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印传人传印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章上的事,石以人传,人以石传的例子很多,但是这方“来修斋”印,石既传人,人亦传石,殊为佳妙,是一方令人久久耐玩的好印章。
  印出吴昌硕之手,印面阳刻篆书“来修斋”,款曰“拟攘翁,老缶”,未署作年,但是一望而知是吴缶老晚年所作。田黄章料硕大,印面3.4×3厘米,高10.4厘米,重达239克。不知道吴昌硕一生刻过多少方田黄印章,也不知道吴昌硕刻过的田黄印章中最大的有多大,但这一方至少是作者所知吴昌硕刻田黄章中最大的一方。田黄向来比金子贵,在吴昌硕所处的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田黄尽管不像黄金一样可以作为“硬通货”储存和流通,但是它比黄金更稀有,市场交易中与黄金的比价是一倍三,当年民间谚语“一两田黄三两金”即可作证。而晚年的吴昌硕乃金石书画巨擘,是主艺沪上的艺坛领袖,治印一字折银四两,不是一般人刻得起的。由此可知当年这方田黄印章价值几何了,显然印主是一位既有财力又有修养的人。那么此印何用、印主又是谁呢?
  印以旧盒贮藏,盒盖上有果绿洒金纸签条,小楷书“来修斋,老缶,充和藏”字样,钤白文“充和”印。盒侧也有标签,签纸已泛黄,签上分三栏楷书“田黄重八两,来修斋,吴昌硕刻,壹号”数字,显然二签非同时所为,而“壹号”就是当年的收藏编号。
  充和就是张充和,祖籍安徽合肥,1914年生于上海。她是名门之后,曾祖父是与李鸿章一起创立淮军并历官漕运总督、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光绪间任两广总督并一度任直隶总督的晚清名臣张树声,父亲是民国开明的教育家,曾以毁家创办苏州乐益女校,提倡新式教育而名噪一时。张家树大叶茂,姐弟十人,皆学有所成。张氏四姐妹更因为所嫁皆一时俊彦而传为美谈:大姐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嫁给了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姐兆和嫁给了文学家沈从文,唯独张充和“离经叛道”,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Hans H·Frankei)。1949年张充和随夫赴美定居,先后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直至退休。目前仍定居美国。
  张充和在姐妹四人中排行最小,经历也最奇特。由于她的叔祖母命运多舛,早年守寡,独生女早逝,仅有的外孙女也夭折,她出生11个月就承继给了叔祖母做孙女。张充和是叔祖母的掌上明珠,她在叔祖母的养育下,既沐浴慈爱,又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九岁起,叔祖母更以每年“束修”(学生向老师致送的礼物)三百银元的高价从山东为她延聘考古学家、吴昌硕弟子朱谟钦为塾师,学习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知识。三百银元在当时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5个佣人一年的薪俸总和,可以赡养父母并且供养一个五口之家过上一年的殷实生活。她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成人,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学养和气质,晚年被誉为中国“最后的闺秀”。1930年,叔祖母因病去世,张充和带着留给她的田禊等遗产离开合肥老家,回到苏州与姐弟们团聚。
  叔祖母何许人?乃李鸿章的侄女、张树声的儿媳,是一位出生在一个政治家庭又嫁给了另一个政治家庭的特殊女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婚姻是因为李鸿章和张树声的渊源关系,是由家庭安排而非自己选择的。我们不知道她的名字——张充和也不知道自己叔祖母的名字,因为那个时候小孩子是不可以问自己长辈的名字的,否则就是不识礼数,没有教养。而大人们之间按照辈份或者身份称呼,所以到后来几乎没有人知道叔祖母的名字,时至今日,即使有人知道,也都过世了。叔祖母是个有学问的人,诗书满怀,并且虔诚信佛,法名识修。尘世里的名字不见她延用,但是在当时的合肥,张家的大院里有一位叫识修的居家女佛弟子,识缘修性,积德行善,那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她喜欢阅读,有自己的书房,也有自己的佛堂。书房里藏有大量诗书和佛经,当年她的丈夫(张华轸,张树声的儿子,张充和的叔祖父)在世时也喜欢研读佛经。她居家礼佛,诵抄佛经,清净度日。据张充和回忆,有两位尼姑定期会来看望叔祖母,还有无依无靠的女性以及一些因家庭无力抚养的孩子被送到叔祖母身边来。书斋和佛堂是叔祖母修行读书的场所。“来修斋”或许正是张充和叔祖母的书斋名,若如此,那么“来修斋”印就是叔祖母的藏书印和抄写佛经时的用印了。
  这是可以作出判断的,尽管我们现在没有看到盖有“来修斋”印的藏书、抄经等实物证据,但是“识修”与“来修斋”之间的联系已经十分明显。其实“来修斋”不为人传是十分自然的事,因为叔祖母六根清净,不喜张扬,更重要的,她是那个时代的女人。就像她的法名,如果没有养孙女张充和晚年的叙述,我们今天还有什么机会知道当年李鸿章的侄女、张树声的儿媳,就是那个居家礼佛的“识修”呢?另一方面,正因为识修是“来修斋”的主人,所以才有张充和对这方珍贵的田黄印章充满感情的收藏,其逻辑关系如同时序一样自然。所以,来修斋的主人就是张充和的叔祖母识修,是可以确信的。(吴昌硕刻“来修斋”田黄闲章为2008年西泠印社春拍拍品)
其他文献
5月26日18点30分,北京中环世贸D座31层的时代美术馆里,高密度地聚集着艺术家们,油画界巨擘靳尚谊、詹建俊、闻世震等在十数张行军床排成的嘉宾席落座。在著名主持人王刚主持下,以汶川大地震为主题的巨幅油画《热血5月?2008》(20×2米)举行了简短的封笔仪式。王刚动情地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大灾难,艺术家们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创作出这样的作品,也不会联合起来集体创作。……这幅作品浸透了艺术家们对整
期刊
河南一省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就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期笔者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分部河南考古行,考察了巩义黄冶窑遗址和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收获颇丰。    根据考古发掘及文物普查资料,河南全省先后在25个县市发现319处古代瓷窑遗址,是全国各省区古瓷窑址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考古所知最早的古窑址是安阳相州窑,年代约从北齐到隋代,其余
期刊
本月,北京故宫博物院玉器馆将重新开馆。据笔者了解,改陈的玉器馆推出由140件套玉器组成的“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这也是国内首次举办的以乾隆玉为主题的专题玉器展览。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玉器是世界范围内数量最大、质量最高的,占到了该院玉器藏品的80%以上,其中仅“乾隆朝收藏、使用和制造的作品超过10000件”。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专题展览的举办意义重大,不仅展示了当前对
期刊
“天珠”是藏族人民崇尚的圣物,上世纪90年代风靡港台地区,品相精美纹饰美丽者,市价远超一般的宝石价格。  “天珠”常以“眼”计算价格。“眼”是指“天珠”上的环形纹饰,与石砚中的“眼”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石砚上的“眼”多者可达百余,而“天珠”上的“眼”多不过九,能在一珠之上多过三眼者十分罕见。九眼天珠既不可遇,亦不可求。  港台地区的收藏者对“天珠”达到神迷的程度,曾用高倍显微镜拍下微观照片进行研究
期刊
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瑰玉清雕-Alan and Simone 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专拍的成功,引爆了中国玉器新一轮的拍卖热潮。该公司2007年秋拍再次推出的“瑰玉清雕”第二部分专拍,更将明清玉器的拍卖价格抬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单件拍品的最高价格超过5000万港币,使玉器价格逐渐靠拢传统收藏大项书画和瓷器价格。    对2006年以来的这波玉器行情,业内人士大致有两种看法:  一种
期刊
有没有这样一本书,令读者阅后能长“火眼金睛,真伪立判”的本事?如此,受益者多矣!皇帝不必为忠奸劳神,良臣不必为判别圣主昏君思虑,恋爱中的男女也知晓牵手何人能天长与共,文物市场的赝品一扫而空……然而,千百年来,人们的这一愿望未曾实现。若现实中存在这样一本书的话,更可能会是一种“金絮其外”的营销策略,而“其中”的“败絮”编织成的“皇帝新装”。    偶见《鉴宝?陶瓷卷》,宣称是帮助“收藏者增强实战能力
期刊
有没有可能出现眼睛无法辨别的高仿瓷?  从理论上说,不可能。为什么?如果你能真正明白那些值得仿的古瓷都是一种厚重文化的积淀,仿家如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最多只能仿个貌似,那你就算入了此中堂奥。这里的文化修养不光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领悟,还包括对特殊的陶瓷文化、陶瓷语言的领会,而这方面如果没有一二十年以上的浸淫,最多只能得其皮毛。坦率地说,这门学问至今尚属潜学,没有人在作系统的研究,也
期刊
这几年,随着电视媒体各类层出不穷的鉴赏节目的推波助澜,文物收藏愈来愈受到普通人的青睐,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基础鉴定知识而上当受骗的人不在少数。在与曾经买过赝品的爱好者的交流中,发现他们也读了很多相关文物鉴定的书籍,理论知识相当丰富,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但一到具体实物就出问题。主要问题一是缺少实践经验,二是所读的书太杂,良莠不齐,有的书甚至有误导之嫌,真正有价值的书反倒没有受到重视。  古陶瓷鉴定的相关书
期刊
可能是现存最早的陈师曾作品     浙江省博物馆收藏《菊花书画卷》,是陈师曾1893年17岁时遵其祖父陈宝箴之嘱为时任广雅书院院长的朱鼎甫所做,上有其祖父陈宝箴、其父陈三立、以及晚清名儒梁鼎芬、谭献、杨锐的题跋(图一、二)。   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号朽道人,斋号染仓室,槐堂,出身于有着深厚传统文化教养的江西名门义宁陈氏。祖父陈宝箴(1831—1900)是清末维新派著名人士,曾被
期刊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拍卖市场的火爆,买家对书画鉴定的需求日益强烈,以前不受人重视的家属鉴定逐渐走到了前台,成为市场较为流行的一大鉴定主体。目前,国内书画鉴定主要有三种形式并存,即专家鉴定、家属鉴定、艺术家本人鉴定。古代书画大多保存在博物馆,有着丰富博物馆经验的专家受到藏家的青睐;当代书画由于画家大多健在,本人鉴定自然成为首选。而已经去逝的近现代书画大师作品,其家属后人被买家格外看重,具有一言九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