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osho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住的1000余例骨科手术患者,对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进行经验总结。结果:1000余例患者在我骨科的治疗中,无1例发生骨关节感染与皮肤切口的化脓性感染,手术切口一期愈合者达到95%,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科要合理进行手术,加强对骨科感染性疾病,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提高传统骨科手术的切口愈合质量。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与预防
  【中图分类号】R68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88-1
  
  自从霍尔斯特德将乳胶手套引入手术小组,特别是自从19世纪80年代约瑟夫·李斯特抗菌法的发现,外科手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绝大部分骨科的疾病与外伤都需要进行皮肤切口,如何减少皮肤切口的瘢痕愈合,避免手术切口易出现的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延期愈合等并发症。因此,如何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值得探讨。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住的1000余例进行骨科手术,无1例发生骨关节感染与皮肤切口的化脓感染。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对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住的1000余例进行骨科手术,其中开放性骨折360例,择期手术200例,男420例,女140例,四肢骨折410例,椎体骨折30例,18~55岁400例,56岁以上30例,18岁以下10例。
  1.2感染原因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类型,不同骨科外伤病人及不同类型的切口感染率相差较大,据调查可达10%~20%[1]。骨科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通常为已知的院内流行菌株,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耐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的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苗、肺炎克雷伯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等。
  2结果
  10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32例,感染率为3.2%,其中Ⅰ类切口手术3例,感染率为0.03%;Ⅱ类切口手术12例,感染率为1.2%;Ⅲ类切口手术23例,感染率为2.3%。手术切口一期愈合者达到95%。
  3讨论
  3.1骨科清洁手术感染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手术本身的侵袭性操作使患者的抵抗力降,是造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2],无菌手术一旦发生切口感染迹象,应高度重视病原学检验,及时申请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药敏报告出来前,根据本院近期临床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选用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而后依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
  3.2通过本次调查显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多为Ⅲ类切口,59.4%发生在术后5~7天时间段,并且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术前住院时间均呈高度密切关系。有文献报道,腰部以下部位骨折的手术切口感染率高于颈肩上肢部骨折的手术[3],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充分重视术前住院时间长,伴有基础疾病的腰髋部以下部位、Ⅲ类切口的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工作。
  3.3术后预防(1)护工要严密观察伤口渗血及肢体的血循环及疼痛情况。坚持床边交接班制度,发现敷料被血液渗透脱落时,及时更换,有严重出血倾向时,应通知医生换药,保持伤口敷料干燥,给病人翻身时要保护伤口,勿碰及伤口引起出血。(2)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肢体末梢的温度、皮肤颜色、肿胀情况1~2h观察1次并记录。(3)疼痛的观察,询问病人疼痛是否能耐受和疼痛性质,术后一般1~3d伤口比较疼,如3d后伤口仍有持续性跳疼并伴有体温升高,应考虑伤口感染征兆。(4)作好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床上活动或翻身,勿压、勿碰及伤口,大小便是不要污染伤口,咳嗽是用手保护好伤口。
  3.4皮肤损伤后形成创面,创面的局部必然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缺损、血管断裂和出血现象,创面的组织修复是机体对损伤部位的一种自然的防御性适应反应,修复的过程与持续的时间,不同的个体与不同的手术部位皆有很大的差别,但由于缝线结扣内组织坏死利新生愈合之间的平衡,一般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缝合的伤口在5天左右强度最差,因此术后7~10d拆线,也仅适应于颈、胸部的一些小切口的手术。伤口愈合后,其内部结构需要继续调整塑性和重建,以恢复或接近生理状态,这一过程称为重塑,即肉芽组织向瘢痕组织转化[4],这一过程持续数月甚至1a以上。因此,手术切口部位给予持续1个月以上的适当压力,如用石膏塑型加压,可减轻切口重塑期的瘢痕形成。
  3.5加强营养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特别是年老体弱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应及时并积极加强营养支持,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等,同时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及水果等,既保证营养,又能预防便秘,必要时可输血,输注白蛋白,甚至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纠正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手术切口的早日愈合。
  参考文献
  [1] 林平,金彩云,吴钟琪.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4,4(1):115-116.
  [2] 张德立,陈立福.骨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2):147-148.
  [3] 李淑花,毋玉梅,李妙芳.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因素调查分析[J].中医正骨,2003,15(8):20-21.
  [4] 鲍卫汉主编.实用瘢痕学(第1版)[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1-40.
其他文献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患高血压,每年大约有710万人死于高血压。中国2002年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上升到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已达到1.6亿多,在我国高血压已成为总死亡率的第一危险因素。但国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仍然很低,目前,我国的高血压防治任务非常的艰巨。本文主要针对本中心高血压的患病及社区防治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本中心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及社区资源的利用状况。
稳定型心绞痛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男性多于女性,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为常见的诱因。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而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严重并发症率高、病死率高‘”。为了总结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诊治经验,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9例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就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心肌供血完全中断,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时,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然后有少部分人缺乏这种特征性表现,在临床上易于漏诊、误诊。本文总结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GIGT组254例,GDM组115例,正常对照组308例,对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GIGT组和GDM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率、巨大胎儿、产后出血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GDM组中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GIGT异常组新生儿患病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GIGT
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 a zedoaria Roscol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苦、辛;为行气破血,消积止痛药;用于积滞胀痛、血瘀腹痛、肝脾肿大、血滞经闭等证。莪术油是从莪术中提取的挥发油,该挥发油为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主要有效成分为莪术醇、莪术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莪术挥发油中有效成分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的生长,对多种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对某些病毒有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尤以泪腺和唾液腺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异常,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干燥综合征(Gougerot—Mikulicz—Sj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抗HP、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慢性胃炎患者78例,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胃镜下胃炎愈合情况。结果:症状改善较快,胃黏膜愈合情况好。结论:综合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胃炎;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28-1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期间应用NIPPV治疗117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4例未应用NIPPV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的改善情况,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血气、心率、呼吸频率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气
【摘要】目的:在婚前健康检查中开展HIV/AIDS监测,控制HIV,向一般人群传播。方法:收集2006年至2008年前来妇幼保健院作婚前体检的10807份血样(其中男5413、女5394),用EusA法测定HIV(1+2型)抗体或胶体金法快速检测抗体,凡检出抗体阳性者再送市疾控中心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