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的天地里师幼同生共长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tage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幼儿生长的最佳场域。生长,是生命的应有之义;心灵自由,助推生命生长。紧随我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脚步,我们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形成课程生长点,架构幼儿自主探索的课程,在课程游戏化之路上与幼儿同行共生共长。

一、以游戏精神贯穿课程始终是课程游戏化的根本所在


  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追求幼儿在课程中的自主、自由、探索、愉悦等应有之义,正是游戏精神的具体体现,即要实现课程的游戏化。
  1.衍生基于兴趣和经验的课程生长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会主动参与、积极探索。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中的游戏、生活、学习都是幼儿通向新经验的生长点。海安地处长江入海口与南黄海之滨,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们生活富裕。我们从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名扬全国、海安人老少皆知的海安花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养殖技术和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的中洋河豚,享誉大江南北的海安丝绸与海安建筑等,作为幼儿课程的生长点,引发幼儿去感知探索、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快乐。
  2.组织自主探索的课程过程
  课程是否做到了游戏化,并不在形式,而重在课程的组织是否始终遵循游戏精神,也就是说,课程的游戏化并不是简单的排斥“教学”这种组织形式,而重在创设适宜的环境、情境,让幼儿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主动地操作、大胆地探索,始终觉得我是在“玩”,在玩中丰富体验、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增长智慧。摒弃学习任务的驱动,给幼儿学习主体地位,努力做到教育无痕。
  3.追求重在体验的课程价值
  考量课程实施的效果,在尊重幼儿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幼儿在课程中的态度与体验,关注课程的游戏性,关注幼儿是否出于自主自愿,是否积极愉悦,关注幼儿是否在大胆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丰富深刻的体验。其中,游戏功能本身是基本和首要的,要想真正实现课程的游戏化,我们应始终不忘游戏精神这根主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课程中的自主愉悦。

二、“教学”与“游戏”的融合是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抓手


  课程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以把握的问题之一。实现游戏和教学的融合,让游戏和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水乳交融、互补共生,才是课程游戏化的应然追求。我园在基于地方文化的主题特色课程开发中,便采取了相互融合的方法。
  1.开展基于地方文化的特色主题活动
  围绕地方文化特色,我们从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出发,在与幼儿的交谈中,发掘有价值的内容,将这些资源进行挖掘、筛选和整理,在小中大班形成若干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方案。例如:围绕“海安花鼓”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教学活动“红红的海安花鼓”,在欣赏教师进京参加国庆大典海安花鼓舞表演的录像时,幼儿情不自禁地随教师翩翩起舞,开始了学习模仿。在活动区,进行花鼓的制作,师幼一起创编花鼓操。一切都在幼儿自觉需要、自主探索、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产生,既是游戏的过程,又是学习的过程,幼儿不仅获得了动作、韵律、肢体协调等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得到了积极愉悦的游戏体验。在主动学习、相互学习中,幼儿的设想得以实现,创造力得到发展。循着幼儿对鼓的兴趣,我们还进行了鼓文化的拓展延伸活动,如“各种各样的鼓”“多样的鼓舞”“鼓声探秘”等。
  2.营造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游戏环境
  首先,创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走廊以及楼梯环境,达到整体教育的目的。围绕幼儿的已有经验,师幼共同制作关于海安的主体壁报,用艺术化的手法展现成活动室的主题墙、空中吊饰等,将教育内容和环境有机融合。幼儿在多感官协同下的学习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其次,创设与主题相匹配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可动的区域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在与环境、材料互动中得到熏陶和浸染。以“大美海安”为主题统领下的多个区域“华艺染坊”“奇香食品”“好吃的海安山芋”“523主题文化园”“纸忆童年”“百草园”“海鲜一条街”“农家乐”等,满足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需求。区域投放的木条、零布头、瓦片、旧条幅等是幼儿游戏中的宝贝,在幼儿的摆弄下成为个性张扬的作品,打造成了有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染坊、卖场……整个环境与幼儿的游戏、学习融为一体。

三、修炼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的专业能力


  在开展课程游戏化进程中,如何给幼儿提供低结构的材料?如何管住教师的嘴和手?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的支撑。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刻不容缓。
  1.随机跟班,现场把脉
  在课程游戏化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下,教师逐渐树立了“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开展园长跟班观摩活动,及时对当班教师开展的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进行“临床诊脉式”的现场跟踪、交流与评点,肯定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生活中好的方式方法的同时,探讨他们需要改进的方面,为教师提供贴心的服务。
  2.回放视频,引领专业解读

  有效观察,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必备素养和首要职责。为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发展变化,真正能看、会看和会指导幼儿的游戏,鼓励教师及时拍摄幼儿游戏活动,记录真实的幼儿游戏行为。采用即时回放视频技术,组织教师回看录像,从观察的角度、观察的目的、觀察的方法,以及如何分析评价、筹划后续支持策略等方面,引导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客观描述、分析和反思点评,提高解读幼儿的能力。
  3.追问反思,明晰概念
  虽然幼儿的游戏每天都在进行,但不少教师仍对“课程游戏化”感到茫然,认为幼儿在园的一日所有活动都需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忌谈、羞谈“教学”,生怕提了“教学”就是“小学化”。游戏不敢管,怕管了就是不给幼儿自主,由此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着放羊式现象。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涵,我们通过主题沙龙形式,邀请大家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或困惑,进行讨论与对话。如:课程怎样体现游戏精神?课程以幼儿为主体了吗?投放的材料有什么潜在价值?幼儿得到什么发展?如何把握教师指导的度?等等。通过对话交流,帮助教师明晰相关概念,拨正课程实施思路,掌握具体的实施方法,确保在“知”字上统领推进的方向。

四、携手共建,课程游戏化的行走状态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园在与结对园、周边姐妹园共建互助的过程中,引领教师相互学习、共同切磋、资源共享、并肩行走。
  1.课程审议,丰韵课程建设

  我们的课程适合幼儿吗?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了吗?随着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问题、困惑以及收获。这就需要我们对预设的、实施的课程方案进行审议,从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点、能力发展等方面提升、改造和完善我们的课程方案。针对班级课程方案,从“什么是课程审议”“为什么要进行课程审议”“怎样进行课程审议”等方面引领教师思考,明确课程审议的要求:(1)从幼儿的立场看课程,坚持游戏化、生活化原则;(2)从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室内外环境、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师幼互动策略与评价诸方面审议我们的课程;(3)在观察和解读本班幼儿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班级特色课程。经过全员教师、教研组、园课程核心组的全员卷入式、多层级的智慧火花碰撞,完善课程内容,发掘环境资源,组织多样活动,确定评价立场,从而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2.沉浸研讨互动,明晰前行方向
  随着课程游戏化推进,为了促进园所间共享课程游戏化成果,从项目共建园两两结对研究向市县大区域的幼儿园间沉浸式研讨,在“走出去”“请进来”中,大家将项目的构想、幼儿园实施游戏化情况、困惑、难点等问题,进行多元化信息交流、多向性思维碰撞,找差距、找不足、找缺陷,不断拨正前行的方向,为幼儿打造“情智和谐发展”的幸福乐园。
  生长中的课程,与游戏相融共生;成长中的我们,与课程相伴同行;我们共同期待:为幼儿的成长助力,生长有声,发展有痕!
  (责任编辑:张 琳)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系统勾画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幼儿园智慧学习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期。一、幼儿智慧学习的转变  1.从实体到虚拟  传统的幼儿学习情境创设都是实体的,局限于固定的、闭塞的时空内,主要是由教师亲手收集材料、创设环境来营造学习的情境和氛围,这种情境是有形的,有助于幼儿在直接感知中进行学习,但是这样的环境与场景也很容易受到物质
期刊
网络的便利被广泛认同,并且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场景。“互联网+”具有直观性、明确性、多样性等特点,将互联网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结,能够有效帮助家园共育正向发展,使以往“面对面”的交流变为当前多样化、多对象的家园交流方式。  为响应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年)》中有关要求加强家庭教育的条文,借助“互联网 + 家庭育儿”的平台,我园以数字平台为基础,围绕
期刊
一、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不同  所谓教育理念不同,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更侧重于“小学化”。部分家长甚至认为,唯有让幼儿更早地识字写字、背诵诗词、学习才艺等,才能切实提升幼儿的能力。他们通常只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2.家园共育的内容过于浅显  家园共育包含的内容涉及到幼儿成长的各个层面,然而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却各有
期刊
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历经岁月传承、广泛流传于民间、具有浓厚地域文化气息的游戏种类,给我们许多人都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对于幼儿来说,民间游戏简单易玩、趣味性强、取材简便,这也是他们喜欢玩、乐于玩民间游戏的重要因素。  在幼儿园课程中,一些经典的民间游戏虽时有运用,但其广泛性、深入性及教育性体现得还不够,未能很好地与幼儿园课程进行有机的融合与渗透、改编与创新。因此,如何发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最大价
期刊
案例背景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活动之一,课程审议的实质是要对课程建设尤其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讨论和决策。通过课程审议,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明晰教育理想和价值观,弄清楚什么是应该学习和传授的,明确教育自身的功能。  那么,幼儿园在课程审议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在遇到迷茫和困顿时应该如何解决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和孩子一起过元宵节”的案例,共同思考应该如何基于儿童开展有效的幼
期刊
大自然是生命的摇篮,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的滋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应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怎样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让幼儿更好地亲近自然呢?我们对园所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我园地处老城区繁华地带,园所建筑已有35年历史,户外场地小,草地较少,早期栽种的树木品种单一但都较为高大、遮阴范围广,大树上还有鸟窝。通过与幼儿的商讨,我
期刊
围绕幼儿的爱好、兴趣及能力发展水平开展适宜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还有助于增加幼儿的参与感与投入程度,能够帮助幼儿增强身体素质,提升体能,培养坚持、勇敢等良好的品质。那么,在组织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如何做才能发挥户外体育活动的最大价值呢?一、保证充足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
期刊
近年来,幼儿教育应用软件市场备受关注,幼儿教育APP凭借其灵活性、趣味性、交互性强的特点深受家长和幼儿的喜爱。然而,科学领域的幼儿教育APP却遭到了忽视。一、幼儿科学教育APP概述  (一)幼儿科学教育APP的内涵  对于幼儿科学教育APP的内涵,我们可以结合两方面来解释。首先是幼儿科学教育。刘占兰教授认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和从探究到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
期刊
“基于儿童需要的民间游戏俱乐部活动研究”是我园十三五规划课题。追随儿童需要,为每个儿童创设一个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俱乐部活动环境,是实施本课题重要的外部条件。在实施俱乐部LOGO创生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动员家长带领幼儿在网络上认识、收集LOGO,在生活中寻找发现身边的LOGO,在班级中开展了俱乐部LOGO亲子合作设计与投票活动等等。通过系列活动,幼儿对于LOGO有了感性的认识,知道它是一种代表性
期刊
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近几年,清徐县教育科技局根据县城优质园分布的特点,采取“一托管一”“一托管多”等形式,成立幼教集团,并通过推进学前教育集团联盟化办园模式改革,努力实现全县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一、学前教育集团联盟化发展现状  (一)集团化办园促总园分园共提升  目前,全县共有4个幼教集团,分别为清幼集团、东幼集团、宏幼集团和幼专集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