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有自由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l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短篇小说《广场上的宴会》,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该作品在艺术上力图超越对种族歧视现象的情绪化渲染,以冷静理性的笔调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追求作品的艺术性,从而揭示出美国 “自由”的实质。
  关键词:宴会 黑奴制 自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因创作小说《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而跻身于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和最有成就的作家之列。在他去世后出版的短篇小说《广场上的宴会》,是一部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的小说。小说以一个黑人惨遭美国白人活活烧死的真实故事为中心,通过一个白人男孩的口述和作者自身的创作,将美国黑人与白人的历史冲突真实地加以表现。作品在艺术上力图超越对种族歧视现象的情绪化渲染,以冷静理性的笔调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追求作品的客观性和艺术性。小说全文共分为:广场宴会的血腥阵势、飞机降落的罪孽、火场的残酷屠杀和尾声四个部分。
  《广场上的宴会》文字简练,语言质朴,小说开篇就是:我不知道事情的起因,只听说广场上即将举行一个宴会,爱德叔叔叫我也去看。我冒雨摸黑跟他们到了广场。只见白人都在围观一个被捆绑着的黑人,他们疯狂地叫喊着并在他的周围放了很多木材浇上汽油,要烧死他。白人一共向黑人身上浇了四次汽油,黑人三次从火堆中滚出,又三次被推了回去,直到化为灰烬。
  在小说中,作者没有对故事情节发展做过多地感情渲染或情节铺垫,也没有交代冲突的起因,只是以现实主义手法,通过“我”的目光对广场上所发生的残酷屠杀,进行了冷静而详细的描绘。小说首先叙述了广场上的血腥阵势。广场上全是白人,他们在围观一个被捆绑着的黑人。一些人还拿着枪,其中一个用猎枪瞄准那个黑人的裤裆,手指不停地推动,好像真要扣动扳机,但他没有这么做。广场正对着法院,大雨不停,人们感到寒气袭人。人们叫喊着“快处死那个黑人”,他们在黑人站立的平台周围放上了一些木块,浇上了汽油,广场上顿时火光冲天。那个黑人的鼻子和耳朵都在流血,浑身血淋淋的。火苗马上就要烧到他的脚趾,他已经是灼热难耐,然而他却只是闭着眼睛呻吟着。火势非常猛烈,雨停了,风大了,火焰窜得更高了,然后事情发生了。
  看着这充满暴力和血腥的一幕,我们不禁会发出疑问:法院就在广场上,为什么白人就敢任意处死黑人呢?
  其实,美国黑人与白人的冲突问题在美国历史上由来已久。自1619年第一艘“贩奴船”把非洲黑人贩运到了北美弗吉尼亚殖民地做奴隶,种植园主从此就开始了以黑奴为主要奴役对象和贩卖黑人的血腥贸易。美国北部资产阶级在这种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资本主义也就随着奴役和贩卖黑人而兴盛起来。当时种植园的土地所有者不同于古代的奴隶主,而是地主兼资本家。正如马克思指出:
  “他们是利用黑奴经营事业的资本家。他们导入的生产方法,不是由奴隶制度发生,只是在奴隶制度上接枝的。在这场合,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都是一个人。”
  奴隶主把奴隶当作牛马,任意奴役、买卖、鞭打和杀害。从17世纪中叶起,黑奴制就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
  1776年7月美国宣布独立,按照《独立宣言》北方各州相继废除了黑奴制度,但南方各州的种植园主,则加紧扩大了黑奴制。1787年的《美国宪法》不但没有废除黑奴制,而且还明文规定在1808年以前不干涉奴隶贸易,逃奴必须归还原主,从而可耻地保留了黑奴制度。这部宪法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黑人仍处在被奴役,被压迫和被歧视的地位,他们经常遭到白人奴隶主的疯狂血腥屠杀。贩卖到美国的黑人的灾难史,也是美国资本家的发家史。《广场上的宴会》中的巴科特黑人和其他美国黑人都是美国黑奴制度的直接受害者。
  1783年美国完成独立时,境内的黑奴已经接近60万人。到了1861年的南北战争前夕,美国黑奴已经增加到了400万人。在种植园奴隶制度下,黑人的肤色便是奴隶的标志,黑人的生命极限就是奴隶主进行残酷剥削的最后极限。黑人经常带着锁链、上百成群地被主人驱使着在种植园里或作坊中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劳动,他们每天的劳动时间长达18—19个小时。在这样残酷的剥削下,一个健壮的黑奴只要六七年时间就会被活活地折磨死去。黑奴是主人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转让、拍卖。在美国南方大城市里,都设有专门贩卖黑人的奴隶市场。直到1865年1月,美国国会才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之下,在宪法中添上了第十三项“补充条款”,禁止各州使用奴隶,从而正式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废除了黑奴制度。
  在南北战争中,美国黑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并没有给美国黑人带来什么真正的解放。资产阶级根本就不让黑人获得土地,那些饥寒交迫的黑人不得不向地主租地耕种,成为半奴隶式的佃农。当时美国南方有百分之九十的黑人沦为佃农,其中主要是“分成制佃农”。而南方种植园主从南部黑人“分成制佃农”和“农业雇工”身上榨取的超额利润就多达40亿美元。就连美国资产阶级也承认,“他们的处境与奴隶无异”。正如列宁指出:
  “美国资产阶级在解放了黑人之后,就竭力在‘自由的’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基础上恢复一切可能恢复的东西,做一切可能做到和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来达到它最可耻最卑鄙地压迫黑人的目的。”
  在小说第二部分,作者叙述了“广场宴会”大火引起飞机降落的罪孽。一架飞机在空中盘旋,但四十英里外机场大楼顶部的灯标却没有转动。飞行员误以为他已经在机场上空了,他以为广场上升起的大火是为了方便他的降落。于是,他试着在广场降落。在降落中,飞机的起落架撞松了几根电线。观看的人群中有人撞到了摇摆的电线上。一名妇女触电烧死了,她躺在一大滩水中,水面上露出了一只乳房和一条大腿。在这里,作者的身份似乎仍然只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但文章的标题却清晰地表达了作者对广场上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心评价,以及这场暴力冲突给其带来的痛苦感受。
  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作者叙述了宴会火场的残酷血腥屠杀。火烧黑人的私刑仍在继续。风助火威,更加疯狂。
  杰德·威尔森大声问:“你想说什么,黑人?”黑人答到:“有没有人要像基督徒那样割我的喉咙呢?”杰德又喊到:“今晚这儿没有基督徒,也没有犹太小子。我们都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
  随后,惨剧发生了。杰德弯下腰提起一罐汽油浇在黑人身上,银色的火焰在黑人全身喷射。火势蔓延到黑人的头顶,人们都以为他已经烧死了。然而,黑人却从大火中冲出来了!大火烧断了捆绑在他身上的绳子,黑人痛苦地四处乱跳,他的背部几乎和烤乳猪一模一样。杰德和几个白人把他推回到燃烧着的木块上,又浇上了更多的汽油。黑人又一次滚出了火堆,人们找了些树枝把他固定起来,他再也不能动弹了,直到化为灰烬。
  当“我”以为广场上的屠杀已经结束时,才发现镇上的白人还要再处死一个黑人,而他们再次屠杀的原因竟是巴科特黑人被烧死后,他竟敢还想逃跑。爱德叔叔说,白人往往要成双成对地处死黑人,这样他们才会安分守纪。这就是白人屠刀下的黑奴的生存权利!
  小说在描绘广场上这场血腥屠杀时,语言平静质朴,没有深仇大恨的控诉。但在平静的叙述中,人们已体验到了美国政府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仍然施行的“种族歧视政策”给黑人世世代代的身心造成的不可抚平的伤害。
  《广场上的宴会》所揭露的美国政府对黑人的歧视、压迫和血腥残杀的恐怖历史已经延续了200多年。在这长达200多年的没有行为自由和没有思想自由的压迫与剥削中,美国黑人逐渐失去了独立的个性和反抗精神。为能在恶劣的生存条件和惨无人道的压迫中存活下来,他们只能逆来顺受,不去反抗也不去奢求,在受苦受难之后还要心存感激。这就造成了大批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那种谦恭、善良、毫无怨言的汤姆叔叔式的黑人。尽管美国内战的结束给黑人争取到了“自由人”的身份,但在美国内战结束后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黑人在种族、政治、社会、职业、教育权利等诸多方面仍然受到种种歧视:黑人不能去白人常去的地方,黑人不能乘坐白人的公共汽车,黑人的孩子不能在白人的学校读书。即使黑人有愤怒者和反抗者,最终也逃脱不掉来自白人社会的镇压和惩罚。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的物质文明迅速提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似乎开始注重社会中的人道和人性问题。这些改变也给美国黑人的生存处境带来了一些变化。黑人有了受教育的权利,表现好的学生还可以进入黑人大学深造,而且还出现了为黑人争取权利、伸张正义的团体和组织。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黑人被歧视和被压迫的命运,约占美国人口12%的黑人,仍然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即使与白人有同等文化、同等技能的黑人,他们的就业机会、职业、工资和失业率仍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解雇在先,受雇居后”的原则支配下,失业率一般比白人高出一倍以上。美国垄断资本仅从黑人与白人的工资差额这一项榨取黑人的超额利润,仅1969年就达到了229亿美元,这也是美国统治阶级疯狂推行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的根本原因。
  所谓的美国“文明人”,他们以自己手中的枪炮及其强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统治着黑人。这种倚强凌弱的逻辑,强制推行的阵势,激起了黑人愤怒地反抗。1955年12月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一个黑人女工因在公交车上拒绝向白人男子让座而被捕。数千黑人集会抗议在交通方面实行的种族歧视制度,这次抵制运动持续了一年多。1956年11月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在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即为违反宪法”。汽车公司才被迫取消这项隔离制度。
  虽然美国黑人针对种族隔离进行的抗议斗争,取得了官方发布的“平等住房机会”(1962年),“公民权利法案”(1964年)和“消除住房方面种族歧视”(1968年)等立法,但黑人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就促使黑人走上了武装抗暴斗争的道路。1968年黑人的抗暴斗争,猛烈地冲击了美国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这场声势浩大的抗暴斗争,得到了美国青年学生和下层白人的积极声援,不断地取得了一些胜利。事实说明:历史的每一个进步,往往并不是同情和关爱的结果,而血与火的残酷与暴力倒是文明的催生婆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创造了现代文明,但文明的每一个毛孔都渗透着血腥”。
  美国黑人要想求得彻底解放,那么消除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还须长期进行下去。统治阶级绝不肯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还要反复较量。时至今日,美国众议院中的少数奴隶主代言人,还企图通过所谓的“中国西藏问题”的决议,复辟反动的封建农奴制度,使已经得到彻底解放了的西藏再回到50年前的农奴制生活。这既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也是全体中国人民所不能答应的。
  《广场上的宴会》中那段充满血腥屠杀和恐怖的历史,对于没有书面历史的黑奴来说,只能寄托于白人口耳相传的讲述,他们的讲述没有明确的时间标记,年久错乱的传说还会使情节发生出入。因为“广场宴会”上除了被烧者,就再没有别的黑人。在这种情况下的传说,故事情节会和历史事实有着或大或小的出入。幸亏因为有了拉尔夫·艾里森这一代黑人作家对历史的真实记述,我们才能和这样一段历史相见。当我们阅读到这篇短篇小说时,除为小说中黑人的痛苦遭遇深深叹息时,更多的应是对小说所描述的那场野蛮、残酷、血腥残杀以及美国黑奴制的历史思考。
  
  注:本文为成都大学校基金项目,编号为校基金2008XJR208,成都大学《英美文化》精品课项目。
  
  参考文献:
  [1] [美]拉尔夫·艾里森:《广场上的宴会》,《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1期。
  [2] 林举岱:《世界近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3]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4]《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二卷),1957年。
  [5]《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材料》,《列宁全集》(二十二卷)。
  
  作者简介:赵萍,女,1962—,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工商管理MBA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成都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玛丽·雪莱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隐含着深刻的伦理意义。书中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创造出来的怪物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丧心病狂的恶魔,相反,他心地纯真,与人为善,极富爱心和同情心,如同卢梭笔下的“高尚野蛮人”,但这个人物却堕落成为了一个杀人恶魔。究其原因是怪物生活中爱的缺乏,同时也是因为文明对怪物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伦理学角度揭示了怪物堕落的原因。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高尚野蛮人 堕落 伦理学  中图
期刊
摘要小说《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是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从现代写作学的理论视野出发,以“十七年”文学中的典型文本案例——丰村小说《美丽》入手,通过叙事学的文本分析,仔细考察了小说文本的作者在时代自由与禁忌之间的表现域度,从而也深刻地透视出作者所处时代的创作心理,以及特殊时代造就出的丰富的写作策略,并为整个“十七年”文学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切入的批评研究范例。  关键词:“十七年” 《美丽》 写作禁忌写作策略叙述者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以现代主义艺术观和现代主义人生追求为理论基础,在分析亨利·詹姆斯小说《未来的麦当娜》中画家西奥巴德的悲惨命运的根源的基础上,阐述了画家西奥巴德陷落在完美主义泥淖中,把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混为一谈,脱离生活的本质,最终走向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幻灭之路。本文探讨了人生追求上的现代主义困境,指出在过度理想化,在现代主义关照下的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必然受到羁畔,幻灭是人生必然的结局。  关键词:亨利·詹
期刊
摘要《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亨利·詹姆斯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本文认为,作品对主人公伊莎贝尔婚姻问题的探讨突出反映了作者矛盾的婚姻观:一方面,詹姆斯认为婚姻不是商业契约而是神圣永恒的,从而让伊莎贝尔拒绝了好友亨利艾塔离婚的建议,回到奥斯蒙德的身边;另一方面,离婚作为伊莎贝尔走出困境的一个选择始终贯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詹姆斯对离婚的支持。詹姆斯婚姻观的矛盾性是其复杂的文化宗教背景作用的结果。  关
期刊
摘要“恋子情结”在每个母亲身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在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亚当·贝德》中,亚当的母亲莉丝贝斯对亚当倾注了不同寻常的爱,她身上的“恋子情结”异常强烈,这种爱演变成了一种情人的爱意。  关键词:莉丝贝斯 母爱 恋子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亚当·贝德》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于1859年出版,问世后获得巨大成功。当时在位
期刊
摘要《最后一片常青藤叶》是欧·亨利小说中的一篇传世佳作,本文以细节解读了贯穿全文的幽默诙谐的笔调,指出作者巧妙利用语言的夸张和幽默达到淡化故事悲剧性的目的。本文还剖析了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的主客观及文学传统上的原因。  关键词:欧·亨利 “含泪的微笑” 幽默笔调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欧·亨利(O·Henry),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
期刊
摘要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人造黑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宗教小说之一。本文将从奥康纳对黑人神学的态度来解读这位著名宗教作家的宗教信仰。奥康纳通过对黑人神学中的黑人上帝的解读表明,传统的西方神学无论将上帝塑造成何种性别和肤色都是父权制神学二元对立的变体,都是对等级制下的对立关系的一种重复,是不可取的,毫无力量可言的。奥康纳通过剥夺黑人上帝的话语权创造了黑人上帝这一不合时宜的人,从而批判了黑人神学的片面
期刊
摘要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塑造了一位兼具女性与男性气质的女主人公爱密利亚。在男权社会的压抑下,她虽然有反叛精神,最终还是被男性征服。本文从双性同体的角度来分析爱密利亚的双重性别身份,继而透视在男权社会压抑下女性的社会角色以及麦卡勒斯对两性和谐相处的期盼。  关键词:双性同体 男性气质 女性气质 两性和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
期刊
摘要拜厄特的五部短篇小说集内容、形式多样却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她运用多种文体将短篇小说的传统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机融合,以作家强烈的自觉意识探索语言与叙事、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使小说具有试验性互文性和自省性等后现代超小说的特征。  关键词:拜厄特 短篇小说 后现代 超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A·S·拜厄特被誉为“最有魄力的后现代短篇小说家之一”。自1987年出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