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在语文等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lu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为了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环境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近两年来,贵州省提出了在教学中有效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思想,这使得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有了制度保障。
  根据教育局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的规定,笔者在从事初中语文和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中,对初中语文和中化学课中《环境保护法》有效渗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之后,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找准渗透点
  知识传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传授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无论课程改革如何推进,这一主旋律是不能冲淡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强化与教育,必须做到恰到好处。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法制教育的渗透点共有七百多个,每堂课都渗透法制教育是不可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渗透也不能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课堂教学中的什么位置谈及《环境保护法》,我们要进行精心的研究,找准渗透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知道,由于语文学科的固有性质,在教学中对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法》的渗透,以及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渗透是比较容易找到渗透点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有以下渗透点:
  七年能语文上册第13课《山中访友》—“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
  教学中,我在这里渗透了《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的确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二十三条 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
  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我参加听了九年级语文,其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课《那树》,对《环境保护法》的渗透也可算是一篇佳作。
  我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在对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这一课题的教学中,对《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制教育的渗透要点到为止
  在学科教学中,法制教育组毕竟只是渗透,而不是专题法制教育。在这里,我反对对法制教育的长篇大论而不顾教学主题的教学行为。在一次专题会议上,有位领导介绍说,有位老师在讲到野生动物时,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一讲就是大半节课。据专家评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只要求渗透、点到就行,所占用的时间不能过长,因为堂课的主要任务不是法制教育。
  三、渗透法制教育要多学科齐头并进
  法制教育的渗透是多学科齐头并进,协作完成的,单靠哪一学科是不能完成的。初中政治课可以进行专题法制教育,但在专题教育中,会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记忆不了主要内容。当在其他学科中进行法制教育时,学生会无意中与政治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在初中所有学科中,对法制教育的渗透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对《环境保护法》的渗透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具有同样的渗透点。相对来说,语文、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渗透《环境保护法》要相对得心应手一些。
  四、巧用多媒体,将《环境保护法》于有声有形有色中渗透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和掌握的程度也已经成为衡量一名教师、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教育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最新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我作为一名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主要用的是幻灯片。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我在幻灯片的制作中,把与环境有关的内容以图片方式鲜明展示,把重要内容书成一段内容进行展示,把幻灯片文字内容较多的部份以语音方式在课堂上清楚地朗读。这样,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
  需要说明的是,在播放幻灯片时朗读课文,需要有一个语音合成工具。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语文等学科中的有效渗透,要把握好以上四个方面,做到法制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随机渗透。为了培养社会满意的人才,我们在教学要中认真把握好渗透点,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走出校园后都是一个文明使者。
其他文献
一、数学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  《新课标》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却听不到阅读声。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许多,教师不重视就是其中之一。一提到“阅读”,不少数学教师认为“阅读”就是语文教学的事,数学课堂不需要“阅读”,导致数学课堂不重视“数学阅读”,其结果
期刊
历史学科在我们农村学校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大多数乡村教师觉得历史教学困难重重:如学生不重视,上课不听课,课后不去看书或者不写作业,所学知识掌握不到位,考不出好的成绩,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等,历史教师个个压力山大,不知如何是好。本人在从教的前几年,也和其他同仁一样,深有同感。觉得当历史教师真难,尤其当乡村历史教师更难。后来生活教会了我许多东西,让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去挖掘相关历史知识,把这些应用于教学好处多
期刊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思维导图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有效图形工具,思维导图的优点之一是层次隶属关系十分清晰,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加工和整理,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表达时理清思路,把握全局,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就不需要阅读大量文字资料,而是边听边对照思维导图进行思考,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以其鲜明而有趣的实验现象,成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仍然是化学教育中薄弱的一环。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和实验条件缺乏外,实验教学过程中忽视必要的思维培养,也是重要的因素。我认为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强化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以下举例说明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用口和笔来表达思想情感、交流认识。广义地说,这就是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全面提高语言水平,发展智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  小学高年级作文是中低年级作文的进一步发展。在布局谋篇、素材选择、写作内容、情感体
期刊
根据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高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完成质量较高的学生仅占30.4%,时常出现小错误的占31.4%,错误情况较重的占24.6%,完成情况较差的(不会做或只对一道题)占10.5%,长期不交作业的占3.1%。除了部分由于对所学知识不理解因而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外,许多成绩不错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不积极,他们虽然大多情况下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对作业的认识只停留在作业只是任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理念的普及,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变革着。随之而涌现出的许多体现改革成果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就这些课而言,无论从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氛围的营造等都比较考究,力争为学生、更多地为听课者奉献一顿丰盛的“教学大餐”。而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教师恰到好处地说着“谢谢大家”,成为一些人心目中课堂教学的“最
期刊
自信是学习的动力,方法是学习的风帆。刚入初中的学生,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懂得学习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这是培养七年级学生自信心的一堂动员课。下面是教学实录: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初中阶段的语文老师。从今天起,我们将要在一起生活学习三年,希望在这三年里,我能在你们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同学们在这三年里,能够愉快的生活、开心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这三年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期刊
一、迁移的概念  语言迁移通常指的是母语迁移现象。[H. Ellis(1965)]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母语和目标语存在语言共性时,母语就会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即正迁移;而当母语和目标语存在差异时,母语就会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即负迁移。小学阶段形成了一定的母语思维习惯和语言知识系统,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语音、词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