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第一个“学习任务群”来表述,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问题;整本阅读;三国演义
之所以选择《三国演义》这部书,主要考虑到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自问世以后,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另外,也是基于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等因素的考虑。在两个学期的时间内,笔者带领学生通读全书,对《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进行了梳理与研讨,理清了主要人物关系和基本情节脉络,分析了一些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作品的思想内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总结如下:
一、以入门问题引领学生走近文本
开门第一课,教师要以简单、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问题的设置要接地气、顺学情,不求高深,但求“亲民”,以问题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并确定基本的阅读方法。
1、长坂坡张飞一声怒吼,吓死了谁?
2、《三国演义》中有几人曾得到了传国玉玺?其下场如何?
3、你知道诸葛亮一生共放了几把火?其中最“火”的是哪一把?
由于三国故事流传已久,加之一些相关题材的评书和影视剧的流行,大部分学生对《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情节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但对次要文本细节了解不够(有的甚至是偏离原著的),对本书的成书过程和版本问题则感到相对陌生。在第一堂课上,我通过一系列的入门问题,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介绍了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建构对《三国演义》的整体印象,为下一步的通读文本作好铺垫。
二、以基础问题引领学生切入文本
经过入门问题的引领以后,首先进行的是第一遍通读。第一遍通读带有“正本清源”的色彩,主要帮助学生把对本书“碎片化”的理解完整化、系统化。针对通读的基础问题设置,以学生能在文本中找到答案或经过简单思考就能得出答案为准,不必艰深,不拒细微。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使学生在阅读时能较为细致和深入。基础问题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问人物
以文本中的人物作为问题设置的出发点。如:“义结桃园”是谁首先提出来的?为什么不能是另外两个人?(第一回)再如:“万安隐者”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为何隐居于此?(第八十九回)《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关于人物的问题可以从人物的姓名、身份、特点、作用等方面入手,操作起来相对简单,学生也容易把握。
(二)问情节
以文本的基本情节内容作为问题设置的出发点。如:为了使蒋干中计,周瑜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第四十五回)再如:兵败以后,刘备欲投奔刘表,如果刘表不接纳他,他应该怎么办?(第三十一回)又如:刘备在临终之时,将儿子托付于诸葛亮,又为何留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的话?(第八十五回)
(三)问手法
作为经典作品,《三国演义》的艺术手法是多样化的,我们还可以围绕文本的艺术手法设置问题。如:在关羽“刮骨疗毒”的情节中,为表现关羽的坚强意志,作者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第七十五回)再如:清代毛宗岗评“三顾茅庐”的章节时认为:“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请你思考这种写法的妙处。(第三十七回)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教师可先作示范引导,给学生一个明晰的思路,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其审美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提升。
三、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研讨文本
在学生通读文本,对重要章节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我设置了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主要情节、核心人物和主题思想等进行了专题研讨。如: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你认为这三个人物形象“绝”在何处?其矛盾与复杂性分别体现在哪儿?产生这种矛盾的深层原因是什么?通读以后,学生对上述三个人物形象了解了较多,在对这个问题的研讨中,我发现他们对人物形象的“绝”处有较为直观的认识,但对人物形象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认识却不够深刻。于是,我引入了一些研究论文,在结合了这些论文的观点以后,他们才对这个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再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义”思想在文本中是如何呈现的?这种思想的价值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四、总结与反思
在问题的引领下,大部分学生顺利完成了《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从实际效果看,“问题引领”的主要价值一方面在于任务驱动,而“任务驱动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清晰,方向更为明确”,避免了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解决了阅读持续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于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分析,在促使其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促进了其语文素养的建构和提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問题类型的多样性
作为经典文本,《三国演义》的内蕴非常丰富,针对它的问题设置几乎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还要关注问题类型的多样性,力求这些问题能不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持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设置方式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引进奖励机制(如问题积分等),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自主设置问题,以问题触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提升阅读的效率。
总之,如果通过“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地把《三国演义》通读一遍,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不断的感悟,最终在培养其阅读习惯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阅读经典的信心,摸索出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也就不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的初衷了。
参考文献:
[1]李韦唯.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基于学情的整本书阅读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8(64).
[2]罗贯中,王炜.三国演义:名家汇评本[M].武汉:崇文书局,2019:91.
西安市鄠邑区教科局教研室 王美智 710300
关键词:问题;整本阅读;三国演义
之所以选择《三国演义》这部书,主要考虑到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自问世以后,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另外,也是基于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等因素的考虑。在两个学期的时间内,笔者带领学生通读全书,对《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进行了梳理与研讨,理清了主要人物关系和基本情节脉络,分析了一些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作品的思想内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总结如下:
一、以入门问题引领学生走近文本
开门第一课,教师要以简单、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问题的设置要接地气、顺学情,不求高深,但求“亲民”,以问题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并确定基本的阅读方法。
1、长坂坡张飞一声怒吼,吓死了谁?
2、《三国演义》中有几人曾得到了传国玉玺?其下场如何?
3、你知道诸葛亮一生共放了几把火?其中最“火”的是哪一把?
由于三国故事流传已久,加之一些相关题材的评书和影视剧的流行,大部分学生对《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情节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但对次要文本细节了解不够(有的甚至是偏离原著的),对本书的成书过程和版本问题则感到相对陌生。在第一堂课上,我通过一系列的入门问题,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介绍了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建构对《三国演义》的整体印象,为下一步的通读文本作好铺垫。
二、以基础问题引领学生切入文本
经过入门问题的引领以后,首先进行的是第一遍通读。第一遍通读带有“正本清源”的色彩,主要帮助学生把对本书“碎片化”的理解完整化、系统化。针对通读的基础问题设置,以学生能在文本中找到答案或经过简单思考就能得出答案为准,不必艰深,不拒细微。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使学生在阅读时能较为细致和深入。基础问题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问人物
以文本中的人物作为问题设置的出发点。如:“义结桃园”是谁首先提出来的?为什么不能是另外两个人?(第一回)再如:“万安隐者”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为何隐居于此?(第八十九回)《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关于人物的问题可以从人物的姓名、身份、特点、作用等方面入手,操作起来相对简单,学生也容易把握。
(二)问情节
以文本的基本情节内容作为问题设置的出发点。如:为了使蒋干中计,周瑜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第四十五回)再如:兵败以后,刘备欲投奔刘表,如果刘表不接纳他,他应该怎么办?(第三十一回)又如:刘备在临终之时,将儿子托付于诸葛亮,又为何留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的话?(第八十五回)
(三)问手法
作为经典作品,《三国演义》的艺术手法是多样化的,我们还可以围绕文本的艺术手法设置问题。如:在关羽“刮骨疗毒”的情节中,为表现关羽的坚强意志,作者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第七十五回)再如:清代毛宗岗评“三顾茅庐”的章节时认为:“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请你思考这种写法的妙处。(第三十七回)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教师可先作示范引导,给学生一个明晰的思路,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其审美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提升。
三、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研讨文本
在学生通读文本,对重要章节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我设置了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主要情节、核心人物和主题思想等进行了专题研讨。如: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你认为这三个人物形象“绝”在何处?其矛盾与复杂性分别体现在哪儿?产生这种矛盾的深层原因是什么?通读以后,学生对上述三个人物形象了解了较多,在对这个问题的研讨中,我发现他们对人物形象的“绝”处有较为直观的认识,但对人物形象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认识却不够深刻。于是,我引入了一些研究论文,在结合了这些论文的观点以后,他们才对这个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再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义”思想在文本中是如何呈现的?这种思想的价值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四、总结与反思
在问题的引领下,大部分学生顺利完成了《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从实际效果看,“问题引领”的主要价值一方面在于任务驱动,而“任务驱动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清晰,方向更为明确”,避免了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解决了阅读持续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于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和分析,在促使其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促进了其语文素养的建构和提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問题类型的多样性
作为经典文本,《三国演义》的内蕴非常丰富,针对它的问题设置几乎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还要关注问题类型的多样性,力求这些问题能不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持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设置方式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引进奖励机制(如问题积分等),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自主设置问题,以问题触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提升阅读的效率。
总之,如果通过“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地把《三国演义》通读一遍,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不断的感悟,最终在培养其阅读习惯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阅读经典的信心,摸索出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也就不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的初衷了。
参考文献:
[1]李韦唯.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基于学情的整本书阅读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8(64).
[2]罗贯中,王炜.三国演义:名家汇评本[M].武汉:崇文书局,2019:91.
西安市鄠邑区教科局教研室 王美智 7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