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锡林郭勒大草原》。
一、教材简析G620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辽阔美丽、充满生机的草原图画,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思想感情。文章语言优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是一篇可以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受、体验语言文字魅力的佳作。
二、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学段的阅读要求,本课教学我力求体现以下特点: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将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想景悟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品读感悟--扩展延伸"这一主线进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课训练的主要意图和我班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目标为: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情感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五、教学准备
为了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草原的美和生机勃勃,我准备了展现草原风光、民族音乐的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安排
本课我用两节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内容为:激趣导入,初读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指导书写。第二课时内容为:复习导入,品读感悟,扩展延伸,读文悟情。
七、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复习导入--品读感悟--扩展延伸--作业设计"四个环节重点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板书,明确大草原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仅是美丽广阔的,而且是欢腾的,直奔课文重点,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品读课文。
(二)品读感悟:欣赏草原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首先,我通过问题: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引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草原的美丽?用" "画出来。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在学生充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说一说,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接下来,全班交流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我适时出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感悟,感受草原的广阔美丽。在教学中,我将重点抓住以下四组重点句进行训练: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引导学生品读句子,从"满眼绿色"、"铺"中感受到大草原的绿和广阔。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通过品读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里的草很多,也很高,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并指导学生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并明确以上两个句子写的是草原上的野草。(教师相机板书)
(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通过这个句子的品读,抓住"清亮"、"嵌"等词,欣赏、体会湖水的神奇。(教师相机板书)我还适时让学生展开想象:那清凉的湖水除了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还能映出什么?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4)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通过这个句子,引导学生感受野花的美丽迷人。(教师相机板书)
并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写法:( )色的( )花来想象还会有些什么花?让学生通过想象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进行了语言训练。
在品读完第二自然段后,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按"野草--湖水---野花"的顺序尝试背诵,积累内化语言。
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我组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并出示读书要求: 1、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2、讨论交流:是因为什么,才使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学生交流后,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是因为有了自由飞翔的雄鹰、欢快歌唱的百灵鸟、成群的牛羊、蹦蹦跳跳撒欢儿的小马驹、放声歌唱的牧民,才使草原变成了一个欢腾的世界,并指导学生读出草原的欢腾。
品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任务是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帮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议,并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词析句,进行再造想象,从而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以上教学环节,我紧紧抓住描写草原的重点词句,首先让学生自读体会。之后,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品析朗读课文,走进语言深处,想象画面,美读文本,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也在不断生成。
(三)扩展延伸:赞美草原
在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体验草原美丽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此时此刻,看到广阔美丽的景色,感受了草原的欢腾,你最想说什么?
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对草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四)作业设计
为了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做到课内外沟通,我设计了以下三项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课外阅读:《同步读本》中的《西湖》、《美丽的小兴安岭》和老舍先生的名篇《草原》。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我的板书体现了课文的结构特点,突出了重点,展现了整个教学思路。
以上便是我对《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的设计,谢谢大家!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锡林郭勒大草原》。
一、教材简析G620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辽阔美丽、充满生机的草原图画,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思想感情。文章语言优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是一篇可以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受、体验语言文字魅力的佳作。
二、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学段的阅读要求,本课教学我力求体现以下特点: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将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想景悟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品读感悟--扩展延伸"这一主线进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课训练的主要意图和我班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目标为: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情感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欣赏草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五、教学准备
为了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草原的美和生机勃勃,我准备了展现草原风光、民族音乐的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安排
本课我用两节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内容为:激趣导入,初读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指导书写。第二课时内容为:复习导入,品读感悟,扩展延伸,读文悟情。
七、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复习导入--品读感悟--扩展延伸--作业设计"四个环节重点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板书,明确大草原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仅是美丽广阔的,而且是欢腾的,直奔课文重点,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品读课文。
(二)品读感悟:欣赏草原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首先,我通过问题: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引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草原的美丽?用" "画出来。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在学生充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说一说,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接下来,全班交流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我适时出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感悟,感受草原的广阔美丽。在教学中,我将重点抓住以下四组重点句进行训练: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引导学生品读句子,从"满眼绿色"、"铺"中感受到大草原的绿和广阔。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通过品读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里的草很多,也很高,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并指导学生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并明确以上两个句子写的是草原上的野草。(教师相机板书)
(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通过这个句子的品读,抓住"清亮"、"嵌"等词,欣赏、体会湖水的神奇。(教师相机板书)我还适时让学生展开想象:那清凉的湖水除了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还能映出什么?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4)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通过这个句子,引导学生感受野花的美丽迷人。(教师相机板书)
并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写法:( )色的( )花来想象还会有些什么花?让学生通过想象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进行了语言训练。
在品读完第二自然段后,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按"野草--湖水---野花"的顺序尝试背诵,积累内化语言。
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我组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并出示读书要求: 1、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2、讨论交流:是因为什么,才使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学生交流后,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是因为有了自由飞翔的雄鹰、欢快歌唱的百灵鸟、成群的牛羊、蹦蹦跳跳撒欢儿的小马驹、放声歌唱的牧民,才使草原变成了一个欢腾的世界,并指导学生读出草原的欢腾。
品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任务是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帮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议,并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词析句,进行再造想象,从而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以上教学环节,我紧紧抓住描写草原的重点词句,首先让学生自读体会。之后,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品析朗读课文,走进语言深处,想象画面,美读文本,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也在不断生成。
(三)扩展延伸:赞美草原
在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体验草原美丽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此时此刻,看到广阔美丽的景色,感受了草原的欢腾,你最想说什么?
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对草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四)作业设计
为了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做到课内外沟通,我设计了以下三项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课外阅读:《同步读本》中的《西湖》、《美丽的小兴安岭》和老舍先生的名篇《草原》。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我的板书体现了课文的结构特点,突出了重点,展现了整个教学思路。
以上便是我对《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的设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