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为何买那么多房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岁那年,白居易拜见了长安市作协主席顾况同志,顾主席对他说:长安城房价太高,你想在这里定居,恐怕不容易啊。一语成谶,在此后的15年里,白居易一直没能在长安买下房子,后来中了进士。
  当了干部,晚上下班回家,那“家”还是租来的大杂院。33岁那年,白居易实在憋不住了,揣上存折去看房,看来看去,都买不起,一咬牙一跺脚,在渭南乡村安了家。那渭南也是在长安地界,可惜离长安城一百多里,只能算很远的远郊区啦。
  再后来,白居易做京兆府考官,做集贤院校理,做翰林学士,做左拾遗,做京兆府户曹参军,做江州司马,做杭州刺史……职务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那腰包自然也是越来越鼓,白居易有钱了。有钱也不怕房价高,白居易开始疯狂置业。53岁那年,他在洛阳履道买下一豪华别墅;56岁那年,他在长安新昌买下一宰相旧府;67岁那年,他在苏州城郊买地建房;72岁那年,他又在洛阳龙门买地建房。
  那年月,房价并不稳定。对那时候的富人来讲,让资产保值的理想方式决不是买房,而是买地,一个成功人士也不应该去做房东,而应该去做地主。所以从经济上讲,白居易买那么多房并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行为。
  白居易在洛阳履道买别墅的时候,他爸白季庚已经死了,他妈陈夫人已经死了,他三弟白幼美已经死了,他爱人冯氏、儿子阿崔、女儿金銮也都死了,二弟白行简倒还活着,可是常年在外地工作,不跟他一块儿住。偌大一房子(据白居易说,光建筑面积就有五亩七分),只住了三个人,一个是白居易,另外两个是白居易包养的小蜜,即便加上保安和保姆,也显得太冷清太孤寂不是?再说那么大一别墅,白居易也住不完啊,任它广厦千万间,睡眠只需三尺宽,那些日常起居用不着的部分,只能在向人显摆的时候用得上。
  咱们中国有一很烂的传统:当爹的活着时要拼死拼活多挣家业,好让儿子有条件去做败家子。但白居易之所以买那么多房,恐怕跟这一传统没啥关系,老白无论女儿还是儿子,都早早地夭折了。
  既不是为自己着想,又不是为后代着想,自居易干嘛要买那么多房呢?我怀疑这家伙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你不是房价高吗?不是让我买不起吗?现在老子有钱了,老子撒开了买!
  当然,白居易很可能不是这么想的,我这么推测的理由是——作为高房价的受害者,我也曾经像白居易那样买不起房,那种报复心理憋了很久。
  
  (摘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在唐代,有些贵族女子为了寻求一片自由、开放的天空而人道。与唐玄宗一母所生的亲妹妹玉真公主与金仙公主,还是绮年玉貌的时候,就同时出家了。但她们的服侍用度不仅不减少,反而超越皇家待遇,简直是以仙女为标准的,奢华之程度,引得大臣纷纷跑到皇帝那里表达不满:“道路流言,用钱百万。”玉真公主经常云游,在名山古刹和大城市里,拥有多处道观、别馆、山庄、旧居等等。在她周围,方士和文人时常出没。说白了,人家就是有名的
期刊
农民问题根本上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说白了是吃饭问题。假如农夫们都饱头饱脑,要赶他们上梁山并不容易。可是,在锹挖锄掘镘砍镰割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即使无天灾,想让家家夜夜“扶得醉人归”,即非“不可”亦属“难能”。危险时刻存在。太平盛世还得依靠李世民和房杜长孙的临深履薄,与民休养生息;弱宋遇上荒年,怎么能架得住蔡京、高俅们的倒行逆施、胡作非为!石碣村虽然还没有饿殍遍野,却也危机四伏了。  跟它作对照的是阮
期刊
东魏大将军高欢打下洛阳后,立11岁的元善见(北魏孝文帝的曾孙)为帝,是为孝静帝。高欢立元善见为帝之后,对这个皇帝倒是恭恭敬敬。这样,魏静帝算是过了十几年平安日子,并出落得一表人才,文武双全。然而,在权臣之下。文武双全又有何用!当高欢死去,他的儿子高澄即位当上大丞相大将军之后,魏静帝的日子开始难过了。  有一次,魏静帝在郊外打猎,马稍稍骑得快了一点,监视的人马上就在后面叫道:不要骑得那么快,大将军要
期刊
春秋时代有个美女叫夏姬,是郑国国君的女儿,嫁给陈国一个大臣为妻并生了个儿子。儿子还没长大老公就死了。她有三个情夫,分别是陈国的两个大臣和陈国当朝国王,这三个人共享夏姬美女,彼此间在这个问题上还颇有点情同手足,还戏谑夏姬之子(简称夏子)像他们共同的儿子。后来夏姬的儿子长大了。不能容忍这么多人自称他的爸爸,一怒之下把陈国国王给杀了,正准备杀那两个大臣时,两大臣跑到了当时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告状,要求楚
期刊
唐代是中国封建法律的高峰,在中国古代法律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典范作用。唐代的中央审判机关称大理寺,以卿、少卿为正、副长官,主要负责审理中央百官及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但徒、流案件的判决权只有刑部才能行使,刑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实际上,唐代审判权主要由大理寺和刑部共同行使。  宋初沿袭唐制,在中央,审判机构为大理寺。对大理寺判决的复核机关为刑部。宋太宗时在宫中设置了审刑院,将大理寺、刑部复核的职权
期刊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地跑,也可以一日千里。通常,“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的程度。  在文学作品中,对此有精彩描写:“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
期刊
努尔哈赤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是满清入关挪位置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380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最后一步。  380年后的今天,国内一批知名学者为纪念沈阳故宫的创建,近日举行了学术研讨。由于史料缺失,沈阳故宫仍然有许多待解谜团。为此,专家们各持己见,众说纷纭。    谜团之一,罕王仓促迁都只为保江山龙脉?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
期刊
中世纪欧洲人们避孕的方法,在今天听起来,是那样匪夷所思。  一位生活在公元2世纪的希腊医生Soranus,认为妇女与丈夫同房后,反复跳跃7次,就可以达到避孕的目的。一直到17世纪,这种理论还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也有一些医生认为以下的方法“更为可靠”——在半夜里倒推上10次磨盘。  那时,人们对怀孕的真正机制并不了解。他们认为,妇女可以通过各种剧烈运动,将男性的精子排出体外,以达到避孕的效果。而且
期刊
自先史时代,到殷商、周、秦、汉,中国境内一直有黑人存在,安阳殷墟就发现了明显带有黑人特征的头盖骨,而且不止一两具。汉简上也有关于黑人的大量记载。  大约从公元九世纪开始,史籍就明确记载:东非地区的黑人作为阿拉伯商人的“商品”被大量地运往中国。古籍《萍洲可谈》中讲:“广州富人多蓄鬼奴,绝有力,可负数百斤。……色黑如墨,唇红齿白,发卷而黄。”《岭外代答》里则讲“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擒之,动
期刊
这年头书商论出手大方,还数万榕的老总路金波。他波给过王朔365万元的稿酬;还给过韩寒280万元的版税,折合一字28块钱。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开稿费开得比路某还大方的主儿,实在是多了去了。  一位是唐宪宗时的大将韩弘,这人特能打,也特有钱,著名写手韩愈写的《平淮西碑》,在碑文里猛夸了他,韩弘很高兴,一次寄给韩愈500匹绢。按谭文熙《中国物价史》所载唐朝开元盛世时的物价:绢一匹值200文,米一斗值13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