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太宗即位后做了23年皇帝,在位时间不算长,但其政绩却彪炳史册人民颂,“贞观之治”传千古。贞观之治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1)“为君之道”,以民为本。李世民的个人素质极高,聪明睿智,明辨是非,豁达大度,目标明确。李世民即位以后,时时不忘以“亡隋为戒”。他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凡事皆须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他还反复引用荀子所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他并提出了“君主不能一人独断”。几此,都充分反映了他“以民为本”和“安人之道”的思想。同时,李世民深谋远虑,决定以大治天下作为自己当时的治国大针方略,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2)知人善用,广任贤良。凡行大事业,必有大人才。太宗即位后即曾指出:“治国之本惟在得人。”“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并提出了“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的用人标准和“各有所长”的用人原则。的确,李世民特别重视人才,他以封建政治家少有的胸怀和气魄,将各类人才网罗到自己身边。
唐太宗用人无门第、地域和亲疏之限。他的大臣中,除秦王府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外,还有农民起义的将领如徐茂公、秦叔宝、程咬金等;有原为其政敌的部下,如王“王圭”(注:应为“王”字旁加“圭”,我字库里没有)、魏征等:有隋末遗臣如李靖、虞世南、封德彝等;有寒门出身的马周、孙伏伽、张玄素等。房玄龄长于谋划,杜如晦能断大事,世有“房谋杜断”之说,太宗即令两人均为丞相,相互配合。
弃怨用才,昔日仇人成挚友。魏征少有大志,好读书,涉猎很广,为人尤为正直。他原为李建成谋士,曾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被人揭发,李世民十分恼火,找到魏征,魏征坦然道:“那时我为太子谋士,当然要为他出谋划策,可惜太子未听我话,否则你也不可能做上皇帝。”旁人以为魏征因此必死无疑,但太宗认为魏征正直,胆识过人,人才难得,不但没有加罪,反任命为谏议大夫,专门负责向朝廷提意见。
手下最倚重的猛将尉迟敬德也是他敌人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刘武周被打败后降唐。不久刘武周部将寻相(尉迟敬德的好友)叛唐出走,李世民部下即将尉迟敬德抓起来准备杀掉。李世民以为不可,释回敬德,并请至府中促膝长谈说:“大丈夫意气相投,不能因一点误会而记恨,有人目光短浅不识将军气度,我对将军是深信不疑的,去留自便。”辞别时李世民还送一份厚礼以为盘费,敬德大为感动,跪拜道:“敬德并无去意,蒙此厚爱,决心追随大王终生,誓死不变!”尉迟敬德从此忠心耿耿,成为李世民的得力助手。
3)明辨是非,虚怀纳谏。唐太宗特别注意虚己受人,兼听纳谏。他曾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并且举出秦二世偏信赵高,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国亡的例子。唐太宗很赞同这个说法,他对臣下说:“人欲自明,必须明镜;主欲自照,必借忠臣。”魏征有见识,有胆略,刚直不阿,敢说别人所不敢说的话,深得太宗器重。
魏征有个著名的忠臣与良臣的见解。他曾对太宗说:“我希望陛下能让我成为一个良臣,而不是一个忠臣。”太宗惊而问故,魏征说:“良臣拥有美名,君主也能得到好名声,流传千古;忠臣得罪被杀,君主将得昏庸恶名,甚之国破家亡。”贞观中期进入盛世,人多歌功颂德,唯魏征保持清醒头脑,给太宗提出10条意见(“十思”)以为警戒,李世民也很重祝,郑重地抄在了屏风上,以便早晚阅读,引起警惕。
皇帝贵为天子,朕即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臣僚意见有时弄得下不了台难免有受不了的时候。一次魏征就因固执己见而得罪了李世民,他回宫后怒气冲冲地说:一定要杀了这个老农民!长孙皇后了解后却庄严地恭贺太宗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太宗闻后转怒为喜,对魏征更加重视。正是由于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前后进谏二百余事,纠正了太宗不少过失,在保证致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643年,魏征病逝,太宗十分哀痛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持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1)“为君之道”,以民为本。李世民的个人素质极高,聪明睿智,明辨是非,豁达大度,目标明确。李世民即位以后,时时不忘以“亡隋为戒”。他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凡事皆须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他还反复引用荀子所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他并提出了“君主不能一人独断”。几此,都充分反映了他“以民为本”和“安人之道”的思想。同时,李世民深谋远虑,决定以大治天下作为自己当时的治国大针方略,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2)知人善用,广任贤良。凡行大事业,必有大人才。太宗即位后即曾指出:“治国之本惟在得人。”“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并提出了“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的用人标准和“各有所长”的用人原则。的确,李世民特别重视人才,他以封建政治家少有的胸怀和气魄,将各类人才网罗到自己身边。
唐太宗用人无门第、地域和亲疏之限。他的大臣中,除秦王府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外,还有农民起义的将领如徐茂公、秦叔宝、程咬金等;有原为其政敌的部下,如王“王圭”(注:应为“王”字旁加“圭”,我字库里没有)、魏征等:有隋末遗臣如李靖、虞世南、封德彝等;有寒门出身的马周、孙伏伽、张玄素等。房玄龄长于谋划,杜如晦能断大事,世有“房谋杜断”之说,太宗即令两人均为丞相,相互配合。
弃怨用才,昔日仇人成挚友。魏征少有大志,好读书,涉猎很广,为人尤为正直。他原为李建成谋士,曾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被人揭发,李世民十分恼火,找到魏征,魏征坦然道:“那时我为太子谋士,当然要为他出谋划策,可惜太子未听我话,否则你也不可能做上皇帝。”旁人以为魏征因此必死无疑,但太宗认为魏征正直,胆识过人,人才难得,不但没有加罪,反任命为谏议大夫,专门负责向朝廷提意见。
手下最倚重的猛将尉迟敬德也是他敌人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刘武周被打败后降唐。不久刘武周部将寻相(尉迟敬德的好友)叛唐出走,李世民部下即将尉迟敬德抓起来准备杀掉。李世民以为不可,释回敬德,并请至府中促膝长谈说:“大丈夫意气相投,不能因一点误会而记恨,有人目光短浅不识将军气度,我对将军是深信不疑的,去留自便。”辞别时李世民还送一份厚礼以为盘费,敬德大为感动,跪拜道:“敬德并无去意,蒙此厚爱,决心追随大王终生,誓死不变!”尉迟敬德从此忠心耿耿,成为李世民的得力助手。
3)明辨是非,虚怀纳谏。唐太宗特别注意虚己受人,兼听纳谏。他曾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并且举出秦二世偏信赵高,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国亡的例子。唐太宗很赞同这个说法,他对臣下说:“人欲自明,必须明镜;主欲自照,必借忠臣。”魏征有见识,有胆略,刚直不阿,敢说别人所不敢说的话,深得太宗器重。
魏征有个著名的忠臣与良臣的见解。他曾对太宗说:“我希望陛下能让我成为一个良臣,而不是一个忠臣。”太宗惊而问故,魏征说:“良臣拥有美名,君主也能得到好名声,流传千古;忠臣得罪被杀,君主将得昏庸恶名,甚之国破家亡。”贞观中期进入盛世,人多歌功颂德,唯魏征保持清醒头脑,给太宗提出10条意见(“十思”)以为警戒,李世民也很重祝,郑重地抄在了屏风上,以便早晚阅读,引起警惕。
皇帝贵为天子,朕即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臣僚意见有时弄得下不了台难免有受不了的时候。一次魏征就因固执己见而得罪了李世民,他回宫后怒气冲冲地说:一定要杀了这个老农民!长孙皇后了解后却庄严地恭贺太宗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太宗闻后转怒为喜,对魏征更加重视。正是由于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前后进谏二百余事,纠正了太宗不少过失,在保证致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643年,魏征病逝,太宗十分哀痛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持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