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路易斯的“大创意”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才华横溢、快人快语、离经叛道、独具一格……我们说的这个人正是乔治·路易斯,广告界的艺术派骑士、天才和怪才的复合体,一个被称作“麦迪逊大道上穿着灰西装的疯子”。
  和广告界的“大脑”大卫·奥格威相比,乔治·路易斯属于“墙内开花墙内香”,他更多时候是圈内的明星,是小众心中的大人物。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广告界被克劳德·霍普金斯、大卫·奥格威等人提出的“规范广告学派”所主宰,他们倡导“广告应该有循规蹈矩的语言、温良怡人的画面,并要严格规定什么是可做的、什么是不可做的”。换言之,广告应当是一门科学,是一个有迹可循的词汇—它可以被研究,可以被破解,可以被掌握。对广告作出这样的定义,路易斯显然不能接受。他一如既往地与权威作对,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扔出一句“如果广告是一门科学,我就是个女人”的疯话。他还说,广告是一种有毒气体,它能使人流泪,使人神经错乱,使人神魂颠倒。很明显,这便是路易斯的风格。他天生似乎就是为了“颠覆”而来的。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路易斯开始一步步颠覆传统广告、广告人,乃至整个广告界,从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着广告界的风云变幻。
  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路易斯的成功是一种必然。当时,广告已逐渐被太多公式、规则、戒律等教条主义的东西所束缚,很少有真正的创意和出人意料的惊喜。广告人在所谓的“规矩”面前,变得缺乏热情,缺乏创见,缺乏勇气。即便有想法,也多是被限制在一定的条条框框之内,不敢轻易逾越,更别提打破成规,进行“破坏性创新”了。而在路易斯这里,那些程式、规范、法则都是“狗屎”(这个词汇虽然粗俗,但相信路易斯会用它表达自己对广告界墨守成规现象的不满)。路易斯认为广告归根到底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它来源于直觉,来源于本能,更为重要的是,来源于天赋;广告没有法则,它所需要的是灵活的思考。在路易斯看来,伟大的广告总是来自于伟大的创意,而创意本身哪有什么既定的公式和法则?无中生有、天马行空往往是创意广告的生命之基,谁说广告布局一定是最上面的是大幅插图,插图下得是大标题,标题下得是一块广告正文,广告正文的右下角得是企业标识─路易斯极为反对广告业早期的这些传统“智慧”,如果这都算广告,那么说明文也是广告了。
  路易斯是那种对创意狂热到偏执的人。他自信于他的广告构思能被客户接受,如果不是,他可能会从客户办公室的窗口跳下去。他敢将尼克松、安迪·沃霍尔、杰奎琳·肯尼迪和希腊船王、斯大林流亡美国的女儿以一种极其玩世不恭又一针见血的手法用到自己的创意中去。事实上,他正像《芝加哥日报》所评论的那样:“先驱者、发明家、麦迪逊大道上穿灰西装的超人。路易斯为我们这个媒体轰炸的时代创造了典型的创意模式。”如果想了解广告界这个才高八斗又极不安分的创意天才的故事,他的《广告的艺术》和《乔治·路易斯大创意》会是不错的选择。
  然而问题是,当路易斯说广告“是打破规则的艺术,而不是建立规则的科学”时,人们不禁质疑,最终能从路易斯那里学到的有关广告的艺术是什么,有多少?别忘了,路易斯曾清晰而富有决断地提出,广告来源于天赋,而“天赋”一说意味着要将很多先天不足、打算靠后天努力的“有志青年”推向绝望的深渊。路易斯的话无异是说,企图通过学大卫·奥格威之流的广告技艺来策划出一个伟大的广告,简直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尽管所有广告人在策划广告之前,一定要做彻底了解客户、分析竞争者、掌握市场数据等准备工作,但之后创意构想的工作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而这个阶段只有靠个人的修炼,别无他法。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看了路易斯的著述,不管是《广告的艺术》,还是《乔治·路易斯大创意》,原来是什么样的你,之后仍然是那样的你。任何试图通过阅读一两本书就想成功的念头都是妄想。相对而言,我们宁肯接受这样一个观点,乔治·路易斯之所以是现在的乔治·路易斯,那是因为他是乔治·路易斯而非其他。
  在《乔治·路易斯大创意》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可供我们细细品味。书中提到,当路易斯还是学生的时候,在学习包豪斯设计的一堂课上,路易斯被要求在18厘米×24厘米的画纸上以长方形为主题做一个原创设计。路易斯就有了一个新鲜的构想,于是他整节课就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眼睛盯着画纸。在测验将要结束时,被激怒的老师站到了他的身后,催促他赶紧做关于长方形的设计。在最后几秒钟,路易斯拿起铅笔,在空白画纸的左下角,签上了他的名字。老师终于发火了,结果自然是路易斯考试不及格。但是,在路易斯看来,这不算什么,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实现了大创意:18厘米×24厘米的白色画纸本身就是极好的长方形设计。
  这就是路易斯,当他还是一个设计学徒,还不是一个广告大师的时候,他的不按常理出牌、以戏剧化的形式呈现大创意便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请注意,在当时没有人教过他,他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任何广告设计原理,这一切其实是天性使然。
  《乔治·路易斯大创意》里的这些故事,就是路易斯相信创造力无所不能这一信念的行动表现。尽管到最后我们还是达不到路易斯一半的水平,但至少我们能学到他工作方式展现出来的定见:一切皆源于创造,一切皆有可能。
其他文献
中国必须为自己建立一种合理性的国家标识,要展示自己可令人信赖的国家实力。    为何营销中国    尽管中国的营销开支仍处于低水平,其政策和相关的市场调节措施仍比较变化不定,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在吸引外国企业、投资以及旅游业上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规模、低廉的生产成本、深厚的文化以及知名的历史文物让中国有了许多优势和主动权。  但金融危机让情况有了一些转变。由于西方消费的
期刊
作为大众品牌的小护士、  卡尼尔等既是欧莱雅  中国内地的销售主力,  更是渠道“下沉”,  拓展中国二、三线市场,  做大“塔基”,  实现欧莱雅再增长、  再发展的关键。    先让时光回溯到1997年—牛年某日,在广州白天鹅宾馆,某国际化妆品集团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意大利人盖保罗和集团前任总裁欧文中以及中国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为公司想中文名字。最终,他们想出来的名字叫做欧莱雅,意即“来自
期刊
美国模式是中国营销的应有方向,但现实却引诱着中国商人走向欧洲模式。谁能扭转这种文化风气,让中国消费者大大方方地使用廉价产品,让中国的营销人大大方方地说:“我卖的就是廉价货!”    一个声音在中华大地徘徊:  站在高端,  走近高端,  面对高端,  ……  你以为这只是中央电视台《高端访问》栏目的广告语吗?不!它还是中国无数营销人的心声!这个声音在中国市场上盘亘了一二十年,近年来,它更有越来越响
期刊
先是为国内大品牌代工,然后是为国外大品牌代工,成为冰箱出口“单打”冠军,转而以自有品牌开拓国内市场—奥马,一匹黑马的市场路径是如何走出来的?    2001年10月31日,全国各大媒体的财经记者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得到一条消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格林柯尔以5.6亿元收购科龙电器20.6%的股权(后来收购价降低为3.48亿元),成为科龙第一大股东。随后在“顾氏新政”下,科龙副总裁兼容声冰箱总经理蔡
期刊
湖南卫视的成功绝非偶然。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开启的不仅仅是电视媒体  的新营销模式,  更是一个品牌、一个企业的  新营销模式,  这是充分了解和掌握  目标受众的必然结果。    代号:芒果粉  口号:我要我的快乐,我要我的芒果……  热衷:收看《快乐中国》—湖南卫视的节目……  愿望:亲临湖南卫视节目现场……  这是自诩为“芒果粉”的网友发布的“芒果宣言”。所谓芒果粉,是指热衷于收看和关
期刊
向寒松  汽车营销专家,广州旗智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在写给其员工的邮件中说要“准备过冬”,在IT之外的其他行业也引起了强烈反响。环球同此凉热,当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股市楼市震荡调整之时,每个身处经济大潮中的人都感受到了丝丝寒意。  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品,其市场对经济的冷热转换相当敏感,但汽车行业中的一些人反而不太敏感。从今年4月开始,车市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当时业界
期刊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真正的奥运营销之旅都是其“处女航”,能否抓住北京奥运会的营销良机,借助奥运平台实现品牌价值和业务的跨越式提升,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的中国石化同样是第一次面对奥运会,要想在奥运营销中做出成绩,就必须找到准确的切入点,而在中国石化的产业链中,加油站和润滑油无疑是最合适的奥运切入点。    清晰的战略定位: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  在成为2008年
期刊
魏武挥  BlogBus.com副总裁  兼首席运营官    奇虎董事长周鸿是一个有名的、很会挑起“口水仗”的互联网圈内人士。在离开雅虎中国时便和老东家就自己一手打造的“3721”狠狠干了一架。这一次,在剿灭“3721”的功臣360反流氓软件涉足杀毒领域时,又和瑞星爆发了冲突。  我把这起事件看成是一起公关概念范畴的事件,更进一步,事情演变到后来,已经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危机公关。而在这场公关活动中,
期刊
2007年11月,《新营销》记者应香港贸易发展局的邀请,前往香港参加2007年度科技创新暨设计博览展。展会主要展示了亚洲设计界一年来的创新设计成果,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精英与我们分享了最新的全球化设计理念和潮流。会上记者听得最多的几个词汇是:设计科技化、设计环保化及设计管理。前两者容易理解,但对于设计管理,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恐怕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  中国拥
期刊
前不久,在媒体上看到一位在营销圈子里颇有名气的人说的一句话:“在终端卖场液晶屏上投放广告纯属浪费资源,不客气地讲,这是不懂营销的人想出来的馊主意。”这句话要是被分众传媒的江南春听见了肯定很伤心,他一下子就被界定成“不懂营销的人”,同时受牵连的还有娃哈哈、农夫山泉、雀巢等一大批在卖场液晶屏上投放广告的快速消费品巨头。  不过这位营销人士显然过于情绪化,缺乏逻辑上的严谨。他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