瓣颜色和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血供丰富,存活率高,操作简单,可一期手术完成,是修复鼻部分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