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消防英烈的子女,是战斗在灭火一线的90后蒙古族干部,是火场上的“拼命三郎”,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巴特尔。
蒙古语中,“巴特尔”是勇士的意思。人如其名,巴特尔14载消防救援生涯,4500余次生死考验,用青春和热血忠诚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他1990年出生,2009年入党,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嘉奖3次,5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指挥员”;被应急管理部授予 “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称号,被消防救援局评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北疆楷模”荣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目前,他光荣入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赓续血脉:一家三代守初心
巴特尔出生于一个英雄家庭,汉族名字叫孙雪腾。他的爷爷孙国喜、奶奶王凤珍,育有两儿两女四个孩子。大儿子孙占明,是一名消防干部,早年为营救群众英勇牺牲;二儿子孙占军,不幸患癌,英年早逝。
大儿子牺牲后,王凤珍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给政府添麻烦,不让消防队伍领导为自己的生活操心,又将小女儿孙利伟、孙子巴特尔相继送到了消防救援队伍。她的感人事迹,一度在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先后被评为“感动草原·十杰母亲” “英雄母亲”等。
巴特尔的父亲就是孙占明,是原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消防支队直属中队的副中队长,三十年前的1991年8月8日,为了营救两名掉进枯井的群众,不幸壮烈牺牲。那年,孙占明烈士年仅28岁,巴特尔还不满周岁。
巴特尔的母亲叫山丹,是一名十分优秀的柔道运动员,夺得过全国柔道冠军;姑姑孙利伟妹承兄业,在哥哥孙占明牺牲后,加入了消防救援队伍,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
家人许党报国的思想情怀、忠诚为民的英雄壮举犹如一颗颗红色种子,深深埋在巴特尔心里。
2007年12月,已是优秀的射箭运动员、被哈尔滨体育学院录取的巴特尔,毅然放弃学业,加入了消防救援队伍;作为英烈子女,他原本有机会分配到北京卫戍区,或者去条件更好的机关工作,但他却决然选择了任务最重、条件最苦的基层消防救援站。
在巴特尔眼里,父亲是伟大的英雄,“他报国报党,不辱使命,像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我心中”。他从入伍时就立志要和父亲一样,做一名勇敢的消防员,用担当、奉献和热血,坚守草原儿女许党报国的坚定信仰和忠诚本色。
英勇顽强:赴汤蹈火冲在前
赴汤蹈火,仗的是比火更壮的胆魄;挺身救人,凭的是比铁更硬的筋骨。
2018年2月7日,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糖厂发生火灾。接到支队调派指令后,巴特尔立即带领3车12人赶往现场扑救。到达现场后,火势已到猛烈燃烧阶段,周围建筑物受到严重威胁。巴特尔把救援任务分工后,带领张苏、周祖亮两名消防员,两次深入厂房内部,迎着烈焰炙烤,一步步朝着二楼火灾中心推进,近距离灭火,并第一时间用对讲机向全勤指挥部报告了情况。由于距火场太近、温度太高,巴特尔和战友们只能趴在地上,与另一个攻坚组共同夹击灭火。经过他们六个多小时的艰苦鏖战,成功扑灭了大火,保护了毗邻建筑物及周围的原材料。
一次次生死考验,彰显铁骨担当;一次次勇毅抉择,书写奉献华章。
2019年初夏的一天,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里营住宅小区配电箱电源线燃烧起火,情况十分危险。接警后,巴特尔带领几名战友赶赴现场,他让其他队员散开,自己率先进入屋里,浓烟顿时将他包围。他一边寻找火源,一边用开花水枪驱散烟雾,并给自己降温。找到火源后,他立即调整水枪,对准起火部位喷射。经过半个小时的扑救,终于扑灭了大火。
2017年2月25日,是巴特尔订婚的日子。当天,他在送未婚妻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家宾馆发生火灾。他立即飞奔进入火场,疏散楼内人群。在他的指挥下,30余名受困群众很快得以安全疏散,火灾也被成功扑灭。事后,巴特尔默默离开了现场。
在玉泉区光彩市场火灾扑救中,巴特尔带领攻坚组顺着梯子进入着火的二楼搜寻被困人员。谁知刚靠近起火点,头顶的天花板忽然坍塌,危急关头,巴特尔使尽全身之力推开两名战友,自己却来不及躲闪,被坠落的灯具和石膏板砸中背部,晕倒在地。事后,医生包扎伤口时告诉他:“幸亏砸伤的位置偏了两厘米,否则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战友眼中,巴特尔不仅是训练场上、火场上的“拼命三郎”,还是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业务能手。
他结合灭火救援实战,独立研发的“内攻灭火3人班组战法”“狭小空间破拆搜救技术”被广泛推广。他总结历次参加灭火救援行动的经验教训,写下20余本火场日记,成为支队开展战例研讨和复盘推演的工具书。他针对辖区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消防水源、每一家重点单位都做了电子数据库,累计深入辖区单位3000多家,巡勤路线累计7万多公里,绘制作战预案1700多份。
奋不顾身:抢险救援勇当先
一次次火光中出生入死,一次次险境中拯救生命,巴特尔不断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中,感悟使命,升华使命。
2009年8月5日,赤峰制药公司一辆液氨运输车在向车间输送液氨时,对接的高压导管发生破裂,导致液氨泄漏。接警后,巴特尔主动请战、勇当先锋,毫不犹豫冲进火场搜寻被困人员,当發现3名工人无力逃生时,他果断摘下空气呼吸器让给工人,最终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由于吸入有毒氨气,严重灼伤呼吸道,引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但他毫不畏惧,因为还有更多群众没有脱离险境!在这次事故中他和战友们救出中毒群众170余人,疏散人员6480余人。救援结束时,巴特尔却因氨气中毒昏迷,在医院抢救了整整两天两夜才化险为夷。
巴特尔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了自己的铮铮誓言:“我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做像父亲那样不怕牺牲、勇闯艰险、献身人民的英雄!”正如最初的誓言,在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巴特尔像他父亲一样英勇战斗、一样无畏冲锋!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2016年8月5日,一名群众在田野里找羊时,不慎掉进枯井,生命危在旦夕!接警后,巴特尔带领人员迅速赶往现场施救。当年,巴特尔的父亲就是在枯井救援时壮烈牺牲的;同样的救援场景、同样的危险考验,又摆在了巴特尔面前。当时,他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救人要紧,来不及多想。枯井井口狭窄,巴特尔身上背着20多斤重的空气呼吸器,一点一点进入深井。当巴特尔的半身已下到井里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空气呼吸器上的挂钩和井壁发生摩擦,导致挂钩变形,巴特尔身体突然开始下坠。幸亏战友石小亮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空气呼吸器,才支撑住了他,大家这才一起用力把巴特尔拽了上来。回到地面后,巴特尔迅速换掉挂钩,重新检查装备,不顾战友极力劝阻,毅然再次下井,最后将被困群众成功救出。
参加救援的战斗员杨柳说:“巴特尔是战友们中刚强无畏的救援勇士,无论在哪个现场,他总是说兄弟们靠后,我先上!跟着他战斗最踏实、最放心,再危险都不怕!”
抢险救援当先锋,大疫面前勇担当。2020年3月下旬,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执行北京国际航班分流任务,为做好“外防输入”抗疫工作,巴特尔主动挑起备降隔离点驻勤重担。在被确诊为肠梗阻、医生建议手术的情况下,他拒绝手术治疗,仅靠服药继续执行任务。他连续115天坚守抗疫一线,随警出动100余次,完善应急预案20余份,开展灭火实战演练40余次,协助防疫部门开展消杀60余次,圆满完成了防疫任务。
守望相助:倾心浇灌团结花
作为沐浴着“模范自治区”荣光成长起来的蒙古族干部,巴特尔主动扛起了守护民族团结进步的重任。
内蒙古自治区推行统编教材伊始,他积极响应拥护国家政策,逐个耐心教育身边30多个蒙古族亲戚,让他们真切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引导亲友都成为民族政策最坚定的支持者。
针对部分蒙古族消防員集体意识较弱、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他把党的民族政策纳入政治教育计划,重点围绕“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备教、示范辅导120多课,极大增强了指战员精心呵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自觉。
巴特尔还利用自身蒙汉语言兼通的优势,靠前接处警情850多次,真情化解蒙古族报警人员疑问,耐心解答受困群众难题,成为民族政策最前沿的“播种机”。他还参与翻译安全用火用电、逃生自救常识等蒙语宣传资料30余种。
作为含辛茹苦长大的烈士后代,他比别人更理解孤残儿童、孤寡老人的困境,设身处地关怀慰问困难群众,无私捐助贫困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全区消防战线上民族团结最亮丽的“红色名片”。
蒙古语中,“巴特尔”是勇士的意思。人如其名,巴特尔14载消防救援生涯,4500余次生死考验,用青春和热血忠诚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他1990年出生,2009年入党,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嘉奖3次,5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指挥员”;被应急管理部授予 “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称号,被消防救援局评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北疆楷模”荣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目前,他光荣入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赓续血脉:一家三代守初心
巴特尔出生于一个英雄家庭,汉族名字叫孙雪腾。他的爷爷孙国喜、奶奶王凤珍,育有两儿两女四个孩子。大儿子孙占明,是一名消防干部,早年为营救群众英勇牺牲;二儿子孙占军,不幸患癌,英年早逝。
大儿子牺牲后,王凤珍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给政府添麻烦,不让消防队伍领导为自己的生活操心,又将小女儿孙利伟、孙子巴特尔相继送到了消防救援队伍。她的感人事迹,一度在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先后被评为“感动草原·十杰母亲” “英雄母亲”等。
巴特尔的父亲就是孙占明,是原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消防支队直属中队的副中队长,三十年前的1991年8月8日,为了营救两名掉进枯井的群众,不幸壮烈牺牲。那年,孙占明烈士年仅28岁,巴特尔还不满周岁。
巴特尔的母亲叫山丹,是一名十分优秀的柔道运动员,夺得过全国柔道冠军;姑姑孙利伟妹承兄业,在哥哥孙占明牺牲后,加入了消防救援队伍,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
家人许党报国的思想情怀、忠诚为民的英雄壮举犹如一颗颗红色种子,深深埋在巴特尔心里。
2007年12月,已是优秀的射箭运动员、被哈尔滨体育学院录取的巴特尔,毅然放弃学业,加入了消防救援队伍;作为英烈子女,他原本有机会分配到北京卫戍区,或者去条件更好的机关工作,但他却决然选择了任务最重、条件最苦的基层消防救援站。
在巴特尔眼里,父亲是伟大的英雄,“他报国报党,不辱使命,像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我心中”。他从入伍时就立志要和父亲一样,做一名勇敢的消防员,用担当、奉献和热血,坚守草原儿女许党报国的坚定信仰和忠诚本色。
英勇顽强:赴汤蹈火冲在前
赴汤蹈火,仗的是比火更壮的胆魄;挺身救人,凭的是比铁更硬的筋骨。
2018年2月7日,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糖厂发生火灾。接到支队调派指令后,巴特尔立即带领3车12人赶往现场扑救。到达现场后,火势已到猛烈燃烧阶段,周围建筑物受到严重威胁。巴特尔把救援任务分工后,带领张苏、周祖亮两名消防员,两次深入厂房内部,迎着烈焰炙烤,一步步朝着二楼火灾中心推进,近距离灭火,并第一时间用对讲机向全勤指挥部报告了情况。由于距火场太近、温度太高,巴特尔和战友们只能趴在地上,与另一个攻坚组共同夹击灭火。经过他们六个多小时的艰苦鏖战,成功扑灭了大火,保护了毗邻建筑物及周围的原材料。
一次次生死考验,彰显铁骨担当;一次次勇毅抉择,书写奉献华章。
2019年初夏的一天,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里营住宅小区配电箱电源线燃烧起火,情况十分危险。接警后,巴特尔带领几名战友赶赴现场,他让其他队员散开,自己率先进入屋里,浓烟顿时将他包围。他一边寻找火源,一边用开花水枪驱散烟雾,并给自己降温。找到火源后,他立即调整水枪,对准起火部位喷射。经过半个小时的扑救,终于扑灭了大火。
2017年2月25日,是巴特尔订婚的日子。当天,他在送未婚妻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家宾馆发生火灾。他立即飞奔进入火场,疏散楼内人群。在他的指挥下,30余名受困群众很快得以安全疏散,火灾也被成功扑灭。事后,巴特尔默默离开了现场。
在玉泉区光彩市场火灾扑救中,巴特尔带领攻坚组顺着梯子进入着火的二楼搜寻被困人员。谁知刚靠近起火点,头顶的天花板忽然坍塌,危急关头,巴特尔使尽全身之力推开两名战友,自己却来不及躲闪,被坠落的灯具和石膏板砸中背部,晕倒在地。事后,医生包扎伤口时告诉他:“幸亏砸伤的位置偏了两厘米,否则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战友眼中,巴特尔不仅是训练场上、火场上的“拼命三郎”,还是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业务能手。
他结合灭火救援实战,独立研发的“内攻灭火3人班组战法”“狭小空间破拆搜救技术”被广泛推广。他总结历次参加灭火救援行动的经验教训,写下20余本火场日记,成为支队开展战例研讨和复盘推演的工具书。他针对辖区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消防水源、每一家重点单位都做了电子数据库,累计深入辖区单位3000多家,巡勤路线累计7万多公里,绘制作战预案1700多份。
奋不顾身:抢险救援勇当先
一次次火光中出生入死,一次次险境中拯救生命,巴特尔不断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中,感悟使命,升华使命。
2009年8月5日,赤峰制药公司一辆液氨运输车在向车间输送液氨时,对接的高压导管发生破裂,导致液氨泄漏。接警后,巴特尔主动请战、勇当先锋,毫不犹豫冲进火场搜寻被困人员,当發现3名工人无力逃生时,他果断摘下空气呼吸器让给工人,最终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由于吸入有毒氨气,严重灼伤呼吸道,引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但他毫不畏惧,因为还有更多群众没有脱离险境!在这次事故中他和战友们救出中毒群众170余人,疏散人员6480余人。救援结束时,巴特尔却因氨气中毒昏迷,在医院抢救了整整两天两夜才化险为夷。
巴特尔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了自己的铮铮誓言:“我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做像父亲那样不怕牺牲、勇闯艰险、献身人民的英雄!”正如最初的誓言,在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巴特尔像他父亲一样英勇战斗、一样无畏冲锋!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2016年8月5日,一名群众在田野里找羊时,不慎掉进枯井,生命危在旦夕!接警后,巴特尔带领人员迅速赶往现场施救。当年,巴特尔的父亲就是在枯井救援时壮烈牺牲的;同样的救援场景、同样的危险考验,又摆在了巴特尔面前。当时,他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救人要紧,来不及多想。枯井井口狭窄,巴特尔身上背着20多斤重的空气呼吸器,一点一点进入深井。当巴特尔的半身已下到井里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空气呼吸器上的挂钩和井壁发生摩擦,导致挂钩变形,巴特尔身体突然开始下坠。幸亏战友石小亮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空气呼吸器,才支撑住了他,大家这才一起用力把巴特尔拽了上来。回到地面后,巴特尔迅速换掉挂钩,重新检查装备,不顾战友极力劝阻,毅然再次下井,最后将被困群众成功救出。
参加救援的战斗员杨柳说:“巴特尔是战友们中刚强无畏的救援勇士,无论在哪个现场,他总是说兄弟们靠后,我先上!跟着他战斗最踏实、最放心,再危险都不怕!”
抢险救援当先锋,大疫面前勇担当。2020年3月下旬,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执行北京国际航班分流任务,为做好“外防输入”抗疫工作,巴特尔主动挑起备降隔离点驻勤重担。在被确诊为肠梗阻、医生建议手术的情况下,他拒绝手术治疗,仅靠服药继续执行任务。他连续115天坚守抗疫一线,随警出动100余次,完善应急预案20余份,开展灭火实战演练40余次,协助防疫部门开展消杀60余次,圆满完成了防疫任务。
守望相助:倾心浇灌团结花
作为沐浴着“模范自治区”荣光成长起来的蒙古族干部,巴特尔主动扛起了守护民族团结进步的重任。
内蒙古自治区推行统编教材伊始,他积极响应拥护国家政策,逐个耐心教育身边30多个蒙古族亲戚,让他们真切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引导亲友都成为民族政策最坚定的支持者。
针对部分蒙古族消防員集体意识较弱、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他把党的民族政策纳入政治教育计划,重点围绕“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备教、示范辅导120多课,极大增强了指战员精心呵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自觉。
巴特尔还利用自身蒙汉语言兼通的优势,靠前接处警情850多次,真情化解蒙古族报警人员疑问,耐心解答受困群众难题,成为民族政策最前沿的“播种机”。他还参与翻译安全用火用电、逃生自救常识等蒙语宣传资料30余种。
作为含辛茹苦长大的烈士后代,他比别人更理解孤残儿童、孤寡老人的困境,设身处地关怀慰问困难群众,无私捐助贫困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全区消防战线上民族团结最亮丽的“红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