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母爱,眷如爱恋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恋子情结”在每个母亲身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在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亚当·贝德》中,亚当的母亲莉丝贝斯对亚当倾注了不同寻常的爱,她身上的“恋子情结”异常强烈,这种爱演变成了一种情人的爱意。
  关键词:莉丝贝斯 母爱 恋子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亚当·贝德》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于1859年出版,问世后获得巨大成功。当时在位的维多利亚女王深爱这部小说,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更是对其赞赏有加。《亚当·贝德》描述的是木匠亚当·贝德的爱情故事,亚当·贝德一开始爱上了有着如小猫一般美的漂亮女孩海蒂,但海蒂却是一个自私自利、虚荣自负的女子,她与富绅子弟亚瑟私下来往并怀上了孩子。在她去寻找已从军的亚瑟的路上生下孩子却将其遗弃,导致婴儿死亡,最后被流放他乡。而亚当在这所有过程中始终对海蒂情深意浓。经过父亲的意外辞世、海蒂悲剧的打击,亚当的个人情感渐趋成熟,在与黛娜的接触中,亚当的道德得到了升华,最后亚当娶了这位心地善良、品格高尚的卫理公会布道士黛娜。
  《亚当·贝德》是一部成长小说,过去国内对小说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小说主人公的感情和心理研究上,而对文中其他人物对亚当的感情经历的影响则少有提及。本文试从亚当的母亲莉丝贝斯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分析和表明,亚当是莉丝贝斯的精神寄托的唯一对象和情感寄宿的唯一栖枝,在她的身上体现着明显的“恋子情结”。
  
  一 “恋子情结”在莉丝贝斯身上产生的原因
  
  “恋子情结”亦为柔卡斯塔情结,此称源自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俄狄浦斯原是底比斯国王与年青皇后柔卡斯塔的儿子,生后神谕,该子长大后会弑父娶母,因此国王命人将其抛弃于山野。幸被牧羊者救去,献给无子的邻国国王。该国国王视其如己生,将他抚养成人,并准备将王位传给他。俄狄浦斯在受命前又获神谕,内容同前,因此深感恐惧不安而出外逃离。路遇其父,发生冲突,在互不相识下将其父杀死。后来因除掉底比斯境内的恶魔,受到底比斯人民拥戴成为新国王,娶其生母为妻,生下二女。后来底比斯连续遭受天灾,经过祈祷后获神谕,并据此进行详细调查,俄狄浦斯最后发现自己即是杀害前国王(生父)的凶手,而妻子柔卡斯塔则是自己的生母。柔卡斯塔在羞愤下自杀,俄狄浦斯则自感罪恶深重,自残双目后,携两女流亡他乡。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中将“恋母情结”命为“俄狄浦斯情结”,据此,我国心理学家将反向的“俄狄浦斯情结”命为“恋子情结”或“柔卡斯塔情结”。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埃·弗洛姆对母爱有这样的论述:
  “在母亲的爱中,也许能发现母亲这个人处于母爱的自恋中。由于她感到婴儿仍是她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她的爱和迷恋也许是一种自恋的满足。在母亲的权势欲和占有欲中,可能会发现另一个动机,孩子无能为力,完全从属于母亲的意志。对于一个盛气凌人、占有欲极强的母亲来说,孩子无非是一个满足的自然对象”。
  对于莉丝贝斯而言,在三十多岁才结婚,以“一个中年才得子的妇人的爱在爱她的儿子”,所以她倍加珍爱她的儿子。而在孩子们十多岁时,丈夫希厄斯开始酗酒,莉丝贝斯整天在家以泪洗面导致眼睛有些昏花,心多忧虑的她只能向她的儿子诉说她满心的哀怨。虽然两个儿子都很聪明听话,但因为莉丝贝斯与大儿子亚当在许多方面很相像——“母子俩有一样的体型,一样急躁的性情”。所以相对而言,莉丝贝斯更依赖和偏爱聪明、有责任心的大儿子亚当。但是“家庭成员的想象,往往还含有深刻的悲哀”。由于缺少夫爱、心情压抑、心灵空虚,莉丝贝斯将亚当视为恋爱与得到爱的回复的对象,把心灵寄托在亚当身上,希冀在对儿子超量的爱中寻求一份慰藉,一份满足。以致后来在丈夫酗酒坠水溺死在河中后,她将所有的对爱的渴求蕴蓄于亚当,将亚当视为自己“精神上的丈夫”,这种感情最终在她那脆弱的心灵深处凝集成强烈的“恋子情结”。
  
  二 “恋子情结”在《亚当·贝德》中的体现
  
  在小说中,每周礼拜天的早晨是莉丝贝斯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干草坡教堂是在下午做礼拜,上午亚当总在家里看看书,这是一件她敢于去打扰他的事情”。由于小儿子赛斯经常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所以午饭她可以独自和亚当共享。“在干干净净的厨房里,……她亲爱的亚当穿着最好的衣服坐在她身旁,她高兴的话,就可以用手拍拍他的头发,看他含笑抬头望着她,……这一切就构成了可怜的莉丝贝斯的人间天堂”。此种“拍”,此般抚摸,两人对视相笑,俨然一对情侣深情对望。
  在故事渐渐引出贝德这个家庭时,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莉丝贝斯对亚当的依赖,以及她在感情上的偏移。当亚当得知父亲尚未完成工活就出去喝酒时,他生气地独自向工房走去,身为母亲和妻子的莉丝贝斯没有为父子之间的矛盾感到焦虑或悲伤,或者想法在丈夫和儿子中间进行调解,而是“把织的衣服扔下,忙跟上前去,抓着他的胳膊,带着埋怨的规劝口吻”,劝亚当留下来吃她做的午餐。在此处描写中,莉丝贝斯无论是心理或感情的焦点明显倾向于儿子亚当。由于丈夫酗酒的长久性,使身为妻子的莉丝贝斯有意无意之中淡化了了妻子的角色,而在丈夫和儿子发生矛盾时,将注意力转移到更能让她忘掉忧虑的,健康的儿子亚当身上。可以说,在潜意识中,莉丝贝斯将亚当视为更可以依赖和关心的对象。
  在亚当和父亲发生矛盾后,因无法确定亚当是否会离家出走,莉丝贝斯的心“被痛苦和恐惧所侵扰”,并为此而向小儿子赛斯哭诉,如果自己和亚当分开,再也见不着亚当,她“还不如没有儿子的好”。在这里,莉丝贝斯淡化了小儿子赛斯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凸显了大儿子亚当的重要性。她认为亚当“心灵手巧,谁家的儿子也比不上他,有地位的人都看重他,他又高又直像棵白杨树”。在莉丝贝斯的心里,亚当作为儿子的形象已经淡漠,他是被作为丈夫的形象来崇奉的。
  随着丈夫希厄斯的意外身亡,莉丝贝斯对亚当的情感和心理依赖也在作者的细节描写中,逐一呈现。当得知丈夫的死讯后,莉丝贝斯的第一反应是“大叫着扑到亚当身边”,在重大事情面前,莉丝贝斯把亚当看为自己的支撑点。就如小说中所说,如果莉丝贝斯“在梦中,被抬到了一个广大城市的荒墟上,一觉醒来,骇然分不清晨昏”,不知满目荒凉缘何而生,为何孤单的自己身落荒寂之中,她会首先想到“亚当在哪儿”。这种情感上的依赖,随着埋葬希厄斯的情节发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莉丝贝斯想让亚当与丈夫做生死诀别,而赛斯告诉她亚当已在木工房里睡着了,并请母亲不要去喊醒他,但莉丝贝斯却反驳道:“我去看看他又不会把他弄醒。有两个钟头我没看见这孩子了。”当她见到醒来的亚当后,她开始向亚当诉说满腹牢骚,“正如所有诉苦抱怨的女人一样,她诉苦是为了想得到点劝慰”,可是此时的亚当由于悲痛,默然无语,“这就使她诉说得更厉害了”。仿佛一位怨妇在向情人之处找寻抚慰,然却无果。
  在给希厄斯做棺材一事上,莉丝贝斯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当亚当提出让弟弟赛斯先动手为父亲做棺材时,莉丝贝斯坚决反对,并对亚当说,“除了你,我不要别人碰这棺材“,“要是我先死,他(希厄斯)也不会要赛斯做我的棺材”。对于小儿子赛斯的感受,她毫不顾及。埃·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谈到情人的爱时,说“在情人的爱中有一种排他性,这是同胞的爱和母亲的爱所没有的”。莉丝贝斯在做棺材一事上的反应,全然一副爱的排他性的表现。在莉丝贝斯心里,亚当已经成了她的唯一,一个无人可以替代的位置。对于亚当,她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她明明知道赛斯深爱黛娜,但认为黛娜比赛斯大两岁,应该让亚当娶黛娜,而那时亚当自己不愿意娶黛娜,莉丝贝斯对此十分生气。而且亚当也明白在婚娶这件事上,他“跟他母亲将始终是一场艰巨的斗争:不论他挑谁做妻子,她都会嫉妒”。
  由于对亚当在情感上的过度依赖,莉丝贝斯对儿子的感情生活是患得患失的。当亚当换上礼拜天穿的好衣服准备到霍尔农场与心爱的人约会时,莉丝贝斯与亚当发生了不愉快,“当然,她反对他穿好衣服的真正原因是,她猜想这是为了海蒂穿的。但在这恼怒之下,还有更深一层的心理,就是她需要她的儿子爱她”。在亚当出去之后,她飞快追了上去,请求亚当的原谅,“你妈妈一天没事,就是一个人坐着想你”。当亚当说了一些安慰她的话后,她又唠叨说亚当应该在他高兴的时候,为她穿上好衣服。这一切完全是以一个情人的标准来要求儿子对其施爱,使她愉悦。由于莉丝贝斯依恋亚当,他们的母子之情又深至难以割舍,所以当亚当喜欢海蒂、追求海蒂时,莉丝贝斯的心情是不愉快的,甚至有着沉重的失落感。
  莉丝贝斯对亚当的感情变化,在小说中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来表现的。当亚当被选为管理树林时,亚瑟在祝饮会上邀请亚当吃饭,并希望他参加饭后的大厅舞会。对于亚当不能陪伴自己回家,莉丝贝斯的心理是“复的嫉妒和烦躁”交织在一起的,她一方面为自己至爱儿子所获荣誉而欣喜和自豪,另一方面,她又担心亚当会渐渐离她远去,如果亚当可留在自己的身边,“她巴不得过去所经历的一切痛苦一并再现”。这时的莉丝贝斯的心理,宛然是个渴求情人能够长久留在自己身边的女人,而非一个母亲。
  在海蒂杀婴入狱后,亚当外出,莉丝贝斯希望得到黛娜的安慰,而当赛斯提出将黛娜接来陪伴母亲时,莉丝贝斯却因担心亚当仍然爱着海蒂,黛娜的到来会引起亚当对自己的反感而阻止了赛斯。因畏惧亚当的想法而放弃了自己的意愿,这种担心和内心活动已远远超过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挂念,是莉丝贝斯内心深处渴望寻求亚当慰藉的表征。
  
  三 结语
  
  在小说的结尾,乔治·艾略特将海蒂流放这一悲剧搁置未续,安排了亚当和黛娜结婚这一大团圆的结局。许多批评家认为这种安排“有损全书后一部分的悲剧气氛,破坏了统一的结果”,笔者认为这一看似完美的结局,其实并不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将是悲剧。
  首先,黛娜是一位卫理公会布道士,她从小就得到圣灵的启示,笃信虔诚,愿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上帝的事业。赛斯对她仰慕已久,她却心秉圣念,不为所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黛娜始终贯之以上帝召唤的拯救人类这一事业为重,对赛斯、亚当的感情如湖水般平静。而亚当对黛娜也只是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他希望黛娜能够成为赛斯的妻子。只是在莉丝贝斯的点拨和旁敲侧击之下,黛娜和亚当他们才逐渐对彼此萌生爱意,并最终结为夫妇。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作者设计的亚当和黛娜的结合有些突兀;其次,虽然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上看,莉丝贝斯对黛娜的感情始终是善意的,真挚的,她端详着黛娜的脸时,犹如“人们仔细看着新摘的雪莲花一样”,而且黛娜也如“亚当的新《圣经》中一幅画上的天使,永远散发出一种别样的、内在的、精神的美”,但是通过作家对莉丝贝斯的描写,我们也能看出莉丝贝斯也是一个“精力旺盛,干净得像雪莲花”一般的人,她与黛娜有着某种共性,她对黛娜的喜欢和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自恋的满足;再者,莉丝贝斯对亚当过度的依赖和潜伏于她内心的“恋子情结”也许会将故事引向另一个方向。从心理学角度讲,莉丝贝斯潜意识中的 “恋子情结”是一座暂时沉寂的火山。当儿子亚当和黛娜朝夕相处并产生真挚的爱情后,他们的幸福美满和恩爱会刺激莉丝贝斯的感情,随着以后接踵而至的嫉妒、占有欲望的增强,她会愈发感到一种疏远的压力,加之她渴望从亚当那里获得一种永恒的心理满足的愿望无法实现,这座沉寂的火山终会爆发,后果将是悲剧。
  
  参考文献:
  [1] 乔治·艾略特,周定之译:《亚当·贝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 张弘:《西方文学精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 弗洛伊德,赵辰译:《梦的解析》,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4] 埃·弗洛姆,康革尔译:《爱的艺术》,华夏出版社,1987年。
  [5] 冯化宇:《从〈儿子与情人〉一文中看“恋子情结”》,《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1-2期。
  
  作者简介:李智彩,女,1984—,山东临沂人,东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耶利米书》是《圣经》十七个预言中的一篇。通篇以诗的形式写成,它传递来自上帝的预言,及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惩罚。本文旨在探讨以色列人自由与否,进而分析《圣经》中人的自由与束缚主题。以《耶利米书》的预言和惩罚为基础,对比人的自由与束缚的绝对性,得出人的自由是相对的,束缚是绝对的结论。  关键词:预言 原罪 绝对忠诚  中图分类号:I106.99 文献标识码:A    一《耶利米书》中的责难与惩罚主题
期刊
摘要施玮是一位为诗而生的人,一度以诗歌为生命,但对诗中之梦的沉迷带给她的却只是生命的分裂与迷茫。在经过了诸多传统和现代的思想、意境和意象中的挣扎之后,诗人选择了对基督宗教的某种认同,从而获得了生命的“重生”,唱出了吟咏其天路历程的“歌中雅歌”。  关键词:生命 诗歌 梦想 真理 重生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一    《歌中雅歌》的作者施玮女士是一位为诗而生的人。由于自幼
期刊
摘要本文从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塑造的主人公哈克的人物内在特质着手,试图厘清哈克的精神深处的反资本主义文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这种对本真性情的诉求以及对自由的热爱,成就了哈克漂移的生命美学。  关键词:自由 生命美学 哈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马克·吐温是美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家。他生活在美国内战时期,站在民主与人道主义的高度,以当时美国热门
期刊
摘要英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乔叟为后人创作了耐人寻味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这部作品像万花筒一样,为我们展示了14世纪英国各阶层人物的社会生活。乔叟在故事中生动地描述了几位张扬个性的女性人物。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了话语权。当然,乔叟也无法真正摆脱时代对他的束缚,他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传统女性观的认同和继承。  关键词: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集》 女性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诗歌这一文体在社会转型期中逐渐被边缘化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许多外在社会因素对西部诗人昌耀的影响是巨大的,昌耀的创作在这种精神的焦虑中发生着变化,与其在80年代初期刚刚复出时的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试从80年代后期这个视角出发,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来分析外在影响及在这些影响因素之下诗人自身的创作。  关键词:昌耀 诗性 思索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玛丽·雪莱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隐含着深刻的伦理意义。书中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创造出来的怪物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丧心病狂的恶魔,相反,他心地纯真,与人为善,极富爱心和同情心,如同卢梭笔下的“高尚野蛮人”,但这个人物却堕落成为了一个杀人恶魔。究其原因是怪物生活中爱的缺乏,同时也是因为文明对怪物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伦理学角度揭示了怪物堕落的原因。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高尚野蛮人 堕落 伦理学  中图
期刊
摘要小说《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是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从现代写作学的理论视野出发,以“十七年”文学中的典型文本案例——丰村小说《美丽》入手,通过叙事学的文本分析,仔细考察了小说文本的作者在时代自由与禁忌之间的表现域度,从而也深刻地透视出作者所处时代的创作心理,以及特殊时代造就出的丰富的写作策略,并为整个“十七年”文学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切入的批评研究范例。  关键词:“十七年” 《美丽》 写作禁忌写作策略叙述者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以现代主义艺术观和现代主义人生追求为理论基础,在分析亨利·詹姆斯小说《未来的麦当娜》中画家西奥巴德的悲惨命运的根源的基础上,阐述了画家西奥巴德陷落在完美主义泥淖中,把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混为一谈,脱离生活的本质,最终走向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幻灭之路。本文探讨了人生追求上的现代主义困境,指出在过度理想化,在现代主义关照下的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必然受到羁畔,幻灭是人生必然的结局。  关键词:亨利·詹
期刊
摘要《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亨利·詹姆斯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本文认为,作品对主人公伊莎贝尔婚姻问题的探讨突出反映了作者矛盾的婚姻观:一方面,詹姆斯认为婚姻不是商业契约而是神圣永恒的,从而让伊莎贝尔拒绝了好友亨利艾塔离婚的建议,回到奥斯蒙德的身边;另一方面,离婚作为伊莎贝尔走出困境的一个选择始终贯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詹姆斯对离婚的支持。詹姆斯婚姻观的矛盾性是其复杂的文化宗教背景作用的结果。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