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恋子情结”在每个母亲身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在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亚当·贝德》中,亚当的母亲莉丝贝斯对亚当倾注了不同寻常的爱,她身上的“恋子情结”异常强烈,这种爱演变成了一种情人的爱意。
关键词:莉丝贝斯 母爱 恋子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亚当·贝德》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于1859年出版,问世后获得巨大成功。当时在位的维多利亚女王深爱这部小说,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更是对其赞赏有加。《亚当·贝德》描述的是木匠亚当·贝德的爱情故事,亚当·贝德一开始爱上了有着如小猫一般美的漂亮女孩海蒂,但海蒂却是一个自私自利、虚荣自负的女子,她与富绅子弟亚瑟私下来往并怀上了孩子。在她去寻找已从军的亚瑟的路上生下孩子却将其遗弃,导致婴儿死亡,最后被流放他乡。而亚当在这所有过程中始终对海蒂情深意浓。经过父亲的意外辞世、海蒂悲剧的打击,亚当的个人情感渐趋成熟,在与黛娜的接触中,亚当的道德得到了升华,最后亚当娶了这位心地善良、品格高尚的卫理公会布道士黛娜。
《亚当·贝德》是一部成长小说,过去国内对小说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小说主人公的感情和心理研究上,而对文中其他人物对亚当的感情经历的影响则少有提及。本文试从亚当的母亲莉丝贝斯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分析和表明,亚当是莉丝贝斯的精神寄托的唯一对象和情感寄宿的唯一栖枝,在她的身上体现着明显的“恋子情结”。
一 “恋子情结”在莉丝贝斯身上产生的原因
“恋子情结”亦为柔卡斯塔情结,此称源自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俄狄浦斯原是底比斯国王与年青皇后柔卡斯塔的儿子,生后神谕,该子长大后会弑父娶母,因此国王命人将其抛弃于山野。幸被牧羊者救去,献给无子的邻国国王。该国国王视其如己生,将他抚养成人,并准备将王位传给他。俄狄浦斯在受命前又获神谕,内容同前,因此深感恐惧不安而出外逃离。路遇其父,发生冲突,在互不相识下将其父杀死。后来因除掉底比斯境内的恶魔,受到底比斯人民拥戴成为新国王,娶其生母为妻,生下二女。后来底比斯连续遭受天灾,经过祈祷后获神谕,并据此进行详细调查,俄狄浦斯最后发现自己即是杀害前国王(生父)的凶手,而妻子柔卡斯塔则是自己的生母。柔卡斯塔在羞愤下自杀,俄狄浦斯则自感罪恶深重,自残双目后,携两女流亡他乡。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中将“恋母情结”命为“俄狄浦斯情结”,据此,我国心理学家将反向的“俄狄浦斯情结”命为“恋子情结”或“柔卡斯塔情结”。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埃·弗洛姆对母爱有这样的论述:
“在母亲的爱中,也许能发现母亲这个人处于母爱的自恋中。由于她感到婴儿仍是她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她的爱和迷恋也许是一种自恋的满足。在母亲的权势欲和占有欲中,可能会发现另一个动机,孩子无能为力,完全从属于母亲的意志。对于一个盛气凌人、占有欲极强的母亲来说,孩子无非是一个满足的自然对象”。
对于莉丝贝斯而言,在三十多岁才结婚,以“一个中年才得子的妇人的爱在爱她的儿子”,所以她倍加珍爱她的儿子。而在孩子们十多岁时,丈夫希厄斯开始酗酒,莉丝贝斯整天在家以泪洗面导致眼睛有些昏花,心多忧虑的她只能向她的儿子诉说她满心的哀怨。虽然两个儿子都很聪明听话,但因为莉丝贝斯与大儿子亚当在许多方面很相像——“母子俩有一样的体型,一样急躁的性情”。所以相对而言,莉丝贝斯更依赖和偏爱聪明、有责任心的大儿子亚当。但是“家庭成员的想象,往往还含有深刻的悲哀”。由于缺少夫爱、心情压抑、心灵空虚,莉丝贝斯将亚当视为恋爱与得到爱的回复的对象,把心灵寄托在亚当身上,希冀在对儿子超量的爱中寻求一份慰藉,一份满足。以致后来在丈夫酗酒坠水溺死在河中后,她将所有的对爱的渴求蕴蓄于亚当,将亚当视为自己“精神上的丈夫”,这种感情最终在她那脆弱的心灵深处凝集成强烈的“恋子情结”。
二 “恋子情结”在《亚当·贝德》中的体现
在小说中,每周礼拜天的早晨是莉丝贝斯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干草坡教堂是在下午做礼拜,上午亚当总在家里看看书,这是一件她敢于去打扰他的事情”。由于小儿子赛斯经常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所以午饭她可以独自和亚当共享。“在干干净净的厨房里,……她亲爱的亚当穿着最好的衣服坐在她身旁,她高兴的话,就可以用手拍拍他的头发,看他含笑抬头望着她,……这一切就构成了可怜的莉丝贝斯的人间天堂”。此种“拍”,此般抚摸,两人对视相笑,俨然一对情侣深情对望。
在故事渐渐引出贝德这个家庭时,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莉丝贝斯对亚当的依赖,以及她在感情上的偏移。当亚当得知父亲尚未完成工活就出去喝酒时,他生气地独自向工房走去,身为母亲和妻子的莉丝贝斯没有为父子之间的矛盾感到焦虑或悲伤,或者想法在丈夫和儿子中间进行调解,而是“把织的衣服扔下,忙跟上前去,抓着他的胳膊,带着埋怨的规劝口吻”,劝亚当留下来吃她做的午餐。在此处描写中,莉丝贝斯无论是心理或感情的焦点明显倾向于儿子亚当。由于丈夫酗酒的长久性,使身为妻子的莉丝贝斯有意无意之中淡化了了妻子的角色,而在丈夫和儿子发生矛盾时,将注意力转移到更能让她忘掉忧虑的,健康的儿子亚当身上。可以说,在潜意识中,莉丝贝斯将亚当视为更可以依赖和关心的对象。
在亚当和父亲发生矛盾后,因无法确定亚当是否会离家出走,莉丝贝斯的心“被痛苦和恐惧所侵扰”,并为此而向小儿子赛斯哭诉,如果自己和亚当分开,再也见不着亚当,她“还不如没有儿子的好”。在这里,莉丝贝斯淡化了小儿子赛斯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凸显了大儿子亚当的重要性。她认为亚当“心灵手巧,谁家的儿子也比不上他,有地位的人都看重他,他又高又直像棵白杨树”。在莉丝贝斯的心里,亚当作为儿子的形象已经淡漠,他是被作为丈夫的形象来崇奉的。
随着丈夫希厄斯的意外身亡,莉丝贝斯对亚当的情感和心理依赖也在作者的细节描写中,逐一呈现。当得知丈夫的死讯后,莉丝贝斯的第一反应是“大叫着扑到亚当身边”,在重大事情面前,莉丝贝斯把亚当看为自己的支撑点。就如小说中所说,如果莉丝贝斯“在梦中,被抬到了一个广大城市的荒墟上,一觉醒来,骇然分不清晨昏”,不知满目荒凉缘何而生,为何孤单的自己身落荒寂之中,她会首先想到“亚当在哪儿”。这种情感上的依赖,随着埋葬希厄斯的情节发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莉丝贝斯想让亚当与丈夫做生死诀别,而赛斯告诉她亚当已在木工房里睡着了,并请母亲不要去喊醒他,但莉丝贝斯却反驳道:“我去看看他又不会把他弄醒。有两个钟头我没看见这孩子了。”当她见到醒来的亚当后,她开始向亚当诉说满腹牢骚,“正如所有诉苦抱怨的女人一样,她诉苦是为了想得到点劝慰”,可是此时的亚当由于悲痛,默然无语,“这就使她诉说得更厉害了”。仿佛一位怨妇在向情人之处找寻抚慰,然却无果。
在给希厄斯做棺材一事上,莉丝贝斯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当亚当提出让弟弟赛斯先动手为父亲做棺材时,莉丝贝斯坚决反对,并对亚当说,“除了你,我不要别人碰这棺材“,“要是我先死,他(希厄斯)也不会要赛斯做我的棺材”。对于小儿子赛斯的感受,她毫不顾及。埃·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谈到情人的爱时,说“在情人的爱中有一种排他性,这是同胞的爱和母亲的爱所没有的”。莉丝贝斯在做棺材一事上的反应,全然一副爱的排他性的表现。在莉丝贝斯心里,亚当已经成了她的唯一,一个无人可以替代的位置。对于亚当,她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她明明知道赛斯深爱黛娜,但认为黛娜比赛斯大两岁,应该让亚当娶黛娜,而那时亚当自己不愿意娶黛娜,莉丝贝斯对此十分生气。而且亚当也明白在婚娶这件事上,他“跟他母亲将始终是一场艰巨的斗争:不论他挑谁做妻子,她都会嫉妒”。
由于对亚当在情感上的过度依赖,莉丝贝斯对儿子的感情生活是患得患失的。当亚当换上礼拜天穿的好衣服准备到霍尔农场与心爱的人约会时,莉丝贝斯与亚当发生了不愉快,“当然,她反对他穿好衣服的真正原因是,她猜想这是为了海蒂穿的。但在这恼怒之下,还有更深一层的心理,就是她需要她的儿子爱她”。在亚当出去之后,她飞快追了上去,请求亚当的原谅,“你妈妈一天没事,就是一个人坐着想你”。当亚当说了一些安慰她的话后,她又唠叨说亚当应该在他高兴的时候,为她穿上好衣服。这一切完全是以一个情人的标准来要求儿子对其施爱,使她愉悦。由于莉丝贝斯依恋亚当,他们的母子之情又深至难以割舍,所以当亚当喜欢海蒂、追求海蒂时,莉丝贝斯的心情是不愉快的,甚至有着沉重的失落感。
莉丝贝斯对亚当的感情变化,在小说中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来表现的。当亚当被选为管理树林时,亚瑟在祝饮会上邀请亚当吃饭,并希望他参加饭后的大厅舞会。对于亚当不能陪伴自己回家,莉丝贝斯的心理是“复的嫉妒和烦躁”交织在一起的,她一方面为自己至爱儿子所获荣誉而欣喜和自豪,另一方面,她又担心亚当会渐渐离她远去,如果亚当可留在自己的身边,“她巴不得过去所经历的一切痛苦一并再现”。这时的莉丝贝斯的心理,宛然是个渴求情人能够长久留在自己身边的女人,而非一个母亲。
在海蒂杀婴入狱后,亚当外出,莉丝贝斯希望得到黛娜的安慰,而当赛斯提出将黛娜接来陪伴母亲时,莉丝贝斯却因担心亚当仍然爱着海蒂,黛娜的到来会引起亚当对自己的反感而阻止了赛斯。因畏惧亚当的想法而放弃了自己的意愿,这种担心和内心活动已远远超过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挂念,是莉丝贝斯内心深处渴望寻求亚当慰藉的表征。
三 结语
在小说的结尾,乔治·艾略特将海蒂流放这一悲剧搁置未续,安排了亚当和黛娜结婚这一大团圆的结局。许多批评家认为这种安排“有损全书后一部分的悲剧气氛,破坏了统一的结果”,笔者认为这一看似完美的结局,其实并不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将是悲剧。
首先,黛娜是一位卫理公会布道士,她从小就得到圣灵的启示,笃信虔诚,愿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上帝的事业。赛斯对她仰慕已久,她却心秉圣念,不为所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黛娜始终贯之以上帝召唤的拯救人类这一事业为重,对赛斯、亚当的感情如湖水般平静。而亚当对黛娜也只是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他希望黛娜能够成为赛斯的妻子。只是在莉丝贝斯的点拨和旁敲侧击之下,黛娜和亚当他们才逐渐对彼此萌生爱意,并最终结为夫妇。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作者设计的亚当和黛娜的结合有些突兀;其次,虽然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上看,莉丝贝斯对黛娜的感情始终是善意的,真挚的,她端详着黛娜的脸时,犹如“人们仔细看着新摘的雪莲花一样”,而且黛娜也如“亚当的新《圣经》中一幅画上的天使,永远散发出一种别样的、内在的、精神的美”,但是通过作家对莉丝贝斯的描写,我们也能看出莉丝贝斯也是一个“精力旺盛,干净得像雪莲花”一般的人,她与黛娜有着某种共性,她对黛娜的喜欢和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自恋的满足;再者,莉丝贝斯对亚当过度的依赖和潜伏于她内心的“恋子情结”也许会将故事引向另一个方向。从心理学角度讲,莉丝贝斯潜意识中的 “恋子情结”是一座暂时沉寂的火山。当儿子亚当和黛娜朝夕相处并产生真挚的爱情后,他们的幸福美满和恩爱会刺激莉丝贝斯的感情,随着以后接踵而至的嫉妒、占有欲望的增强,她会愈发感到一种疏远的压力,加之她渴望从亚当那里获得一种永恒的心理满足的愿望无法实现,这座沉寂的火山终会爆发,后果将是悲剧。
参考文献:
[1] 乔治·艾略特,周定之译:《亚当·贝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 张弘:《西方文学精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 弗洛伊德,赵辰译:《梦的解析》,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4] 埃·弗洛姆,康革尔译:《爱的艺术》,华夏出版社,1987年。
[5] 冯化宇:《从〈儿子与情人〉一文中看“恋子情结”》,《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1-2期。
作者简介:李智彩,女,1984—,山东临沂人,东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键词:莉丝贝斯 母爱 恋子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亚当·贝德》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于1859年出版,问世后获得巨大成功。当时在位的维多利亚女王深爱这部小说,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更是对其赞赏有加。《亚当·贝德》描述的是木匠亚当·贝德的爱情故事,亚当·贝德一开始爱上了有着如小猫一般美的漂亮女孩海蒂,但海蒂却是一个自私自利、虚荣自负的女子,她与富绅子弟亚瑟私下来往并怀上了孩子。在她去寻找已从军的亚瑟的路上生下孩子却将其遗弃,导致婴儿死亡,最后被流放他乡。而亚当在这所有过程中始终对海蒂情深意浓。经过父亲的意外辞世、海蒂悲剧的打击,亚当的个人情感渐趋成熟,在与黛娜的接触中,亚当的道德得到了升华,最后亚当娶了这位心地善良、品格高尚的卫理公会布道士黛娜。
《亚当·贝德》是一部成长小说,过去国内对小说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小说主人公的感情和心理研究上,而对文中其他人物对亚当的感情经历的影响则少有提及。本文试从亚当的母亲莉丝贝斯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分析和表明,亚当是莉丝贝斯的精神寄托的唯一对象和情感寄宿的唯一栖枝,在她的身上体现着明显的“恋子情结”。
一 “恋子情结”在莉丝贝斯身上产生的原因
“恋子情结”亦为柔卡斯塔情结,此称源自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俄狄浦斯原是底比斯国王与年青皇后柔卡斯塔的儿子,生后神谕,该子长大后会弑父娶母,因此国王命人将其抛弃于山野。幸被牧羊者救去,献给无子的邻国国王。该国国王视其如己生,将他抚养成人,并准备将王位传给他。俄狄浦斯在受命前又获神谕,内容同前,因此深感恐惧不安而出外逃离。路遇其父,发生冲突,在互不相识下将其父杀死。后来因除掉底比斯境内的恶魔,受到底比斯人民拥戴成为新国王,娶其生母为妻,生下二女。后来底比斯连续遭受天灾,经过祈祷后获神谕,并据此进行详细调查,俄狄浦斯最后发现自己即是杀害前国王(生父)的凶手,而妻子柔卡斯塔则是自己的生母。柔卡斯塔在羞愤下自杀,俄狄浦斯则自感罪恶深重,自残双目后,携两女流亡他乡。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中将“恋母情结”命为“俄狄浦斯情结”,据此,我国心理学家将反向的“俄狄浦斯情结”命为“恋子情结”或“柔卡斯塔情结”。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埃·弗洛姆对母爱有这样的论述:
“在母亲的爱中,也许能发现母亲这个人处于母爱的自恋中。由于她感到婴儿仍是她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她的爱和迷恋也许是一种自恋的满足。在母亲的权势欲和占有欲中,可能会发现另一个动机,孩子无能为力,完全从属于母亲的意志。对于一个盛气凌人、占有欲极强的母亲来说,孩子无非是一个满足的自然对象”。
对于莉丝贝斯而言,在三十多岁才结婚,以“一个中年才得子的妇人的爱在爱她的儿子”,所以她倍加珍爱她的儿子。而在孩子们十多岁时,丈夫希厄斯开始酗酒,莉丝贝斯整天在家以泪洗面导致眼睛有些昏花,心多忧虑的她只能向她的儿子诉说她满心的哀怨。虽然两个儿子都很聪明听话,但因为莉丝贝斯与大儿子亚当在许多方面很相像——“母子俩有一样的体型,一样急躁的性情”。所以相对而言,莉丝贝斯更依赖和偏爱聪明、有责任心的大儿子亚当。但是“家庭成员的想象,往往还含有深刻的悲哀”。由于缺少夫爱、心情压抑、心灵空虚,莉丝贝斯将亚当视为恋爱与得到爱的回复的对象,把心灵寄托在亚当身上,希冀在对儿子超量的爱中寻求一份慰藉,一份满足。以致后来在丈夫酗酒坠水溺死在河中后,她将所有的对爱的渴求蕴蓄于亚当,将亚当视为自己“精神上的丈夫”,这种感情最终在她那脆弱的心灵深处凝集成强烈的“恋子情结”。
二 “恋子情结”在《亚当·贝德》中的体现
在小说中,每周礼拜天的早晨是莉丝贝斯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干草坡教堂是在下午做礼拜,上午亚当总在家里看看书,这是一件她敢于去打扰他的事情”。由于小儿子赛斯经常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所以午饭她可以独自和亚当共享。“在干干净净的厨房里,……她亲爱的亚当穿着最好的衣服坐在她身旁,她高兴的话,就可以用手拍拍他的头发,看他含笑抬头望着她,……这一切就构成了可怜的莉丝贝斯的人间天堂”。此种“拍”,此般抚摸,两人对视相笑,俨然一对情侣深情对望。
在故事渐渐引出贝德这个家庭时,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莉丝贝斯对亚当的依赖,以及她在感情上的偏移。当亚当得知父亲尚未完成工活就出去喝酒时,他生气地独自向工房走去,身为母亲和妻子的莉丝贝斯没有为父子之间的矛盾感到焦虑或悲伤,或者想法在丈夫和儿子中间进行调解,而是“把织的衣服扔下,忙跟上前去,抓着他的胳膊,带着埋怨的规劝口吻”,劝亚当留下来吃她做的午餐。在此处描写中,莉丝贝斯无论是心理或感情的焦点明显倾向于儿子亚当。由于丈夫酗酒的长久性,使身为妻子的莉丝贝斯有意无意之中淡化了了妻子的角色,而在丈夫和儿子发生矛盾时,将注意力转移到更能让她忘掉忧虑的,健康的儿子亚当身上。可以说,在潜意识中,莉丝贝斯将亚当视为更可以依赖和关心的对象。
在亚当和父亲发生矛盾后,因无法确定亚当是否会离家出走,莉丝贝斯的心“被痛苦和恐惧所侵扰”,并为此而向小儿子赛斯哭诉,如果自己和亚当分开,再也见不着亚当,她“还不如没有儿子的好”。在这里,莉丝贝斯淡化了小儿子赛斯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凸显了大儿子亚当的重要性。她认为亚当“心灵手巧,谁家的儿子也比不上他,有地位的人都看重他,他又高又直像棵白杨树”。在莉丝贝斯的心里,亚当作为儿子的形象已经淡漠,他是被作为丈夫的形象来崇奉的。
随着丈夫希厄斯的意外身亡,莉丝贝斯对亚当的情感和心理依赖也在作者的细节描写中,逐一呈现。当得知丈夫的死讯后,莉丝贝斯的第一反应是“大叫着扑到亚当身边”,在重大事情面前,莉丝贝斯把亚当看为自己的支撑点。就如小说中所说,如果莉丝贝斯“在梦中,被抬到了一个广大城市的荒墟上,一觉醒来,骇然分不清晨昏”,不知满目荒凉缘何而生,为何孤单的自己身落荒寂之中,她会首先想到“亚当在哪儿”。这种情感上的依赖,随着埋葬希厄斯的情节发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莉丝贝斯想让亚当与丈夫做生死诀别,而赛斯告诉她亚当已在木工房里睡着了,并请母亲不要去喊醒他,但莉丝贝斯却反驳道:“我去看看他又不会把他弄醒。有两个钟头我没看见这孩子了。”当她见到醒来的亚当后,她开始向亚当诉说满腹牢骚,“正如所有诉苦抱怨的女人一样,她诉苦是为了想得到点劝慰”,可是此时的亚当由于悲痛,默然无语,“这就使她诉说得更厉害了”。仿佛一位怨妇在向情人之处找寻抚慰,然却无果。
在给希厄斯做棺材一事上,莉丝贝斯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当亚当提出让弟弟赛斯先动手为父亲做棺材时,莉丝贝斯坚决反对,并对亚当说,“除了你,我不要别人碰这棺材“,“要是我先死,他(希厄斯)也不会要赛斯做我的棺材”。对于小儿子赛斯的感受,她毫不顾及。埃·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谈到情人的爱时,说“在情人的爱中有一种排他性,这是同胞的爱和母亲的爱所没有的”。莉丝贝斯在做棺材一事上的反应,全然一副爱的排他性的表现。在莉丝贝斯心里,亚当已经成了她的唯一,一个无人可以替代的位置。对于亚当,她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她明明知道赛斯深爱黛娜,但认为黛娜比赛斯大两岁,应该让亚当娶黛娜,而那时亚当自己不愿意娶黛娜,莉丝贝斯对此十分生气。而且亚当也明白在婚娶这件事上,他“跟他母亲将始终是一场艰巨的斗争:不论他挑谁做妻子,她都会嫉妒”。
由于对亚当在情感上的过度依赖,莉丝贝斯对儿子的感情生活是患得患失的。当亚当换上礼拜天穿的好衣服准备到霍尔农场与心爱的人约会时,莉丝贝斯与亚当发生了不愉快,“当然,她反对他穿好衣服的真正原因是,她猜想这是为了海蒂穿的。但在这恼怒之下,还有更深一层的心理,就是她需要她的儿子爱她”。在亚当出去之后,她飞快追了上去,请求亚当的原谅,“你妈妈一天没事,就是一个人坐着想你”。当亚当说了一些安慰她的话后,她又唠叨说亚当应该在他高兴的时候,为她穿上好衣服。这一切完全是以一个情人的标准来要求儿子对其施爱,使她愉悦。由于莉丝贝斯依恋亚当,他们的母子之情又深至难以割舍,所以当亚当喜欢海蒂、追求海蒂时,莉丝贝斯的心情是不愉快的,甚至有着沉重的失落感。
莉丝贝斯对亚当的感情变化,在小说中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来表现的。当亚当被选为管理树林时,亚瑟在祝饮会上邀请亚当吃饭,并希望他参加饭后的大厅舞会。对于亚当不能陪伴自己回家,莉丝贝斯的心理是“复的嫉妒和烦躁”交织在一起的,她一方面为自己至爱儿子所获荣誉而欣喜和自豪,另一方面,她又担心亚当会渐渐离她远去,如果亚当可留在自己的身边,“她巴不得过去所经历的一切痛苦一并再现”。这时的莉丝贝斯的心理,宛然是个渴求情人能够长久留在自己身边的女人,而非一个母亲。
在海蒂杀婴入狱后,亚当外出,莉丝贝斯希望得到黛娜的安慰,而当赛斯提出将黛娜接来陪伴母亲时,莉丝贝斯却因担心亚当仍然爱着海蒂,黛娜的到来会引起亚当对自己的反感而阻止了赛斯。因畏惧亚当的想法而放弃了自己的意愿,这种担心和内心活动已远远超过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挂念,是莉丝贝斯内心深处渴望寻求亚当慰藉的表征。
三 结语
在小说的结尾,乔治·艾略特将海蒂流放这一悲剧搁置未续,安排了亚当和黛娜结婚这一大团圆的结局。许多批评家认为这种安排“有损全书后一部分的悲剧气氛,破坏了统一的结果”,笔者认为这一看似完美的结局,其实并不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将是悲剧。
首先,黛娜是一位卫理公会布道士,她从小就得到圣灵的启示,笃信虔诚,愿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上帝的事业。赛斯对她仰慕已久,她却心秉圣念,不为所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黛娜始终贯之以上帝召唤的拯救人类这一事业为重,对赛斯、亚当的感情如湖水般平静。而亚当对黛娜也只是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他希望黛娜能够成为赛斯的妻子。只是在莉丝贝斯的点拨和旁敲侧击之下,黛娜和亚当他们才逐渐对彼此萌生爱意,并最终结为夫妇。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作者设计的亚当和黛娜的结合有些突兀;其次,虽然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上看,莉丝贝斯对黛娜的感情始终是善意的,真挚的,她端详着黛娜的脸时,犹如“人们仔细看着新摘的雪莲花一样”,而且黛娜也如“亚当的新《圣经》中一幅画上的天使,永远散发出一种别样的、内在的、精神的美”,但是通过作家对莉丝贝斯的描写,我们也能看出莉丝贝斯也是一个“精力旺盛,干净得像雪莲花”一般的人,她与黛娜有着某种共性,她对黛娜的喜欢和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自恋的满足;再者,莉丝贝斯对亚当过度的依赖和潜伏于她内心的“恋子情结”也许会将故事引向另一个方向。从心理学角度讲,莉丝贝斯潜意识中的 “恋子情结”是一座暂时沉寂的火山。当儿子亚当和黛娜朝夕相处并产生真挚的爱情后,他们的幸福美满和恩爱会刺激莉丝贝斯的感情,随着以后接踵而至的嫉妒、占有欲望的增强,她会愈发感到一种疏远的压力,加之她渴望从亚当那里获得一种永恒的心理满足的愿望无法实现,这座沉寂的火山终会爆发,后果将是悲剧。
参考文献:
[1] 乔治·艾略特,周定之译:《亚当·贝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 张弘:《西方文学精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 弗洛伊德,赵辰译:《梦的解析》,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4] 埃·弗洛姆,康革尔译:《爱的艺术》,华夏出版社,1987年。
[5] 冯化宇:《从〈儿子与情人〉一文中看“恋子情结”》,《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1-2期。
作者简介:李智彩,女,1984—,山东临沂人,东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