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各有性,共存相生

来源 :新高考·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摘录如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好面熟,让我想起200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
  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④文体自选。
  熟在哪里呢?一是因为作文题再度让江苏考生沉入味觉文化之中。不同的是,2009年对象是“时尚”,如何表达这一对象呢?必须是“品味”,用味觉和文化的视角去把玩、辨别、鉴赏。不然,时尚之味很难让读者两颊生香。2019年呢,对象就是“味觉”,从淡味到有味,到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直到纷呈的百味;但需要表达的义理、观念、价值、思想并不在味,而是性,性质、本质、特质、品质、个性,等等,在于不同个性之间的调和、共存相生,在于不同而和、异质相融,在于强调物、事、人,及社会、时代、国家、制度、种族、文化之间的互相兼容、共生发展。二是因为,在文体要求上,再次回归到“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因为,2009年也是这样表达的。且不再说为什么如此高看“诗歌”这一文体,而常常要“除诗歌外”,但说“文体自选”和“文体不限”这两种表达就体现了命题人起码的“准确表达”和“思维严谨”的示范性。前者要求考生所选择的文体,只能是在约定俗成的既有文体中选择其中之一,而后者不仅如此,还可以是考生在考场上自创文体。甚至怎么写,你都不能判断考生的文体不对,因为“不限”,这个自由度太大了。这是一次10年后的回归,是一次了不起的进步。三是因为,高考江苏卷作文命题与社会、时代热点之间的关系总能拿捏有度。如果说,10年前的“品味时尚”,是话题本身在时代社会的热点上,要在时尚中玩出点味道来;那么10年后的味觉作文,则是明说味道,暗合“时尚”,言在味道,意在融合。保持了江苏高考命题“距离生美”的一贯品质。
  好温暖,不在60字的材料解读上为难考生。
  实事求是地说,这则材料是比较浅显的,一点没有为难考生的意思。这是对考生人性化的关爱,也是送给考生一份贴心的温暖。我认为,这样做是符合高考作文重在测量考生表达能力这一定位的,是一种科学性的选择。因为,阅读理解能力在前面已经有多篇不同文体、不同时代的文章反复检测了,这里主要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虽然说,读写不分家,写作者必须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此处真不应该再人为增加阅读理解方面的过重负担,甚至导致因阅读理解之缺陷而影响考生正常发挥写作表达的后果。我对写作题中阅读材料文字过多、头绪过杂、理解难度过大的做法一直保持着非常警惕的心理,更不随意点赞。在我看来,四句话,三个层次,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①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②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③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第一層,强调“物各有性”;第二层,强调“共存相生”;第三层,推而广之,同样如此。清晰的几个层次又是互相联系的,表达的中心非常明确。即虽然物各有性,但只要能够相互调和,则能共存相生,百味纷呈。事和人同样如此。反之,不能够相互调和,而是各自优先,互不相让,互斗制裁,那么,则你死我活,两败俱伤,至少是损人不利己,“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个人以为,材料最后一句话,更是爱意满满。本质上,材料最后一句话并不是重点,甚至可以不说,但命题人还是说了。表面看,说的是事、人与物同理,实际上是再次帮助考生打开思路,更兼友情提醒,即这篇文章的写作,最好不要一头陷入谈空说玄之中,无论议论还是记叙,最好应该扣住“物”“物性”“物融”“物合”等走笔行文,让理寓含在说“物”之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多少有点全国卷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味儿,有明确的写作任务,也给出完成写作任务的路径与方法。总之,材料不给考生设陷阱,下套子,加难度,而能表达准确,关系清晰,主旨明确,并友情提醒,充分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
  好发挥,从写作本身来说,能够让每一个考生都有一个自我写作水平的充分发挥。
  从写作来说,正如题干中所说的那样,考生可以自主“选取角度”。自主选取的前提,这里必须有比较明确的角度可供选择,这一点,命题人没有随便一说,而是真的给了许多角度。比如,前面所说的友情提醒的最后一句话的写作角度;如,从味道这一角度,谈味道,说味道,品味的行家,调味的高手,有滋有味的生活和人生,借味明理,也会耐人寻味,虽然与材料所说一致,但同样也能夺人眼球;比如,从材料中心的角度出发,从生活到人生,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同样可以收获佳作。对于写作能力一般的考生来说,只要在人、事、物中任选其一,让记叙或议论中体现材料强调协调融合等主旨,就可以在考场中顺利完成作文。对于有一定思考能力的考生来说,能够扣住材料阐述的道理去写作,便能有一个好的发挥,比如,不能以极端的个性存在而无视共性共存,世界不是单极世界,人类不能零和博弈,而应该尊重多元,提倡多边,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共存共生,融和大同。或许,有一定写作智慧的同学会这样去发挥:如果说,物各有性,强调的是做好自己,各美其美;那么,五味调和,则强调的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美人之美;而“共存相生”则强调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甚至有生态思想的人也会这样去评价与挖掘:既尊重个性,又强调共性,既要做好自己,也要悦纳他人和融入群体与环境,这是生态的观点,这是生态共存、共生、共长、共美的观点,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旨是契合一致的,“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对于真正的写作高手来说,什么是“物各有性”,如何理解“性”的多维度;什么是“调和”,真能那么容易“调和”,以及如何“调和”;什么叫“共存相生”,怎样实现“共存相生”以及“盐加盐”真的还是“盐”吗……这些,都留下了充分发挥与思考的空间,提供给考生们一展身手的机会。这样的文章,每一个考生都会有用武之地。高考作文题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仅个人陋见,一说而已。
其他文献
这宝贝儿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  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  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却是只与五行相畏,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  这宝贝儿唤作“人参果”。     [人参果]是一个充满了暴力、性和政治黑幕的故事,描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左右逢源和官场现形的主题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人参果],和[大闹天宫]
期刊
学习《唐诗宋词选读》,会遇到不少诗人词人的雅号妙称,像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仙、诗圣、诗鬼、诗佛等,各有其因;还有一类因句得名的,像晚唐诗人赵嘏因名句“长笛一声人倚楼”人称“赵倚楼”,北宋词人贺铸因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人称“贺梅子”,张先因词中常用“影”字且有三句被人称“张三影”……  这些雅称一般都有迹可循,我们不难理解。但是有一类文人墨客的合称,比如“苏辛”指“苏东坡和辛弃疾”,“
期刊
如果,[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你手臂皮肤上炙出的烫伤还不曾完全痊愈,如果,你回头来时路总能看到不远的地方年少的自己曾经失血的嘴唇苍白的脸,又如果,某年夏天一度飞扬你单车后座的白色太阳裙也褪了跋扈不再招展风里,再如果,你初试叛逆和领略自由是逃课躲在房顶上的墙根边儿偷尝一颗香烟的滋味儿,你上枯燥的化学课不理老师尽望向窗外的春光和麻雀发呆,还没有bbs和oicq的年代里你羞涩地塞一张小纸条在同桌mm的桌兜,
期刊
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往往能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  回望中华五千年历史,从夏商周至汉至清,从甲骨文至小篆至行楷……无论是文字、音乐还是社会,都逐步演化发展走向现代化。这是一种纵向的比较,即华夏民族相较于不同时期的不同样貌。同样的,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往往也是通过与自身先前阶段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也正是有了这种纵向的比较,才让我们感慨于中华历史的成熟与中国社会的崛起。而横向上的比较,则是指同一时期或
期刊
美国电影杂志《首映》最近又搞了一次热热闹闹的“影史100个最伟大角色”(100 greatest movie characters of all time)评选活动,但仔细一看,还是透着不言自明的自大,除了新蹦几个入选角色来自欧洲经典,绝大部分还都是美国制造,对“影史”概念又来了一次偷梁换柱。(但一定程度上,又确实如此。)    20 维吉尔·蒂白斯警官    演员:西德尼·波蒂埃   影片:[炎
期刊
蒂姆·波顿的半部正剧    [大鱼]Big Fish★★★★    导演:蒂姆·波顿  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阿尔伯特·芬尼、比利·库德普、杰西卡·兰格  类型:剧情/喜剧  上映日期:2003年12月10日  片长:125分钟  一个终生都在夸夸其谈的父亲,一个从来都不相信父亲的儿子。直到父亲离世,儿子才开始试图在父亲种种奇谈背后,去找寻父亲当年的真实际遇。因为本片改编自的原著小说就有着哥特式
期刊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无外乎“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微作文”“案例作文”等类型,但不管哪种作文命题,往往都聚焦一个概念、一个短语或一组关系,呈现形式或显性或隐性,其表达通常是比较理性、抽象的。这个时候就要化虚为实,即用具象的事物来解说抽象的道理,用有形的事物来阐述无形、空泛的逻辑事理。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期刊
给考生的感觉是,好像2019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题并不难。熟悉的字眼,熟悉的内容,熟悉的要求,但在这熟悉的背后,到底藏着命题人怎样的考量?为何把一个时代、社会热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为何要从文化、历史、实践三个角度设题?为何列举了那么多学生的看法?为何必须要用演讲稿的形式写作?为何要限制在“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倡议里?一系列的问题会让我们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对一个作文题的评价上升到对整
期刊
鲁迅先生曾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同时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的确,读者的声音是如此庞杂,其中常有荆棘丛生,在作者希望人人喜爱而改变作品时,却忽视了创作时那第一个为之哭泣或欢笑的读者——自己。所以,作家应该是拥有完整创作自由的独立的创作主体,创作者不需要逢迎读者。但同时,一部作品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需要读者的评论,这些评论可能有赞赏,也会有鄙弃,虽然嘈杂
期刊
我们的日子大多平静,很难面临过于深刻的背叛,情义有的发挥的还是占大多数。而电影就不同了,它强调美是要毁灭给人看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心有戚戚然,才会感动得一踏糊涂。下面所列的20部影片都事关情感的重大流失,并伴着万劫不复的心碎。这不是对我们的提醒,而是向我们表明,情感愈到深浓处,是有可能走到这一步的。情义和背叛有时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按西方人所说,最深情的拥抱,是为了压断对方的肋骨,就这么回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