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及裂孔闭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ga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影响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及黄斑裂孔(MH)闭合的相关因素。

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为IMH的89例患者8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5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64.13±7.20)岁。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患眼BCVA为0.01 ~0.4,平均BCVA为0.12±0.09。MH分期为2~ 4期,平均MH分期为(3.56±0.77)期。MH基底直径为182~ 1569 μm,平均基底直径为(782.52±339.17)μm。所有患眼均行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5G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其中,41只眼联合行内界膜剥除手术,48只眼联合行内界膜移植手术。手术后随访时间28~ 720 d,平均随访时间(153.73±160.95)d。以末次随访为疗效观察时间点,观察患眼手术后视力及MH闭合情况,并对可能影响其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末次随访时,患眼BCVA为0.02 ~0.8,平均BCVA为0.26±0.18。89只眼中,视力提高45只眼,占50.56%;视力稳定44只眼,占49.44%。MH闭合86只眼,占96.63%;未闭合3只眼,占3.37%。IMH患眼手术前MH分期越小、基底直径越小,手术后视力提高越明显(t=2.092、2.569,P<0.05 );手术前MH分期越小,手术后MH闭合率越高(t=−5.413,P<0.05)。IMH患眼手术后视力及MH闭合情况与年龄、性别、病程、不同手术方式、不同眼内填充物质、随访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

结论

手术前MH分期及MH基底直径是影响IMH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疗效的可能相关因素;而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不同的手术方式、不同的眼内填充物质及随访时间与IMH患眼手术后疗效可能无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25G光纤内照明辅助巩膜扣带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RRD患者57例57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35例35只眼,女性22例22只眼。将患者随机分为间接镜组和内照明组,分别为29例29只眼、28例28只眼。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外伤史、近视、人工晶状体眼数、白内障眼数、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生与DR类型、分级、是否合并黄斑脱离、手术方式、填充物种类等相关。早期高眼压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激光光凝、炎症反应、填充物填充过量、黏弹剂残留、睫状体功能不全;早中期高眼压发生除上述原因外,还与气体膨胀峰值、环扎手术、前房积血相关;中期高眼压发生原因主要为前房积血或硅油进入前房阻塞房角;晚期高眼压发生原因则为青光眼、硅油乳化、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虹膜
目的观察分析诊断不明的葡萄膜炎患者玻璃体切割标本的诊断阳性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诊断不明的葡萄膜炎患者65例6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1例32只眼,女性34例35只眼。年龄6 ~84岁,平均年龄(55.00±18.56)岁。所有患眼均行常规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入路玻璃体切割手术,在无灌注的情况下切除并收集核心玻璃体标本及时送检,予微生物涂片及培养、抗原抗体、细胞因子、细胞学、流式细胞术免疫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改良内界膜(ILM )覆盖手术治疗复杂黄斑裂孔(M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检查确诊并接受PPV联合改良ILM覆盖手术的MH患者20例2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特发性MH (IMH)9只眼;高度近视MH2只眼;高度近视MH视网膜脱离(RD)5只眼;孔源性RD (RRD)合并MH3只眼;RRD手术后MH2只眼。IMH 9只眼,MH基底径(BASE)为(1 188.
玻璃体是由复杂分子结构形成的透明凝胶状组织,占眼球体积的80%;除了支撑作用外,玻璃体还具有调节眼发育、屈光、细胞屏障和参与眼内氧代谢等功能并且参与视网膜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年龄、近视和全身病等因素对玻璃体功能均有影响。玻璃体注药和手术等均可能会干扰玻璃体功能,破坏眼内代谢平衡。因此,需要重视玻璃体代谢功能,审慎进行玻璃体干预,以便更好地维持眼内代谢平衡和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