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旋律学课程意义和建设理由:
众所周知,音乐的风格、调式、气质、主题形象等都是通过旋律来体现的。我们在评价分析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时,旋律的分析是主要内容。优秀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是因为其主旋律具有明显特征。
旋律像精灵,它扑朔迷离、变幻莫测、难以捉摸。旋律是作者灵感的结晶。一个优秀的作曲家必须有精湛的旋律、和声和复调技术,更需要的是卓越的旋律才华。而卓越的旋律才华来源于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超强的感悟能力。优秀的旋律是社会和生活的写照,是人类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在人类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旋律始终都表现着各个民族鲜明的个性。旋律包含着太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它不仅包含关于音乐本身的学问(旋律因素和旋律形态),它还涉及到人类、社会、文学、科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学问。开设《旋律学》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旋律写作技巧和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旋律研究是一项很有趣又很长学问的学术活动。以中国民歌《小白菜》和贝多芬的《欢乐颂》为例。两首歌曲都是流传极广、篇幅极小、结构简单的歌曲。《小白菜》曲式是起、承、转、和四句型民歌单乐段结构。《欢乐颂》则是一首带再现的,四句又有起、承、转、和性质的小型二段落结构。二者的音乐材料非常相似,但是音乐气质却大相径庭。《小白菜》的旋律委婉、哀凄,如泣如诉。而《欢乐颂》表现的则是辉煌壮丽的情绪。两首歌都可无限反复而不生厌倦。另外,抛开歌词内容用管弦乐来表现其音乐旋律,《小白菜》同样可以演奏得大气辉煌和壮丽。诸如此类旋律结构简单短小而又流传极广的作品举不胜举。
相反,有很多作品的旋律变换无穷,曲式结构也相当庞大,也一样令人回味无穷。如勃拉姆斯的歌曲《五月之夜》,调式布局极为复杂,但是旋律却流畅无比。在第一段作者运用了降E大调和降e小调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在第二段运用了降E和B大调等音转调,后用等音的方法转入降e小调,中间还出现短暂的(降A)离调。第三段又回降E大调开放发展,在结束时运用降E的降Ⅱ级大三和弦分解短暂离开后又迅速回到主调结尾。作者运用了如此复杂的调性变换,却一点也不感觉别扭,旋律发展自然流畅,音乐气质优美高雅。又如比才歌剧《卡门》中的女高音咏叹调《我是谁我什么也不怕》,其结构为ABCBD式复杂回旋曲结构,音乐主题材料相对分散,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旋律也特别容易记。这些都是我们探索旋律方法和理解分析旋律的典范。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旋律研究的深刻意义。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关于旋律的分析与创作在很多课程中都有涉及,也有众多国内外学者为之潜心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早在1980年我国在呼和浩特市就举行过一次旋律学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有50多篇。杨庆瑞和胡甦也分别著有《实用旋律学初探》和《旋律学》专著。其实,自19世纪以来,西方人在建设作曲理论“四大件”的同时,对旋律的探讨也没有间断过,如奥地利作曲家恩斯特·托赫(Emst Toch,1887—1964)的《旋律学》(1923年出版,中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出版)、前苏联音乐学家鲍里斯·阿萨菲耶夫的《音调论》(1947年版,中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出版)和玛采尔的《论旋律》(1952年版,中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出版)以及匈牙利音乐学家萨波奇·本采(Bence Szabolcsi)的《旋律史》(1950年出版,中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出版)等。
尽管如此,从西方到中国的音乐院校中,至今还没有一本可与成熟的“四大件”理论并驾齐驱的旋律学教材问世,作曲技术理论中仍然没有旋律学的一席之地(参见中国辅导网薛艺兵的《旋律学建设的一些理论思考》一文)。有人说:“旋律好写,一晚上可写一百条。”这种重“四大件”而轻视旋律的肤浅认识严重的阻碍了旋律学课程建设的发展。
长期以来,旋律学课程在中外音乐理论界得到普遍关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所高校能把《旋律学》课程看得和作曲“四大件”理论和技术课程同等重要,尽管对此中国音乐学界仍有不同的意见,但我以为仍然有必要引起重视和探讨。这也是我校开设《旋律学》课程的初衷。
二、旋律学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学科建设是体现办学水平的标志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课程选择和编制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 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经过系统地、有计划地学习,积累知识,发展能力,为未来生活作好准备。在编制课程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课程的价值,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人才的培养规格。
《旋律学》包括旋律本身因素(调式、节奏、速度、力度、结构、形态等),灵感的扑捉,动机主题的写作,主题的发展,旋律的风格,旋律的气质,旋律的特征,旋律的个性分析,旋律与社会,旋律与文学,旋律与语言,旋律与科学,旋律与美学等相关学科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在学科分类中,如果我们把《旋律学》划分为纯作曲技术理论课程,那么它研究的侧重点应该是旋律的创作技术和理论阐述。如果把它作为音乐学普通理论课程,那么它的研究范围应该更加广泛。本文从一开始就主张把《旋律学》作为综合型音乐理论课程,它的性质应是一个开放的研究体系。所谓“开放的研究体系”有两种含义:一是研究对象范围的开放性;二是研究方法的开放性。 研究对象的开放性是指研究对象不仅为旋律本身的形态和性质还包括旋律深厚的文化意蕴。研究方法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多种方法的应用和多学科视角的综合。
《旋律学》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一整套系统的旋法规则和应用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研究旋律的普遍规律与文化特性,学会把握曲调、感受旋律和认识其文化意蕴的方法。旋律写作,不仅是一种创作的手段,也是一种创作思维方式;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一种审美方式和审美习惯。所以,即便是作为作曲技术理论的旋律学,也应该研究旋律与特定文化的关系,在认识这种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旋律的风格类型和具体的技术手法。
三、旋律学课程大纲与教学提示
开设《旋律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旋律创作能力和表现水平,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和音乐分析能力。因此,《旋律学》不仅适应作曲专业,也适应其他音乐专业。《旋律学》课程大纲是《旋律学》课程建设的基础,是编写《旋律学》教材的蓝图,是指导该课程教学的理论文本。课程大纲可分为“旋律基础理论”和“旋律的文化品质分析”两大部分,分概论和十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有课余作业练习和课堂讨论,教学课时为七十课时。教学内容遵循从易到难,由潜入深的原则。旋律学课程教学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基本教学原则,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避免单纯的技术理论说教,又要避免机械的写作技术训练,还要避免与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等课程的重复。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旋律的创作理论和创作方法,学会体会旋律本身的形态和文化意蕴。二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旋律学》研究的开放性性质要求其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到的学科众多,因此 在教学时容易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主题不鲜明。教学时要始终以旋律本身为主体内容,而不是过度的去挖掘和探索旋律与社会,旋律与人的深刻关系。三要坚持例证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列举大量的经典作品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不要枯燥的理论说教。四要坚持重点突出原则:旋律学课程内容多,要结合学生专业和实际合理分配课时,突出教学侧重点。作曲专业的学生应突出创作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旋律和掌握分析方法。
以上既是我对旋律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也是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真切体会,成文以供同仁们参考。
陈君凡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众所周知,音乐的风格、调式、气质、主题形象等都是通过旋律来体现的。我们在评价分析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时,旋律的分析是主要内容。优秀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是因为其主旋律具有明显特征。
旋律像精灵,它扑朔迷离、变幻莫测、难以捉摸。旋律是作者灵感的结晶。一个优秀的作曲家必须有精湛的旋律、和声和复调技术,更需要的是卓越的旋律才华。而卓越的旋律才华来源于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超强的感悟能力。优秀的旋律是社会和生活的写照,是人类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在人类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旋律始终都表现着各个民族鲜明的个性。旋律包含着太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它不仅包含关于音乐本身的学问(旋律因素和旋律形态),它还涉及到人类、社会、文学、科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学问。开设《旋律学》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旋律写作技巧和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旋律研究是一项很有趣又很长学问的学术活动。以中国民歌《小白菜》和贝多芬的《欢乐颂》为例。两首歌曲都是流传极广、篇幅极小、结构简单的歌曲。《小白菜》曲式是起、承、转、和四句型民歌单乐段结构。《欢乐颂》则是一首带再现的,四句又有起、承、转、和性质的小型二段落结构。二者的音乐材料非常相似,但是音乐气质却大相径庭。《小白菜》的旋律委婉、哀凄,如泣如诉。而《欢乐颂》表现的则是辉煌壮丽的情绪。两首歌都可无限反复而不生厌倦。另外,抛开歌词内容用管弦乐来表现其音乐旋律,《小白菜》同样可以演奏得大气辉煌和壮丽。诸如此类旋律结构简单短小而又流传极广的作品举不胜举。
相反,有很多作品的旋律变换无穷,曲式结构也相当庞大,也一样令人回味无穷。如勃拉姆斯的歌曲《五月之夜》,调式布局极为复杂,但是旋律却流畅无比。在第一段作者运用了降E大调和降e小调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在第二段运用了降E和B大调等音转调,后用等音的方法转入降e小调,中间还出现短暂的(降A)离调。第三段又回降E大调开放发展,在结束时运用降E的降Ⅱ级大三和弦分解短暂离开后又迅速回到主调结尾。作者运用了如此复杂的调性变换,却一点也不感觉别扭,旋律发展自然流畅,音乐气质优美高雅。又如比才歌剧《卡门》中的女高音咏叹调《我是谁我什么也不怕》,其结构为ABCBD式复杂回旋曲结构,音乐主题材料相对分散,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旋律也特别容易记。这些都是我们探索旋律方法和理解分析旋律的典范。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旋律研究的深刻意义。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关于旋律的分析与创作在很多课程中都有涉及,也有众多国内外学者为之潜心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早在1980年我国在呼和浩特市就举行过一次旋律学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有50多篇。杨庆瑞和胡甦也分别著有《实用旋律学初探》和《旋律学》专著。其实,自19世纪以来,西方人在建设作曲理论“四大件”的同时,对旋律的探讨也没有间断过,如奥地利作曲家恩斯特·托赫(Emst Toch,1887—1964)的《旋律学》(1923年出版,中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出版)、前苏联音乐学家鲍里斯·阿萨菲耶夫的《音调论》(1947年版,中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出版)和玛采尔的《论旋律》(1952年版,中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出版)以及匈牙利音乐学家萨波奇·本采(Bence Szabolcsi)的《旋律史》(1950年出版,中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出版)等。
尽管如此,从西方到中国的音乐院校中,至今还没有一本可与成熟的“四大件”理论并驾齐驱的旋律学教材问世,作曲技术理论中仍然没有旋律学的一席之地(参见中国辅导网薛艺兵的《旋律学建设的一些理论思考》一文)。有人说:“旋律好写,一晚上可写一百条。”这种重“四大件”而轻视旋律的肤浅认识严重的阻碍了旋律学课程建设的发展。
长期以来,旋律学课程在中外音乐理论界得到普遍关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所高校能把《旋律学》课程看得和作曲“四大件”理论和技术课程同等重要,尽管对此中国音乐学界仍有不同的意见,但我以为仍然有必要引起重视和探讨。这也是我校开设《旋律学》课程的初衷。
二、旋律学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学科建设是体现办学水平的标志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课程选择和编制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 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经过系统地、有计划地学习,积累知识,发展能力,为未来生活作好准备。在编制课程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课程的价值,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人才的培养规格。
《旋律学》包括旋律本身因素(调式、节奏、速度、力度、结构、形态等),灵感的扑捉,动机主题的写作,主题的发展,旋律的风格,旋律的气质,旋律的特征,旋律的个性分析,旋律与社会,旋律与文学,旋律与语言,旋律与科学,旋律与美学等相关学科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在学科分类中,如果我们把《旋律学》划分为纯作曲技术理论课程,那么它研究的侧重点应该是旋律的创作技术和理论阐述。如果把它作为音乐学普通理论课程,那么它的研究范围应该更加广泛。本文从一开始就主张把《旋律学》作为综合型音乐理论课程,它的性质应是一个开放的研究体系。所谓“开放的研究体系”有两种含义:一是研究对象范围的开放性;二是研究方法的开放性。 研究对象的开放性是指研究对象不仅为旋律本身的形态和性质还包括旋律深厚的文化意蕴。研究方法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多种方法的应用和多学科视角的综合。
《旋律学》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一整套系统的旋法规则和应用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研究旋律的普遍规律与文化特性,学会把握曲调、感受旋律和认识其文化意蕴的方法。旋律写作,不仅是一种创作的手段,也是一种创作思维方式;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一种审美方式和审美习惯。所以,即便是作为作曲技术理论的旋律学,也应该研究旋律与特定文化的关系,在认识这种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旋律的风格类型和具体的技术手法。
三、旋律学课程大纲与教学提示
开设《旋律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旋律创作能力和表现水平,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和音乐分析能力。因此,《旋律学》不仅适应作曲专业,也适应其他音乐专业。《旋律学》课程大纲是《旋律学》课程建设的基础,是编写《旋律学》教材的蓝图,是指导该课程教学的理论文本。课程大纲可分为“旋律基础理论”和“旋律的文化品质分析”两大部分,分概论和十四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有课余作业练习和课堂讨论,教学课时为七十课时。教学内容遵循从易到难,由潜入深的原则。旋律学课程教学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基本教学原则,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避免单纯的技术理论说教,又要避免机械的写作技术训练,还要避免与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等课程的重复。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旋律的创作理论和创作方法,学会体会旋律本身的形态和文化意蕴。二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旋律学》研究的开放性性质要求其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到的学科众多,因此 在教学时容易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主题不鲜明。教学时要始终以旋律本身为主体内容,而不是过度的去挖掘和探索旋律与社会,旋律与人的深刻关系。三要坚持例证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列举大量的经典作品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不要枯燥的理论说教。四要坚持重点突出原则:旋律学课程内容多,要结合学生专业和实际合理分配课时,突出教学侧重点。作曲专业的学生应突出创作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旋律和掌握分析方法。
以上既是我对旋律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也是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真切体会,成文以供同仁们参考。
陈君凡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