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02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所获。
  【关键词】 思维 情境 互动 尊重 喜悦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语言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表达,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说话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语言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好奇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因此,我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出探索的欲望。
  2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创造条件,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悦,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给每个学生的提问投以微笑,关注和点头,允许他们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插话。引导学生敢于对教师、书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要积极提倡学生标新立异、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问题。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质疑促思。
  3 放飞学生的思维,教给方法,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
  3.1 以问引文。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抓住关键之处。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矛盾之处的注意。从而产生相关疑问。
  3.2 提供范例。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喜欢模仿的又是教师的行为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提问的角度、思路、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范例。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想像猜测,对同一个问题多层面,多视角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定势等方法,提出来具有创新性的问题,长期潜移默化,学生便会由原来的被提问变为主动提问。
  3.3 善问是在学生有主动提问意识基础上的更高的要求,是敢问、会问的进一步提高,善问是要问得当,问得明、问得妙。问得当,是指当问之处才问,不要一有疑就问,每疑必问,应当经过充分的思考确实有疑问再提问。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或通过查工具书、向别人咨询、与同学互相讨论便能得以解决的问题,则不必提问。问得明,是指对问题的表述要清楚、明白。清晰的表达。可以使问题更加明朗,而且还能帮助提问者自己理清思路,为问题更加深入探讨和解决提供契机。问得妙,是指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很高的认识水平,这些问题无法从课本或教学资料中得到答案,必须由学生经过理解、分析、推测、归纳等过程将那些看似零碎的信息进行加工。这就需要调动提问者认知方面的所有潜能,有时还要受到自己的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敢问、会问、善问、并且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思路之中,这样既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4 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5 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
  总之,语文教学应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安全、民主、合作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思维结果,培养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2011
  2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4 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在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来讲,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是非常的重要,但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
期刊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那么,我们地处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的小学生应该怎样学好普通话呢?  1 正确认识普通话  要学好普通话,首先要正确认识普通话,在认识普通话之前,首先就要弄清楚一个概念:说话:什么是说话?说话一—其实就是唇、齿、舌、牙、颚器官的运动。犹如走路是大腿的
期刊
走过路口,让我感到生命的可贵;走过路口,让我感到生活的充实;走过路口,让我感到人生的快乐。朋友,走在路上,请放缓脚步,瞪大眼睛,看好红绿灯……  那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同路的伟杰、家明、清达几个同学又说又笑,可开心了。在我家楼下和他们道别后,我就回家专心致志地写作业。过了一会儿,电话铃急匆匆地响了。我看了一下来电显示,是家明打来的。我拿起电话,只听见一个哽咽的声音说:“陈琳,你知道吗,伟杰被
期刊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了解大致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1 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精确
期刊
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要想让低年级的学生也能像高年级学生一样学会做笔记,并且养成一定的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我又十分清楚,低年级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假如能在这个时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对于以后来说是终身受用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的。  1 从“认识”开始  做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注意,培养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做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
期刊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呢?  1 实践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时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 语言积累 求实创新 激发兴趣 渗透写法  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怕作文,一提到作文,学生都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写起,作文语言平淡
期刊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不仅在于游戏是幼儿活动最自然也是最经常性的表现形式,更在于它对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独特价值。对于游戏如何被运用于幼儿的教育教学的中常常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要确立一种全面的游戏教育观,以真正实现游戏与幼儿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  1 让游戏成为教学的基本内容  以游戏作为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幼儿的一种基本活动,可以将其纳入到幼儿的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其实质就是将儿童自己的
期刊
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长在乡土里的,长在村落里的,长在生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命中的,千百年来逐渐演变出自身的特质内涵,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韵味,扎根在村落每一个人的骨子里。同时,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又肩负着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使命,它与所在地区的文化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而,乡土文化对于乡村学校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仅意味在乡村学校中要注重传承乡土文化,更关键的是应该注意到,乡土文化在现代乡村学校教育中是作为重要的内在价值而存在的。但是,随着中国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成为了现代化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他既强调已有知识经验(即原有认知结构)在后继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教材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关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时,新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才获得新的意义——这就是学习的本质。学生只要理解了知识的结构,这种理解就会使他不断钻研,独立前进;学生掌握了某些一般的原理,就可以推断出所要知道的个别事物的属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