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与椟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1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又是一个北京四月天,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表彰大会再度揭晓有关2104年中国电影的各个奖项。虽然此前围绕着《亲爱的》之类影片关于香港导演执导的内地电影是否有资格参评“年度最佳男女主角”等各大主要奖项产生过种种争议,但最终的评奖结果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评奖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特别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是一张真正回归电影内在价值和本质的获奖名单,摒弃了时下流行的对电影进行价值判断时浮于表象的泡沫。
  所谓“浮于表象的泡沫”,是指现在人们对于文艺作品进行评价时,所关注的着眼点常常在于创作本质之外形形色色的皮毛因素。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买椟还珠”,现在人们对于文艺创作的评价就是这样——关心“椟”的漂亮与否远远超过关心“珠”的本身价值。而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给出的评价则摆脱了“买椟还珠”的错位。
  具体而言,“买椟还珠”的第一个表征就是一提电影就“言必称票房”。电影走市场化的道路没有错,电影要卖座、要有尽可能多的观众也没有错,但这只是关于电影的若干评价指标之一,所以“唯票房论”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用某个单一指标来代替综合评价。电影的票房排行榜在北美等成熟电影市场早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了,可排行榜归排行榜,并不能代替奥斯卡奖和金球奖。如果所有电影都可以按照冷冰冰的票房数字来排座次、论高低,那还要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电影节和电影奖做什么?这次中国电影协会的表彰大会把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三个重要奖项都授予了虽然票房尚可但不以票房见长的影片《白日焰火》,另一非常重要的最佳导演奖则归属了口碑上佳但票房不尽如人意的电影《推拿》的导演娄烨。这是对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界“唯票房论”甚嚣尘上的一种有力纠偏。
  除了“言必称票房”以外,中国电影界另外一种“买椟还珠”的表现则是喜欢谈论电影的制作成本,仿佛高成本、大制作的所谓“国产大片”就等于“好电影”。客观地说,“高成本、大制作”就和“高票房”一样,本身是一件好事。而且按常理,“高成本、大制作”通常是创作一部优秀影片的有利条件,有了这个有利条件,就多了很多呈现方式的可能性。可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特殊性在于:“软件”重于“硬件”。即:文艺创作比的是灵感和创意,而并非花的钱越多创作出来的作品越优秀。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可能用于电影创作的投资体量远非二、三十年前可比,电影制作的精良程度和手段多样性自然也远胜当年,可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优秀国产电影并非同比增多,相反成了凤毛麟角。放眼全球影坛也是这样,土豪们拍电影尽可拿钱砸,可是拦不住很多来自伊朗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低成本电影收获上佳的口碑和荣誉。由此再回过头来看本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表彰选择,其倾向性完全不为参评作品的投资所左右,两大获奖赢家《白日焰火》和《推拿》放在今日中国电影界都算是中低成本投资的影片,但是这两部电影拍出了很多“高成本、大制作”影片所没有的内涵和韵味。
  票房也好,投资也罢,对于电影来说都只不过是包装在外面的“椟”,漂亮、奢华自然很好,但最重要的还是其中“珠”的价值与成色。说起来,谁都知道“买椟还珠”的可笑之处,可是真正在艺术创作中实践起来,我们却经常就是这么可笑。留意一下现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对于电影的报道,除了关心明星绯闻之外,开口就是票房,闭口就是投资,唯独越来越少见对于电影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的探讨,记者们俨然成了实习的电影制片人。前不久看到曹可凡先生对中国电影界这种怪现象的溯源,认为这种品质认知的误区与价值判断的错乱是从《泰囧》开始的,我深以为然。细数这些年来《小时代》系列新“假大空”作品和以《心花路放》为代表的恶俗喜剧,始作俑者确实可以追溯到《泰囧》所谓的票房奇迹和商业成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艺创作者开始追求“功夫在诗外”的歪门邪道,因为受众只爱看热闹不爱看门道。越来越多与创作无关的因素成为作品的标签,吸引着受众的眼球和注意力,并转化为受众的购买力。不仅仅是拍电影,就拿写诗来说,像刚刚去世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那样认真写诗的诗人在中国越来越没有市场,反倒是靠诗外功夫哗众取宠者大行其道。前两年热炒过一阵儿什么“梨花体”,去年又开始炒作什么“脑瘫诗人”。诗写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又何必拿“脑瘫”来说事儿呢?同样的道理,是不是有一个“脑瘫”患者能够十四秒跑完110米栏就可以和刘翔媲美了呢?在这个案例里,本来不应该被歧视的“脑瘫”成了用来炒作的噱头,一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所谓“诗句”也因语句出位而得到广泛传播。实际上这都不是诗歌创作的真谛,这样的“经典诗句”我们单位的诗人大仙喝完“约翰走路”之后一天能写一百句,可就算写出一万句也顶不了好诗一句。
  类似这样自我炒作的噱头还有就是抛弃平淡无奇的本名、转而起一些花里胡哨的怪诞笔名以吸引读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估计如果杜甫活在今天,写一百首好诗也不如把自己的字由“子美”改成“蕾丝”红得更快。这些依然还是“买椟还珠”的伎俩。
其他文献
腕表之美除了精密复杂的机芯工艺,还有方寸表盘间艺术大师们的惊艳设计。2015年开年不久的两大国际表展上就汇集了不少这样会讲故事的表盘。从材质上讲,除了陶瓷、碳纤维、青铜等极赋化学元素外,就连天外来物“陨石”也被搬上了表盘。但更让人眼前一亮的要属与手工艺相关的特殊设计,从珐琅到雕刻、羽毛到蝴蝶,木纹到刺绣……表盘上玩技法最艰难,但也最能打动人。作为尊重传统的手表业,不断将罕见工艺挖掘出来展示给已经对
期刊
Gucci腕表首饰与美国唱片学院 (The Recording Academy)于2月7日在洛杉矶日落塔酒店 (Sunset Tower Hotel) 举办了一场独有的私人早午餐宴会,庆祝双方合作5周年。  在宴会现场,歌手/歌曲作家阿罗·布莱克出席。布莱克的作品“Lift Your Spirit”目前正提名格莱美奖“最佳R&B专辑”,他的“The Man”和“Wake Me Up” (与艾维斯
期刊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闪了很多人的眼球,即便没有读过这诗,也难以忘记这狠狠的名儿。  诗人余秀华,1976年生,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致使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她2009年开始写诗,里面有深刻的生命体验,还有痛感。余秀
期刊
在以往的记忆中,游戏耳机只是一款图有功能而土得掉渣的功能性耳机。然而,在专业游戏耳机领域中首屈一指的SteelSeries赛睿耳机却革新了历史,打破了这一陈旧的观念。色彩的多样性,且变幻莫测的灯效,都成为为游戏耳机量身定制的炫酷外衣,这一令人刮目相看的时尚创意也让游戏玩家不再被不假思索地打上“宅男宅女”的名号。  最近,赛睿西伯利亚V3系列家族中又容添了一名新成员——全新的西伯利亚V3 Prism
期刊
在威廉王子访华之前,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原题为:什么王子?中国人不关心威廉王子来访,他们也认不出王室伉俪。文章指出,对英国来说,威廉王子访华是件大事,但在中国,据《每日电讯报》发起的非正式调查显示,很多中国人并不认识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甚至有人将二人错认为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男女主角……该文章还指出,中国没有专门向剑桥公爵夫妇示好的追星族俱乐部。在“百度贴吧”,有关剑桥公爵的“威
期刊
Q:还记得最早对面具产生兴趣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A:不记得最早,但印象里第一次有兴趣是对自己有兴趣,我为什么会有这个长相,我为什么有这个表情。甚至有时候掉个眼泪,就还一边掉眼泪,一边照镜子想,奇怪了,他怎么会掉眼泪了。跟羞怯有关,敏感跟羞怯其实是同义词。你羞于见人,所以就注意到别人的脸色。然后你就觉得自己这张脸是真的假的,背后都有一种少年不安的心在里头。渐渐长大了,会看一些美貌的少女,做梦也在
期刊
2015年初,毕飞宇出版了新书《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51岁的他,立意用这本书梳理自己前半生的文学创作,意在给自己做一个阶段总结。作为一位传统作家,现在的他也会有自己的困惑,面对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会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当然,他也能看开这个事儿,“不仅仅是我的难题,也是全世界作家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难题。至今我也没有解决,恐怕此生也不能解决”。  不能解决,不代表探索
期刊
绅士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专属于英国的词,一说到绅士就会让人不由得想到英伦绅士,他们似乎一年四季穿着剪裁得体的西服套装外搭一件优雅的风衣,在迷雾中撑一把黑色雨伞,温和优雅又待人亲切。英伦风的服装也拥有着绅士的品格,它们传统经典而又让你倍感亲切,良好的剪裁以及简洁修身的设计完美地体现出了绅士的风度与贵族气质。考究的西装套装是正统英伦绅士的首选,无论是搭配大气的风衣又或者双排扣大衣,都能够完美地体现出英伦
期刊
程序员是IT产业催生的新人类,据某搜索引擎显示,程序员(Ape Programmer或Ape Coder)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可以从事程序开发、维护的物种。那些通常出没在中关村和张江产业园区的程序员叫程序猿。  当代的程序员,其实就是远古的巫师。他们通过一些普通人不理解的符号和语法,与某个世界的自然法则相沟通,进而实现人类需要的奇迹。  “但是,这种猿类,似乎很少有母的。”这个定论就像评价时尚圈很少
期刊
去年九月,著名服装设计师Jean Paul Gaultier宣布关闭其女装和男装的成衣以及配饰系列,并转为专注于高级定制系列、香水业务以及其他项目。一直以来对于Jean Paul Gaultier为何关闭成衣系列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最近他首度公开回应他这样做背后的动机。  Jean Paul Gaultier现年已经62岁,在他为自己同名品牌设计服装的38年里,他逐渐厌烦行业内无休止的销售规划、商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