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燃气轮机因其应用领域广泛,且功率密度大、效率高、启动快、燃料适应性强、污染排放水平低等诸多优势,在供电调峰和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国家军用动力和民用能源动力的主力军。而在燃气轮机自主研制的过程中,更有不少领域内工程专家潜心研究、开拓进取。翻开这些专家名单,其中不能不提到的就是中航工业动力所副所长李孝堂和他的燃机团队。
李孝堂是我国自主研制燃机的领军人物,他从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一干30年,从参与研制两型航空发动机“昆仑”和“太行”设计,到主持863计划重大专项R0110重型燃机成功完成设计,再到成功研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QD128中档功率燃机并销往国外,为我燃气轮机的研制及产业化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苦心志 劳筋骨——在千磨万击中更加坚韧
“万事开头难,虽然艰苦,但由于对航机改燃机这条道路正确性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燃气轮机的认识是坚定不移的。只要方向看准了,一切都取决于坚持,绝不放弃!”——李孝堂
航机改燃机这条道路如今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正确性,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还闻所未闻,更何况当时受到十年“文革”的影响,各项建设逐渐恢复,发动机科研工作刚迈上正轨,因此李孝堂等人在这一开辟和尝试之初可以说历尽了“千磨万击”。
与研究所共进
1982年,李孝堂刚刚大学毕业就来到了当时的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大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究。李孝堂正式到岗之前曾在研究所毕业实习,“这里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因为这个所是航空发动机的摇篮,这里的人朴实能干,这里的事业对我有吸引力。记得当时指导员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是否想留校,我还是选择了来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李孝堂回忆起这段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的往事,“并且我与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同龄。进所时它21岁,现在它已52岁了,应该说经过30年的拼搏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的确,李孝堂个人的科研事业发展和研究所的工程进展紧密联系着,他们的起点都是一无经费,二无试验条件,三无研制经验。回顾30年研究所的发展,李孝堂总结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建所到1986年,可称作为起步阶段,他们从零开始白手起家;第二阶段是1987年到2005年,研究所实现了从测仿到自主研制的转变,自主研制的两型航空发动机“昆仑”和“太行”设计定型;第三阶段为2006至今,是加速发展阶段,实现了由单一科研向科研与装备并重、预研与型号并重、单一空中动力向空、海、地面用多领域军民用动力系列化发展的转变。
李孝堂欣喜地介绍:“如今我们的‘五个一流’现代化研究所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所人才队伍平台、设计体系平台、试验验证平台、科研管理平台初步建成,凝聚力、科研能力大大增强。从环境来说,由原来到处是菜地、农田、平房和以30年代、50年代遗留下来的房屋办公的局面,发展成为环境优美、办公现代化、配套比较齐全的现代化研究所。从业务上来说,由原来单一的军机研制,发展到今天的军机、民机、燃机三大主业并驾齐驱;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从以前的留不住人发展到现在招人以重点大学的硕博士为主,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骨干人才正在成长起来。”
从这简略的介绍中,我们大致看到了李孝堂“与研究所共进”的科研轨迹,而这其中又经历了怎样曲折艰难呢?
找准方向不改变
事实上,航机改燃机这一技术路线的产生有着其必然的趋势。据李孝堂介绍,一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及西气东输等国家大型能源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启动,国内燃机市场面临较大机遇;二是国外燃机厂商改变营销策略,先期低价销售设备,后期抬高备件、服务价格,导致燃机全寿命使用成本增多,用户对引进产品的忠诚度有所降低。这些都对自主研制燃气轮机提出了迫切的需要,而国外航空发动机发达国家已证明了在成熟航空发动机基础上派生发展燃气轮机是一条多快好省的成功之路。“航技改燃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那时‘太行’发动机正在研制,我们就利用前期的技术资源进行设计和改进,没有燃机试车台就用压气机试验台临时改装,创业阶段一切都因陋就简。当然这一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尝尽了酸甜苦辣。首先缺技术人才,缺少干过燃机有经验的人,在刚开始干燃机时,我们的研制队伍中几乎没有一人设计过燃机。第二缺资金,那时候没有经费支持来源,只有自筹一点资金。第三缺试验条件,连整机试车台都没有,其它试验器不具备条件。第四,母型机航机尚未定型,技术尚不够成熟。”李孝堂告诉记者,“万事开头难,虽然艰苦,但由于对航机改燃机这条道路正确性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燃气轮机的认识是坚定不移的。只要方向看准了,一切都取决于坚持,绝不放弃!”
艰苦的条件也练就了李孝堂和燃机团队一身过硬的本领,其中一点就是如何统筹利用时间。“一方面处理问题要学会‘弹钢琴’,轻重缓急要照顾到,但要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就要多辛苦,多加班,大多数情况是白天与技术人员一起讨论研究技术问题,晚上加班处理文件,每天工作约10小时。”李孝堂说,“当型号总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一线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技术问题是不可能把型号做好的。”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是生于这种“忧患”的环境下,李孝堂和他的团队在实干中快速成长起来,也为他们日后承担更大的使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志者 事竞成——在千锤百炼中铿锵前行
“经过10多年的磨炼,在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我们逐渐凝聚了一批力量,使燃机事业逐步由小到大地发展起来。”——李孝堂
建立起燃机的研制体系、解决重型燃机受制于人的问题是所有燃机行业人的梦想,更是李孝堂和他的团队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根本动力。自从坚定了“航技改燃机”这条技术路线后,李孝堂便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提升燃机研制水平和成果档次中铿锵前行。 一步一个脚印:研制愈来愈高水平的航改燃机
其实,在独立承担燃机研制之前,李孝堂就在动力所的几大项目中展露了他过人的能力,也为他后来的“独当一面”积累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参与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昆仑”发动机中,李孝堂承担了低压压气机修改设计工作,在第二次修改设计中,他出色地完成了四级低压压气机设计,使全台压气机效率提高2,4个百分点:在我国第三代航空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的研制中,作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的他更在发动机风扇设计中从气动到结构设计发挥重要作用,不但对发动机试车数据总体参数调节供油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并解决难题,也提出了通过打好三个压气机设计的“三大战役”初步建立起压气机设计体系;而在1998至1999年中国与美国P
李孝堂是我国自主研制燃机的领军人物,他从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一干30年,从参与研制两型航空发动机“昆仑”和“太行”设计,到主持863计划重大专项R0110重型燃机成功完成设计,再到成功研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QD128中档功率燃机并销往国外,为我燃气轮机的研制及产业化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苦心志 劳筋骨——在千磨万击中更加坚韧
“万事开头难,虽然艰苦,但由于对航机改燃机这条道路正确性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燃气轮机的认识是坚定不移的。只要方向看准了,一切都取决于坚持,绝不放弃!”——李孝堂
航机改燃机这条道路如今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正确性,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还闻所未闻,更何况当时受到十年“文革”的影响,各项建设逐渐恢复,发动机科研工作刚迈上正轨,因此李孝堂等人在这一开辟和尝试之初可以说历尽了“千磨万击”。
与研究所共进
1982年,李孝堂刚刚大学毕业就来到了当时的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大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究。李孝堂正式到岗之前曾在研究所毕业实习,“这里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因为这个所是航空发动机的摇篮,这里的人朴实能干,这里的事业对我有吸引力。记得当时指导员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是否想留校,我还是选择了来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李孝堂回忆起这段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的往事,“并且我与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同龄。进所时它21岁,现在它已52岁了,应该说经过30年的拼搏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的确,李孝堂个人的科研事业发展和研究所的工程进展紧密联系着,他们的起点都是一无经费,二无试验条件,三无研制经验。回顾30年研究所的发展,李孝堂总结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建所到1986年,可称作为起步阶段,他们从零开始白手起家;第二阶段是1987年到2005年,研究所实现了从测仿到自主研制的转变,自主研制的两型航空发动机“昆仑”和“太行”设计定型;第三阶段为2006至今,是加速发展阶段,实现了由单一科研向科研与装备并重、预研与型号并重、单一空中动力向空、海、地面用多领域军民用动力系列化发展的转变。
李孝堂欣喜地介绍:“如今我们的‘五个一流’现代化研究所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所人才队伍平台、设计体系平台、试验验证平台、科研管理平台初步建成,凝聚力、科研能力大大增强。从环境来说,由原来到处是菜地、农田、平房和以30年代、50年代遗留下来的房屋办公的局面,发展成为环境优美、办公现代化、配套比较齐全的现代化研究所。从业务上来说,由原来单一的军机研制,发展到今天的军机、民机、燃机三大主业并驾齐驱;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从以前的留不住人发展到现在招人以重点大学的硕博士为主,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骨干人才正在成长起来。”
从这简略的介绍中,我们大致看到了李孝堂“与研究所共进”的科研轨迹,而这其中又经历了怎样曲折艰难呢?
找准方向不改变
事实上,航机改燃机这一技术路线的产生有着其必然的趋势。据李孝堂介绍,一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及西气东输等国家大型能源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启动,国内燃机市场面临较大机遇;二是国外燃机厂商改变营销策略,先期低价销售设备,后期抬高备件、服务价格,导致燃机全寿命使用成本增多,用户对引进产品的忠诚度有所降低。这些都对自主研制燃气轮机提出了迫切的需要,而国外航空发动机发达国家已证明了在成熟航空发动机基础上派生发展燃气轮机是一条多快好省的成功之路。“航技改燃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那时‘太行’发动机正在研制,我们就利用前期的技术资源进行设计和改进,没有燃机试车台就用压气机试验台临时改装,创业阶段一切都因陋就简。当然这一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尝尽了酸甜苦辣。首先缺技术人才,缺少干过燃机有经验的人,在刚开始干燃机时,我们的研制队伍中几乎没有一人设计过燃机。第二缺资金,那时候没有经费支持来源,只有自筹一点资金。第三缺试验条件,连整机试车台都没有,其它试验器不具备条件。第四,母型机航机尚未定型,技术尚不够成熟。”李孝堂告诉记者,“万事开头难,虽然艰苦,但由于对航机改燃机这条道路正确性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燃气轮机的认识是坚定不移的。只要方向看准了,一切都取决于坚持,绝不放弃!”
艰苦的条件也练就了李孝堂和燃机团队一身过硬的本领,其中一点就是如何统筹利用时间。“一方面处理问题要学会‘弹钢琴’,轻重缓急要照顾到,但要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就要多辛苦,多加班,大多数情况是白天与技术人员一起讨论研究技术问题,晚上加班处理文件,每天工作约10小时。”李孝堂说,“当型号总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一线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技术问题是不可能把型号做好的。”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是生于这种“忧患”的环境下,李孝堂和他的团队在实干中快速成长起来,也为他们日后承担更大的使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志者 事竞成——在千锤百炼中铿锵前行
“经过10多年的磨炼,在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我们逐渐凝聚了一批力量,使燃机事业逐步由小到大地发展起来。”——李孝堂
建立起燃机的研制体系、解决重型燃机受制于人的问题是所有燃机行业人的梦想,更是李孝堂和他的团队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根本动力。自从坚定了“航技改燃机”这条技术路线后,李孝堂便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提升燃机研制水平和成果档次中铿锵前行。 一步一个脚印:研制愈来愈高水平的航改燃机
其实,在独立承担燃机研制之前,李孝堂就在动力所的几大项目中展露了他过人的能力,也为他后来的“独当一面”积累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参与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昆仑”发动机中,李孝堂承担了低压压气机修改设计工作,在第二次修改设计中,他出色地完成了四级低压压气机设计,使全台压气机效率提高2,4个百分点:在我国第三代航空发动机——“太行”发动机的研制中,作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的他更在发动机风扇设计中从气动到结构设计发挥重要作用,不但对发动机试车数据总体参数调节供油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并解决难题,也提出了通过打好三个压气机设计的“三大战役”初步建立起压气机设计体系;而在1998至1999年中国与美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