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拐杖引传奇 葛氏家族浮水面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iem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庆说,起因是一根拐杖。
  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根拐杖,上面刻有“康衮”二字。不理解。一天与地方文史家金杏聊天,谈到了,便多问了一句。金杏看了拐杖一眼,说,“康衮”是人名,姓葛,有弟兄三人,葛康衮是老大,下面两弟兄,分别是葛康俞和葛康素。又补了一句,三人都精通书画,造诣极深。
  也没有当回事。
  一晃多少年过去。
  2009年,张庆出差到北京,逛书店时无意看到一本书,叫《据几曾看》,类似于书画过眼录,280元一本,制作非常精美。只是随手翻一翻,突然看到了作者的名字,心一动,就有一种狂喜。居然是葛氏三兄弟中的老二葛康俞!
  从北京回来,张庆给我打电话,说买了本新书,葛康俞的《据几曾看》,电话那头,他十分兴奋,兴奋的原因,不是书,而是书的作者葛康俞。葛康俞,怀宁人。怀宁是安庆下辖六邑之一。
  我后来去看《据几曾看》,兴奋之外,另有一种惊讶——上、中、下三本的《据几曾看》,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宣纸精印,高档装本,原稿影印,繁体竖排,类似这样精美的书,非常少见。惟一不足的是,装订是胶订而不是线装。而主文《中国绘画回顾与前瞻》,仅9万余字。关键是,《据几曾看》2003年8月出第一版,至2009年12月又加印第二版。这样的书,居然也在畅销之列。
  神秘的葛康俞!
  一根拐杖,为我们打开了解清末民初安庆葛姓家族的通道。
  
  大家云集
  
  惊讶不止于此。
  细看运作《据几曾看》出版的人,个个都是当代中国的大家,且名震天下!
  《据几曾看》题跋有二,一是宗白华,一是启功。宗白华生于安庆小南门,被认为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是《据几曾看》文稿初发现者,看到就爱上了,自己抽不出时间,马上安排学生,将文章从头至尾全抄了下来,且始终置于案头顺手之处,稍有空闲,就看上几页。启功与宗白华是好友,好友免不了串门,串门自然东张西望,一眼就看到葛康俞的《据几曾看》,取过来翻看,一看就看进去了,按他自己的话说,完全为作者的书法与学识所倾倒。“倾倒”二字是不易从书法大家启功口中说出的。
  《据几曾看》附录作者文章,辗转收集者为范用。用“辗转”一词,说明过程的艰难,而艰难,也显示出文章的价值。范用是出版人,解放前,曾任读书出版社桂林、重庆分社经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部主任;解放后,历任中宣部出版委员会科长,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出版局副主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社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理事。这样的出版大家,眼光自然独特而敏锐。
  《据几曾看》有王世襄亲笔工楷撰写的读后记,赞誉之词不绝于口。王世襄与葛康俞私交深厚,对葛康俞的人品与学识更是赞赏有加。长达3000余字的读后记,真情流露,将他们之间的交往生动地叙述了出来。《据几曾看》也正是在他和范用的联袂推荐下才得以顺利出版。因为涉及台北故宫藏品图版版权,王世襄亲自给院长写信,求加照顾。
  《据几曾看》另一位鼎力推介者是中共元老之一的郑超麟,但他的成就并不仅仅限于“革命”。郑超麟是诗人,是作家,同时又是历史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有人评价,“他所投入的方面不但多,而且精。无论在哪一方面,他都不是‘票友’式的涉猎,而是专精深入,辛勤钻研”。
  看看,这都是些什么人物!
  由这些大家推崇,葛康俞自然高山仰止。
  
  初识葛康俞
  
  惊讶继续。
  《据几曾看》楷书葛康俞小传以及《中国绘画回顾与前瞻》校堪过录,出自吴孟明之手。
  吴孟明与葛康俞是亲戚关系。吴孟明比葛康俞小一辈,她的奶奶与葛康俞的岳母是胞姊妹。吴孟明的奶奶是大姐,葛康俞岳母是二姐。关键是,她们姐妹的弟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陈独秀。
  据《陈氏家谱》载,陈独秀父亲陈衍中,“生女二:长适吴向荣,次适邑庠事姜超。”吴向荣之孙是吴孟明,姜超之婿则是葛康俞。从这个脉络去梳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延年、陈乔年与葛康俞是表兄弟关系。
  不仅仅如此。
  民国初年,陈独秀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与教育司长邓绳侯关系密切。邓绳侯生有三子,邓仲纯、邓季宣、邓以蜇,他们的姐夫葛温仲,是安徽省立全皖中学校长。葛温仲是什么人?葛康俞的父亲!也就是说,葛康俞与邓氏三兄弟是亲得不能再亲的郎舅关系,而邓以蜇之子、两弹元勋邓稼先,则与葛康俞为表兄弟。
  安庆城三大家族——陈氏、邓氏、葛氏,就这样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葛康俞生于宣统三年(1911年),小舅舅陈独秀32岁。虽然辈分相差,年龄相差,但葛康俞与陈独秀关系密切。葛康俞对舅舅是崇敬之心,陈独秀对外甥是关爱之情。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欣赏书画。
  《据几曾看》如何写出?葛康俞“序”头一句便有交待:“予自北平舅氏归,乃知书画有益,可以乐吾生也。”正是在舅舅陈独秀影响下,葛康俞“日课读毕,向晡更习字画,或研著录。公私有书画,必就展看,每不能忘??间日笔数百字,略记平生清赏,遑言著录。用识过眼姻缘,以慰他时惜念。”
  1938年春,27岁的葛康俞和弟弟葛康素,由安庆至汉口,不久兄弟俩专程赶往武昌双柏庙后街26号,看望舅舅陈独秀。此时陈独秀年近花甲,又刚从劫难中逃出,须发斑白,但依然精神饱满,声音激昂。聊到兴处,陈独秀铺开纸笔,书写赠方孝远小诗,赠与葛康俞:“何处乡关感乱离,蜀江如几好栖迟。相逢须发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
  仅仅4年之后,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6月1日下葬,墓地在江津大西门外鼎山麓康庄。而墓碑上“独秀陈先生之墓”7个大字,就出于葛康俞之手。
  落笔时,凄怅之心可想而知。
  
  偶获书法
  
  2010年,有藏友打来电话,说有两张安庆老照片,愿意提供。赶紧过去,结果很失望,只是普通的民国人物。正准备离开时,意外发现照片的主人姓葛,叫葛康素。眼睛一亮,马上联想到葛康俞,急急追问,对方又笑眯眯地拿出了一幅画作,葛康俞的画作。   严格地说,是一幅小品。水边有岸,岸上有石,石上有树,树下有桥,桥上有车,车上有人。人分男女,女分老少,形不同,神不同,韵不同。画左题款:“懒听谷雨催啼鸟,爱坐春光趁小车。”下为“庚辰春正月首日康俞画”。“庚辰”为何年?依据葛康俞生平,应该是1940年的大年初一,也就是公历2月8日。这一年葛康俞是而立之年,但因战乱,与陈独秀一道缩居在四川江津。
  再追问,对方又拿出一张照片,说是陈独秀的一个条幅。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打电话给张庆。一个星期后,这幅书法作品易手为张庆匣中珍藏。深藏近90年的陈独秀书法,露出冰山一角。严格地说,这或许是它二度浮现。
  1990年5月,第5期《近代史研究》有《陈独秀认识李大钊时间考》:“1984年春,笔者见到两条字幅,写的是同一内容的一篇‘追记’。这个‘追记’是陈独秀得到李大钊书法,而在事隔十余年后又将这个书法转赠他人时所作的一篇追忆文字。只是其中一条字在行文上对个别字句,稍事作了一些斟酌圈改,另一条字显然是按圈改过的内容重书了一份。经辨认,这两条字均出于陈独秀的手笔。”
  文中的“笔者”,是时任安庆市博物馆馆长的胡寄樵,书法大家林散之弟子之一,也是安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为文物家、书法家,胡寄樵对张庆收藏的字幅格外看重,经过考证,他认定此条幅“保存完好,系宣纸质地,未经装裱,纸白如新,高110厘米,宽18厘米,分四行,凡125字,首行32字,次行35字,再次行32字,末行26字,均隶体书写”。之后,他以书法家的眼光,评价“其字拙朴苍劲,甚得汉碑遗意”。
  书法内容125字如下:
  此李君大钊兄早年偶尔游戏所书,当时予喜其秀丽娟洁,携归以壮行笥,盖民国纪元前于神户事也。忽忽垂十余年,事隔日久,已淡忘之矣。今康俞仁弟于书帙中捡得,爱好之情见乎词色,与予曩昔有相类者, 以其同好,乃举赠之。翌日复出纸,索书因识颠末于次。时民国十五年秋九月,独秀记于沪滨之越东草堂西楼。
  很明显,这是为另一幅书法作品所做的“说明文字”,那件作品则是“李君大钊兄早年偶尔游戏所书”。陈独秀当时看到了,很喜欢,便讨要过来,从日本带回了中国。十多年过去,都已经忘记了,结果让“康俞仁弟”翻了出来,而他对这件作品的喜爱,居然与当年自己的神情一模一样。于是便慷慨赠之。但“康俞仁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第二日过来,拿了一张纸,硬逼着要把这前因后果写了下来。
  接下来是时间地点,1926年9月,上海越东草堂。
  被陈独秀亲切呼作“康俞仁弟”的是谁?
  葛康俞。
  这一年,葛康俞15周岁。
  疑团有二
  
  按陈独秀“追记李大钊书法”交待,他与李大钊相交,时间在“民国纪元前”,这与我们通常看到的资料有较大的出入。
  据杨树升、张燕、韩一德、夏自正、黎典《李大钊年谱》,1913年冬,李大钊“东渡日本。行前写诗一首,载《言治》月刊第六期上”。其中两句为“去国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冬,抵东京。住留学生宿舍。”1914年6月,“与在东京办《甲寅》的章士钊相识”。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整整两年时间,直到1916年1月月底“由日本横滨达法轮到上海”。
  据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1914年7月,陈独秀“应章士钊之邀,去日本协助章编辑《甲寅》杂志??始识助章编辑《甲寅》的高一涵,以文会友识李大钊、易白沙。”也就是在这一年11月10日,第一次以“独秀”的笔名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1915年,“因高君曼咯血、病重,汪孟邹写信催返,陈独秀于6月中自日回国,住上海法租界嵩山路南口吉谊里。与妻君曼、子延年、乔年、松年及女玉莹聚居”。
  如果采信以上两个年谱的资料,陈独秀与李大钊在日本相识的时间,应该在1914年7月至1915年6月间。但,陈独秀用“民国纪元前”推翻了上述推断。民国成立是1912年,如果是“民国纪元前”,那么或可能是宣统,或可能是光绪,但绝不是民国。
  胡寄樵分析,陈独秀1907年春“又赴日,入‘正则英语学校’学习英语。次年夏末初秋,游览日本日光山名胜??旋即回国度假。年底又重返日本,居东京神田猿乐盯二丁目一番地清寿馆。1909年9月,陈胞兄孟吉患肺疾客死沈阳, 陈即由日本动身回国赴沈护柩返皖”。由于“1907年陈独秀在日本没有回国,只是在1908年至1909年秋两度回国度假,因而陈独秀得到李大钊书法‘携归以壮行筒’,看来是1908年或1909年初秋的事了”。
  李大钊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当时的年龄在20岁左右。陈独秀比他正好长10岁。
  据《李大钊年谱》:1907年,“李大钊祖父李如珍去世??井家坨的宋举人表示愿意资助他去外埠求学,但大钊??断然拒绝。夏,赴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之后两年,《李大钊年谱》记载太简单,行踪只“作《登楼杂感》二首。”
  与此疑问相生的,是另一个疑问,两人相交地点,是“神户”而非“东京”。留下一个疑团:陈独秀与李大钊的相识,或许有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
  2009年夏,疑团意外打开。河北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工作人员赴俄罗斯,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莫斯科共产国际”档案堆中,找到一份《李大钊同志略传》,其中第4小段有这样的文字:“大钊同志,河北乐亭人(冀东沦亡区域),前清时,留学于日本,富民族革命思想;性沉静,善为说词,交游很广。”
  《李大钊同志略传》用16开方格稿纸誊写,每页20行,每行25个字,全文共4页,约1760字。其中“前清时,留学于日本”,与陈独秀所说“民国纪元前于神户事”,时间、地点完全吻合。
  同样,落款处“越东草堂”,究竟在上海何处?
  1926年陈独秀在上海的住处,据叶永烈《陈独秀失踪与他的秘密婚恋》记载:“陈独秀住在上海。他的最后一次露面,是在1926年1月中旬接见从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后回沪的朱蕴山。通常会见客人或者开会,陈独秀总是到上海虬江大戏院西边广东街上正兴里任作民住处来,从不让客人上他家。”叶永烈的材料取自郑超麟,据他介绍,当年他是陈独秀的秘书,也是他的密友。   这上面牵涉到几个地名,虬江大戏院、广东街、正兴里。从地名查,广东街应该由几条街组成,半淞园路(西段)、武昌路、福德路、启东路(北段)、广路(南段),而正兴里,应该是新广路251弄。所讲的区域,应该是在虬江路与新广路交界的地方,属虹口区,现有地铁4号线经过。虬江大戏院可能是位于新广路宜乐里19号的广舞台,它在虬江路南侧,1917年由大只黄、武生原在广东路中华共和戏园原址改建。1932年“一·二八” 战火中被毁。
  大多资料认为,由于叛徒告密,1932年10月15日下午,上海公共租界总巡捕房派人搜查了东有恒路春阳里210号,搜出大批文件和俄文版的共产主义书籍,当场逮捕了彭述之等5人。此后,巡捕又在岳州路永吉里11号,拘捕了前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但陶希圣介绍:陈独秀“住在上海,住的地方很隐秘,只有一个‘交通’。凡是共产党的地下组织,都只有一个‘交通’。他的这个‘交通’被干部派收买,向政府机关告密??当时告密者只说是一个共产党机关,警察人员一下子把他逮捕起来,才发觉是陈独秀。这事情很难办,因为国民政府没有逮捕陈独秀的必要。”
  真是一个戏剧化的结局。
  
  葛氏家族
  
  最后,说说葛康俞与葛氏家族。
  《据几曾看》撰写于四川江津,时间是上世纪40年代初,全书9万余字,著录古代书画199件。提供珍贵资料的葛季曾,是葛康俞的第三个儿子,1945年生于江津。那时候,《据几曾看》刚刚完稿。
  葛康俞早年就读杭州国立艺专,后任安徽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葛康俞工书善画,他的作品,布局清逸,笔法古意。王世襄赞其“??不下黄宾虹,惜英年早逝,未尽其才。”有人把叶恭绰、黄宾虹、邓以蛰、葛康俞、启元白,并称为近代五大鉴赏家。
  邓以蛰、葛康俞是什么关系?
  邓以蛰是葛康俞的舅舅。
  葛温仲,名襄。父葛羲乾,清季于湖北张文襄公幕府教书,故名。光绪年间,在北京京师大学堂教书,任格致学科。后回安徽,创办全皖中学。民国初,又任教于北京大学,教授经籍学、哲学等科。
  葛温仲生有三子。
  长子葛康衮,字孝,生于光绪二十九年。北京大学毕业,先任河北大学、安徽大学图书馆编目,后在武昌女子师范教书。
  幼子葛康素小葛康俞3岁,虽相隔3年,一个生于清末,一个生于民国初年。1940年前后葛康素在江津对岸德感场的国立九中教书,闲时总是以习书度过。有时候,他也过江到陈独秀处,请他给予指教。陈独秀说了三条:“一、作隶宜勤学古,始能免俗。二、疏处可容走马,密处不使通风;作书作画,俱宜疏密相间。三、初学书者,须使粗笔有骨而不臃肿,细笔有肉而不轻,然后笔笔有字而小成矣。笔画托长宜严戒,犹之长枪大戟,非大力者不能使用也。”有陈独秀指导,葛康素书法功力飞涨。
  顺便说说葛康俞的孙子葛亮,他以一部《七声》在台湾奠定文学地位,为台湾8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另一部长篇小说《朱雀》,被《亚洲周刊》列为“2009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曾获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首届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
  一个让人侧目相看的家族。
  张庆由一根拐杖始,逐步走近葛氏家族。目前除收藏有陈独秀这幅书法作品外,另收藏有葛康俞画作小品多幅,以及葛康衮书法作品等。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叶景吕肖像首次专题展览——“观我”终于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拉开帷幕。长达100米的圆形展线上,60余张巨幅照片一张张铺陈,形成了穿越一甲子的时光隧道,跨越三个时代的服饰、道具、审美之遴选与变化,唤起的不仅仅是观者自我记录的感慨,更是一个民族家国记忆的复活。    “我惊呆了”  2007年秋天,正在家中上网的我接到了一名福州旧书店老板的电话,他告诉我自己刚刚买到一套肖像,这
期刊
金农是文人画家,诗写得好,而且出手快,很得时人欣赏,与其同时代但年龄小他二三十岁的大才子袁枚就在其《随园诗话》中多次赞赏金农的诗。《奉和德州先生江氏水南花墅赏芍药诗原韵四首》为其唱和之作,通常唱和诗是在雅集或者应景等场合所作,受时间及原韵的限制,要写好,特别是写得有点意思就比较难,而金农这四首和诗却写得颇有生趣,显然他自己也满意,另纸誊写,保存了下来。但是诗稿没有署名,也没有署作年,如不遇高人,这
期刊
曾几何时,握笔书写曾是我们的纸上岁月。不论毛笔、钢笔、圆珠笔或铅笔,笔尖在纸张上刻划着我们的思维轨迹,流淌着我们智慧的汗水。手稿,它是一切创作的原始文本,是文化创造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如今,在书写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时代,更加令人怀念手稿、收藏手稿、保护手稿和研究手稿。  手稿不等同于手迹  手稿是相对于印本而言的一种文本形式,在以笔为书写工具的时代,每一本(篇)书和文章均需经过书写的“手稿”过程而完成
期刊
“中国木刻画,从唐到明,曾有过很体面的历史。”这是鲁迅在《木刻纪程·小引》中对中国古代版画所做的评价。其实清初的版画赓续明代的辉煌,这从萧云从所作《离骚图》和《太平山水图》这两部当时版画界的扛鼎之作就能窥见一二。  绘山水 供卧游  萧云从(1596年至1673年),安徽芜湖人,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梅石道人、东海萧生等,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姑孰画派创始人。萧云从融宋元诸家笔墨、丘壑于一体
期刊
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中国是“东方巨龙”,中国人就是“龙的传人”。这一观念基本上被当代中国人当作了颠扑不破的真理。正如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曾经唱的那样:“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中,对龙的描述不胜枚举。最早记载“龙”的是甲骨文和金文。在甲骨文中,“龙”字形如巨蛇,头
期刊
此幅是余游戏之笔,好事家装潢而藏之,复请予题记,以为冰雪冱寒之时,安得有凌冬之芙蕖耶?昔唐贤王摩诘画雪中芭蕉,艺林传为美谈,予之所画亦如是尔。观者若必以理求之,则非予之意之所在矣。  芙蕖又名芙蓉,也就是荷花,荷花盛开于六月,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但是金农却画了一幅雪景芙蓉,违背了基本常识,用他的话说,那是游戏之笔。不料,“游戏之笔”被一位“好事家”装潢后收藏起来了,并且还要请金农为之写题记,其动机
期刊
记得中学的语文课本中有篇很著名的明代学者魏学所作的《核舟记》,描述的是明代天启年间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雕刻橄榄核舟“东坡赤壁游”的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舟棹如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核雕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绝。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手指头那么大。  将果核雕刻成小舟是果核雕刻工艺中相当普遍的方式,而且所选用的题材几乎全是东坡居士泛舟赤
期刊
这是一组既普通又特别的老照片。说它们普通,是因为照片中的主人公,尽管从事什么工作的都有,却清一色都是寻常百姓;说它们特别,则是因为照片中的人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打电话。用现在的话说,都在打固定电话。  虽然,现在我国拥有3亿余户的固定电话用户,平均每4人就拥有一部固定电话。但是自电话正式进入中国,也就是丹商大北电报公司1882年2月21日在其公司总部大楼上海外滩七号开办电话交换所之后,在
期刊
计量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一个王朝的建立,首先要统一计量制度,这既代表着国家的大一统,也代表着政权的巩固。  秦统一天下后,曾以诏版的形式颁令天下,以统一计量制度。历史上各地出土的青铜秦诏版,铭文极为一致,为:“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秦汉时期的计量器实物资料,其数量当时就相对较少,由古代遗留至今的则更为少见。考古发掘出土的
期刊
我有半枚实寄封。所谓“半枚”,并不是将整个信封拦腰一剪(或撕)成为两半,而是只有信封的正面,没有信封的背面。也就是说,这半枚实寄封是一张相对完整的纸片。这半枚实寄封十分奇怪,引发了我的兴趣。故此,对它进行了仔细观察,并进行了一番研究。结果,让我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枚信封不是现今通用的横式信封,而是比较老的竖式信封,用大约50克至70克黄纸印制。封上字迹、框格均为红色,四周有宽宽的红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