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微笑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273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妈妈走了》是一本以死亡为主题的小说。本书的阅读,旨在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接纳“死亡”,学会提取、概括信息,初步了解故事结构,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即直面“死亡”、感受“幸福”、体悟“变化”、探究“原因”、追寻“圆满”。
  关键词: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一、文本解读
  《妈妈走了》是一本以死亡为主题的小说。漂亮干练、满面笑容的妈妈因病永远地走了,全家人陷入以泪洗面的日子,留在世间的人,会如何面对生活中亲人的突然离去呢?妈妈走了,但是妈妈的微笑会永留人世。乌娜、爸爸,还有两个哥哥,在妈妈去了天堂的日子里,彼此温暖、相互支持,最终走出阴影,重新获得生活的乐趣。
  作者巧妙地把妈妈的死亡和爸爸雕塑受难圣母雕像两条线索融合在一起写,使得这个故事超越了凄美悲剧的美学范畴,上升到人的尊严和圣洁。作者诗意的描述感动着孩子们,也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灾难和不幸。全书的结尾处,作者借小女儿乌娜之口说出了她对死亡的感悟:“妈妈,你安息吧。我们为您塑造了一尊圣母雕像,你的微笑会永留人间,永远伴随我们。”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和接纳死亡,死亡不可回避,无法避免,躯体虽死亡,但精神永存;理解、品悟重点语段,懂得失去与永恒、不幸与幸福、圆满与不圆满的辩证关系。
  2.学会提取、概括信息,感受妈妈离开前后一家人的变化,梳理重要人物和情節,探究心灵成长的动力源泉。
  3.初步了解(身体与心灵)“在家—离家—归家”的故事结构。
  4.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推荐阅读生命主题的书籍《一只小鸡去天国》《不老泉》《逆流河》等。
  三、教学流程
  (一)直面“死亡”
  导入:孩子们,这些天,我们一起读了一本书,题目是——妈妈走了(板书书名)。这里的“走了”是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见图1)。
  “走了就是死了。当我不能接受死亡的时候,我会说‘走了’。”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面“死亡”,理解“走了”的意思,为后期阅读《失去的和永远的》作铺垫。 ]
  (二)感受“幸福”
  解说:“走了”,就像是一次平常的出行,但这是一次无法回来的远行。妈妈走了,原本幸福的“阳光之家”失落了一角。
  出示圆形人物图谱(人物包括爸爸、妈妈、卡勒尔、保罗、乌娜、浪子)。板书:阳光之家。展示学生制作的人物名片(图2是程仲可同学制作的名片),指名介绍,让学生感受“幸福”。
  小结:孩子们,你们提取信息、感悟人物形象、概括的能力都非常强,老师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展示前期自主阅读成果——人物名片,感受这个家庭的幸福,为后面讨论“不幸”与“幸福”的辩证关系埋下伏笔。]
  (三)体悟“变化”
  提问:就是这样就一个幸福的家庭,(板书:幸福)妈妈突然病倒了,对于全家人来说,日子变得如同铅块一样沉重。妈妈走了,“家里的一切都变了”。家里的什么变了呢?
  预设:(1)家庭氛围的改变——悲痛(板书:悲伤);(2)日常生活的改变——部分替代妈妈的角色:做饭、睡前故事、打理花园;(3)内心的改变——人物成长。
  对比:妈妈走了,每个人都部分承担了妈妈做的事情,其实他们的内心也都发生了变化,我们来对比乌娜的几段文字(出示图3)。
  指名朗读,体会乌娜的感受;比照阅读,发现乌娜的变化。板书:欣慰。
  小结:在这样的比照阅读中,我们发现了人物的成长变化。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是常用的阅读策略,在比较中感受“变化”,这一阅读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到任何作品的阅读感悟中。]
  (四)探究“原因”
  提问:其实,不仅仅是乌娜,这一家子都成长了。他们心灵的创伤是如何修复的,他们心灵成长的力量来自哪些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
  小组讨论,填写阅读单;大组交流,板画思维导图和阶梯情节情绪图。
  预设1:保罗的安慰。
  出示图4。
  “我们不能用无尽的哭泣,来折磨逝者和生者的心灵。你还要长大,还要学习许多东西,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你,还要去创造新的世界,这样,妈妈才会为你感到自豪。……乌娜,听我的话,坚强起来吧!”
  提问:乌娜认同吗?有改变吗?
  预设2:主教大人的谈话。
  出示图5。
  “今天你们非常不幸,因为你们的妈妈离开了你们。你们感到不幸,那是因为你们曾经非常幸福。”
  “我羡慕和嫉妒你们的不幸,你们今日的不幸,正说明了过去的大幸。你们经受的幸福是我平生无缘享受的。”
  提问:读读主教的话,发现了什么?你理解主教的话吗?那些曾经的幸福会随着妈妈的离开而带走吗?那些曾经的幸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吗?
  出示图6,师生对读。
  睡在床上,孩子们还在思考主教大人的话。他们在痛苦和不幸中感受到了欢乐和幸运,因为它们曾经拥有这样一位好妈妈。
  出示妈妈的话,见图7。
  “乌娜,我真的想留在你身边,想一辈子和你厮守在一起啊,可是我不得不走了,不得不永远离开你了。可是你要明白,乌娜,我是多么幸运啊,因为我有过你这样的好女儿……”
  交流:乌娜、卡勒尔、保罗是多么幸运啊,因为他们——;乌兹是多么幸运啊,因为他——;浪子是多么幸运啊,因为他——
  板书:幸运。
  预设3:彼特娜。
  提问:彼特娜有哪些优点,很快得到了这家人的认同呢?
  明确:因为彼特娜,这一家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即使是没有妈妈的旅行,也是非常美好的记忆。   板书:美好。
  出示图8,引导学生读懂雕像的含义,读懂石头的语言,读懂爸爸的心声:悲伤,但不绝望,坚强地活下去……
  “它实在是美极了,它是石头雕成的,你却给了它生命。她的表情是悲伤的,可是又显得自豪与坚强。她的儿子被害了,她又凝聚起了继续活下去的力量。她悲痛,但不绝望。这是您的玛利亚雕像给我的印象。”
  小结:因为一家人的互相安慰,相互扶持,也因为各自的积极和坚强,他们慢慢走出了悲伤。
  预设4:圣母像。
  出示图9。
  “我要把我所爱的人某些东西赋予它,这是一种微笑,我妻子独有的微笑。从某种意义上说,玛利亚雕像是我妻子的墓碑。”
  “妈妈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形象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我,也只有对于我,这个石雕就是妈妈。”
  “我的雕像在广场上很好,只有在那里,有大教堂作背景,它才能真正呼吸,才能获得生命。”
  明确:对于全家来说,圣母就像妈妈生命的延续,精神的替代。
  预设5:妈妈的微笑和爱。
  出示图10。
  当别人做了蠢事,想号啕大哭的时候,妈妈总是笑颜相慰,让所有的懊恼顷刻间烟消云散。她洞悉一切,理解一切,随时准备伸出援手。实在无法帮助别人的时候,发自内心的笑就会来帮助她。
  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多想想妈妈,就会迎刃而解。
  提问:爸爸雕刻圣母像的动力来自哪里呢?这里指的是什么?妈妈在这里吗? 妈妈去了哪里呢?
  出示《马提与祖父》中爸爸和马提的对话,见图11。
  你以前很爱爷爷,对不对?
  当然,我现在还是一样爱他呀!
  可惜,他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但是……
  你想说,他仍活在我们的心中?
  的确,这正是我想说的……我们所爱的人会永远活下去的,跟着我们活一辈子,你懂吗?
  是的,我懂!
  小结:虽然妈妈已经不在了,但这种曾经的幸福是永恒的,妈妈对他们的爱也是不会失去的,依然留在她们的记忆中,温暖着她们,给她们力量。
  [设计意图:围绕有张力的话题,展开讨论,是读后交流课的重要环节,生生、师生在碰撞中提升認识,直抵本书的精神内核。]
  (五)追寻“圆满”
  设问:也许有一天,彼特娜会住进这个家里,又会变成五口之家。你们觉得,这个家庭会重新圆满起来吗?(板书:圆满?!)
  小结:(指“情节情绪图”,见图12)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有欢乐,也有悲伤。乌娜一家曾经是阳光幸福的,虽然妈妈走了,但是,活着的人终将会迎来另一种幸福和圆满。妈妈走了,孩子们经历了身体和心灵的“在家—离家—回家”,也从悲伤中走出来,获得了心灵的释然。死亡无法避免,拥有过,即是幸福,这幸福也是永恒的、不灭的力量。好好活着,活得精彩,活得漂亮,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但我们却可以留给别人阳光般的温暖和力量。
  延伸:课后,大家可以继续阅读《妈妈走了》这本书,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品味的地方,也可以读读相关的书(出示其他书的封面),领悟生命的真谛。
  [设计意图:揭示本书的叙事模式,提升整体把握一本书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当前磨课环节教师更关注学生“说”这一倾向,建议练就听、读、写、思四方面的基本功。营造对话情境,通过听语病、听疑惑,练就“听”的技巧;认真揣摩,通过读懂表达特点,读出文字的味道,观照“读”的视角;设计迁移训练,通过关注语言特色,着眼写作目标,把握“写”的层次;立足整体,通过提炼主问题,搭建思维阶梯,强化整体思维,聚焦“思”的重心。  关键词:对话 揣摩 迁移 整合  在当前的磨课环节,很
期刊
摘 要:对日本小学国语教材中《一朵花》一课的三篇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感受其在重视导入、关注人物、讲求对话、以生为本等教学环节中渗透的教育智慧,洞悉其在线索、“人物”侧重点、对“高潮”的处理、评价方式中投射出的教育理解,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多课时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国语教育 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 比较分析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石。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
期刊
摘要:“认识平面图形”是学好立体图形,乃至整个几何知识的基礎。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需要学生理解其概念本质,单纯地通过看、听、说的方法不足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图形。《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教学,从以“原形”为基石,建立表象,加深认识;以“操作”为渠道,凸显本质,明确特征;以“练习”为辅助,理解概念,形成体系。  关键词:认识平面图形 原形 操作 练习  “认识平面图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它是
期刊
摘要:数学游戏化学习就是把数学学习与游戏元素相结合,把“学”转化成“玩”,能够让儿童成为儿童,让游戏属于儿童,让数学成长儿童。通过合群的共同体建构,优化数学游戏化学习的心理机制;通过合理的情境化设计,建构数学游戏化学习的课程内容;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经历数学游戏化学习的完整体验。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 共同体建构 情境化设计 边缘性参与  游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及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儿童在
期刊
摘要:学生在形成“科学概念”之前,头脑中已经存在“前概念”。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并运用学生的“前概念”,真实了解学生的思维起点,真切把握“科学概念”的生长支点,通过迁移与逆转,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有效促进学生深度思维、深度学习,解决“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关键词:前概念 科学概念 概念教学 迁移 逆转  “前概念”是指
期刊
摘要:童话充满艺术幻想、手法拟人夸张、语言浅显生动、情节曲折完整、给人思想启迪,具有游戏般的幻想、游戏化的表达、游戏式的憧憬。让儿童在游戏中与童话相遇,通过预热游戏、数数游戏、比较游戏、删减游戏、变换游戏、模仿游戏、对比游戏、表演游戏、改换游戏、想象游戏等,让学生徜徉在童话故事中,与童话故事美好相遇。  关键词:游戏 童话 基本特征  童话是什么?《汉语大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浅显
期刊
摘 要:通过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为写话教学探寻有效策略,可通过选好切入点,做好正强化,在口语交际中激发写话兴趣;可通过对话引导积累写话素材,借助充分表达提炼写话方法,利用多元交流拓展写话深度,夯实写话内容;可通过规范表达,训练写话思维;可通过明确写话目的,在口语交际中强化写话内驱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 写话教学 写话思维  低年级的写话是学生写作活动的开端。一直以来,起始学段如何开展写话教学,写话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的生成,需顺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适时引导,促进动态生成,并根据学情逐层推进教学,实现自主学习。具体说来,可分“三步走”:自主探索,开启积极思维,进而生发持续的学习需求;自主感悟,持续促生已有认知基础上的新知;自主表达,启发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推进深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自主探索 自主感悟 自主表达  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
期刊
摘 要:閱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对文本的持续感悟、积累中,在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与领会中,学会灵活运用。教学《夹竹桃》,把理解的重点放在中间部分,围绕“作者对夹竹桃的爱”这一主题,通过整体把握,入情入境;潜心会文,细读细悟;状物抒怀,得意得言等环节,学会感受爱、体味爱、表达爱,使言语实践从“感悟”走向“表达”。  关键词:言语实践 感悟 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
期刊
摘 要:既观照“儿童本位”,又兼顾“有效性”;既富有思维张力,又浸润情感的课堂对话,有四个指向。指向情趣,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持续激发对话兴趣,开发内在潜能,让学生乐说,会说;指向简约,让对话深入,让思维获得发展;指向平实,让学生带着独特的理解深入文本字里行间,使情感得到深化;指向深广,拓展知识面,促发多元、创意表达。  关键词:课堂对话 情趣 简约 平实 深广  谈及课堂对话,“儿童本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