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育者课堂教学教学思想
“教育者”绝对属于复合型人才。一名“好”教育者首先应当具有学者的知识与才华,在课堂上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其次还应具备演员的天分与气质,可以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把自己的理念、观点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当然,最好还能拥有相声演员的幽默与智慧,即使一件挺没意思的事,都能娓娓道来,惟妙惟肖、趣味无穷。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崭新的教学时代,教育者要适时转换角色,从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的导师、顾问、朋友转换;向课程开发者、设计者转换;向学术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转换……完成了自身的蜕变,教育者才有可能造就出一门学生倾心乃至热爱的课程。总之,一门好课,应体现教育者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应当体现教育者的示范性,学生思维的启迪性和知识应用的综合性与灵活性。
好听与好玩
所谓“好听”就是要求课程首先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并使这种关注力有相当的持续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全情投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技能与思想的双重教育。要做到好听,就要努力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这要求教育者不但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的所知、所能、所想,了解本专业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育者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积累,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在很多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的关注似乎并不难,但要持续这种关注就不容易了。曾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不足20分钟。我们很难苛求学生在45分钟乃至更长的课程周期内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育者讲课时,讲授内容也许严肃,但形式未必深沉,掌握课堂的节奏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变换节奏?笔者认为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阶段性地讲些“题外话”,放松一下学生紧张的神经,同时将那些走神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课堂。“题外话”的内容包括时事评论、作品分析、创作经验、小组讨论、幽默玩笑等,而“好玩”通常就成为了这些“题外话”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知识的快乐,一名好的教育者应该把一堂课上得生动活泼,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夸张些讲,一堂课应不少于四次“哄堂大笑”。要做到这点,教育者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最鲜活生动的例子和最简洁直观的亲身示范,把理论和技能操作讲得清楚明白,努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次,教育者要留心处处皆学问,一名好的教育者必须平时多看多听,多积累素材。这些素材不一定是本学科的东西,可以是历史(甚至包括野史)、社会学、心理学的,乃至笑话段子等,以备授课时的不时之需。当然,如何将这些“题外话”与课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这就有赖于教育者的应变能力与幽默感了。如果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在嬉笑调侃中把高难的技术、深刻的哲理诠释得明明白白,学生想“溜号”都难。这不仅强化了教学效果,也会拉近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到教育者人格魅力与个性特点。笔者认为,“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乃教学技巧的至高境界。
总之,在授课过程中,经常在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之间进行巧妙的变换,把握“好听、好玩”的原则,使得课堂充满节奏感,学生听课不会感到太累,教育者也会收获轻松与快乐。
好懂与好用
教育者授课,其终极目的是要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教育者身处讲台,不是一味地炫耀自己如何才高八斗,而是力求将所授内容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地被学生理解、掌握,说得直白些就是“好懂”。语言表达能力是前提,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育者应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无论多媒体课件做得如何绚烂夺目,也要配以出色的语言诠释,才能体现其教学价值和欣赏价值,也才真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育者在授课时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什么讲,什么不讲;什么多讲,什么少讲……都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区别对待。有时候学生会提出与后面几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但这部分的主要知识点还没有讲到,教育者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有必要的话,可以把后面的内容提前讲,或放到后面章节详细讲。当课堂时间不够时,可以把部分内容略过,把一些学生可以自学的部分,当作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做,等到下次课上让学生自己为同学演示,或者教育者做总结。
教育者在教授中,要特别注意所授内容的前后关联性与逻辑性。所谓关联性,一是指教育方面,我们所教授的专业课程必然与其他众多知识体系紧密关联,因此,我们在构建课程母体时要考虑一系列的关系,在课程结构上也要强调其中的关系。二是指文化方面。有关文化的或社会的关系,虽然在专业课程之外,但会形成一个更大的母体,从而大大增加知识的丰富性,如同“语言”包括阅读、写作、文学和口语训练,通过解释隐喻、神话、叙事来发展它们的丰富性。“数学”主要以研究各种图式发展其丰富性。“自然科学”可以被看作主要通过假设的发生和证明来发展其丰富性。每门学科的这种丰富性能构架起与各种领域的合作、对话与探索。这充分体现了知识构架的一种开放性特点。其目的在于为课程提供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其审美修养、文化修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随着课程的推进,要让学生逐步建立起一个严谨的自学体系,在课堂学习之余,自己能有所思、有所想,进而有所作为,最终出作品、出成绩,将单向教学变成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当然,要达到这个效果,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就摄影专业而言,笔者主张“实践先行”,特别是一些偏技术的专业基础课,一定要首先强调学生快速上手,能较早做出影像作品。也许这些作品还不成熟,甚至粗糙,但有了实践中直观认知的基础,教育者再回到课堂讲授理论、概念,学生必然理解得更为深入、透彻。“实践先行”绝非否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是为了理论更“好懂”而采用的手段。而且“好懂”与否,在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学生的感受与评价,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由于“实践先行”能较快、较早地让学生做出东西,让学生能对自己的能力有个直观认识与客观评价,由此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与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
教育者对每种创作观念、思潮、理论导向,都应有自己明确的评价体系,有鲜明的观点与立场。应该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教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教育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个性化特征,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有特色的课程。当然,“有主张”并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坐标,让他们通过对比、联想,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创作理念,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向。教育者对个性的张扬绝不是肆意的,课程内容当然要针对社会需求、针对学生实际,“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对课程应当掌握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思维易造成障碍,对学生理解与应用较为困难及普遍易错的内容,要作重点解析。由此逐步构建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与认识能力,避免学生只会对教育者所教内容与方法的呆板模仿,生搬硬套,而沦为对教育者思维的简单重复者与整理者。因此,教育者不能仅满足于单纯讲授及简单评价,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有效训练。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求一课就能教化学生,只求每讲一课学生思维有进步,能力有提高。
教育者所讲知识,忌讳云山雾罩、空洞晦涩,应联系实际,要“好用”。时下某些打着“先锋”“实验”旗号的作品,由于其无视技术片面强调思想与理念的特性,受到很多基本功薄弱和技术无能者的追捧。而一些教育者不仅没有为学生拨乱反正,反而推波助澜,在课程中泛滥着大量玄幻迷离、天马行空的高谈阔论,听得人云里雾里,其实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清晰事情模糊化,化神奇为腐朽。学生懵懂地创作出一些外形凌乱、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的“前卫”之作,看似“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其实是自欺欺人,到了毕业才发现自己还是双手攥着空拳,自己的所知所能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作为负责的教育者,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不仅要在校园好用,就是未来走向社会也要好用,要有一个长时间的保质期,具备可循环性。这种特征是很重要的,一种内容丰富而且复杂的课程,往往需要通过再回头思考、记忆,往往需要再提供各种机会才能掌握。知识、技能是在不断的实践、反省、重组、构造和转化中,逐步被掌握、逐步升华的。可循环性与重复不是一个概念。重复是为了提高固定僵化的成绩,是对信息的再复制,其框架是封闭式的;而可循环性的知识体系,重点旨在发展与进化,让学习者在循环中不断吐旧纳新,其框架是开放式的。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育者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创作实践能力,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并且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身教胜百言,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做给学生看,这才能让人信服。
教育者对教授的内容,自己要有所甄别,努力将真正“好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我们不是在培养背离主流社会的异类,我们培养的是拥有健全人格,积极人生观、价值观,充满活力与自信的青年才俊,我们培养的人应当能为主流社会的进步,为多数人的幸福作出贡献,而绝不是沉迷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自怨自艾的可怜虫。
“好说”与“好商量”
艺术,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开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固有灵性,艺术可以带给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而艺术教育则是从技能的培养转向对人的全面塑造,提升学习者自我思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能力。在艺术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极其活跃而多变的受众群体,不能以霸权主义的姿态来开展教育活动,即教育者“一言九鼎”,学生只能被动盲从,将教育和教育者推至极端的中心位置,甚至“神化”。今日之课堂,不可能是主讲者的“一言堂”;今日之教育,也不可能是一种“权威声音”的表达。教育应当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在尊重差异性、偶然性以及文化多元主义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跨越文化的界限,突破文化边缘,尊重及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独特文化背景,从而培养出具有批判能力与批判精神的公民,培养出认可多元文化、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期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深入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在认同自己的同时,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他人,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而不是盲从于普遍的、一般性的规律,片面地将教育的功能作为一个复制社会秩序的手段,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工程的工具。教育者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导者,他更应该宽容地对待“不同的声音”,尊重“差异性”。在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结构、课程、教育方法等方面,应呈现出更为平等,更为和谐的态势。作为教育者,当学生的想法与我们相左时,就更应放下姿态、放平心态,“有话好好说”,打开与学生交流的窗口,引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倾听来自学生内心的不同声音;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敢于张扬个性,凸显个人的风格。
总之,就如同演员演戏需要进入角色,一位优秀的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这样才有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学生的情感,在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教育者教学中只有动真心、投真情,再配以广博的知识,才能焕发出无与伦比、无坚不摧的精湛“技巧”,才能造就一门“好课”,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我们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
[责任编辑:张 雯]
“教育者”绝对属于复合型人才。一名“好”教育者首先应当具有学者的知识与才华,在课堂上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其次还应具备演员的天分与气质,可以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把自己的理念、观点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当然,最好还能拥有相声演员的幽默与智慧,即使一件挺没意思的事,都能娓娓道来,惟妙惟肖、趣味无穷。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崭新的教学时代,教育者要适时转换角色,从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的导师、顾问、朋友转换;向课程开发者、设计者转换;向学术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转换……完成了自身的蜕变,教育者才有可能造就出一门学生倾心乃至热爱的课程。总之,一门好课,应体现教育者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应当体现教育者的示范性,学生思维的启迪性和知识应用的综合性与灵活性。
好听与好玩
所谓“好听”就是要求课程首先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并使这种关注力有相当的持续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全情投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技能与思想的双重教育。要做到好听,就要努力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这要求教育者不但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的所知、所能、所想,了解本专业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育者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积累,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在很多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的关注似乎并不难,但要持续这种关注就不容易了。曾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不足20分钟。我们很难苛求学生在45分钟乃至更长的课程周期内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育者讲课时,讲授内容也许严肃,但形式未必深沉,掌握课堂的节奏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变换节奏?笔者认为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阶段性地讲些“题外话”,放松一下学生紧张的神经,同时将那些走神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课堂。“题外话”的内容包括时事评论、作品分析、创作经验、小组讨论、幽默玩笑等,而“好玩”通常就成为了这些“题外话”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知识的快乐,一名好的教育者应该把一堂课上得生动活泼,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夸张些讲,一堂课应不少于四次“哄堂大笑”。要做到这点,教育者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最鲜活生动的例子和最简洁直观的亲身示范,把理论和技能操作讲得清楚明白,努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次,教育者要留心处处皆学问,一名好的教育者必须平时多看多听,多积累素材。这些素材不一定是本学科的东西,可以是历史(甚至包括野史)、社会学、心理学的,乃至笑话段子等,以备授课时的不时之需。当然,如何将这些“题外话”与课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这就有赖于教育者的应变能力与幽默感了。如果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在嬉笑调侃中把高难的技术、深刻的哲理诠释得明明白白,学生想“溜号”都难。这不仅强化了教学效果,也会拉近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到教育者人格魅力与个性特点。笔者认为,“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乃教学技巧的至高境界。
总之,在授课过程中,经常在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内容之间进行巧妙的变换,把握“好听、好玩”的原则,使得课堂充满节奏感,学生听课不会感到太累,教育者也会收获轻松与快乐。
好懂与好用
教育者授课,其终极目的是要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教育者身处讲台,不是一味地炫耀自己如何才高八斗,而是力求将所授内容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地被学生理解、掌握,说得直白些就是“好懂”。语言表达能力是前提,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育者应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无论多媒体课件做得如何绚烂夺目,也要配以出色的语言诠释,才能体现其教学价值和欣赏价值,也才真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育者在授课时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什么讲,什么不讲;什么多讲,什么少讲……都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区别对待。有时候学生会提出与后面几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但这部分的主要知识点还没有讲到,教育者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有必要的话,可以把后面的内容提前讲,或放到后面章节详细讲。当课堂时间不够时,可以把部分内容略过,把一些学生可以自学的部分,当作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做,等到下次课上让学生自己为同学演示,或者教育者做总结。
教育者在教授中,要特别注意所授内容的前后关联性与逻辑性。所谓关联性,一是指教育方面,我们所教授的专业课程必然与其他众多知识体系紧密关联,因此,我们在构建课程母体时要考虑一系列的关系,在课程结构上也要强调其中的关系。二是指文化方面。有关文化的或社会的关系,虽然在专业课程之外,但会形成一个更大的母体,从而大大增加知识的丰富性,如同“语言”包括阅读、写作、文学和口语训练,通过解释隐喻、神话、叙事来发展它们的丰富性。“数学”主要以研究各种图式发展其丰富性。“自然科学”可以被看作主要通过假设的发生和证明来发展其丰富性。每门学科的这种丰富性能构架起与各种领域的合作、对话与探索。这充分体现了知识构架的一种开放性特点。其目的在于为课程提供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其审美修养、文化修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随着课程的推进,要让学生逐步建立起一个严谨的自学体系,在课堂学习之余,自己能有所思、有所想,进而有所作为,最终出作品、出成绩,将单向教学变成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当然,要达到这个效果,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就摄影专业而言,笔者主张“实践先行”,特别是一些偏技术的专业基础课,一定要首先强调学生快速上手,能较早做出影像作品。也许这些作品还不成熟,甚至粗糙,但有了实践中直观认知的基础,教育者再回到课堂讲授理论、概念,学生必然理解得更为深入、透彻。“实践先行”绝非否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是为了理论更“好懂”而采用的手段。而且“好懂”与否,在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学生的感受与评价,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由于“实践先行”能较快、较早地让学生做出东西,让学生能对自己的能力有个直观认识与客观评价,由此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与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
教育者对每种创作观念、思潮、理论导向,都应有自己明确的评价体系,有鲜明的观点与立场。应该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教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教育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个性化特征,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有特色的课程。当然,“有主张”并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坐标,让他们通过对比、联想,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创作理念,找到自己的创作方向。教育者对个性的张扬绝不是肆意的,课程内容当然要针对社会需求、针对学生实际,“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对课程应当掌握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思维易造成障碍,对学生理解与应用较为困难及普遍易错的内容,要作重点解析。由此逐步构建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与认识能力,避免学生只会对教育者所教内容与方法的呆板模仿,生搬硬套,而沦为对教育者思维的简单重复者与整理者。因此,教育者不能仅满足于单纯讲授及简单评价,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有效训练。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求一课就能教化学生,只求每讲一课学生思维有进步,能力有提高。
教育者所讲知识,忌讳云山雾罩、空洞晦涩,应联系实际,要“好用”。时下某些打着“先锋”“实验”旗号的作品,由于其无视技术片面强调思想与理念的特性,受到很多基本功薄弱和技术无能者的追捧。而一些教育者不仅没有为学生拨乱反正,反而推波助澜,在课程中泛滥着大量玄幻迷离、天马行空的高谈阔论,听得人云里雾里,其实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清晰事情模糊化,化神奇为腐朽。学生懵懂地创作出一些外形凌乱、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的“前卫”之作,看似“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其实是自欺欺人,到了毕业才发现自己还是双手攥着空拳,自己的所知所能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作为负责的教育者,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不仅要在校园好用,就是未来走向社会也要好用,要有一个长时间的保质期,具备可循环性。这种特征是很重要的,一种内容丰富而且复杂的课程,往往需要通过再回头思考、记忆,往往需要再提供各种机会才能掌握。知识、技能是在不断的实践、反省、重组、构造和转化中,逐步被掌握、逐步升华的。可循环性与重复不是一个概念。重复是为了提高固定僵化的成绩,是对信息的再复制,其框架是封闭式的;而可循环性的知识体系,重点旨在发展与进化,让学习者在循环中不断吐旧纳新,其框架是开放式的。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育者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创作实践能力,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并且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身教胜百言,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做给学生看,这才能让人信服。
教育者对教授的内容,自己要有所甄别,努力将真正“好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我们不是在培养背离主流社会的异类,我们培养的是拥有健全人格,积极人生观、价值观,充满活力与自信的青年才俊,我们培养的人应当能为主流社会的进步,为多数人的幸福作出贡献,而绝不是沉迷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自怨自艾的可怜虫。
“好说”与“好商量”
艺术,滋润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开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固有灵性,艺术可以带给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而艺术教育则是从技能的培养转向对人的全面塑造,提升学习者自我思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能力。在艺术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极其活跃而多变的受众群体,不能以霸权主义的姿态来开展教育活动,即教育者“一言九鼎”,学生只能被动盲从,将教育和教育者推至极端的中心位置,甚至“神化”。今日之课堂,不可能是主讲者的“一言堂”;今日之教育,也不可能是一种“权威声音”的表达。教育应当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在尊重差异性、偶然性以及文化多元主义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跨越文化的界限,突破文化边缘,尊重及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独特文化背景,从而培养出具有批判能力与批判精神的公民,培养出认可多元文化、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期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深入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在认同自己的同时,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他人,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而不是盲从于普遍的、一般性的规律,片面地将教育的功能作为一个复制社会秩序的手段,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工程的工具。教育者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导者,他更应该宽容地对待“不同的声音”,尊重“差异性”。在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结构、课程、教育方法等方面,应呈现出更为平等,更为和谐的态势。作为教育者,当学生的想法与我们相左时,就更应放下姿态、放平心态,“有话好好说”,打开与学生交流的窗口,引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倾听来自学生内心的不同声音;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敢于张扬个性,凸显个人的风格。
总之,就如同演员演戏需要进入角色,一位优秀的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这样才有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学生的情感,在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教育者教学中只有动真心、投真情,再配以广博的知识,才能焕发出无与伦比、无坚不摧的精湛“技巧”,才能造就一门“好课”,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我们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