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实有效的动态生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1987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是师生智慧火花的体现,它不但能给人以始料未及的体验,更能超越预定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追求真实有效的生成,凸显课堂教学的风彩,本文试通过平时的教学体验,谈谈个人的做法与体会。
  一、精心预设,为动态生成导航
  1.准确把握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的具体体现形式,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是教材是面向所有的教师和学生编写的,它不一定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学和所有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该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或重组。
  2.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
  3.教学设计要富有弹性
  生成需要一定的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如果预设的空间过窄,答案唯一,生成必将太少;反之,如果预设空间过宽,答案漫无边际,生成必将太杂。因此,教师在准备教学设计时,要具有较强的“生成”意识,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形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和预测,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有弹性的“学案”,做到“粗”、“精”搭配,以赋予课堂更多的创造性、生成性。所谓“粗”,就是弹性设计,它只需描述课堂教学大体轮廓,它给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它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之中,但它不是无原则的“粗”。如在预设情景创设时,要做到真实有效,尽可能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优化预设,追求动态生成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再好的预设如果没有具体的实施,也是纸上谈兵。教师唯有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找准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切入点,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与无穷的魅力,进而带来课堂教学的异彩纷呈。
  1.营造生成氛围,直面“节外生枝”
  预设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提供了保障。但教师如果视教案为禁锢,完全按着预设走,就违背了“教学是师生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的教学理念,难以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的是一种平和心态,和学生建立民主切磋、亲和协商的关系。我们要给学生出茬的机会,要像科学家那样,高度敏感地留意意外生成,关注学生的犹豫与踌躇,善于倾听学生困惑的焦点,及时发现学生回答中的思维火花,用充满激励的话语给予學生充分的情感支持,激发求知欲望,促其自主探究。
  2.适时调整,机智生成
  “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中,当教材的预设与学生的实际发生矛盾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质疑和交流的平台,适应学生现有的数学现实,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3.善于引导、创造生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不在于老师讲解的如何精彩,而重要的是能适时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制造一种“不协调”,用知识的力量去唤起求知欲,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一系列表现做出及时反应。如遇到突如其来的提问、与众不同的声音,遇到错误的认知……时,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用巧妙的方法引导点化:或放大、深入追问,或缩小、迂回突破,有的放矢地将其引向动态生成的“精彩”。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我出示这样一道题目:“用木条制作一个长方形的框,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会怎样变化?”不一会儿,学生的探究便有了结果:“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形状变了,但周长不变。”“高变矮了,面积变小了。”正当我满意我的教学环节十分完美的时候,我发现一只小手还高高地倔强地举着,我决定让他说一说,“老师,把长方形逐渐拉下去,周长就变了。”“错了,你弄错题目了!”教室里顿时出现反对声,面对这一现象,我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最后,有的学生激动地喊了出来,“老师,拉到最后是一条线段。”“现在周长变小,面积为零。”同学们都为这意外的收获激动不已,纷纷向刚才举手的同学投来敬佩的目光。这节课正是没有放弃来自课堂上异样的声音,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给动态生成留有时间,才能让意外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我感觉到学生放飞思维后心灵的轻松和满足,使课堂再现一种人文之美。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过程,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活动,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学生在课堂中有真实的、创造性的表现,“生成”各种有价值的主题和活动,是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探究环境基础上的。作为教师,只有用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积极抓住课堂中的“意外因素”,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控课堂教学,“以学定教”,才能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真正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可多少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单纯以“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分工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教师讲的知识记住”。这样的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枯燥乏味,学生怎能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呢?这就要求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发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感受语文的魅力。  当然,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除了首先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
期刊
自主学习是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以展示自身主体性的过程,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尚处在一种无意识阶段。针对这样一种现状,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以编报活动作为切入点,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搜索、收集主题资料、信息为途径,引导幼儿在收集、梳理信息中遇到问题不退缩,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最终能合作制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  (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3)学会运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获得判断、推理的能力;  (2)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获得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感悟由形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奇函
期刊
区域化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显得充实而快乐,真正体验了自由、自主和无穷的乐趣。而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则是支持者、合作者、开导者,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组织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下面谈谈我们在进行区域化活动研究后的一些体会。  一、选择合理的活动内容  首先,内容的选择应服从于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区域活动的目标是相对于教学活动而言的。有时,一个目标可以
期刊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包括歌曲韵律活动,乐器演奏,欣赏等四大类型。在我们那到一个音乐教育教材时,首先要确定它是属于哪个类型。如果是歌曲,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各项音乐活动中注意培养儿童对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及不容音色的感受力,如果是韵律活动,就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强度及表演力……总之,不管是哪个类型,教都需要考虑到幼儿对音乐感发展的要求,还应考虑到幼儿在认知、情感、个性、社
期刊
一、教材分析  《鸿门宴》是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课,涉及文言文知识积累和人物形象分析,我设计了几点:①走进司马迁②阅读《鸿门宴》把握故事情节、积累文言知识③分析双方人物性格、赏对照烘托手法④话说项羽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基础的文言知识,对人物分析能结合描写文字简要分析,但辩证思想还差一些,对材料的整合能力还需培养,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有一定基础,还需锻炼,所以选择一课时强化指导。  三、本课
期刊
根据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人的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感知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语言和思维能力都处于萌芽并且蓬勃的状态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对音乐的感知,得以内心的体验,在头脑形象的规划下能够进行动情的表演,也是处于很敏感的发展时期。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想象力发展  小学生的想像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丰富精确,同时想像内容也因为生活经验的不断增加而变得丰富。
期刊
涪陵,居长江上游、是长江和乌江交汇之地,有巴国故都之称,是闻名世界的中国榨菜之乡。充分挖掘涪陵本土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音乐资源,幼儿在其中欣赏、模仿、体验、感知,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萌发作为幸福涪陵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我们将根据3-6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资源的开发与挖掘,筛选幼儿喜欢的、熟悉的、可感受和体验的音乐课程资源,让传统涪陵文化更广泛地适用于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审美情趣
期刊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播种下一种思想,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下一种行为,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下一种习惯,会收获一种性格。这说明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至关重要,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对于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模仿性比较强,可塑性比较大。在这期间教师对学生要多加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  人们常说的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动作通过无数次的重复或者练习
期刊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辅导学生画画,因为学生没有带颜料,便顺手拿了我平时备用的彩色铅笔,让他用彩色铅笔来涂色,没想到,画了以后,效果特别好,画面不仅色彩饱满、色调清新、而且笔触细腻丰富,也很有层次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特别喜欢这种绘画工具,一画就停不了笔,因为其细腻、丰富、且操作简便的特性,让孩子们大大增强了对绘画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