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空“第一步”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h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之前的“神六”,“神七”将实现太空行走,最大的挑战是提供可靠的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
  
  
  此后不久,当时的国防科工委(现国防科工局)主任张云川在向决策层汇报进展时表示,从技术方面考虑,2007年11月就可具备发射飞行的条件。但国务院高层批示,“不抢时间,各方面的工作要做细做好”。发射时间因此推迟至次年三四月间。
  “到了2008年4月,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再次推迟半年。”一位知情人说。
  尽管做了周密的准备,但并不意味着到时的太空行走会变得轻松。
  太空中没有路。庞之浩说,航天员移动身体更多的是靠手,而不是脚。因此,把出舱活动称为“太空行走”或“太空漫步”并不准确。
  在太空中活动也不像看上去那样轻松自如。有一次,美国航天员戈登,打算走出“双子星座”飞船,将一根绳索系在飞船顶端。由于没有手脚固定装置,戈登半天也没完成任务。最后,他不得不“骑”在飞船上,用腿来固定身体,被舱内的指令长戏称为“骑飞船的牛仔”。
  戈登后来回忆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我在地面进行过多次训练,最多30秒就能完成,但在太空行走中竟然花了30分钟。我知道太空作业比地面要困难得多,但没想到会如此困难。”
  “这是因为在太空行走没有着力点,体力消耗很大,而且没有任何办法减少这种体力消耗。”庞之浩说。
  据悉,航天员将在神舟七号附近进行40分钟的太空行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原总设计师戚发轫说,出舱后,航天员将“一手拉着舱外的扶手,一手进行操作”,取回事先放在舱外的科学实验装置。届时,飞船还将释放一颗小卫星,同步传回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画面。
  
  一套衣服一艘船
  
  “舱外航天服是最难的一个,它的研制进度决定了发射时间”
  美国人在登月之前,曾搞了一个双子星座计划积累经验。这项计划前后共进行了5次太空行走,为阿波罗航天员最终在月球上行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确保太空行走的安全,最好的手段是提供可靠的舱外航天服”。
  庞之浩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舱外航天服就像一艘五脏俱全、功能完备的“柔性小飞船”,不仅可以把航天员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防止强辐射、微流星和空间碎片对航天员的伤害,还能提供一个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的生存环境。
  
  舱外航天服的气压调节是关键,不能出现一丝漏气,否则将危及航天员的生命。庞之浩,即使俄美在实现太空行走4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舱外航天服仍时常出现问题。
  美国航天员塞尔南一次执行太空行走任务,用力过猛,导致舱外航天服的背部外层破裂,他的后背很快就被强烈的太阳光灼伤。最后,塞尔南不得不在另一名航天员的帮助下才得以返回舱内。
  2007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两名航天员在舱外作业,其中一人发现自己左手手套出现一个小洞。虽然没有穿透到里层,但地面人员还是要求他返回密闭舱。这名航天员不得不提前两小时结束他的太空行走。
  一位航天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神舟七号需要攻克的难关中,“舱外航天服是最难的一个,它的研制进度决定了发射时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近日对媒体说,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已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神舟七号飞行任务需要。这位发言人还透露,舱外航天服每套总重量约120公斤,造价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尽管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已通过评审,但为了航天员的安全,仍向俄罗斯购买了一套舱外航天服。最终选哪套出舱,还要根据最后性能对比的结果决定。如不出意外,神舟七号航天员将穿着“中国制造”的航天服出舱,完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太空行走。
  根据航天员出舱时是否系带,太空行走可分为“脐带”式和“自主”式两种。
  “脐带”式行走是用一条系带把航天员与航天器像婴儿与母体一样连接起来,航天员在舱外活动时所需的氧气、压力、电源和通讯等生命保障系统都由这条“脐带”提供。
  这种方式简单、安全,技术容易实现,但缺点是受“脐带”长度的限制,航天员只能在航天器附近活动,太远容易出现“脐带”缠绕,使航天员像婴儿一样窒息死亡。
  苏联在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诺夫出舱以后,美国从“阿波罗”飞行开始,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不再使用“脐带”式,而采用“自主”式,即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使用一种外形像一个大背包的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
  1984年,美国航天员布鲁斯
其他文献
在以色列当总理,需要处乱不惊的气魄和死扛到底的决心    这几天,翻开《国土报》和《耶路撒冷邮报》等以色列的主流报纸,几乎每天都有评论  文章要求总理奥尔默特下课。几天前,大批以色列民众走上街头,众口一词地高喊:“奥尔默特下台!”  这场逼宫风波,缘于一份关于黎以冲突的调查报告。  “你已经失败了,回家吧!”  4月30日,以色列特别调查委员会向奥尔默特递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以色列高层在去
这一轮国学热本身是卑怯媚权的现实选择。无论是新儒学者对封建专制的颂扬,还是电视屏幕对皇帝奴才戏的偏好,或者是《百家讲坛》对经典的“改造”,都是这种心术不正的根子上生出的枝叶    阎崇年被掴掌,于丹受威胁,易中天再次上阵,这些利于炒作的题材,并没有给央视的《百家讲坛》带来生机。据媒体报道,这个曾经火爆异常的栏目颓势难挽,收视率大跌。  我不是央视领导,不大关心一个电视栏目的盛衰,但是在它弥留之际,
疫情当前,各地开始采集和储备甲流痊愈者的血液用以治疗甲流重症患者,这一“疗法”应该迅速推广,还是应该要求缓行并立即加强规范?各方对此意见不一    近期,伴随着这个“冰雪严冬”的提早到来,人们也不时感受到流感的逼近。在各地甲型H1N1流感确诊和死亡病例逐日增多的同时,甲流防控和诊治的形势也日渐“吃紧”。在此形势下,一种“用甲流康复者的血液治疗甲流”的新举措开始为各地所重视,全国多个省市开始呼吁甲流
上世纪80年代初,《跟我学》不但开启了中国人学英语的一扇大门,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通道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s Jane”.  从1982年的1月开始,每到晚6:20,北京、上海,许多城市中的院落里就响彻着这地道伦敦口音的英语对话。那是人们跟着电视里播放的英语教学片《跟我学》(Follow Me),在学英语。这一档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英语教学节
“我这么一个国际活跃分子,为什么不去哥本哈根吵架,而要蹲在村里头?我觉得,目前来讲,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恐怕比谈论还要更重要,或者说这种实际的模型本身就是一种话语。”   提名理由   她的激情与决绝,是中国环保人物性情的彰显;她主持下的建设性、落地式的环保操作模式,尝试推动环保成为更多人的生活选择;她的国际影响使得中国式环保的理念声名远播,惠及广泛;她在政策层面上的谏言,推动中国NGO赢得更多的
2008年 6月28日,贵州瓮安县。一个少女之死,引发震惊中外的一场群体性事件。此后,这个位于贵州腹地的小城开始了一系列整肃——换县委书记、县长,千名干部大巡访,将大量经费投入民生等。    2008年12月20日,位于贵州腹地的瓮安县迎来了久违的阳光。趁着难得的晴天,村民李秀华一早就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和乡亲们一起修整门前的山路。  时隔半年,当记者再次见他时,这个36岁的汉子依旧木讷。干活时,很
从1949年的翻天覆地开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过去的60年里也一直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纷纷以去过中国、或是能对中国问题发表看法为荣的同时,中国,更多地还是被当作传统文化符号的脸谱,或是政治符号的模具在加以解读。  东方巨人的心路历程,烙刻在踩下的脚印里,走过的土壤里,甚至在两旁树木的年轮里。寻找它,决不仅仅是用眼睛,而要用心。  著名美籍华裔摄影家刘香成,以他的中国之心、世界之眼,集数年之
将听证会理解为由听证代表决策,是对听证会功能的“过度期待”,这种“过度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他形式的公众参与途径的匮乏    1月22日,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资费上限标准的听证会于北京举行。通过百度搜索“漫游费听证”,相关讨论网页已超过230多万个。这些讨论,大多涉及到对这次漫游费听证会程序公正和结果有效性的怀疑、对我国价格听证制度意义的焦虑、以及对重建公共生活游戏规则的渴望和期待。  公众对
2008年11月,周扬诞辰100周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周扬一直是很“左”的,但晚年垂暮之际,他有了独立思考。双重身份——政治家还是文艺家,始终交集于周扬的内心    1975年7月14日,北京万寿路西街7号,中组部招待所。  一栋不起眼的两层楼二层一个房间,被囚禁了近9年的前中宣部副部长周扬终于与家人团聚。其时,他还是“带罪之身”,不仅没有恢复工作,被强加的所谓罪名也没有了结。  20世纪
“日中两国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能为亚洲及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力量。”    2008年,对于中日关系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30年前的8月12日,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黄华和日本外务大臣园田直在北京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日关系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如中日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一样,这一条约的缔结可谓来之不易——从两国在1972年正式建交开始,关于这一条约的谈判花了6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