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镇北堡镇,人们第一反应往往是这里著名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它是银川市首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旅游景区”,在全国可谓赫赫有名。镇北堡镇虽因2座古代城堡遗址得名,“内涵”却更为丰富,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只是它的行政属地。
镇北堡镇隶属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地处贺兰山东麓黄金旅游带腹地,交通条件十分便捷。镇域面积80平方公里,全镇下辖德林村、华西村、镇北堡村、团结村、昊苑村5个行政村和1个华西社区。镇域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除了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外,还有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滚钟口森林景区、拜寺口双塔等风景旅游景区,镇域大部分用地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是银川西线旅游长廊的中心。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古镇文化以及边塞文化曾经在这里交汇集聚并留下深厚的烙印,也使之成为宁夏旅游资源富集之地。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所属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成为镇北堡镇研究的“大课题”。据镇北堡镇政府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镇北堡镇紧紧围绕银川市委“2258”工作思路和西夏区委“五城两翼一心”战略,认真落实《宁夏空间战略规划》,按照“一心、两轴、三片区” (“一心”:镇北堡镇;“两轴”:沿沿山公路、镇苏路和新小线连接周边区域的区域交通发展主轴;“三片区”: 影视文化核心区、葡萄酒庄文化中心区、温泉度假休闲体验区)镇域规划思路,突出区域影视文化和旅游服务功能地位,抢抓宁夏葡萄酒庄文化产业政策机遇,以发展旅游服务业和葡萄酒产业为主,以影视文化、葡萄酒文化、边塞文化和温泉体验文化为特色,建成集旅游观光、生态休憩、文化体验、商务会议、度假娱乐为一体的中国北方温泉影视文化明星镇。
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把文旅产业兴旺作為乡村振兴的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其中现代农业成效显著:华西村农夫乐园日光温棚项目规模种植奶油草莓、车厘子等高产值水果,利用采砂矿场种植樱桃、桃子等果树,种植大面积的向日葵形成“向阳花海”,不仅修复了生态环境还营造了美丽景观,累计接待游客6000人次,收入达20万元。
在更好地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文旅特色小镇,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上,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实施“文化+旅游+服务”模式。漫葡小镇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立足文化旅游消费,全力开展以“打造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贺兰山星空夜市、贺兰山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打造镇北民宿村、镇北堡村影视摄影棚和“向阳花海”景观项目,推动旅游文化、影视文化和服务文化协同发展。镇北堡村影视摄影棚项目已接待了《罗布泊神秘事件》等3家剧组进驻并完成拍摄,收益达20余万元,预计今后每年输送群众演员1万人,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民宿旅游产业方面,西村海棠、西村银杏等民宿投入运营,昊苑村望山民宿村已完成规划设计,镇北民宿村项目累计接待游客6000人次,收入近50余万元。
以上产业不但完善充实了旅游内容,在产业脱贫方面的带动作用也不容小视,为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贡献。
一方土地的文化有历史的积淀,更要有现今居民的传承、发扬与创新。 镇北堡镇的居民多是外来移民,人口规模增加,同时带来了更多的文化基因。镇北堡镇政府高度重视民风建设、乡村环境、文化传承。以垃圾分类为例,严格落实“四分”“四定”要求,初步形成了户分类、企业收集、无害化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新模式。建设“镇北堡镇美丽村庄建设垃圾分类处理积分超市平台”,实现全流程化监管;利用环境卫生“红黑榜”机制,共评选出“美丽家庭”21户。积极挖掘、保护性开发民间非遗产业,鼓励引导民间艺人成立剪纸、十字绣、皮影戏、秦腔传承培训班、传习所等,有效发挥传统文化在旅游行业中的特殊作用。目前全镇有村级农家书屋9个、村级阅览室5个、农民文化大院4户、农民文化示范户14户,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数达500余人,农民自发组织的秦腔、歌舞等演出团队6个,在册业余演职人员120人,剪纸、刺绣、麻编等非遗产品200余件,常年从事书法、剪纸等文艺工作者30余人。镇北堡镇利用边塞文化、移民文化、葡萄酒文化等特色文化符号,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确定了各村名称,建立了镇北堡镇文体活动中心和各村村史馆;开发各村传统武术、戏曲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
凝心谋发展,聚力谱新篇。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帮扶下,在银川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镇北堡镇先后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图片由镇北堡镇提供)
镇北堡镇隶属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地处贺兰山东麓黄金旅游带腹地,交通条件十分便捷。镇域面积80平方公里,全镇下辖德林村、华西村、镇北堡村、团结村、昊苑村5个行政村和1个华西社区。镇域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除了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外,还有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滚钟口森林景区、拜寺口双塔等风景旅游景区,镇域大部分用地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是银川西线旅游长廊的中心。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古镇文化以及边塞文化曾经在这里交汇集聚并留下深厚的烙印,也使之成为宁夏旅游资源富集之地。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所属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成为镇北堡镇研究的“大课题”。据镇北堡镇政府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镇北堡镇紧紧围绕银川市委“2258”工作思路和西夏区委“五城两翼一心”战略,认真落实《宁夏空间战略规划》,按照“一心、两轴、三片区” (“一心”:镇北堡镇;“两轴”:沿沿山公路、镇苏路和新小线连接周边区域的区域交通发展主轴;“三片区”: 影视文化核心区、葡萄酒庄文化中心区、温泉度假休闲体验区)镇域规划思路,突出区域影视文化和旅游服务功能地位,抢抓宁夏葡萄酒庄文化产业政策机遇,以发展旅游服务业和葡萄酒产业为主,以影视文化、葡萄酒文化、边塞文化和温泉体验文化为特色,建成集旅游观光、生态休憩、文化体验、商务会议、度假娱乐为一体的中国北方温泉影视文化明星镇。
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把文旅产业兴旺作為乡村振兴的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其中现代农业成效显著:华西村农夫乐园日光温棚项目规模种植奶油草莓、车厘子等高产值水果,利用采砂矿场种植樱桃、桃子等果树,种植大面积的向日葵形成“向阳花海”,不仅修复了生态环境还营造了美丽景观,累计接待游客6000人次,收入达20万元。
在更好地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文旅特色小镇,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上,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实施“文化+旅游+服务”模式。漫葡小镇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立足文化旅游消费,全力开展以“打造特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贺兰山星空夜市、贺兰山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打造镇北民宿村、镇北堡村影视摄影棚和“向阳花海”景观项目,推动旅游文化、影视文化和服务文化协同发展。镇北堡村影视摄影棚项目已接待了《罗布泊神秘事件》等3家剧组进驻并完成拍摄,收益达20余万元,预计今后每年输送群众演员1万人,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民宿旅游产业方面,西村海棠、西村银杏等民宿投入运营,昊苑村望山民宿村已完成规划设计,镇北民宿村项目累计接待游客6000人次,收入近50余万元。
以上产业不但完善充实了旅游内容,在产业脱贫方面的带动作用也不容小视,为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贡献。
一方土地的文化有历史的积淀,更要有现今居民的传承、发扬与创新。 镇北堡镇的居民多是外来移民,人口规模增加,同时带来了更多的文化基因。镇北堡镇政府高度重视民风建设、乡村环境、文化传承。以垃圾分类为例,严格落实“四分”“四定”要求,初步形成了户分类、企业收集、无害化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新模式。建设“镇北堡镇美丽村庄建设垃圾分类处理积分超市平台”,实现全流程化监管;利用环境卫生“红黑榜”机制,共评选出“美丽家庭”21户。积极挖掘、保护性开发民间非遗产业,鼓励引导民间艺人成立剪纸、十字绣、皮影戏、秦腔传承培训班、传习所等,有效发挥传统文化在旅游行业中的特殊作用。目前全镇有村级农家书屋9个、村级阅览室5个、农民文化大院4户、农民文化示范户14户,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数达500余人,农民自发组织的秦腔、歌舞等演出团队6个,在册业余演职人员120人,剪纸、刺绣、麻编等非遗产品200余件,常年从事书法、剪纸等文艺工作者30余人。镇北堡镇利用边塞文化、移民文化、葡萄酒文化等特色文化符号,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确定了各村名称,建立了镇北堡镇文体活动中心和各村村史馆;开发各村传统武术、戏曲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
凝心谋发展,聚力谱新篇。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帮扶下,在银川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镇北堡镇先后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名单。
(图片由镇北堡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