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肥沃的土壤培育鲜艳的教改之花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k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莺的歌声》以“歌声”为线索,写了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的故事。他,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法西斯强盗。课文内容较长,但是“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可作为阅读指导的切入口。于是,为了体现长文短教,教学中,我以“歌声”为主线索,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含义深刻的关键句子,特别是表现小夜莺言行的句子深入细读,感悟“小夜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一“循”歌声,品味对话语言
  写第一次歌声响起的段落时,描写小夜莺言行的句子比较多,课堂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了两次小夜莺的对话语言。
  “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这是小夜莺面对德军的盘问作出的回答。在读文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想象:小夜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然后,再细细品悟味其中的反问句——“怎么会就剩我一个?”,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句话是一个反问句,小夜莺为什么用反问句来说话呢?把它改成陈述句写入文中行不行?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发现,反问句增强了语气,表达的效果要比陈述句更强、更为肯定,有利于迷惑敌人。学生通过朗读再次体会反问句的妙用。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为什么小夜莺在回答德军的问话时,还要加上麻雀、乌鸦等这些鸟,就直接说“夜莺只有我一个”不更简洁?使学生体会到小夜莺这样说麻雀、乌鸦是为了更好地麻痹敌人,一个聪明机智的小夜莺形象呼之欲出。到此,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表达之妙,也懂得了小夜莺采用反问的方式回答好在哪里。原来前半句巧设悬念,引起兴趣,后半句的回答响亮清晰,加在一起,是多么丰富而饱满的表达!这恰恰体现了课标中品味相关词句、体会表达效果的作用。
  当德军问村子里还有没有人的时候,小夜莺不慌不忙地回答: “人呢?戰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刚刚开火,村子就着了火,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首先通过朗读让学生发现此时的小夜莺是不慌不忙的神态,一个“不慌不忙”,写出了小夜莺的镇定自若。然后再体会“野兽来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野兽自然是代指德军侵略者。而后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说“德军来了”?小夜莺正是凭借故作天真,巧借伪饰来答话,在不知不觉中戏弄、谩骂了敌人,表达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多么勇敢机智的孩子!接下来再品读,小夜莺为什么是“不慌不忙”地说这两句话?一个“不慌不忙”仿佛语言的桥梁,把要表达的意思一板一眼地说清楚,于是学生体会出小夜莺是那么镇定自若地、不慌不忙地表达对战争的憎恨与对敌人的愤怒。之后再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并引导学生为第一次歌声题词,进一步体会小夜莺天真背后的机智,冷静背后的勇敢。
  以上教学没有面面俱到,只是抓住了小夜莺的语言,体现的是如何长文短教,如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表达的感情。至此,我引导学生围绕第一次歌声追问,此时如果让你为小夜莺的第一次歌声题词,那是怎样的歌声?我想,“勇敢”一词会呼之欲出。
  二“循”歌声,品味人物动作
  品味写第二次歌声的时候,先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看小夜莺的动作对应的是文中的哪句话,出示课文描写小夜莺动作的句子——“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我于是引导学生与画面对话:“情报的内容多重要啊!歌声响起就可以了,小夜莺胳膊为什么还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去掉这些描写部分行不行?”学生体会到:正是这些漫不经心的动作,才让敌军觉得这就是顽皮的小男孩应该有的行为,从而放松了警惕,被引诱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敌军放松了警惕,走进了越来越密的树林里,小夜莺的歌声也就越来越响亮。此时,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这个看似顽皮、实则机智的小夜莺的形象浮现在眼前。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作填空练习:丰富画面,发展语言,小夜莺还会做哪些动作呢?“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
  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
  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或者
  ,或者 。”这样不仅丰富了画面内容,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想象力。学生通过创造性的表演朗读,把一个顽皮、好动的小男孩形象展现了出来。
  插图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此环节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给予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插图的机会,进一步丰富了小夜莺的动作,也明确了小夜莺歌声动作背后的信息和意义。
  到此,再为小夜莺的第二次歌声题词,那是怎样的歌声?学生一定能体会到这不仅仅是勇敢的歌声,更是机智的歌声。
  三“循”歌声,体会侧面描写烘托形象
  因为第三次、第四次歌声是在同一情况下出现,重点写的是游击队员听到小夜莺第三次、第四次歌声后的反应。于是,教学的重点落在用文章的侧面描写来进一步烘托小夜莺的英雄形象。我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弄清楚歌声代表“34个敌军”“两挺机关枪”等具体信息。之后我进一步追问:既然如此,就直接把答案写在这里嘛,为什么前面还要那么浓墨重彩地描写游击队员的表现呢?于是我引导学生去读游击队员的话,在倾听中感受游击队员的话。你看,从游击队员的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歌声传递的信息,还体会到他们配合的默契,以及游击队员对小夜莺的喜爱。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性之美啊!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歌声的具体含义,还体会了情感。
  到此,学生进一步懂得,歌声的含义并不一定要直接描写出来,通过对游击队员的侧面描写,同样可以烘托出小夜莺的形象。作者描写的精彩就在于,这样读起来,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循”着歌声,升华人物形象
  最后,再指导学生把几次歌声的描写连起来读一读,学生不难体会到,小夜莺遇到敌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巧妙的安排,通报敌人信息正是他的职责。他是在用“歌声”这一特殊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敌人进行斗争。这样,学生对“小夜莺”的英雄形象就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而且还通过与文章的开头比较,发现“前后照应”的表达技巧和文章结构。这样,学生对“小夜莺”就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总之,这节课上我紧紧抓住歌声这一线索指导学生体会重点词句,长文短教,既感悟了“小夜莺”的形象,又体会了文章的表达特点和表达特色,较好地实现了用歌声这一线索串起小夜莺的语言、动作,通过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一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就出现在学生的眼前。这节课就这样“循”着歌声,实现了文意兼得的预定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高新区奥体中路学校)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设计初想】  《蜗牛的奖杯》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作者通过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原本擅于飞行的蜗牛在一次飞行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但也因此自我沉醉,不再练习飞行技术,从而导致翅膀的退化,结果丧失了飞行能力。最终,蜗牛的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勉强地从壳里伸出头慢慢爬行的故事。  在实施具体教学计划之前,我努力挖掘文本中的字词理解、句式训练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取向等阅读训练点,深入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
近日,工作室举办了一场“聚焦统编教材”的专题培训活动,工作室骨干黄健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下册的《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这是一节有魅力的课堂,充满了童真童趣。黄老师注意朗读的指导、言语的学用,切切实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现就这一节课的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正确解读教材,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这篇文章是从小虫子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感受生活的,整篇文章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充满了童趣。  黄老师能够抓
当下,关于阅读教学最时髦的说法是“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等等,而一直以来被老师们视为座右铭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则备受冷落。于是,在很多阅读课上,我们看到“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的热闹场面,看到教师以“尊重”的名义修饰自己的“不作为”,看到师生在一读便知的内容上流连忘返。殊不知,教师对学
个别差異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活动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幼儿园的幼儿的家庭情况千差万别,幼儿入园前生活环境、受教育情况更是参差不齐,个性凸显的幼儿也越来越多。只有了解幼儿的个别差异,以此为依据来实施教育,才能使每个不同的幼儿更快更好地成长。  正确认识和接受幼儿的个别差异  正确对待每个孩子的不足甚至错
约瑟夫·A·雷林在《实践性学习》中指出:“实践性学习包括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来源于生活一线的实际经验;学生的学也能直接应用于生活,并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道德与法制”在本质上属于实践性课程,如忽略这一本质,学习过程极易变成“纸上谈兵”,最终的结果就是把最直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知识变成了记忆“考点”,这就违背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中关于“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编者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是对人的学问、德行和信仰的培养活动。学校教育需要把人看成一个完整的人,为其学问、德行和信仰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先哲一语中的,深刻阐述了教育对人的重要意义,列举了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中学寻求着促进教育返璞归真的有效路径。机缘巧合,他们在追溯教育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办学实际,凝练出“焕发生命活力,师生共同发展,为每个人的幸福
《童报》,给童心安一个温暖的家,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从2005年12月至今,《童报》作为一份班报,出版40余期,约20余万字,已经陪伴了我们的三届学生,最高的一届已经上大学。在此,记录下《童报》的历程,一方面重温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另一方面也希望她的明天走得更踏实,更有力。  ——题记  办报初衷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课堂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
一、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好吗?(出示谜面:一个小小游泳家, 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了有脚没尾巴。)  生:青蛙。  师:你怎么猜出来的呢?  生:因为青蛙的叫声是呱呱呱,所以我猜是青蛙。  师:你是通过叫声猜出来的。你呢?  生:我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青蛙小时候就是蝌蚪,那时候它有一条长长的尾巴,等到长大了,就长出脚来了,尾巴却不见了。所以我猜是青蛙
去某地参加听课活动,又见千人汇聚一幕:偌大的体育场,中央是师生,台上皆听众。四面看台,三面都有观课者,且人头济济,唯有一面不坐一人。哦,这面面向学生,只能看名师背影。  参与语文盛会,正面感受名师风采,未必有错。只是年年如此,令我不由想起10多年前的浦东,也是一次语文的盛宴,叶澜教授来了,不坐安排好的座位——学生身后的几张听课席,而是搬一个小椅子,坐在讲台前。“看课要看学生”,这是叶教授的理由。 
李祖文和他工作室的课程研发,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做出来的。它的价值,在于用课程建设改变人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成长。  一  让学习在学生身上真正发生,应该是教学的唯一追求。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太多公开课或家常课,大部分教师还是围绕着“教”来设计学习活动。很多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并未真正发生。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形容当前的不少语文公开课是“鸬鹚捕鱼”。课堂就是“池塘”,教师就是“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