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要从呵护“好奇心”、激发“挑战性”、探究“自主化”、注重“实践性”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中去思考、去创新。教师诱导他们展开思维,通过自学、尝试、实践、猜想、讨论等活动,积极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能力 培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乐学、善学的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中去思维、去创新,以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一、 呵护“好奇心”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兴趣,若能把学生的好奇心成功地转移到探求新知上,它就能上升为强烈的求知欲,成为主动创新、追求知识的强大动力。活泼好动的小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但当因答错题(或提错问题)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笑时,他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就会受到打击。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常常先想着如果答错了,同学们会怎么说我、老师会怎么批评我,别说回答,就是复述题意都易出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民主的氛围,协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呵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尊心”,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轻松和谐的氛围。
例如,在教学“十进制计数法”后,有一位学生提问:“亿是多少万?”另一位学生就答:“亿就是万万,连这个都不懂。”其他同学哄堂大笑,为了保护该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就请其他同学说说看,亿既然是万万,为什么数位不直接用万万来表示呢?有的同学说:“计数法都是每四个数位分为一级的,亿不用万万,是为了更清楚地分清数级,这样读数也不易读错。”……此时教师再肯定那位同学的提问:“你们说他的问题提得好不好?”同学们都说好。这样,提问的同学也理直气壮起来。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着想,使学生能自由发挥,大胆提问,从而不断产生思维的火花。
二、 激发“挑战性”
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让学生有问题想,有想法可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可出应用题:“有10棵树要种成5行,每行各几棵?”在学生解答完成后,教师再在此基础上发问:“同样是这10棵树,种成5行,谁能每行种4棵?”通过这样超乎常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再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等,最终摆成了五角星形状。这样学生既掌握了10÷5=2的必然性,巩固了平均分的概念,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亲身体验成功,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探究“自主化”
“探索是学习的生命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中富有猜想的因素进行深入挖掘,恰当处理,再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猜想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进行较合理地猜想,大胆地推测,提出独特的见解。接着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验证,把猜想变为现实,从而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使其既能更好地获得知识,又能获得探索知识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提出猜想:“即三角形内角和应为多少度”,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等手段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应注意的是,当学生的猜想不符合教学设计中所预计的设想时,教师不应立即加以否定或“善意”的提醒,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验证,来发现猜想的错误,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四、 注重“实践性”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直接认识和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进而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让学生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进行模拟储蓄、取钱,让他们观察银行的环境,并提醒他们要注意记录银行的利率。学生马上就产生很多问题了:“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中,进行新课预习。上课时,学生通过思考,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找到了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现实事物建立联系,还养成了学生用数学观点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应时时处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诱导他们展开思维,通过自学、尝试、实践、猜想、讨论等活动,积极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能力 培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乐学、善学的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中去思维、去创新,以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一、 呵护“好奇心”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兴趣,若能把学生的好奇心成功地转移到探求新知上,它就能上升为强烈的求知欲,成为主动创新、追求知识的强大动力。活泼好动的小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但当因答错题(或提错问题)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嘲笑时,他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就会受到打击。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常常先想着如果答错了,同学们会怎么说我、老师会怎么批评我,别说回答,就是复述题意都易出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民主的氛围,协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呵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尊心”,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轻松和谐的氛围。
例如,在教学“十进制计数法”后,有一位学生提问:“亿是多少万?”另一位学生就答:“亿就是万万,连这个都不懂。”其他同学哄堂大笑,为了保护该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就请其他同学说说看,亿既然是万万,为什么数位不直接用万万来表示呢?有的同学说:“计数法都是每四个数位分为一级的,亿不用万万,是为了更清楚地分清数级,这样读数也不易读错。”……此时教师再肯定那位同学的提问:“你们说他的问题提得好不好?”同学们都说好。这样,提问的同学也理直气壮起来。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着想,使学生能自由发挥,大胆提问,从而不断产生思维的火花。
二、 激发“挑战性”
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让学生有问题想,有想法可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可出应用题:“有10棵树要种成5行,每行各几棵?”在学生解答完成后,教师再在此基础上发问:“同样是这10棵树,种成5行,谁能每行种4棵?”通过这样超乎常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再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等,最终摆成了五角星形状。这样学生既掌握了10÷5=2的必然性,巩固了平均分的概念,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亲身体验成功,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探究“自主化”
“探索是学习的生命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中富有猜想的因素进行深入挖掘,恰当处理,再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猜想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进行较合理地猜想,大胆地推测,提出独特的见解。接着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验证,把猜想变为现实,从而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使其既能更好地获得知识,又能获得探索知识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提出猜想:“即三角形内角和应为多少度”,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等手段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应注意的是,当学生的猜想不符合教学设计中所预计的设想时,教师不应立即加以否定或“善意”的提醒,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验证,来发现猜想的错误,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四、 注重“实践性”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直接认识和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进而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让学生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进行模拟储蓄、取钱,让他们观察银行的环境,并提醒他们要注意记录银行的利率。学生马上就产生很多问题了:“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中,进行新课预习。上课时,学生通过思考,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找到了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现实事物建立联系,还养成了学生用数学观点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应时时处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诱导他们展开思维,通过自学、尝试、实践、猜想、讨论等活动,积极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会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