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性是没有等级的,学生发明一种新游戏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样,都有是创造性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已去经历学习的过程,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从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1.精于引导,在探究新知中孕育创新能力
  教师在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和张扬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因素,并以此作为“引导点”,引导启发创新思维。例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我把“引导点”定在让学生通过摆奎逊耐彩条,直观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必须包含这两个数的所有质因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有包含它们全部公有的质因数能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摆一摆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尝试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学生把直观的奎逊耐塔形图与短除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很快就找到答案了。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切忌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望而生畏。要多鼓励、少批评,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自由弛骋的心理空间和活动形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的环境下才能培养出来。
  2.勇于质疑,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发展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中《论教育》一文中指出,旧学校要求学生太多的“好胜心”,而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逐步引导学生从“好胜”走向“好奇”,从做“学答”到做“学问”,这就要求课堂上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相结合,才能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认知冲突。
  在课堂教学中应广泛提倡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鼓励别出心裁,不反对猜测。爱提问题是儿童的本性和权利,为了使学生勇于质疑,课堂上要求给学生提供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应明确向学生表示:他们的好奇心和提问行为以及任何质疑,都是好事情。例如求15、12、30的最小公倍数,第一次用三个数的公约数3去除,余下5、4、10,第二次用4、10的公约数2去除,不能被2整除的5怎么办?这时有个学生自告奋勇的说:“我从书上得知,把5照写下来。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例题中该学生的提问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同学们心中掀起层层的涟漪。讨论中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从15、12、30分解质因数的去寻找答案,通过直观操作去理解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正是产生新思想的过程,其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逐步使学生学会质疑的本领,过而形成解疑的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教师的作用在于恰当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引导学生追求发现问题、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的愉悦心理,让学生体会到创新提问的满足感。
  3.善于交流,在多向互动中激活创新能力
  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组织方式。运用多向交流策略,首先要求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师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首行用电脑显示“小熊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列出算式65-23,然后同桌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想出65-3=62,62-20=42;有的学生用5-3=2,60-20=40,40+2=42;还有的学生大胆尝试用竖式计算……
  学生在求异探索、同思共想、动手操作、互悦互议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现了教师注重培养和创新人格通过相互交流,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
  4.乐于创新,在打破常规的教与学中凸现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的动态过程组成的,教与学过程中通过精于引导,勇于质疑,善于交流,师生乐于创新就会显现出来。
  学习分数的意义,过去往往是由老师指定学生分什么,怎样分,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学生基本是围着书本转,跟着教师的指挥棒去想问题,一遇到如“把15支圆珠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的圆珠笔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几支?”这类问题时,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学只重视了分数的意义的结论,而忽略了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了解分数“产生”的过程。后来我在教学设计中打破常规教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考虑到学生在三年级已学过分数,有了初步知识,把新课程教学重点放在“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数的意义”上。
  学生的数学素质是自已通过研究、比较、建构,逐步形成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重点探讨:如何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时间、空间?应当教会学生说,“请再给一点时间让我想想”;“对这个问题,我还有不同的想法”等等。当学生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学习对象时,数学课程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哈佛大学校长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观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今天,它是否可以引发我们做这样的思考: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再使学生会按刻板设定的“标志”解规定的题目,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变知识的结论为探究的过程,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中启迪思维,在实践中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其他文献
【摘要】正确的激励和赏识孩子,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 的 。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学会正确鼓励和赏识孩子。  【关键词】孩子;赏识;健康成长Academic association encouragement with appreciate a kid  Cai -kui   【Abstract】Exactitude of encourage with appreciate a kid, is a k
期刊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这里的孩子很多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父母忙于生计,孩子从小缺乏家庭教育,所以生活、行为习惯差。  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的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
期刊
【摘要】本文以声乐教学理论为指导,从实践出发,具体分析了歌唱中的“声”与“情”及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辨证统一关系;并通过具体歌曲实例的分析,结合现实中成功的演唱事例对歌唱中 “声情并茂”的重要性进行了统筹的论证;同时指出歌者应该善于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把握作品风格,善于把声音技术和艺术创造相结合,重点指出应该加强综合艺术修养以促进歌唱艺术的表现魅力,真正做到歌唱中的“声情并茂”。  【关键词】歌
期刊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感情投资是转化差生实施成功教育的基础;量力而行,因材绝教是转化的有效途径;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是转化的归宿点;及时教育防止反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具体操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转化的条件和基础   首先,我采取表扬激励,情感投资。差生缺乏老师的爱,沟通他们更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成绩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应及时表扬
期刊
近些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然而,“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语文课所花的时间、师生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能力还不成正比,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在单位教学时间内(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模糊不清,使得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出现偏差,造成实际教学
期刊
“健康第一”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广泛的运用领域。在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抑制过程微弱,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较差;体育又多在室外进行,往往经受不住外界条件的引诱和干扰,注意力不易集中;传统的体育教学使得学生被动接受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游戏化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到了初中阶段,对学生的作文文体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好记叙文,离不了写人记事,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小学得到了训练,但写人的能力往往被小学老师忽略。实际上,叙事离不开写人,人物写不好事也就叙不好。孔乙己、范进等经典人物形象,之所以被人们传颂,就是因为作者的深厚的刻画人物的功力,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人的能力,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必修课,如何最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这
期刊
所有初中老师很头疼的问题之一:在一个很普通的初中班级,学生在校违纪现象十分普遍,上课讲话、睡觉、吃东西、迟到、抄作业……就是所谓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屡教不改。  这些小错,往往够不上纪律处分,但是时时骚扰着班级的正常秩序,对班级有不良影响。  1.学生违纪问题的演变  学生的违纪从偶然变成习惯,从个别人转变为不良的班级风气,其过程如下:  1、违纪从偶一为之到形成坏习惯  班级的制度,从颁布起,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兴趣;小学语文教学The usage modern tech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数学中的恒成立问题,将其解题方法、类型、易错点形成程序化步骤,并通过大量实例进行说明,使得高中学生对此类问题能够系统有条理的解决。  【关键词】恒成立;函数;参数;不等式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恒成立问题是贯穿函数、方程、数列、三角、不等式等诸多内容的一类基本题型。虽然我们对此反复讲解,然而对于学生而言,处理此类问题时往往找不出头绪,梳理不清方法步骤,以致错漏频出。高中恒成立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