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一年级后"物理难学"似乎成了中学生长期以来的普遍呼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初中物理成绩还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后物理成绩仍会普遍下降,这种现象在一部分女同学身上表现更加突出。成绩的下降挫伤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学生讨厌或害怕学习物理。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科学整合新课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在物理学习全过程中实现自然的过渡和顺利的衔接提出几点看法:
  一. 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根源
  笔者认为,初高中物理不能很好地衔接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方面
  初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导致初高中物理教材跨度较大。初中物理教材难度小、趣味浓,一般以基础知识为主,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讲述的物理知识现象都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知识引入课题,运用的知识基本是四则运算、定性分析多,易于接受。而高中物理教材更注重分析推导,定量研究的多,不仅叙述严谨,概括性、理解性较强,而且描述方式多样,有文字叙述,也有公式和图像说明。另外,数学公具的运用明显的加强与提高,解题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运用函数、图像和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再有,数学教学进度跟不上物理教学的需要,学科间的教学不衔接给学生利用数学工具的运用带来了困难,加大了学生物理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很难迅速适应高中物理知识学习。
  2.教学方面
  由于初高中教材的差异和教学目的不同,很多高中教师和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教学内容从初中到高中也存在跨度较大的台阶。其主要表现在:(1)从简单到复杂。初中物理知识比较简单,教学进度较慢,习题类型较少,变化也不多,且多数与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例题相似,不少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到了高中则要复杂很多,比如从光滑平面的匀速直线运动到考虑外力作用的变速运动,从单个物体到连接体问题,从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等。(2)从现象到本质。初中物理知识多是以有趣和有用为出发点,主要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观察分析,如声现象、光现象等。而在高中教学则要深入到本质和规律层次,如力的概念、光波、分子运动论等。(3)从具体到抽象。初中的研究对象都是一些具体形象的东西,高中则要引入很多抽象的概念。(4)从标量到矢量。高中引人了初中没有的矢量概念,物理量的方向成为分析研究问题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是很多学生一时很难适应的一个知识点。另外,到了高中后,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程教学密度大大提高,需要学生自身多分析、勤思考、多练习,方能真正的掌握。
  3.学习方法方面
  由于初中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形象公式简单,概念少;题型简洁,运算少,养成学生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学习方法机械单一。但在高中学习中,单凭初中那种机械记忆方法显然远远不够了,学生应有主动进取的精神,做到课前要预习,课上勤思考,课后重观察、分析。要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能举一反三,构建完整的物理情境来解答问题,才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
  4.心理特点方面
  学生的年龄,决定着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正处在发育期,还不成熟。这期间要经历青春期、个性品质形成期,行为习惯养成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承担的"任务"太多,有人称这个时期为问题期、关键期,危险期;也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存在凭兴趣办事、依赖性较强,注意力不集中、个性差异很大,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由于这个时期刚进入高中,又刚经过紧张的中考,不少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学习上的松弛现象,另外,听高中学兄学姐们讲,高中物理难学,因而还未开始学习高中物理,就有一种畏难和惧怕心理。从而挫伤了学习物理的信心,进而产生对学习物理的厌倦感。
  5.思维能力方面
  初中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其一思维特点是;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初三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而演绎能力还是很差,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还很明显。其二从思维方法上;初中物理是建立在学生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对抽象思维要求不高,但学生进入高一后,要求他们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立即完成思维认识的一次大飞跃。其三从能力要求上;高中物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如高一第一章就要进行受力分析,对较抽象的弹力、摩擦力由定性分析转入全面的定量研究,要分清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相互作用、平衡力等,学生很难理解或容易产生混淆。
  6.运用数学知识方面
  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运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如力的分解中的三角知识、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幂的运算等等。然而,许多学生连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关系都不清楚,更不用谈灵活运用了。更使人担心的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意识淡薄,数理结合的能力差、不能真正地利用数学工具解析物理问题,这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六个方面的根源,笔者认为要帮助学生顺利跨越初、高中物理这一台阶,解决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应在于研究学生,研究初高中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在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研究教材,注重新旧知识的过渡和衔接、
  对比研究初、高中物理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注重新旧知识的过渡和衔接。
  初中教师在熟悉初中物理课标的基础上了解高中物理的教材知识体系和教学要求,要注意各知识点的联系,各个知识点在初高中的要求有什么区别。   高中教师更要了解初中物理的教材知识体系和教学要求,以便于了解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哪些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认识新知识同时来顺应更新知识结构。例如,在初中已经学了欧姆定律,那时仅仅要求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会利用I=U/R公式来进行简单的计算。到了高中,不仅要理解欧姆定律的深刻内涵,还要会描出某个导体的U-I图像,对知识的要求提高了,这就需要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又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等,高中物理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由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应及时引导学生顺应新知识的特点,用新知识和新方法来替代旧知识,达到新旧知识的顺利过渡。
  2.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创新新的教学模式。
  (1)提高备课效率。
  高中物理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三备,既备教材、备学生、备衔接。在备教材时应仔细研究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和指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来容纳和吸收新知识。备学生时教师可以通过摸底测试和入学成绩分析摸清学生在初中掌握的知识,同时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如何培养学生进入高中后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上多研究,让学生初步了解高中物理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分析研究怎样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备衔接要根据初高中物理学法上的区别,增加过渡性的教学,使初高中知识系统化,比如高一第一节物理课在"如何学习高中物理",应从以下几点:(1)什么是物理学,(2)物理学的两个特点,(3)回顾初中物理,(4)引入高中物理知识结构,(5)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主要递度,(6)高中物理常见研究方法,(7)高中物理常用的思维方法,(8)如何学习高中物理等8个方面备好衔接课。
  (2)培养学习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如何培养学生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生经过认真的独立思考,就能很快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新知识。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堂指导阅读以及课后查阅有关书籍的方法。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通过阅读教材,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以及能够独立思考的习惯。
  (3)激发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现实生活的实例,引入物理概念,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讲授地理能产生巨大的磁场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事实让学生相信地磁场的存在。如信鸽在千里之外放飞后,经过一段时间顺利返回老巢,这时学生就会感叹于信鸽高超的认路本领,产生想弄清楚原因的兴趣,同时学生也会提出各种猜想,在这时老师提出:"如果在信鸽的翅膀下缚一块小磁铁,就再也回不到老巢"。学生这时兴趣达到了极点。最终顺利得出原来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翅膀下的小磁铁却干扰了这种能力,怪不得会迷路。通过这种事例既懂得了信鸽认路能力强原因,又相信了地磁场的存在。一举两得,学生印象深刻。
  (4)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物理规律和结论是通过实验或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些实验。还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指导学生课外实验,小实验,组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观访问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再引导他们分析讨论,从中寻找出现规律性的东西,培养他们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要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把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是有利于他们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的,并可以改变验证性实验中部分学生不认真、不动脑乱凑数据的现象,实验中每个学生都是带着疑问来进行探索、研究物理规律的,因此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实验更认真,思维也更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习惯及总结规律的能力。例如,在新教材中"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方法去解决"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导出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会探究式学习的全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和引进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当最终得出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后,学生才真实地感受到探究式学习既坎坷又有趣,这为他们在以后学习其他物理规律的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加强概念和规律讲解
  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规律是方法的裁体,脱离了概念、规律、物理教学就成了空中阁楼。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应用物理科学方法思维过程,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会学生形成概念的物理学方法,教会学生形成概念的一般方法,即从提出问题到经过观察、实验、分析、比较,最后到演绎出概念。教师应抓住概念和规律的结合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时突出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等,让学生获取并掌握新的物理知识。
  3.研究学生,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的提高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物理衔接中出现的"台阶",初高中物理怎样衔接,如何让学生跨过这个"台阶",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想法,爱好和掌握的知识面,认真分析他们的心理特性和已有的知识,研究他们的思维能力程度等,确定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   (1)放慢起始进度,分散教学难点
  对于刚刚接触高中物理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放慢进度,注意新旧知识对比、前后联系,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的教与学方法,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如在讲解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要注意进度控制,先练习水平上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斜面问题;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情况,再逐渐深入到物体受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切忌有一步到位的思想,例如在讲加速度时,只讲直线运动的情况,不追求概念的完善性,这样学生虽然对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矢量关系不能全面认识,但却大大降低了难度。等到学习"曲线运动"时再进一步深化加速度概念,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分散了教学难点。
  (2) 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嫩的,他们的思维特点还停留在形象思维中,针对这种情况,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 加强数理结合,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数理不分家",形象说明数学与物理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非常有力的工具。而在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感到无所适从;还有用图像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如速度图像,位移图像、加速度图像等以及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等。这些是学生进入高中感到物理难学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一元二次方程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等。同时,教师应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要把重点放在物理情景、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介绍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图像法、隔离法等解题方法。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解答比用"隔离法"简便。所以,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总之,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学习台阶,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过程,也是所有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要从高中教学方面想办法,也要从初中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要从教材、学生方面想办法,也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才能搞好初高中的物理衔接,进而使学生顺利进入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作为历史教师就要大胆进行教学创新,不管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是对教学过程的创新,甚至是提高自身素质而言,都十分重要。  关键字:新课程;角色;多媒体;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3  一、创设历史情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只有学生喜欢了它才会更用心地去学,作为历
从媒体的角度看,目前的新媒体更多的是靠渠道中短暂停留来获取被动收看的。也就是说,在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行销力的三层价值中,目前渠道能够给与新媒体的,或者说新媒体能
在新闻同质化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新闻事件的简单了解,而是更关注深度挖掘和多角度分析的报道,这一点也正是报纸专副刊的优势所在。从传统副刊的文学副刊转向综合大副刊,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由化脓性球菌引起的急性炎症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特征.脓疱疮90%以上见于儿童,以1-4岁为高发年龄,症见皮肤上发生小红疹子、水疱或脓汁沉于疱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已把“三农”问题置于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传
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广泛,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979—1983年在所内和克山县北联公社万亩以上的面积上进行了大豆生产开发性试验。在土壤有机质不低于4%的丘陵漫岗黑土地上,选用比当地无霜期早熟5—7天的优良品种,每亩保苗2
【中图分类号】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锡林郭勒大草原》。  一、教材简析G620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辽阔美丽、充满生机的草原图画,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思想感情。文章语言优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是一篇可以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受、体验语言文字魅力的佳作。  二、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
期刊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消费升级换代明显,汽车进入家庭速度加快,不少城市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与之相伴随,交通拥堵这种“城市病”在不少大城市急剧
档案库房的设计与建筑,都是以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保存为出发点的。为了更好地保护档案,延长档案寿命,要求库房低温低湿,环境密闭。在这样的相对封闭环境中,通风换气不足,光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