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sn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贯彻党中央精神,更好地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本纲要首次以教育部文件形式明确了有关课程思政等一系列问题,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给出了方向。同年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产业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职院校应具有前瞻性,把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也纳入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人工智能英语课程具有多元意义,那么如何在实践教育中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将本门课程育人效果最大化,值得每位高职英语教师探索。这就要求高职英语老师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理念在本门课的指导性,拿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以便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旨在在高职院校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要点,通过此文为广大高职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建议,提高整体高职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工智能英语 ;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张德增( 1982.02-),汉族,山东阳信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教育学会关于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课程思政研究课题“《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GKCSZ2020-1094)。
  一、 引言
  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以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国家相关文件指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所以所有高校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育人“主渠道”,守好一段渠,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人工智能英语这门课程结合了人工智能与英语两个学科,如果说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门跨学科的话,那么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涵盖的教学内容与要素将更为多元。所以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能把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合,从而取得育人成果最大化,将是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的核心。
  二、高职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原则
  1. 精准性: 2014年,课程思政一词由上海高校提出至今,许多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抓住课程思政内涵与定义。《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首次将课程思政内涵与定义以教育部文件形式明确,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忽略本身课程学科特点,强行加入思政元素,不但不符合课程思政内涵与定义,也不符合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所以这也要求高职人工智能英语教师要精准把握课程思政这个理念,在教学中把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本学科更为精准的结合并体现出来。
  2. 层次性: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是一门跨学科多元性课程,所以所含教学内容与要素诸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要把握所含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以及思政逻辑的层级性,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应予以全面的学情评估,思政元素的层次应该随学生的发展而上升,切不可每节课求高求大求全,以免曲高和寡,最终效果生硬,学生反馈效果差。
  3. 渐进性:人的思想有渐进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学生思想思维的渐进性,结合课程难度的渐进性,有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渐进性要与本身课程的难度相辅相成,不能造成学科本身思想思维与课程思政差距过大,以免造成学生思维的断层与鸿沟。
  4. 多元性: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兼具多元学科的特点,而人工智能英语还具有人文学科属性,这就使得人工智能英语这门课课程内容丰富,话题多元,知识承载量大,所以本门课教师应尽可能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找出多重思政点,让学生们在学习到本学科相关知识的同时,促进多重思维的发展,从而做到本门课的全面育人。
  5. 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有有效性的评估与考核方案来保驾护航,在人工智能英語课程中,教师应以多元评价作为评价方案,保证学生本门课的全面学习有效性。在兼顾英语能力评估的结果性考核上,一定要给予动态过程性多元考核,过程性考核可以设置不同的评价板块与指数,可以以成果导向为重点,考查学生在本门课上的全面提高,以显示课程育人成果。
  三、 高职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重点
  根据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指导意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有着不同的课程思政侧重点,而对于高职院校人工智能英语课程,首先要明确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根据不同的学校办学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其课程定位也应该略有不同。对于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相关专业学生而言,应作为专业教育课进行开设,以满足未来工作对学生人工智能英语能力的高度要求。对于一般性高职院校而言,可以考虑将人工智能英语的内容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英语课模块化教学的一部分,作为公共基础英语课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更新,或者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供全校学生选修。
  而同时我们要注意到,人工智能英语本身还含有理学和工学的要素。对于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纲要》进一步规定: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所以,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重点既要兼顾到英语这门人文学科的属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要深度挖掘人工智能本身的学科特点,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兼顾人工智能英语课程的人文属性与理工课程元素,平衡课程中多重属性以及课程中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所以此门课程可以深度挖掘一些能够指导学生未来工作与生活的课程思政点作为本门课的切入点。例如科技意识、科学发展观、科技伦理意识、科技伦理价值冲突、科学思维建构与反思、科技创新理念、科技创新成果方案产出等,使学生既可以了解该领域基础知识,又可以切实提高英语能力,为适应智能时代各职业岗位新需求打好基础。   四、高职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难点
  1. 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点的深度理解问题: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具有交叉性、多元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点也过于复杂,且很多知识点与思政融入点受到学科知识、产业变化、国际国内情况等多重影响,加之授课教师多为英语专业背景,故对人工智能与思政两者的理解或多或少还停留在表面,不能更深入地看待有些问题,这会造成教学上的困境。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采用:人工智能英语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每节课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不能是单一的,教师应该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做好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选用,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这一点要求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不断评估、衡量不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择优选择适合某一节课的方法与模式。教学要积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3.课程思政如何有深度、力度、温度: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程思政融入的深度、力度、温度这三者不能很好地均顾,经常会顾此失彼,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深度、力度、温度的适度与均衡,否则就会破坏思政理念的和谐融入,最终失去育人效果。
  五、高职人工智能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误区
  1. 分不清课程本身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教学中本末倒置。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出现为了思政而思政,舍弃本学科自身特点,甚至上课开篇就以思政作为问题导入,导致学生学习时不知学科自身重难点,导致课程专业学习出现盲点。
  2. 教学中涵盖思政元素过多、多杂。在教学实践中,切不可把多个思政元素累积、堆砌,觉得思政元素丰富就是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秉持适度原则,尊重学情等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思政元素不可强行融入过多、过杂。
  3. 忽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出现思想灌输与思维上的“路径依赖”。教师在授课中容易出现教师一言堂、不顾学生思考或忽视学生獨立思考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利用教学方法或课堂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不能强行灌输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应该摆脱自己思维上的路径依赖,课上积极与学生互动,在教与学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
  六、结语
  作为一门新型课程, 人工智能英语课程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不断提升,其课程内容更新速度也会大于其他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关注相关学科前沿,同时注意时事变化,从而做到课程内容与思政融入点的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达成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希望本文能够为正在进行英语教学探索的老师以及学校提供一些帮助,也希望人工智能英语课程能够不断发展,丰富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整体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鲁昕.人工智能英语[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20.
  [2]安东尼·塞尔登,奥拉迪梅吉·阿比多耶.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3]郭福春.人工智能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能够为学生们创设多样化且有针对性的情境,使学生可以在夯实英语基础的同时,对各种英语会话情景有深刻的理解,以便于强化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主要研究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英语;作用  【作者简介】邢庆刚,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二实验中学。  前言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摘要】本文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入手,讨论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最后分析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希望有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吴明莲(1972.09-),女,汉族,甘肃永登人,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三中学,一 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
【摘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文化导向下的思维及相关母语知识的积极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且与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共存,这就会在英语教学中产生教学困境。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合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在母语思维下形成良性的母语策略,把握好母语文化特性的正确导向,从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母语文化;英语教学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Second Langua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人们也开始从物质追求转变为精神文化追求,越来越重视现代教育的发展。对于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来讲,信息技术的应用给老师提供了很大程度的便利,老师在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提高中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详细分析,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相结合的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中外知识与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涉及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内容,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语言学習上,还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文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德育的渗透,树立育人的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文化碰撞和儿童心灵涵养等,使学生发展成为更为全面、更健康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部分农村小学因为地区经济发展受限,教育水平提升较慢,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部分英语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并未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英语也缺乏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农村英语教学效率较低,英语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教学方式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本文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相关研究,希望对农村英语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
【摘要】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和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手段和激励机制,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会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重要的正面反拨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产生的影响,旨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语言测试;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罗红霞(1978-),女
【摘要】珍妮特·温特森的《写在身体上》延续其写作风格,用流畅优美的笔触讲述了叙述者与女友露易丝的情感历程,因此《写在身体上》通常被称为是一部“爱的故事”。但在“爱”的主调下,小说仍触及了人与人之间,如亲子,婚姻,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动物,植物关系等描绘;与两位主人公之间爱的基调不同,这些关系中更多呈现的是爱与关怀的缺失。因此,《写在身体上》不仅仅是一部有关于“爱情”的故事,也是一部蕴含温
【摘要】虽然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但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思辨缺席仍普遍存在。本文主要围绕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和论述,介绍英语教学中开展思辨能力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现状,然后以泛读课程为例,分析在高校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推进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课堂教学;文化;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刘燕(1987-),女,湖南邵阳人,湘潭大学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现状,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笔者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了高中英语作文手抄报活动。本研究中的英语作文手抄报是指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英语写作习惯,熟悉高考作文话题及体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为宗旨,通过“确定主题―搜集素材―设计版式―完成作品―师生评选―分享展示―装订成册―整理存档”的活动过程,最终完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