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我经过的事物……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_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继开/有书的人群布面丙烯45cm×35cm 2018年

  天气冷了起来,有些关于冬天的记忆自然就召唤回来了,比如说去年前年的冬天,比如说我小时候的冬天。
  從前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座蛇山,蛇山在武昌小东门。蛇山下有好几段错落着的老铁路,有的已停用了,有一段和武汉长江大桥连着的现在还每天在用。如果经过的是铁道客车,在街头就会看见火车车窗里那些一张张往外望的脸,一晃而过。
  我虽然在这里待了十五六年了,却从来没有想着去走一下那段铁路,于是我昨天去铁轨上走了一走,它已经是废弃的了,生锈的铁轨像金黄的蛇一样,从不曾停止改变的闹市直插到清静无比的蛇山里去,这段铁轨就和待拆的无人居住的城中村一样,古老、熟悉而无人问津。时至今日,小东门依旧在不断地反复开发和建设,有些旧时景观竟然还没有被完全荡去,就像前年冬天我去大同古城所见一般。这么多年火车呼啸而过,对应着山下马路的热闹,蛇山一直是冷清的,在冬天更加体会到的这种萧瑟,我走上了冬天冷冷清清的蛇山。
  这像是一座老人山。山上禁火,也没有一个景点,少有平地,没法放风筝,从喧闹的街费力爬上来,这里不过只是有一条小路和各类生长姿势都很冷清的树。在这里小孩子和年轻人是待不住的。踏行在蛇山,有一种面对生命和历史的空洞洞的感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我的生活里再也没有什么隐秘之地了,没有一个装盛着自己旧时光而很久没被开启的盒子。我所有的一切我都很熟悉,包括过去呆过的地方,如果有缺乏记忆的场景,那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已经被摧毁得面目全非了,只能由它在脑海里渐渐变样,渐渐被消磨殆尽。
  这使得我难得再真正去回望一次自己。
  也许我所有经过的生活就是这么的贫乏,就像我是一个呆在一览无余的山洞里过日子的人一样。
  所有的零零散散终究是散开了,而身体老去。有时候很想遇到一些许久未见的物品或者人(也许十年以上),想让他(它)带领我那一瞬间的惊奇和陌生,去打开关于真实从前的一扇门,看见从前的自己。但是要真正地回到一种情境当中,现实仍然是力量强大,如同每天日出日落,轮回不息。那些来自一瞬间,一点点的陌生感是我所需要的,它们带着从前的灰都落在了今天。所有的事物都是我经过的,一切我都很熟悉。

  再上蛇山,已是数年后的昨天,总共我上去不过三次。第一次应该也离现在有十几年了。那个时候小山坡顶上只有一条长而窄的土路,说它是山却是连丘陵都不如,确实是只有一条小而狭长的土坡而已,上面还有一个炮台,和一个废庙。我这一次上去,一切看起来都修整得很好,土路也变成了沥青路。一切都很规范、整洁。因为它连着首义园和黄鹤楼,这里已变成了一座免费的市民公园了。和从前相比,山上的树木没有多大变化,仍是身处闹市一副老成的样子。这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游人稀少,孤零零的一条羊肠小道在蛇山的背脊上,让人分明看出了历史感来,只是它的萧瑟伴着不远处静默庞大日夜奔流的长江,让蛇山更像一座故园。
  虽然离得近,我每日长途奔徙,却少有心情停下来,去看一看这身边的故园。蛇山于我所居住的地方而言,不过是抬一抬腿脚就可以走到的。蛇山下有很多我熟悉的街巷,也是多年没有细细走过。先是 2006年底买了汽车,之后便很少步行;再就是2010年后美院搬迁,老校区附近就更去得少了。但曾经我工作的地方,我租的画室,我买的第一个房子,都是在这儿。“十年一觉扬州梦”,这分明近20年了,却还是“梦里不知身是客”。
  我慢慢走着,上了蛇山,又从蛇山那头下来。经过游人如织的黄鹤楼,通过那个古老的涵洞,走进了胭脂坪,这儿有从前经常打球的地方,过去冬天空旷安宁的球场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停车场。从熟悉的几路小巷子走回老美院,粮道街变化倒是不大,我仿佛又走到曾经的日子当中去了,一路上很想念从前我的肉身,只有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什么职业前程,都只是随时间自然而然来到我面前的一个结果而已。但是分明太多的人和事,都再也回不去了,那是一种在熟悉的边缘的遗忘。我仍然想能通过对某种事物的发现,去重新打开那扇门,然后可以缓步走进那些已经远去的久远时光的房间。
  那些是我仅有的时光,也许发现的是几张老照片,也许是一些旧时的文字、器物、生活用品,或者是一条街道、一座小山、一些枯树。把它们从遗忘和走了样的从前印象的边缘又拉了回来,然后看看现在同样走了样的自己。我知道蛇山不远处的长江不能倒流,我知道在江边所遇到的每一滴流动的水都是新鲜的,同时江水亘古未变。

李继开


  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
  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在读。
  作品被何香凝美术馆、南视觉美术馆、四方美术馆、青和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圣之艺术中心、尚东艺术中心、新加坡MOCA、英国红楼基金会、武汉美术馆、湖北美术馆、龙美术馆、合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其他文献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中国传统文人眼中,山水是哲理的凝固,人生的外化。登山临水,可透视宇宙奥妙,参悟人生玄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热衷投身于山水之间,吟哦歌咏,挥毫泼墨,以此怡情悦性。中国传统山水画便是在这种文化的滋养下,自魏晋经宋元明清几代发展,成为传统文化的缩影与精华所在。也正因如此,当代中国山水画想要超越前人的成就,突破传统的桎梏,就显得尤为艰难。杨玉泉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在逆境中
期刊
期刊
艺术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和人民.在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下,每个艺术家都应该笔随时代,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表现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应该深入生活,
期刊
赵元任(1892-1982),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1925年清华成立国学研究院,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受聘,是四大导师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是中
首先介绍了北京市普通公路道班现状情况;在分析普通公路养护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提出充分利用已改造完成的48座道班,以此为基础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布局思路;提出“应急抢险1小时,
《青玉系列之奋飞》是我在整个青玉系列里的第一张尝试,也是读研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独立思考创作问题.在我看来艺术和其他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共通性,这种共通性在跨领域之间
期刊
【摘要】用数字化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是这一领域当下最热门的方法,也是讨论的热点。然而,文化遗产所固有的文化特质,在新技术应用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产生于高级文化在扁平化后与大众文化交汇所产生的文化对冲、文化美学的价值转译、与观众人文沟通将如何再次搭建,以及数字化的文化遗产究竟是解构还是重建。本文将通过六个部分,分别列举出矛盾所在,并分析矛盾成因和矛盾走向。矛盾无法消除,但总有办法找
周红艺/抱梅山房纸本水墨70cm×46cm 2019年  立冬,天阴沉沉的,抱着画夹坐在山岗上,冻得手都拿不出来。远处炊烟还未散尽,一道道路形成白色的线条,蜿蜒地伸向远处。远处有牛的叫声,还夹杂着喜鹊声,偶尔也能听见人说话,却看不见人。山岗静静的,却充满生机,阴天的山色统一而融合,含糊而苍冷。回来时才知道这是东山。  写生最重要的是感受。只有在自然中行走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用脚步丈量了,就能感觉到
期刊
在张富军的一些作品中,前景常常有一个直视画面的形象,其目光阻碍了观者的“眼睛”.拉康把立足于主体位置来洞察客体世界的观看称为“眼睛”,但作为观看主体的“眼睛”在面对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