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追求 “生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tr12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以学生为中心”、体现课堂“生成”的教学犹为重要,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预设性,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发展主体的局面,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化。本文在阐述生成课堂的理论基础上提出追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生成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追求“生成”。
  一、“生成”课堂的理论前提及内涵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构建创新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转变和重组。与此相应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以学习者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有效利用各种动态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生成”自我觉醒并高扬的心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课堂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生成”自我心灵觉醒并高扬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我认为,“生成”课堂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课堂。
  二、以学生为中心
  “生成”课堂的教学,教师必须考虑以学生为主,尽可能多的留有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 “以学生为中心”呢,我觉得该做好以下三点:
  (一)拒绝“知识本位”,追求“生命本位”。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要求教师通过知识、技能的教育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曾深刻地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对教育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它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性创造能力为目的,在所难免地忽视了学生自我心性的了解、觉醒、高扬,使得教师成为“知识、技能”型训练师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否定了学生自我心灵的了解、觉醒、高扬,它“正逐渐地演变为工具理性主义的教育模式”。
  但是,“生命本位”教育观却是以“重视德性生命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出发,强调德性生命完整,和谐,自主,可持续发展”为重心,认为“生命创造是一种自觉的精神状态,教师只有启发学生的生命自我意识,让学生自主,自觉,自由地成长,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只有善于发现学生不断成长的内源性动因,探索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发展策略与必要途径,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完善的内部动力机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新时代的人文教育精神,就是对“生命本位”教育观的体现,它以鼓励人的自主发展为旨趣,以爱为核心或基石,以正确地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提升人的生命重量为本。
  特级教师王崧丹老师在执教《荷花》一文过程中,请学生发挥想象:“白荷花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干什么?”一个女孩说:“白荷花冒出来和蜻蜓亲吻。”“你怎么会想到‘亲吻’的?谁亲吻过你?……你的想象力真富有人情味!”边说边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真诚的鼓励产生了特殊的结果,其他学生纷纷举手。于是,学生富有想象力的句子诞生了,“白荷花冒出来伸个懒腰。”“白荷花冒出来吹吹凉风。”“白荷花冒出来跳个水上芭蕾。”……那位学生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原来,成功如此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这样的课堂,才是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做出了最终极的关怀:关怀学生的全部精神生活,关怀学生完整生命的发展,关怀学生逻辑理智与道德情感统一的发展,关怀学生人生信念与实践行为统一的发展,关怀学生的现实人生的幸福,关怀学生的未来人生的幸福,关怀学生自主的,终身的发展。
  (二)拒绝“统一化”、“单一化”,追求“个性化”、“多样化”。
  只有在我们的课堂中强调“生命本位”,我们语文课堂才能做到“个性化”。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教学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提出了问题,按照自己的观点预设了答案。这种完全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考虑答案,而且要尽量向教师的思路靠拢,要揣摩教师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的课堂,实际上是无意识地以教师为课堂的核心,学生以及其他一切教学资源都围绕着教师转。由于教师已经有了“这个问题该如何”的预想,并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思考,从而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把学生完全包围在自己的思路当中。于是,课堂“统一化”、“单一化”就在所难免了。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课堂在问题的提出和答案的解析上就不再是事先预设好的了。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经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思考得出答案,这些答案也许五花八门,也许异想天开,甚至“荒谬绝伦”,但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作为教师,只要学生的答案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合理性,我们都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生成”课堂应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交通工具”。
  例如,《促织》一文中,大多老师喜欢把其处理为一出悲剧,实际上,在讨论过程中,却又不少学生认为,这个故事结局,主人公并没有遭遇厄运,因此,不少学生认为该故事应当为“喜剧”,甚至为“正剧”,这种合理因素,正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与“多样化”解读,难道我们语文教师忍心否定?
  (三)拒绝“教师核心”,追求“学生核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课堂的前提是,正确的师生关系,学生应该也应当是课堂的主体。“生成”课堂中,我们应尽可能让学生多讲,多思,多交流讨论,而教师适当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主导课堂,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性灵与思考、兴致与感情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样的教学的过程就好像师生互相“抛绣球”。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这只球,或回应,或反驳,一一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
  本人执教《再别康桥》这首诗时,请学生说说诗句中写了哪些事物,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进行小组交流。但很快,我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参加小组交流,而是饶有兴趣地在画画,并发现其中一幅很有创意的画。里边画有夕阳、小河,柳枝和“卡农D大调乐曲”几个字。当时,我默许并支持了这一学习方式,并请那位学生解释“卡农D大调乐曲”几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学生告诉我,诗歌里处处体现出宁静和谐的氛围,如“轻轻地”、“悄悄地”,可是,这种“静”,他不知怎样才能画出来,但他突发奇想:卡农的《D大调》钢琴曲不就是安静和谐的象征么?于是,他把几个字写下去了。当时我和其他学生为他的画作真诚地鼓掌肯定:这是多么充满智慧的画作啊。
  我想,如果教师能够做到智慧利用课堂动态资源,组织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那么这种能力得以展现的前提,必然是以尊重学生,追求“学生核心”为前提的。因此,聪明的语文教师,应拒绝“教师核心”,一切“以学生为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建构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舞台。
  创新课堂,实际上是从“预设”课堂向“生成”课堂的转变。这种课堂的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语文新课标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为了避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教师有必要也应该具备组织和协调引导的能力,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使得课堂教学有序科学地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课堂,对语文课堂教学创造力的解放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追求“生成”。
其他文献
【摘要】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伴随。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曾指出。“感情这个东西很重要,如果能激起孩子们的道德情感,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如同身体锻炼和智力培养一样,人的情感也需要培养与训练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并健康和谐地成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培养学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教师的职业角色是多重的,既是教育者、先进文化传播者,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满足于传授知识和帮助学生考试得高分,无暇也不想做研究,最后导致在教学日益模式化的同时自己也沦为教书匠。因此,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反思能力必须着力予以加强和提升。为此,我认为必须作到以下四点:  第一,加强教师对教学反思作用的认识。  圣人孔子曾说:“日三省吾身”。可见反省在工作和
期刊
期刊
摘 要:地质雷达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地球物理新技术,近年来在工程地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简要的介绍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机器在溶洞、断层、破碎带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质雷达 介电常数 溶洞 断层 破碎带塌陷区 脱空 不密实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水利水电勘察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贵州省地处喀斯特强发育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常规的工程物探方法(如电
期刊
叙述了一种基于线阵CCD摄像机为传感器的焊缝自动跟踪系统。对电弧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正向干扰的结论。并通过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滤光、模拟滤波及计算机数字滤波等,解决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最重点的核心部分。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当今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点”,本文从创设情境、展开想像、放飞思绪三个方面论述怎样使创新教育之锤敲得准,敲得巧,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启发  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要由教师参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将个人的阅读收获输导给学生,教师的活动覆盖了大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
期刊