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lov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新《标准》,改革旧教材”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位教师,我也在最近粗略的看了新《数学课程标准》。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本人有以下几点粗浅建议:
  
  一、发疑才能有悟,把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
  
  爱因斯坦曾讲过一段精辟的话: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们都知道一切伟大的发明创造源于人类的提问与假设,可能孩子的提问是天真的、荒谬的,但即便如此,教师也应加以引导和保护,绝对不可以给与否定,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受到极大的抑制。
  在教学中,有一类学生是教师既爱又怕的,那就是爱“钻牛角尖”的学生。怕,怕他们在上课时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爱,则是喜欢他们这种爱“钻牛角尖”的个性。说也奇怪,每到课堂中出现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劲头就来了,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各抒己见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通分”一课,讲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时,一位学生却提出这样不简便,他说:“每次通分都要再求一次最小公倍数多麻烦,我有更简便的方法:用原来几个分母的积作为公分母,不是既快又方便吗?”说到这里,其他学生也讨论开了。这时我们及时引导他们讨论两种方法的利和弊,整节课气氛浓烈,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常常利用课余问师长,查资料。对此,我们深深感到学生“钻牛角尖”是一种勤奋好学的表现。所以我们在平时课堂中非常注重民主,总是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质疑,允许不同意见在课堂上讨论。虽然有时侯学生的提问有点幼稚,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是科学上的创新和发明,往往是从异想天开地“钻牛角尖”开始的。
  因此,教师把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解决,对于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都是大有好处的。
  
  二、善待童真,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画:入学的新生好像是一个个呈不规则状的、棱角分明的各不相同的几何图形,而到毕业时,却快成了磨光棱角的、整齐划一的椭圆型。学校不是军营,培养的不是只懂服从的军人,而是要培养有个性、富有想象力的人才。想象力也许是一种本能。教育主要是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对个性的造就来说,教育的秘诀就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益与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数学教学需要学生想象,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曾经在教育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小学生这样解答“鸡兔同笼”问题,他说:我的鸡和兔都是我培训过的,能听懂我们的命令。我向它们发命令:“鸡不动,兔子起立。”这时,兔子只有两只脚在地上和鸡一样,现在我可以把所有的兔子看成鸡……到此,这位学生的思路已非常明了。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啊!在这充满童真的言行中,迸发着学生智慧的火花,展示了他们大胆的想象和新异的思维。罗素说过:“真实是重要的,想象也是重要的,但想象在个人历史中开发得更早一些,就像人类历史的开发一样。”学生幼小的心灵可以让想象的翅膀继续放飞,也可以从此平庸的如一潭死水。当孩子们已经学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我们的老师却仍在为孩子不钻自己已经设定的“圈套”而烦恼。老师啊,请留住孩子童真的笑脸,还给学生想象的天地,给他们一把创新的钥匙吧!
  
  三、以开放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的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数学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开放题会给课堂带来生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在课前安排这样一段插曲: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比吗?让学生将拳头翻滚一周的长度和脚底长度比?身高与两臂平伸的长度比?脚底长度与身高比?并引导学生想想在生活中的用处……这样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开放题,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来探索新知识。
  “一题多解”是设计开放题的一种典型代表,对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教材和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很有作用的。但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不是来展示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需要用多种方法去解决,而是要寻找一种最佳、最近的途径,也就是说,掌握“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题一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求认识问题的正确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要害,这是培养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解决多个相同数相加时,乘法的应用就是一个捷径,假如这时仍有学生用机械的加法来做,你会怎么想呢?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更要善于帮助他们总结归纳问题,使其认知水平有所提高。由此反映出新旧教学认识和观念的差异,是重形式还是重实质,是看过程还是看目的,是侧重知识的机械记忆,还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教师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特思维,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以新《标准》为指针,处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我们的教育事业推向新高潮。
其他文献
新课标把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课标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一、了解课标要求,把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
期刊
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头疼。一个班里爱写作文的、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总是寥寥无几,许多学生把作文当作了沉重的负担,更有些同学哀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当今的中学生本应是个性活泼、思维活跃、生命意识鲜活的。可他们作文中有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为什么面对如此精彩的世界,学生的作文还是这么无奈呢?  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基本上做到了语句通顺,中心明确。它们缺的是个性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感水平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我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注重了语感的培养,采取了自悟语感——导悟语感——迁移表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螺旋式上升。    一、自悟语感    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在记忆贮存中找到与它相似的信息组块以后,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匹配与识别就是凭借语感进行的。在
期刊
一、阅读教学的本义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段话生动形象而通俗易懂地阐述了阅读教学的内涵,告诉我们是学生要通过文字这道桥梁和作者“见面”。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
期刊
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网络和“板块”。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复习课的效率呢?我以为,必须做到如下六要素。    一、目标要明    一节复习课必须有清楚明晰的教学目标,才能把握复习的主攻方向。具体说来,一是复习的内容要明确,诸如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技能等要求向学生表达清楚。二是目标的
期刊
听课是学生吸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经,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作为中学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我们忽视了听课这个环节,就是检了芝麻,丢了西瓜。听课有个方法和策略的问题。不少同学听课方法不对头,经常分心走神;有的同学听课不得要领;有的同学听课流于形式,只听热闹不听门道;有的同学我行我素,自以为是,数学课上做外语,外语上做数学,凡此种种,都直接影响听课效果,导致成绩下降,下面谈一谈听数学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如何引导学生的作文力求别具一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利用想象,获取灵感    当前,学生的作文模式化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少想像力,特别是缺少创造想象力。写作文,仅写自己观察到的,
期刊
二十一世纪,全国中小学全面进入素质教育时代,作为素质教育的开拓者、实施者和推动者,我们教师承担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的使命。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门类齐全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各尽所能。而小学教育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更应重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我就
期刊
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却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仅在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
期刊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面对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