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艺术化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uoyaoxiezu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如何使课堂教学艺术化,粗论如下:
  一、课堂教学模式艺术化
  1.注重“导”的艺术
  讲好一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教师如何使课堂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呢?我认为,首先要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 讲好一节课的导语,设计好一节课的开头,这对上好一节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这可以以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可以提问导入,制造悬念;可以旧课导入,承上启下;还可以背景导入、妙语导入、练习导入、演示导入等等,一切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探”的艺术
  探即讨论探究,是一种自主学习行为。也就是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思考、提问、小组研讨,自主分析归纳,获取知识,得出结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一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品质。提问宜进行启发性、提示性、运用性、创造性提问。二是根据授课重点设计适宜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学习,相互交流,相互释疑,共同解决问题。小组互助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目的是把课堂作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体,教师则作为策划者、导演者。设置学习小组要精心谋划、合理搭配,以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通常以课桌相近的前后4~6人为宜,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等搭配,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每组应选好小组长或学习带头人,发挥好带动帮扶、组织管理作用。在小组讨论时,应有核心发言人,围绕主题、疑难问题,有序讨论,避免无谓争论、话题转移。
  3.注重“议”的艺术
  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各自的感悟和本小组的学习探讨成果,以便于教师进行客观评价、精讲点评、归纳小结、提炼提升。通过各小组的展示和交流、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在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实现知识的获取、认知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以达到传到授业解惑的目的。
  4.注重“练”的艺术
  练就是达标训练、矫偏扶正、形成正确认知和行为习惯的过程。?通过对学生进行形成性测试、变式练习、迁移应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规律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具体问题,对出现的错误及时分析纠正,进一步巩固提高。
  “导、探、议、练”课堂教学模式,以“导学、探究、互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学”是目的,“导”是前提,“动”是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以此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课堂变得有生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厚了,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使课堂较好地达成了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主导和主体的一致。
  二、课堂情感教育艺术化
  1.互相尊重、沟通——增强学生的信心
  情感教育靠心灵的感应和共鸣。也就是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在平等沟通与交流中达到教育的目的。老师与学生在不断的沟通中,才能达到情感的“双向交流”、认知的“同向合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有“信其道。”南开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蒋建荣曾经说过,每个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对教师并不都是拒绝、排斥的态度,他会试着给你留一扇门或窗。可是,当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漠视和打击之后,他会把那扇门或窗关上,不再信任老师,拒绝与老师沟通和交流。所以教师唯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之进行真诚的沟通和交流才是最好的桥梁和渠道。当我们的教师放下对学生的种种成见,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就不难发现,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辱感,很渴望得到关注和帮助。教师简单一句鼓励的或者表扬的话,会让他们激动万分,加倍努力。上课时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并引导使其踊跃发言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成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情景的感染、环境的造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克服了自卑感,找回了自信心。
  2.以情激情——激发学生的潜能
  人的思维活动离不开情感的调节功能。教学过程中有了情感的渗透,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也就是说,情能动情,真情能唤来真情,热情能激起热情,激情能引发激情,反之亦然。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有真情,有热情,有激情,正面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力求生动性、说理讲求趣味性、结构讲求巧妙性、过程讲求起伏性,以引人入胜,出神入化。具体讲,或运用巧妙的比喻、精彩的名言,或运用有趣的例子、简短的故事,总之坚持以发散思维、广泛联想、普遍联系,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情感互通、产生共鸣,把学生的潜能激发起来、智慧的火花点燃起来。
  三、课堂教法艺术化
  1.注重课堂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课堂教学语言有哪些技巧呢?我认为,一要 “异”。就像你着装漂亮,必定会吸引人注意一样,授课语言新颖奇特,也必定会吸引学生。二要“趣”。也就是幽默生动。课堂中幽默生动的语言必然会拉近师生的距离,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就愿学、乐学,注意力容易集中。三要 “悬”。也就是有悬念,把一个个问题设置在一个个悬念中,让学生始终兴致盎然。
  2.注重课堂形象艺术
  课堂教学形象艺术主要有眼神、手势、体势等。如,眼神是心理和思维的反映,教师用目光与学生交流,即便是目光一扫或注视一下学生,无声无形之中,就会透给学生一种或亲或近的情感,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常以教师眼睛神色来端正自己的行为。又如手势、体势,所反映的是动作语言,既能示意肯定,也能摆手否定,还能表示一定的节奏和力度。在课堂上手势动作的发挥可填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和空白,从而为教学增添艺术魅力。
  总之,构成课堂教学艺术化的因素很多,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就能把每一节课变为精美的艺术品。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琐碎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没有定型的、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高度的责任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具体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学会有机地运用教育原理并借鉴他人的教育方法,有区别、有针对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又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当好班主任呢?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
期刊
不论是焦作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还是洛阳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学、钻、点、练、结”五字教学模式,其关键都在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其整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几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与以往的教学理念已很明显的不同,与之配套的教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相比之下,新教材的文学色彩更浓郁,涉及到的作家也更多。如老教材中从未出现的泰戈尔、雨果、托尔斯泰、纪伯伦、沈从文、杨绛、孙犁、琦君、张晓风、宗璞、杏林子等名作家都在这里纷纷登场,这些文学大家风格迥异、精彩纷呈、内涵丰富的篇章,犹如一道道营养丰富而又美味的精神大餐摆在学生
期刊
“90后”的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后30%的学生,这些学生相当的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单亲学生等特殊生,他们有极强的表现欲,也梦想学业上的出类拔萃,可较长时间无法做到,而他们的承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就只能试图通过其它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教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对于这些学生,厌学、缺乏成就感的情况比较普遍。越是高年级,学生的心理负担越重,厌学者越多,自我感觉良好者越少。教育
期刊
英语听力是学生从事语言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听、说、读、写译诸项能力中,“听”始终是学习英语的先行军,在具体运用语言技能时,它不仅占升学测试中百分之二十的分值,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亦起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往往是“一本书”、“一盒磁带”,然后让学生听录音——提问题——做解答——析考点,这样的模式造成的结果“事倍功不半”。深究其因,教师陈旧的理念和僵化的教学模式,成为困扰师生从事听力教学的难题
期刊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正在成长的中学生群体,网络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拓宽了中学生的求知途径,扩充了他们的知识面,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网络道德缺失便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众多经验表明,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已经成为中学生能否顺利健康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也亟待加强。  一、中学
期刊
小学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并且与客观世界紧密联系。数学学习有利于学生广泛开展探索性和实践性的数学活动,开发创造潜能,养成良好的创造心理品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数学教学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恩格斯说:“人的思维是宇宙间最美丽的花朵。”科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长期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说明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给学生与教师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也留下了更广阔的思考与发展空间。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意识的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在教师
期刊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程不再是简单的软件操作指导,而更多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那么怎样才能
期刊
思想政治课是最需要记忆的学科之一。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同遗忘作斗争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在学习思想政治课时.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几种方法。  一、理解记忆法。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的方法,叫理解记忆法。在政治课学习中,有些学生往往习惯于平时学习不求甚解,考试前单纯死记硬背。心理学规律告诉我们,不论从节省时间,还是从记忆效果来看,理解记忆都比机械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