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微循环,重在品质升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关村转型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之时,我深深感慨到:“聚焦微循环,重在品质升”将是中关村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记得在我5、6岁的时候,大约在1963年左右,我学会唱了第一首中文歌曲,“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大约在1972年左右,我学会唱了第一首英文歌曲,“ABCD……”26个英文字母歌。正是这两首歌曲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我从事25年科技园区管理与创新的工作状态。我从1988年经过社会公开竞聘成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一名正式员工,到2012年经过全球科技园区公开选拔成为世界科技园区协会一名对等教练专家(首批18位专家来自10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工作性质,我经常身着一身中式服装,讲着一件件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为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而出台的各种服务、政策、平台等具体琐碎但不乏责任与创意的事件(详见:调研报告《架起科技园企业国际化的桥梁——对海淀园iBridge建设的研究和思考》),在一大群不同肤色、高等学历、高层收入、任高端管理的全球科技创新研究者们云集的地方奋力前行,正是伴随着这些记录着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化发展中的细小音符,我乘着海淀园这艘创新之舟,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中渐行渐远。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真实工作写照,而是中关村从事这一科技创新事业大军们的真实故事的缩影。无论是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联想、方正、爱国者、用友等土生土长的企业,还是在海淀园云集的一大批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如包括摩托罗拉、ABB、爱立信、索尼爱立信、Google、微软等在内的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地区性总部,以及包括诺维信、微软、甲骨文、宝洁等在内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都在记录着那些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中关村人成功跨越于全球创新的奋斗精神,讴歌和传送中关村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故事,以及发生在中关村的经典科技创新案例。记录着一切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我们出版这套《中关村创新谱》,就是为寻找和传播那些中关村人创新创业影响全世界的闪亮瞬间。
  (作者系原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其他文献
“三山五园”,即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以及建筑于此的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畅春园和圆明园,向来就是海淀标志性地标,也是享誉海内外的海淀名片。名著《红楼梦》故事背景“大观园”,也是营造故事人物的独特环境。其中造景手法、园林小品乃至整个结构布局,都颇有相通之处,整体反映出“康乾盛世”中北京城市景观的独特和精彩。加之友人敦敏、张宜泉与曹雪芹唱和的诗中,屡有“日望西山餐暮霞”、“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
期刊
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召开的“促进国企、民企协调发展——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协商座谈会”上,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发言中提到国外媒体的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究竟应当害怕中国什么”?令人惊诧的是,文章从中关村科技园区附近的一个咖啡馆说起,每天都有一些高端人才在聊创意、创新和创业。30年前,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就是坐在美国咖啡馆的这批人。厉老借题发挥,“没有机制,这些人出不来。”“所以国有企业都要改制
期刊
“曹学、红学”繁荣显盛是中国学术史的一个独特现象,百年学术论争之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多有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举措。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近20个城市建设或正在建设与此相关的主题公园、博物馆或文化产业园。  今年召开的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纪念大会,广邀全国24家曹雪芹红楼梦联盟单位参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外专家同堂交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纪念曹公雪芹,这在
期刊
缅怀大师 传承经典  250多年以前,在北京西郊山下的陋室里,曹雪芹开始创作《石头记》(《红楼梦》),那时曹雪芹的生存境况是“举家食粥酒常赊”,但是他给后世留下了一部无价的天才巨著。同时,曹雪芹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至今在北京西山曹雪芹曾经生活过的故里、乡间还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他的各种传说,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对穷人的帮助和接济,赢得了底层人民对他的赞誉。  “曹雪芹的生活则贯穿了贵族
期刊
“可穿戴设备研究,我国起步不晚,和国外热点同步。”当1997年底-1999年初在多伦多大学时,陈东义就关注到了Prof. Steve Mann在可穿戴计算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并进行了可穿戴计算的学习和研究。  1999年回国后,陈东义主要从事可穿戴计算技术研究,2002年后又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研究可穿戴计算和增强现实技术,这使得电子科技大学成为国内可穿戴设备研究的重镇。  身为电子科技大学移动计算
期刊
“世界是平的”。 这是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时代,网络已经贯穿了全世界,经济和科技日益使全球连为一体。那么,在全球化的时代,怎样才能标示出一个民族的身份和一个地域的个性?  一个答案便是文化。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何以区分,其肤色和体型并非关键,不同的文化传承才是其更本质的因素。  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上的人穿一样的衣服,住一样的房子,用相同的交通工具,甚至吃一样的东西。
期刊
2013年11月7日-10日,第八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老国展亮相。4号展馆海淀展区中,人们对受中国古典折扇启发而构建的展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扇骨的支撑下,水墨喷绘的不是中国传统水墨画,而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电脑芯片、印刷电路板等这些海淀文创企业的开创性产品。正像展馆造型所表达的核心理念:科技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催发创意产业的繁荣。  与其他展馆不同的是,海淀展馆的设计和材料应用上呈现低碳
期刊
有幸接受了主办方的邀请去参加北京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了解了红学之外的“曹学”,让我这个红学、曹学的门外汉大开眼界。原来红学之外的学问很深,北京海淀的故事更多。有道是:山远隐灵秀,海青淀故园。  我这次参加的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是以曹雪芹与红学文化为主题、以传承北京西山多种历史文化遗存、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一项品牌文化活动。2010年就举办了首届,此后连续三年,步步登高,艺术节逐渐具有了品牌效应
期刊
莫言自述:“回顾往昔,我确实是一个在饥饿、孤独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我经历和忍受了许多苦难,但最终我没有疯狂也没有堕落,而且还成了一个写小说的。到底是什么支撑我度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那就是希望。”这段话发人深省。在莫言功成名就的今天,笔者无心去盘点他那一落落丰硕的文学成果,却很在意于他当年曾经跨越过的一道道坡坎,攀登上的一节节阶梯,战胜过的一次次懦弱,希望从中解读出,当初是谁一次一次地点亮了莫言的希
期刊
“十一”黄金周期间,去到北京植物园参观的游人们,在欣赏绚烂秋菊美景的同时,都会不约而同来到植物园内的黄叶村,走一走曹雪芹小道,欣赏红楼梦诗词书法展览,缅怀文学巨匠曹雪芹。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植物园曹雪芹故居一地,七天时间就迎来游客近20万人次。  2013年是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海淀西山热闹非凡:“曹雪芹小道”化装游园会,“传递经典,点亮梦想”《红楼梦》百万人阅读与传递,“曹雪芹西山传说”小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