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两极分化的尝试和探索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一些语文知识相对薄弱的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快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避免学生的两级分化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确定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帮助,来防止优等生骄傲不思进取,中等生满足于现状得过且过,后进生消极、灰心、厌烦情况的发生。小学语文教学是让学生掌握基本语文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是让学生藉以获得一种交往的语言工具。语文知识的内容必然会使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会使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各类学生在学习时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情况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文成绩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各自分类建立不同档案,将全班的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等级。
  
   二、根据学生差异,制定教学目标
  
   在为学生定好等级之后,为了避免语文教学时一刀切的弊端,承认各类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首先依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各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特点和教材规定的知识结构,合理地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同时加大后进生的辅导力度。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又能激发兼顾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总之,实施这一环节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体现层次性。
  
   三、教学方式灵活,兼顾后进生
  
   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有差异,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也有大小强弱之别,因此,在教学时要重点照顾中下生,为他们学习语文知识扫清障碍,才能促进语文教学中的中等生和后进生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上等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语文知识指明方向,让优等生觉得自己在不停地向语文知识的新领域迈进,这样有利于上等生的学习不断进步。
  在课堂教学时执行不同标准,根据不同学生能接受的程度不同为基础,精心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因人施教,做到让全体学生全部参与,共同进步,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语文的基本知识,又能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笔者提出几个不同的要求,如下:
   要求 1:认识生字;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要求 2: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
   要求 3:诗中从哪一点看出李白是如何对孟浩然留恋的?李白具体是怎样做的?
  其中问题 1是对学习能力低以及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的后进生的提出,以此来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给他们展示进步的机会;问题 2和问题 3是针对中等生和优等生提出的,让他们对语文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提高。
   这样既能做到提优补困,在课堂上把语文知识展开进行研究,又能同时检查后进生对语文学习的理解程度,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补漏,并且在突破重点或概括总结时,发挥优等生的原有优势。另一方面可以让不同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从而帮助全体同学进一步理解知识,使他们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成立帮困小组
  
   帮困小组,就是教学中特别要求优等生级别的每位同学帮助 2~3名中等生、后进生级的同学。通过这种形式来创设一种学习氛围,培养同学们互帮互助的团结意识和不断向上的竞争意识。
  
   五、布置作业尽量分为不同层次
  
   一是根据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比较简单和基本的易于模仿的题目,促进他们对语文知识的自我消化和熟练化。二是根据中等生的情况设计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使他们对掌握的语文知识进一步巩固。三是根据优等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思考性和创造性较强的题目,以利于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强化,并且适当提升知识的强度,扩大语文知识的深度。使优等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方面提高综合能力,从而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如在布置《西门豹》这篇课文的作业时,对后进生可以布置得简单一点,以此鼓励,提高后进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对于中等生及优等生就得要求学生对西门豹如何破除迷信和巫婆、官绅通过斗争表现出来的两种价值观的人以及事来进行对比和分析,让他们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说或写出对美与恶的不同看法,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善、美,什么才是恶、丑,假。这种对于后进生的作业设计,不必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体现一个螺旋型重复上升的过程,体现一种逐步完善到成熟的过程。
  
   六、单元测试区别对待
  
   当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时,应该把每份试题分成三大类 ——基础题、提高题和强化题。其中基础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要求全体同学必做;提高题是供后进生选做,中等生、优等生必做的;强化题则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等生必须做的。这样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求知欲,使全体学生都能进一步的巩固所学到的语文知识。
  
   七、对学生的评价要分别对待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引导和激励鼓舞学生信心的功能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以不同起点为标准进行的相应评价。比如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肯定他们其中的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积极向上,不甘落后在优等生后面;对优等生以竞争为主,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通过以上语文教学的尝试与探索,有利于激发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和催化剂。这样不但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作者单位:武安市武安镇北关小学 河北】
其他文献
<正> 统计数字是反映客观事物数量方面的精确语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都应重视数字的准确性。但是有些书籍上的统计数字大相径庭。如《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第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讲到“全国共有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七亿亩的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缴纳三千万吨粮食的苛重地租。”在《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则称“七百亿斤,三千万吨与七百亿斤,相差一百亿斤。国家统计局编若的《光荣的三十五年》统计数字则为“三千五百万吨”。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歼敌人数
介绍了中央直驱纯电动客车的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工作原理、常见的NVH问题,对某型纯电动客车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低速时油门、刹车踏板切换瞬间机械撞击声、抖动问题进行了分析。
了解第四系的分层和探测地下水位,在工程地质勘探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第四系地层本身较薄,且物性差异小,所以用物探方法来解决难度比较大。对黑河水库输水渠线重点建筑物地
<正> 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从二战后,特别是国民党执政起开始全面实施种族隔离政策,班图斯坦是其中一项主要内容。班图斯坦的提法虽然是在1959年的“班图自治法”中才正式出现,但它却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从通行证制度、特居地、教会保留地到保留地制度,最后才以班图斯坦即黑人家园的形式趋于完备。剥夺非洲黑人的土地和政治权利,是这场演变中贯穿始终的主线。因此可以说,班图斯坦的起源、发展和完成是与殖民侵略、征服和统治南非的全过程相同步的。一
快乐是指用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效、敏捷的良好状态的一种学习境界。是我们从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当我们将这种快乐的心态用于我们的学习时,我们就达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会发现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  把笑声带入科学课堂,把快乐融入科学教学,这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幽默的语言,在
省城镇建设开发总公司工程师罗建利用业余时间研制出“民用高效节能热交换器”,不仅获得国家专利,在西安市内二十多个单位使用反映良好,而且还收到全国十多个省市生产厂家的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那么,目前的数学课堂是否已经体现了计算教学改革的方向呢?就笔者的调查和分析,在计算教学中存在亟需解决的基本矛盾。现分别加以分析,以寻求良好的处理策略。  一、情境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灌溉农业,无论从数量上或从质量上看,都有很大的发展。据粮农组织资料,全世界的灌溉地面积约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5%以上。在世界各国拥有的灌溉地中
【正】 1988年6月26~30日渭河林家村站出现一次洪水流量为16~100米~3/秒,含沙量为15~29.21%,正是持续高温,旱象严重的夏播灌水时期,土壤耕层含水率降至10%左右。玉米播灌面积大,时
<正> 我国的东北,是一个资源丰富,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都很发达的地区。“即按已耕地说,每年农作物的生产额即达14,700万担之多,输出贸易额最高达47,800万海关两(1931年),1932年仍然达28,700万海关两,假如未耕地全部或一部开垦后,再加上矿产森林及其他天然资源,东北之富庶,当然有凌驾各国而上之势!”日本帝国主义对此垂涎三尺,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从此,东北大地的物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